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鉴别性诊治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金武 徐建广 +3 位作者 朱海波 赵炳辉 郭尚春 曾炳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研究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机制及其与颈椎病的鉴别方法。方法对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和后期经手术证实的颈椎病患者各20例,先联合应用肌肉松弛药物、扩血管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和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进行诊断性治疗,对于无... 目的研究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机制及其与颈椎病的鉴别方法。方法对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和后期经手术证实的颈椎病患者各20例,先联合应用肌肉松弛药物、扩血管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和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进行诊断性治疗,对于无明显效果的病例进行诊断性局部封闭,随访1年以上,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5例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经诊断性治疗后获痊愈,5例经治疗后短期内症状缓解,复发后给予诊断性局部封闭,随访至今未见复发。20例后期经手术证实为颈椎病患者,对诊断性治疗,近期虽有一定疗效,但不理想,后期均采用手术治疗。结论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以前、中及小斜角肌为主的颈前肌群和颈后肌群的腱性交叉纤维压迫颈丛、臂丛及颈神经后支所致,采用减轻软组织对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的诊断性治疗,有助于同颈椎病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孔外 神经卡压 椎病 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 鉴别性诊治
下载PDF
针刀松解扳机点治疗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雪飞 高楠 +1 位作者 夏德鹏 陈培芳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8期1450-1452,共3页
目的观察颈椎定点旋转体位下针刀治疗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定点旋转体位下扳机点处压痛点;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第5... 目的观察颈椎定点旋转体位下针刀治疗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定点旋转体位下扳机点处压痛点;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第5天、第10天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定点旋转体位下针刀松解扳机点周围的压痛点,治疗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具有针刀刺入浅、操作简便,风险小且疗效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 椎定点旋转体位 针刀
下载PDF
椎间孔外颈神经卡压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3
3
作者 孟治国 孔祥飞 《解剖与临床》 2006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颈神经卡压 椎间孔外 解剖学基础 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源性 椎退变 神经 椎管狭窄 反复发作 效果不佳
下载PDF
颈椎后路加侧路针刀松解术治疗颈神经卡压症215例
4
作者 丁力 《中医药导报》 2010年第11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颈椎后路加侧路针刀松解术治疗颈神经卡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5例颈神经卡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15例采用颈椎后路加侧路针刀松解术治疗,对照组180例采用颈椎后路针刀松解术治疗。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89.3%,对照... 目的:观察颈椎后路加侧路针刀松解术治疗颈神经卡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5例颈神经卡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15例采用颈椎后路加侧路针刀松解术治疗,对照组180例采用颈椎后路针刀松解术治疗。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89.3%,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椎后路加侧路针刀松解术治疗颈神经卡压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神经卡压 椎后路加侧路针刀松解术
下载PDF
锁骨上切口松解术治疗颈神经椎孔外卡压综合征8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琦 曾炳芳 +2 位作者 王金武 徐建广 倪伟峰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锁骨上切口 手术治疗 颈神经卡压综合征 神经松解术 臂丛
下载PDF
不同电刺激参数致颈神经椎孔外卡压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金武 李琦 +5 位作者 芮碧宇 郭尚春 陈欣 田健 刘晓琳 范存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663-4667,共5页
背景:研究证实,电刺激可诱发局部肌肉痉挛,从而产生周围神经压迫的过程,能较好地模拟临床患者发病的实际情况。目的:观察不同电刺激参数对大鼠肌肉收缩的影响,以及局部电刺激致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的可能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 背景:研究证实,电刺激可诱发局部肌肉痉挛,从而产生周围神经压迫的过程,能较好地模拟临床患者发病的实际情况。目的:观察不同电刺激参数对大鼠肌肉收缩的影响,以及局部电刺激致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的可能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9/2007-04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及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68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选择8只作为刺激参数的选择,其余60只分为实验组(n=40)、假手术组(n=10)、植入导线组(n=10),以大鼠右侧为实验侧,同时行自身对侧对照。方法:切开大鼠颈后正中表皮,显露脊神经后支皮支及其所支配的颈部后外侧肌群,使用低频脉冲发射器对上述肌肉进行电刺激,发射器的输出范围为:电压0~40V,频率1~111Hz,脉宽0~1000ms。观察局部及全身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同时记录局部肌电变化,确立建立周围神经卡压模型的合适刺激参数。