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37
1
作者 马显杰 鲁开化 艾玉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1-84,共4页
在23例成人新鲜标本和20,例儿童固定标本上,对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的解剖特点与胸肩峰动脉、胸廓内动脉的穿支吻合情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以跨轴型皮瓣供区设计一个新的、较各个轴型皮瓣大的皮瓣,并对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的手术... 在23例成人新鲜标本和20,例儿童固定标本上,对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的解剖特点与胸肩峰动脉、胸廓内动脉的穿支吻合情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以跨轴型皮瓣供区设计一个新的、较各个轴型皮瓣大的皮瓣,并对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的手术设计及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向临床医生提出了建议。颈横动脉一般起自甲状颈干,从起点到斜方肌前缘称为颈横动脉颈段。颈横动脉颈段在胸锁关节旁开6.0cm(儿童3.0cm),锁骨上2.0cm(儿童2.0cm)恒定发出一外径为1.1mm(儿童0.9mm)的直接皮肤动脉,向外、向下行走进入锁骨上、下区皮肤,并与胸肩峰动脉皮支、胸廓内动脉的第2、3穿支有丰富的吻合。此皮瓣的回流静脉有颈横静脉、颈前静脉、颈外静脉。尤其后两者恒定且外径大,在2.5~3.0mm间。皮瓣的感觉神经有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的分支。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的设计:后界:斜方肌前缘到肩峰水平;外侧界:自肩峰并沿腋前线向下设计;内侧界:胸骨中线:下界:第2肋间甚至乳头上方水平,皮瓣最大面积18×20cm。蒂部在胸锁乳突肌外缘及锁骨中点上1.8cm(儿童1.5cm)处。可带皮肤蒂、皮下蒂旋转,也可作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横动脉 皮瓣 颈部 胸部 解剖学
下载PDF
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马显杰 鲁开化 +2 位作者 艾玉峰 郭树忠 韩岩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颈前瘢痕及严重的颏胸黏连、胸前瘢痕癌等的治疗方法。方法颈横动脉起自甲状颈干后,向外行走于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深面,皮支在胸锁乳突肌与肩胛舌骨肌交点处穿出,并营养锁骨上、下区及前胸区皮肤。本组46例患者,颈部瘢痕及... 目的探讨颈前瘢痕及严重的颏胸黏连、胸前瘢痕癌等的治疗方法。方法颈横动脉起自甲状颈干后,向外行走于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深面,皮支在胸锁乳突肌与肩胛舌骨肌交点处穿出,并营养锁骨上、下区及前胸区皮肤。本组46例患者,颈部瘢痕及严重的颏胸黏连45例,胸前瘢痕癌1例,均采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转移修复。术中先将颈部瘢痕切除,充分松解挛缩后或将肿瘤切除后,在锁骨上、下及前胸区依创面大小,结合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的应用解剖,设计皮瓣,转移到受区。如供区采用预扩张术,则供区创面可拉拢缝合。否则,供区需采用断层或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本组46例患者,11例为带蒂皮瓣转移,余均为岛状皮瓣转移,颏胸黏连完全纠正,术后效果满意。结论采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颏胸黏连、胸前瘢痕癌等,手术可一次完成,无继发畸形,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颈横动脉 修复 瘢痕
下载PDF
带肩胛骨并以颈横动脉为蒂的斜方肌上部肌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元银 周健 +5 位作者 何家才 王银龙 唐燕 程继光 叶金海 王恩群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5-477,共3页
目的 :了解以颈横动脉 (transeversecervicalartery ,TCA)为蒂的带肩胛冈上斜方肌骨肌皮瓣 (Superiortrapeziusmyocutaneouscontainingomoplata,STMO)的详细解剖资料。方法 :采用 2 0例 40侧该骨肌皮瓣 ,常规解剖 ,在显微手术镜下观察 ... 目的 :了解以颈横动脉 (transeversecervicalartery ,TCA)为蒂的带肩胛冈上斜方肌骨肌皮瓣 (Superiortrapeziusmyocutaneouscontainingomoplata,STMO)的详细解剖资料。方法 :采用 2 0例 40侧该骨肌皮瓣 ,常规解剖 ,在显微手术镜下观察 ,测量相关数据。结果 :详细解剖记录颈横动脉走向、管径、分支及吻合 ,获取上斜方肌、肩胛冈形态、大小及供骨肌的量。结论 :以颈横动脉为蒂的带肩胛冈上斜方肌骨肌皮瓣是修复颌面部缺损的优越骨肌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横动脉 骨肌皮瓣 应用解剖学 肩胛骨 面部缺损 斜方肌
下载PDF
以颈横动脉深支为蒂肩肿内侧骨瓣椎板成形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4
