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弓根螺钉在后路下颈椎重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康意军 孔金海 +3 位作者 吕国华 王冰 王万春 李晶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6-910,920,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椎弓根螺钉后路重建治疗下颈椎疾患的疗效。方法:2001年11月至2003年7月,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疾患31例,颈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为上位椎体下关节突下端略下方,椎间小关节中央部的略外方(即由侧块...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椎弓根螺钉后路重建治疗下颈椎疾患的疗效。方法:2001年11月至2003年7月,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疾患31例,颈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为上位椎体下关节突下端略下方,椎间小关节中央部的略外方(即由侧块的外缘向内约3—5mm),矢状面上内倾30°-45°,钉长为18~26(平均22,3)mm。结果:本组病例置钉193枚,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术后改善率为84.5%。随访9—28(平均17)月,X线、CT复查示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无断钉,植骨9—12个月左右达到满意的融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7分提高到术后平均16.3分。结论:颈椎椎弓根螺钉后路重建治疗下颈椎疾患稳定性良好,是可供选择的术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弓根螺钉 颈椎重建 后路手术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术后颈椎重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黄平 陈德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41-842,共2页
颈前路减压后重建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高度及稳定性对保证手术疗效、避免手术并发症较为重要。文中综述了颈前路经间隙椎间盘切除减压和椎体次全切减压后的颈椎重建。经间隙减压后颈椎重建有单纯骨块植骨、骨块植骨钛板内固定、椎间融合... 颈前路减压后重建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高度及稳定性对保证手术疗效、避免手术并发症较为重要。文中综述了颈前路经间隙椎间盘切除减压和椎体次全切减压后的颈椎重建。经间隙减压后颈椎重建有单纯骨块植骨、骨块植骨钛板内固定、椎间融合器植骨、椎间融合器植骨钛板内固定以及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椎体次全切减压颈椎重建有单纯骨块植骨、骨块植骨钛板内固定、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椎间融合器和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颈椎融合术后部分患者存在椎间高度丢失和植骨不融合是两个主要的问题。人工椎间盘可保留椎节运动,但适应证较窄。颈椎彻底减压后应选择最合适的方式重建颈椎椎间高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减压 颈椎重建 融合器 钛网 人工椎间盘置换
下载PDF
下颈椎关节突三维参数测量与关节突螺钉导向器的设计
3
作者 李忠伟 褚福超 +1 位作者 杲春玖 袁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339-3343,共5页
背景:近年来,颈椎关节突关节在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和外科治疗中逐渐被重视,但是目前关于成人下颈椎关节突关节的解剖学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测量下颈椎关节突三维参数,为下颈椎经关节突螺钉导向器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 背景:近年来,颈椎关节突关节在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和外科治疗中逐渐被重视,但是目前关于成人下颈椎关节突关节的解剖学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测量下颈椎关节突三维参数,为下颈椎经关节突螺钉导向器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颈椎CT检查人员100例,男50例,女50例,年龄20-50岁。经筛选每例图像均无颈椎椎管狭窄、颈椎椎间盘突出、明显的骨质增生、感染及肿瘤等病变。经过三维重建后,测量C_(3-7)每个节段颈椎关节突关节矢状面上的倾斜角和矢状面下颈椎经关节突螺钉与关节突关节面的夹角。根据统计分析测量结果,利用CAD软件设计出下颈椎经关节突螺钉导向器。结果与结论:矢状面颈椎关节突关节面倾斜角以C5为中心呈U形分布,大小关系为C_(7)>C_(6)>C_(3)>C_(4)>C_(5);矢状面上经关节突螺钉角度大小关系为:C_(6/7)>C_(5/6)>C_(4/5)>C_(3/4),其中C_(3/4)、C_(4/5)、C_(5/6)角度均接近90°,C_(6/7)角度超过100°。通过测量矢状面颈椎关节突关节面倾斜角和经关节突螺钉角度,设计出了矢状面垂直于关节突关节面的导向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三维重建 颈椎关节突关节倾斜角 颈椎经关节突螺钉
下载PDF
钛网融合器配合钉板系统在颈椎前路重建中的应用
4