显露大鼠右侧颈后、外侧肌群及颈神经后肢支配区域,将两个电极末端裸露导线部分固定于肌群中,电极缝合于肌肉上,实验组将设定合适刺激参数的电刺激器植入大鼠腹部皮下,电极导线经颈背部皮下隧道连接至颈部,假手术组不植入刺激器,植入导线组植入包有硅胶套管的电极导线。主要观察指标:植入后2,3,4,5周观察动物神经电生理及组织学改变。结果:动物局部及全身反应强度随电刺激脉宽的增加而增加,当脉宽固定时,动物的全身或局部表现随频率变化不明显。肌电幅值随脉宽增加显著上升,而当脉宽固定时,肌电幅值随频率增加,并无升高。结合电刺激时大鼠局部肌肉收缩强度与肌电图测定结果发现,肌电幅值与收缩强度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初步确定了建立动物模型的合适刺激参数为:50Hz、200μs、刺激间隔时间1/3s、20V。对大鼠电刺激2周后,神经电生理检测可发现失神经电位,此后变化程度随时间增加而逐步加重;组织学检测发现,局部中性细胞聚集,毛细血管扩张,内皮细胞增生,肌细胞萎缩,间隙增大,间质肉芽组织再生等神经卡压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其中肌纤维横断面经慢性电刺激后逐渐缩小,局部肌萎缩加重。结论:不同的刺激参数可影响肌肉的收缩状态与强度,在一定的刺激参数作用下,可诱发肌肉进行有效的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肩痛 电刺激 刺激参数 椎孔外颈神经卡压
下载PDF
对颈神经卡压认识的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罗永湘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1-2,共2页
颈神经卡压的文献已累有报道。《中华手外科杂志》在本期又刊出了“颈神经卡压引起的肘外侧顽固性疼痛”“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神经-肌电图检测”和“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的临床分析”等文章,以加深读者对颈神经卡压的认识和理解。颈部受... 颈神经卡压的文献已累有报道。《中华手外科杂志》在本期又刊出了“颈神经卡压引起的肘外侧顽固性疼痛”“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神经-肌电图检测”和“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的临床分析”等文章,以加深读者对颈神经卡压的认识和理解。颈部受卡压的神经包括颈神经根及其分支,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神经卡压 命名 分型 TOS
原文传递
铍针结合蜡疗治疗颈肩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羽丰 邓忠明 +1 位作者 陈博来 雷仲民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铍针结合蜡疗治疗颈肩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铍针结合蜡疗治疗48例颈肩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另设48例采用封闭治疗。随访3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尺(VAS)评分,根据治疗前后患者颈肩部疼痛的改变判定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铍针结合蜡疗治疗颈肩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铍针结合蜡疗治疗48例颈肩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另设48例采用封闭治疗。随访3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尺(VAS)评分,根据治疗前后患者颈肩部疼痛的改变判定疗效。结果:铍针蜡疗组总有效率与封闭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铍针蜡疗组愈显率优于封闭治疗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随访3月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铍针蜡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封闭治疗组。治疗前2组患者VAS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月后2组间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自身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3月后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仍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铍针结合蜡疗治疗颈肩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一种安全简便、疗效肯定、易于在临床推广的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铍针疗法 蜡疗
下载PDF
52例椎孔外颈神经根卡压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金武 陈德松 +1 位作者 方有生 顾玉东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目的 了解颈神经根受压解剖学基础 ,分析颈神经根受压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5 2例此类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观察和分析 ,均先经保守治疗 ,其中 15例行前、中及小斜角肌切断及颈神经根松解术。结果 保守治疗近期虽有一定疗... 目的 了解颈神经根受压解剖学基础 ,分析颈神经根受压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5 2例此类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观察和分析 ,均先经保守治疗 ,其中 15例行前、中及小斜角肌切断及颈神经根松解术。结果 保守治疗近期虽有一定疗效 ,但不理想。 15例术后随访 6个月至 3年半 ,症状消失 ,均未见复发。其主要症状为头面部、颈肩部疼痛 ,患侧上肢乏力 ,嗅觉、味觉减退 ,无明显外伤史。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的颈椎横突后结节 ,是颈部明显压痛点的位置。感觉障碍以颈肩部、头面部及上肢刺痛减退为主。X线片示C3~C7颈椎椎体有明显骨质增生 41例 ,椎间隙狭窄 2 7例。结论 椎孔外颈神经根卡压综合征的病因是以前、中及小斜角肌为主的颈前肌群和颈后肌群的腱性交叉纤维压迫神经根、颈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孔外神经卡压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颊针疗法治疗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急性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庞智文 周方园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7期181-184,共4页