作者 郑和平 陈振光 +2 位作者 张发惠 王树锋 余国荣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7-99,共3页
在4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肩肿骨内侧缘血管的来源,走行和分支分布。结果显示,颈横动脉深支恒定位于肩胛下肌前面,沿肩胛骨内侧缘外1.4cm下行达下角,发出8~15支外径0.3~1.2mm的肌骨支滋养肩胛骨内侧缘。... 在4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肩肿骨内侧缘血管的来源,走行和分支分布。结果显示,颈横动脉深支恒定位于肩胛下肌前面,沿肩胛骨内侧缘外1.4cm下行达下角,发出8~15支外径0.3~1.2mm的肌骨支滋养肩胛骨内侧缘。设计以颈横动脉深支为蒂肩胛内侧骨瓣转位行后入路椎扳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 颈横动脉深支 骨瓣 转位术
下载PDF
以颈横动脉浅支为蒂肩胛冈骨瓣枕颈融合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和平 徐达传 +3 位作者 张心宽 钟桂午 陈日景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58-260,共3页
目的:为枕颈融合术提供带血管蒂骨瓣转位术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颈横动脉浅支的走行、分支及分布;另在1侧标本上摹拟手术设计。结果:颈横动脉浅支主要分支有肩胛冈支和斜... 目的:为枕颈融合术提供带血管蒂骨瓣转位术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颈横动脉浅支的走行、分支及分布;另在1侧标本上摹拟手术设计。结果:颈横动脉浅支主要分支有肩胛冈支和斜方肌支。肩胛冈支外径1.6±0.3mm,长度4.9±0.6cm;斜方肌支可分为升支和降支,其中升支水平横向正中线,在第7颈椎棘突附近与颈深动脉后支及邻近皮支相吻合,斜方肌支—升支长达6.7cm,起始外径1.5±0.3mm。结论:在颈横动脉肩胛冈支和斜方肌支分支前结扎动脉干,可以斜方肌支—肩胛冈支为蒂设计肩胛冈骨瓣转位行枕颈融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冈 颈横动脉浅支 转位 枕颈融合术 解剖学
下载PDF
颈横动脉64排能谱CT血管造影成像的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雪松 缪飞 +4 位作者 董海鹏 林晓珠 徐学勤 黄娟 严福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能谱CT血管造影对于颈横动脉显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疑颈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男3例,女7例,61岁~84岁,平均年龄73.8岁),进行64排能谱CT血管造影检查,同时获得混合能量图像及单能量图像;运用GSI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寻找最... 目的:探讨能谱CT血管造影对于颈横动脉显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疑颈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男3例,女7例,61岁~84岁,平均年龄73.8岁),进行64排能谱CT血管造影检查,同时获得混合能量图像及单能量图像;运用GSI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寻找最佳单能量图像;测量颈横动脉起始部锁骨下动脉、同层斜方肌的CT值,及同层图像的背景噪声值,计算血管的对比噪声比(CNR)。对颈横动脉血管显示的清晰程度进行分级评价。根据上述参数比较混合能量图像及单能量图像质量。结果:45keV的单能量图像是颈横动显示的最佳单能量图像,其血管强化程度明显高于混合能量图像(P<0.05),其噪声强度及对比噪声比均高于混合能量图像。在血管显示方面单能量图像较混合能量图像略清晰,两者主观评分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能谱CT血管造影能提高颈横动脉等颈部小血管的显示,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血管造影成像 颈横动脉
下载PDF
颈横动脉超声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智贤 臧毅 +4 位作者 张莉 张步林 农晓玲 刘达恩 卢月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0期1319-1320,共2页
目的 探讨颈横动脉的超声检测方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5 0条正常人的颈横动脉进行检测。结果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颈横动脉自锁骨下动脉发出的占 6 8% ;能显示出甲状颈干占 30 % ;有 1... 目的 探讨颈横动脉的超声检测方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5 0条正常人的颈横动脉进行检测。结果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颈横动脉自锁骨下动脉发出的占 6 8% ;能显示出甲状颈干占 30 % ;有 1例右侧可见两条颈横动脉直接起自锁骨下动脉 ,占 2 %。颈横动脉起始部内径分别为 2 .32± 0 .6 0mm(L) ,2 .4 3± 0 .5 8mm(R)。血流频谱显示呈快速二相波或三相波。结论 超声可以很好地显示颈横动脉起始、走行方向等形态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信息。在头面部、颈部及口腔外科术的术前超声检查对临床的病例筛选及选择手术方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检查法 颈横动脉 皮瓣