作者 姚女兆 王文军 曹盛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18-1719,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间前路减压钛网联合钉板系统治疗颈椎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颈椎疾病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同时采用钛网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6~24个月),植骨均在6个月达到临床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 目的探讨颈椎间前路减压钛网联合钉板系统治疗颈椎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颈椎疾病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同时采用钛网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6~24个月),植骨均在6个月达到临床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不良现象.术后疗效按JOA评分,术前5~13分,术后提高4~6分,脊髓功能平均改善率为82.4%.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术同时采用钛网融合器植骨联合钉板系统内固定可使颈椎得到即刻稳定,重建颈椎正常解剖结构,有利于骨性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网 椎体间融合 颈椎重建
下载PDF
颈椎退行性疾病前路减压与稳定重建的护理分析
5
作者 龚敏 孙其风 +2 位作者 吕菁 于从 张颐容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329-330,共2页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与稳定重建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9年1月本科收治的颈椎退行性疾病125例行前路与稳定重建手术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全部病例随访,随访时间6~89个月,平均22.7个月;术前JOA评分为7.21±1...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与稳定重建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9年1月本科收治的颈椎退行性疾病125例行前路与稳定重建手术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全部病例随访,随访时间6~89个月,平均22.7个月;术前JOA评分为7.21±1.08、术后为14.43±2.64,改善率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例术后出现神经症状加重,1例双上肢瘫痪完全无恢复;9例术后出现吞咽疼痛或困难,经治疗后恢复。结论:颈椎退行性疾病行前路减压与稳定重建手术风险高,术前完善食管气管的推移训练,术后监测、呼吸道管理、术后引量的观察,以及术后康复护理是提高手术疗效、避免和减少并发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退行性疾病 前路减压 颈椎重建 护理
下载PDF
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玉梅 黄丽华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4期28-29,共2页
总结6例脊髓型颈椎病行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病人的护理,认为术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体位训练,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保持正确的体位,做好功能锻炼的指导,是保持颈椎稳定,促进病人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 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 护理
下载PDF
钛网植入联合前路钢板重建颈椎稳定性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红强 高延征 刘涛 《医药论坛杂志》 2004年第11期39-40,共2页
目的 探讨钛网植骨联合前路钢板在颈椎前路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钛网植骨联合前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 10例颈椎病及 4例颈椎骨折患者 ,评价其疗效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本组 14例获 3~16个月随访 ,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 ,... 目的 探讨钛网植骨联合前路钢板在颈椎前路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钛网植骨联合前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 10例颈椎病及 4例颈椎骨折患者 ,评价其疗效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本组 14例获 3~16个月随访 ,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 ,所有患者椎体间融合良好 ,无内置物松动、下沉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钛网植骨联合前路钢板在颈椎疾患前路重建中 ,可达到良好的稳定效果 ;正确的手术方法是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网植入 前路钢板 颈椎稳定性 颈椎前路重建 颈椎 颈椎骨折 植骨融合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全颈椎扫描及后重建技术在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丽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36期235-236,共2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全颈椎扫描及后重建技术在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拟诊颈椎病而行16层螺旋CT全颈椎扫描患者365例,均行多平面成像(MPR)、三维容积成像(VR)、最大密度投影(MIP)后重建成像,其中5例行颈部增强CT检查,椎动脉CTA...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全颈椎扫描及后重建技术在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拟诊颈椎病而行16层螺旋CT全颈椎扫描患者365例,均行多平面成像(MPR)、三维容积成像(VR)、最大密度投影(MIP)后重建成像,其中5例行颈部增强CT检查,椎动脉CTA成像。结果:365例中277例显示不同程度颈椎骨质增生(椎体边缘、钩椎关节、椎小关节等),其中83例合并椎间盘病变;61例表现为单纯椎间盘病变;25例表现为单纯韧带钙化;横突孔狭窄5例。结论:多层螺旋CT全颈椎扫描及MPR、VR、MIP等不同后重建技术综合运用,能全面准确反映颈椎病各种病变及其程度,对于临床合理选择颈椎病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颈椎重建 颈椎
下载PDF
多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前路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顾洪生 李振宇 +8 位作者 阎洪印 田长庆 余铮 陈扬 周文钰 曾腾辉 颜滨 郭伟壮 林建泽 《中医正骨》 2007年第6期17-18,共2页
为探讨多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前路手术的适应症及前路减压与稳定重建术的疗效,对行手术治疗的3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多节段颈椎失稳症及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和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行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 为探讨多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前路手术的适应症及前路减压与稳定重建术的疗效,对行手术治疗的3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多节段颈椎失稳症及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和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行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者17例;颈前路减压加钢板与单纯椎间融合器(Cage)内固定术者8例;颈前路减压加Cage内固定者5例;2例“跳跃性”病例不同节段分别行Cage加钢板内固定。3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21.5个月。术前JOA评分为(7.43±1.19)分,术后(14.62±3.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优16例,良1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3.8%。1例术后出现神经症状加重,1例双上肢瘫痪完全无恢复。6例术后出现吞咽疼痛或困难,经治疗后恢复,植骨全部融合。认为前路手术的最佳适应症为:累及病变≥2节段;临床表现为颈肩背部疼痛、神经根或脊髓受损,神经系统检查阳性;CT或MRI显示病变来自脊髓前方;经系统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退行性疾病/手术 脊柱融合 颈椎重建 前路减压 手术入路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人工颈椎复合关节系统”的优化设计及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宝君 雷伟 +2 位作者 吴子祥 赵雄 余剑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013-2016,共4页
目的:优化"人工颈椎复合关节系统"("artificialcervical joint complex"ACJC)并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在前期设计的基础上,以及通过测量工作得到的关于正常人体颈椎解剖和运动学参数,优化ACJC.新鲜的人体颈椎标本1... 目的:优化"人工颈椎复合关节系统"("artificialcervical joint complex"ACJC)并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在前期设计的基础上,以及通过测量工作得到的关于正常人体颈椎解剖和运动学参数,优化ACJC.新鲜的人体颈椎标本14具,随机取出7具作为正常颈椎组,在MTS858Mini Bionix II生物材料实验系统进行稳定性实验并测定各节段椎间活动度.随后将标本随机分为钢板固定组和假体植入组,每组7例,对每组标本分别进行实验前处理:钢板固定组依次行前路C5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假体植入组依次行C5椎体次全切、假体植入术.试验同正常颈椎组.结果:稳定性实验显示假体植入组与正常颈椎组相比,下颈椎在三维六自由度的ROM均无显著差异.而钢板固定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中的活动范围(ROM)均小于显著其余两组.手术节段活动度测定显示,钢板固定组的各向ROM均显著小于其余两组,而假体植入组仅在后伸运动中ROM显著大于正常颈椎组,其余活动中均与正常颈椎组无显著差异.临近椎间活动度测定显示,三组间下位椎间隙活动度无显著差异;对于上位椎间隙,假体植入组与正常颈椎组无显著差异.钢板固定组前屈、后伸活动度均较其余两组显著增大.结论:应用该系统进行颈椎前柱重建,既重建了颈椎稳定性,又一定程度地保留了手术节段活动度,更符合颈椎生理性重建的要求.同时该方法避免了手术邻近节段椎间隙活动代偿性增大,对避免远期邻近节段退变加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次全切除术 生物力学 颈椎前路内固定 榷体间融合 颈椎重建
下载PDF
颈椎退行性不稳症的外科干预及其疗效分析
11