下载PDF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并发左颈横动脉瘤出血栓塞治疗一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志超 董伟华 +5 位作者 肖湘生 董生 贾宁阳 张电波 彭辽河 许立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1期789-790,共2页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Ⅰ,NFⅠ)是神经纤维瘤病(又称von Recklinghausens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90%,它是一种以皮肤、骨骼、肌肉等异常为特点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其伴发的由血管疾患为主的严重并发症很少见...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Ⅰ,NFⅠ)是神经纤维瘤病(又称von Recklinghausens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90%,它是一种以皮肤、骨骼、肌肉等异常为特点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其伴发的由血管疾患为主的严重并发症很少见我们报道1例因“左颈部肿胀、淤斑伴突发性疼痛”就诊的NF Ⅰ患者,血管造影显示为供血动脉形成的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在DSA介导下成功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血管内栓塞 颈横动脉 动脉
下载PDF
颈横动脉的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若汨 沈君 +4 位作者 钟小梅 成丽娜 段小慧 曾伟科 李洁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颈横动脉的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需口腔颌面部肌皮瓣修复患者,用64层螺旋CT进行颈横动脉血管造影,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观察颈横动脉的显示情况及其形态学特征。结果10例患者,双侧共20条颈横动脉... 目的探讨颈横动脉的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需口腔颌面部肌皮瓣修复患者,用64层螺旋CT进行颈横动脉血管造影,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观察颈横动脉的显示情况及其形态学特征。结果10例患者,双侧共20条颈横动脉均显示,其中15条颈横动脉直接起自甲状颈干,占75%;5条起自锁骨下动脉,占25%。颈横动脉颈段平均长度(48.86±1.65)mm,起始处管径(4.20±0.35)mm,背段平均长度(57.21±5.61)mm,起始处管径(3.31±0.22)mm。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够显示颈横动脉的起始、走行等形态学特征,有助于颅颌面外科术前病例的筛选及手术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三维重建 颈横动脉 皮瓣
下载PDF
颈横动脉为蒂斜方肌肌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3
10
作者 展望 徐杰 +2 位作者 蔡用清 游文健 刘韵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6年第3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以颈横血管为蒂的斜方肌肌皮瓣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具(4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颈横动脉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颈横动脉分为颈段及背段,颈段长47mm,起始外径4.1mm;背段长5.6mm,起始外径3.2mm。背段的浅支、横支、降支... 目的探讨以颈横血管为蒂的斜方肌肌皮瓣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具(4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颈横动脉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颈横动脉分为颈段及背段,颈段长47mm,起始外径4.1mm;背段长5.6mm,起始外径3.2mm。背段的浅支、横支、降支及肩胛冈支长度分别为50mm、51mm、136mm及49mm,回流静脉与相应动脉伴行。结论颈横动脉是斜方肌的主要血供来源,行径恒定,血管蒂长,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肌皮瓣或复合组织瓣,适合于修复头面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方肌 颈横动脉 肌皮瓣 应用解剖
下载PDF
改良术式的扩张后颈横动脉分支皮瓣在修复面颈部挛缩瘢痕的应用经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王驰 梁智 +3 位作者 杨卫国 林海波 郭正东 刘飞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9年第2期228-230,共3页
目的通过改进传统的扩张后颈横动脉分支皮瓣手术方式,进一步改善该皮瓣修复面颈部挛缩瘢痕的术后疗效。方法从2014年2月到2018年10月,9例面颈部瘢痕挛缩的病人在我院接受该手术治疗。在传统的一期放置皮瓣下扩张器、和二期皮瓣转位的基... 目的通过改进传统的扩张后颈横动脉分支皮瓣手术方式,进一步改善该皮瓣修复面颈部挛缩瘢痕的术后疗效。方法从2014年2月到2018年10月,9例面颈部瘢痕挛缩的病人在我院接受该手术治疗。在传统的一期放置皮瓣下扩张器、和二期皮瓣转位的基础上,进行皮瓣周缘非轴行血管蒂的皮支埋线结扎、及转位术前1周行皮瓣延迟术。结果皮瓣转位后无1例出现血运障碍,皮瓣在受区顺利存活,无愈合不良的现象出现,各项外观指标患者满意,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效果良好。结论通过皮支埋线结扎及转位前皮瓣延迟术,可明显改善皮瓣术后生存率及术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横动脉分支皮瓣 预扩张
下载PDF
颈横动脉为蒂的带蒂组织瓣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大明 陈伟良 《广东牙病防治》 2010年第5期278-280,共3页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对颈横动脉及周围解剖研究的不断深入,颈横动脉为蒂的带蒂组织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手术方法和技巧的不断改进,以颈横动脉为蒂的带蒂组织瓣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笔者对目前国内外颈横动脉解剖学研究最...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对颈横动脉及周围解剖研究的不断深入,颈横动脉为蒂的带蒂组织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手术方法和技巧的不断改进,以颈横动脉为蒂的带蒂组织瓣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笔者对目前国内外颈横动脉解剖学研究最新进展和以颈横动脉为蒂的带蒂组织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软硬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瓣 颈横动脉 斜方肌 头颈肿瘤
下载PDF
以颈横动脉为蒂皮瓣修复大面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岩青 丁洪彪 《解剖与临床》 2003年第1期9-9,共1页
以颈横动脉分支为血管蒂的皮瓣、肌皮瓣,因其血运良好、易于成活,而广泛应用于头、面、颈等部位大面积组织缺损的修复.我科自1995年以来,临床应用此类皮瓣8例,均获满意效果.
关键词 颈横动脉为蒂皮瓣 修复 大面积组织缺损
下载PDF
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大面积颌颈瘢痕
14
作者 李健 曾宁川 +1 位作者 朱萍 吕利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7年第2期209-210,共2页
目的:探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对于颌颈胸瘢痕粘连畸形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颌颈及颌颈胸瘢痕粘连畸形12例,6例为带蒂皮瓣,6例为岛状皮瓣,蒂宽约3cm,可以旋转90°~180°,皮瓣面积从(15×12... 目的:探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对于颌颈胸瘢痕粘连畸形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颌颈及颌颈胸瘢痕粘连畸形12例,6例为带蒂皮瓣,6例为岛状皮瓣,蒂宽约3cm,可以旋转90°~180°,皮瓣面积从(15×12)cm^(19×15)cm,全部成活。结果:自2002年采用该手术方法共进行手术12例,随访3个月~3年,颌颈部外观及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对于颌颈胸瘢痕粘连畸形修复是理想的方法,具有血供充沛,使用方便,近远期效果优良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横动脉 皮瓣 颌颈瘢瘦 修复
下载PDF
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的应用体会
15
作者 茹战锋 陈长安 郝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6期372-373,共2页
修复颈面部瘢痕的方法较多,我们从1993年选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颈面部瘢痕畸形10例,均获成功,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3~38岁,平均27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2年3个月。均为烧烫伤后引起的颈面部瘢痕... 修复颈面部瘢痕的方法较多,我们从1993年选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颈面部瘢痕畸形10例,均获成功,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3~38岁,平均27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2年3个月。均为烧烫伤后引起的颈面部瘢痕畸形。10例中6例为带蒂皮瓣,蒂宽约3cm。4例为岛状皮瓣。其中1例皮瓣行预扩张后旋转约180度修复同侧面颈部。皮瓣面积从12cm×10cm~19cm×11cm,全部成活。随访7例3~11个月见颈面部之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瘢痕 外科手术 颈横动脉 皮瓣