作者 曾腾辉 顾洪生 +3 位作者 李振宇 阎洪印 田长庆 周文钰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退行性不稳症的诊断、手术适应证、稳定重建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8月至2006年12月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随访,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20.7个月。术前.JOA评分为8.43&... 目的:探讨颈椎退行性不稳症的诊断、手术适应证、稳定重建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8月至2006年12月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随访,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20.7个月。术前.JOA评分为8.43±1.36、术后为14.81±3.21,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疗效为优21例、良1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4.5%。结论:退行性颈椎不稳症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者,应尽早行前路减压、椎体间融合以重建颈椎的稳定性,恢复颈椎间隙高度和生理曲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退行性颈椎不稳 诊断 颈椎重建
下载PDF
经关节突螺钉固定治疗下颈椎退变性失稳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周文钰 李振宇 +2 位作者 沈哲 顾洪生 颜滨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5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关节螺钉固定治疗在下颈椎退行性不稳的稳定性重建的疗效。方法:2008年8月-2010年8月,收集17例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患者。15例确诊为单节段不稳。病变节段C3/4节段1例,C4/5节段2例,C5/6节段7例,C6/7节段5例。2例确诊为双节段... 目的:探讨经关节螺钉固定治疗在下颈椎退行性不稳的稳定性重建的疗效。方法:2008年8月-2010年8月,收集17例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患者。15例确诊为单节段不稳。病变节段C3/4节段1例,C4/5节段2例,C5/6节段7例,C6/7节段5例。2例确诊为双节段不稳,均为C5/6、C6/7。所有患者均出现临床症状,表现为:颈肩痛、眩晕或神经根压迫征、或上述症状并存。17例患者均行经关节突螺钉固定手术。结果:全部病例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4.7个月。术前JOA评分为(8.43±1.36)、术后为(14.8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颈后路关节螺钉固定可以有效的重建下颈椎的稳定性。其手术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关节螺钉固定 退行性颈椎不稳 颈椎重建
下载PDF
改良的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重度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大为 曹杨 毕郑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0期3219-322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后前路联合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重度颈椎OPLL的优缺点。方法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骨科自2002年11月至今收治的颈椎OPLL患者中,抽取病变累及三个节段以上、脊髓压迫严重的opll患者224名按照手术方式不同... 目的探讨改良的后前路联合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重度颈椎OPLL的优缺点。方法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骨科自2002年11月至今收治的颈椎OPLL患者中,抽取病变累及三个节段以上、脊髓压迫严重的opll患者224名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应用JOA分级评分,并计算术后改善率[1],[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分-术前评分)×100%]、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用时等作为每名患者的观察指标。将各组间以上指标应用SAS9.0软件进行t检验比较,得出结论。结果随访时间3~78个月,平均34个月。C组术后改善率为72.43%,高于其他两组(P<0.05)。在各组中脑脊液漏、颈部疼痛、临近椎体退行性变、颈椎不稳及神经根病是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2]。A组脑脊液漏发生率为15.49%,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颈部疼痛和临近椎体退行性变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B组颈椎不稳发生率为55.41%,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C组神经根病发生率为18.99%,低于其他两组(P<0.05)。平均手术时间三组比较无显著差别,平均术中输血量三组比较C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的后前路联合手术方法治疗重度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具有节省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出血、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等一系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改良的后前路联合手术 颈椎稳定性的重建 并发症发生率 长期随访
下载PDF
ORION+钛网植骨在颈前路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象望 张毅 +2 位作者 刘向阳 肖晟 阎戈 《颈腰痛杂志》 2005年第4期266-267,共2页