下载PDF
颈横动脉锁骨上穿支皮瓣修复颈部瘢痕畸形
16
作者 贺全勇 彭浩 +4 位作者 李萍 彭程 朱颉 徐丹 徐阳成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3年第4期299-303,共5页
目的总结颈横动脉锁骨上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经验,为该皮瓣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43例采用颈横动脉锁骨上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颈部瘢痕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穿支血管的解剖变异、手术方式、皮瓣设计、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等... 目的总结颈横动脉锁骨上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经验,为该皮瓣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43例采用颈横动脉锁骨上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颈部瘢痕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穿支血管的解剖变异、手术方式、皮瓣设计、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颈横动脉锁骨上穿支血管存在解剖变异,有4例从锁骨下发出;该穿支形成的扩张皮瓣与非扩张皮瓣血运可靠,无1例缺血坏死;该皮瓣修复颌颈部瘢痕,效果满意。结论颈横动脉锁骨上穿支皮瓣是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的良好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横动脉 穿支皮瓣 颈部瘢痕 疗效
下载PDF
颈横动脉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8例
17
作者 王鹏 蔡兴东 +3 位作者 陈文山 张平 徐昕 李丹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4年第6期414-414,共1页
我科2001/2004应用颈横动脉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8例,均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颈横动脉 皮瓣修复 面颈部瘢痕挛缩 动脉皮瓣 烧伤
下载PDF
以颈横动脉浅支为蒂的颈肩背反流轴型皮瓣在修复颈部瘢痕挛缩中的应用
18
作者 姜娟 胡建武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667-668,共2页
为探讨一种实用而理想修复颏瘢痕挛缩的方法,以颈横动脉的颈段皮支为蒂,利用其与旋肩胛动脉皮支的丰富吻合,反流形成超长的轴型皮瓣,向前旋转修复瘢痕松解后的颈前创面。结果采取本皮瓣修复32例颏瘢痕挛缩,其中28例随访2年,颈部活动自如... 为探讨一种实用而理想修复颏瘢痕挛缩的方法,以颈横动脉的颈段皮支为蒂,利用其与旋肩胛动脉皮支的丰富吻合,反流形成超长的轴型皮瓣,向前旋转修复瘢痕松解后的颈前创面。结果采取本皮瓣修复32例颏瘢痕挛缩,其中28例随访2年,颈部活动自如,颌骨发育无明显异常,皮瓣色泽良好,效果令人满意。本皮瓣轴型血管恒定,反流灌注动脉压高,供血有保证,供瓣面积充足,后期颈部活动时对周围组织无牵拉,是修复患者颏颈瘢痕挛缩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横动脉皮支 旋肩胛动脉 轴型反流皮瓣 颏颈瘢痕挛缩
下载PDF
颈横动脉变异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廖晨 曾方政 +1 位作者 胡松 陈卫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2-362,共1页
颈横动脉是甲状颈干的重要分支,我们在解剖一正常青年男尸时,发现其起点位于前斜角肌外侧缘,穿臂丛上、中干深方进入枕三角。此类变异较为罕见。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动脉变异 颈横动脉 前斜角肌
下载PDF
颈横动脉项背部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伯华 徐达传 +1 位作者 司徒朴 顾浩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5-98,共4页
在5具(10侧)从动脉灌注乳胶的新鲜成人尸体上解剖观察了颈横动脉在项背部的走行、分支及双侧交通吻合情况。颈横动脉分为深、浅2支,其中浅支又分为肌支(降支)和皮支(升支).双侧皮支在项背部互相吻合交通。根据其血供特点,... 在5具(10侧)从动脉灌注乳胶的新鲜成人尸体上解剖观察了颈横动脉在项背部的走行、分支及双侧交通吻合情况。颈横动脉分为深、浅2支,其中浅支又分为肌支(降支)和皮支(升支).双侧皮支在项背部互相吻合交通。根据其血供特点,在项背部可设计成5种皮瓣:(1)真皮下血管网皮瓣;(2)轴型皮瓣;(3)轴型肌皮瓣;(4)岛状皮瓣;(5)游离皮瓣。此外,尚可根据创面需要,形成双侧项背部皮瓣,皮瓣的最大面积可达33cm×15cm左右,文中介绍了皮瓣的解剖学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横动脉 皮瓣 项背部 解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