目的对ORION+钛网植骨在颈前路间隙减压后内固定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本组30例,其中颈椎骨折脱位13例,颈椎病间隙减压17例,均行ORION+钛网植骨固定术,观察术前后神经损伤Frankel分级和JOA评分。结果随访6-12月,平均6.5个月,术前症状... 目的对ORION+钛网植骨在颈前路间隙减压后内固定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本组30例,其中颈椎骨折脱位13例,颈椎病间隙减压17例,均行ORION+钛网植骨固定术,观察术前后神经损伤Frankel分级和JOA评分。结果随访6-12月,平均6.5个月,术前症状明显缓解和消失,Frankel分级神经损伤症状比术前平均提高1级以上。JOA评分由术前8-9分恢复至术后的13-14分。结论ORION+钛网植骨稳定性好,固定牢固,组织相容性好。自体骨充填网笼减免了取髂骨的痛苦,减少了供骨区的并发症,提高了植骨融合率,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和高度维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减压 颈椎重建 钛网 钛板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体支撑体在颈椎前路手术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海涛 张伟 +5 位作者 李民 高卫良 吴玉泉 曲绍政 刘彦斌 盛文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560-1564,共5页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椎体支撑体在颈椎前路手术结构重建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n-HA/PA66椎体支撑体行颈椎前路结构重建138例,其中颈椎病81例,后纵韧带骨化症9例,颈椎椎体肿瘤16例,颈椎骨折伴脊髓损...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椎体支撑体在颈椎前路手术结构重建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n-HA/PA66椎体支撑体行颈椎前路结构重建138例,其中颈椎病81例,后纵韧带骨化症9例,颈椎椎体肿瘤16例,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32例。采用JOA评分改善率和Frankel分级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根据术后X线片及三维CT判定颈椎序列恢复情况,评估支撑体融合以及下沉移位情况。[结果]13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2.81±1.73)个月。末次随访时,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症及颈椎椎体肿瘤患者JOA改善率分别为81.33%、75.92%及69.28%。32例颈椎骨折患者中,27例Frankel分级改善1~3级。所有患者术后3~6个月时支撑体全部融合,平均融合时间(4.54±0.98)个月。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后颈椎高度、曲度基本恢复正常;最后随访共有5例出现支撑体轻度下沉,下沉率为3.59%;末次随访支撑体融合界面形态良好、无骨吸收。[结论]n-HA/PA66椎体支撑体在颈椎前路手术后中长期能有效维持颈椎高度和正常序列,是颈椎前柱手术重建的理想支撑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术 颈椎前柱重建 人工椎体 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 生物材料
原文传递
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术中护理5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吉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 术中护理 后路椎管成形术 脊髓型颈椎 手术治疗 颈椎间盘突出
原文传递
儿童寰椎椎弓根螺钉最佳进钉点及进钉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延 宋瑞鹏 +5 位作者 蔡一鸣 范道洋 薛登 肖阳 孙俊辉 王卫东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14-2116,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寰椎椎弓根螺钉理想进钉点及进钉角度。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颈椎64层CT扫描的2~6岁儿童,从中筛选出153例符合标准的儿童,每个年龄段中23~45例,平均30例,将符合要求的儿童按性别分为两... 目的探讨儿童寰椎椎弓根螺钉理想进钉点及进钉角度。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颈椎64层CT扫描的2~6岁儿童,从中筛选出153例符合标准的儿童,每个年龄段中23~45例,平均30例,将符合要求的儿童按性别分为两组,男100例,女53例。测量双侧寰椎椎弓根螺钉在不同内倾角度时可利用间隙宽度。以及在可利用间隙宽度用达到最宽时的椎弓根螺钉钉道长度、进钉点到侧块与后弓内缘交点的水平距离,以及内倾角度。通过Sudentt检验分析性别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当钉道内倾角度与前后弓交点所在直线平行时,螺钉可利用间隙宽度最大(8.02±1.06)mm。钉道与侧块和前后弓内缘交点的连线平行时,钉道长度为(24.75±3.34)mm,进钉点距侧块与后弓内缘交点水平距离为(5.70±1.10)mm,最佳内倾角角度为(20.93±3.07)°。不同性别,患儿椎弓根螺钉钉道长度(P>0.05),进钉点至侧块与后弓内缘交点水平距离(P>0.05),进钉最佳内倾角度(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岁以下儿童寰椎椎弓根螺钉时,选择距侧块与后弓内缘交点水平距离为(5.70±1.10)mm做垂线与后弓水平中线交点为进钉点是安全可行的,钉道内倾角度选为钉道与前后弓交点所在直线平行(20.93±3.07)°时为进行儿童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最佳内倾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寰椎椎弓根 颈椎重建 儿童 计算机断层扫描 儿科 椎弓根螺钉 体层摄影术 颈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