目的:观察颊针疗法治疗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急性期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通络祛痛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颊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 目的:观察颊针疗法治疗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急性期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通络祛痛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颊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颈部活动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颈部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颈部活动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颈部活动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颊针疗法治疗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急性期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颈部活动度,降低患者疼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 颊针疗法 通络祛痛膏 中医证候积分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部活动度
下载PDF
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研究进展
11
作者 汤兴华 陈跃 +1 位作者 吴炳煌 董卫国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S1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 神经 椎病 枕大神经 关节突 卡压
下载PDF
颈神经后支卡压性头颈部疼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庞金磊 倪家骧 《疑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574-575,共2页
颈神经后支属于混合性神经,穿行于椎板和上下关节突关节形成的骨性纤维管内,出管后行走于颈部诸肌及固有筋膜内。由于上颈段活动度大,特别是附于C2横突处的诸肌肉容易劳损,颈部长期受凉易造成肌筋膜炎,颈部外伤和长期不良姿势均可... 颈神经后支属于混合性神经,穿行于椎板和上下关节突关节形成的骨性纤维管内,出管后行走于颈部诸肌及固有筋膜内。由于上颈段活动度大,特别是附于C2横突处的诸肌肉容易劳损,颈部长期受凉易造成肌筋膜炎,颈部外伤和长期不良姿势均可造成不同程度关节突退行性变。当骨性纤维管发生狭窄或颈部软组织的炎性反应、缺血、损伤造成肌肉痉挛、肌筋膜炎时,颈神经后支受到卡压或化学性刺激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表现由颈神经后支直接引起的头痛或牵涉引起头痛。本文着重对颈神经后支的分支走行及其卡压因素进行详细的解剖观察,以期为颈神经后支卡压源性头颈部疼痛的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疼痛 神经卡压 解剖学 诊治
下载PDF
针刀为主从颈肩治疗顽固性网球肘48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洪康斌 《中医外治杂志》 2015年第4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顽固性网球肘从颈部和肩部诊治的重要意义及针刀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48例顽固性网球肘患者,根据具体病情同时或先后分别从颈部、肩部、肘部予针刀治疗,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顽固性网球肘的最新认识,详细... 目的:探讨顽固性网球肘从颈部和肩部诊治的重要意义及针刀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48例顽固性网球肘患者,根据具体病情同时或先后分别从颈部、肩部、肘部予针刀治疗,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顽固性网球肘的最新认识,详细介绍了针刀操作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愈41例,总有效率达95.83%。结论:本疗法创伤小、疗程短、见效快、根治率高,患者也易于接受,依从性强,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网球肘 针刀 颈神经卡压 肩部肌肉 激痛点
下载PDF
神经外科——颅脑外伤
14
《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 2008年第6期520-520,共1页
颅脑外伤后血清、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重组合异种骨植骨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的疗效观察;应用局部电刺激建立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关键词 颅脑外伤 神经外科 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 四肢长骨骨不连 髓鞘碱性蛋白 重组合异种骨 临床意义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颈椎横突间韧带异常1例
15
作者 曲永松 吕美玲 +1 位作者 裴燕芳 安月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1-521,共1页
颈椎横突间韧带通常缺如,但作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右侧颈椎横突间但不存在横突间韧带,而且韧带的起止和行程异常,同时C7横突前结节与第1肋颈间存在异常韧带,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椎横突间韧带异常 尸体解剖 病例 神经前支卡压
下载PDF
呼吸训练联合常规运动治疗神经嵌压性颈痛
16
作者 郭培武 林丽珍 +3 位作者 鲁德志 范杰诚 魏浩馨 王金武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239-1242,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联合常规运动疗法对椎孔外颈神经嵌压性颈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9月—2022年6月,对60例椎孔外颈神经嵌压性颈痛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其中30例采用常规运动疗法(常规组),30例在常规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增加呼吸训练(联...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联合常规运动疗法对椎孔外颈神经嵌压性颈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9月—2022年6月,对60例椎孔外颈神经嵌压性颈痛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其中30例采用常规运动疗法(常规组),30例在常规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增加呼吸训练(联合组),比较两组治疗期和随访结果。[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顺应性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满意度VAS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8.5±1.1)vs(7.5±1.1),P=0.027]。随访时间平均(7.4±1.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结束时两组的VAS和N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颈椎前屈-后伸、颈椎左-右侧屈和颈椎左-右旋转活动度均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联合组的VAS评分[(1.3±1.0)vs(2.3±1.5),P<0.05]、NDI评分[(3.5±1.5)vs(4.8±2.0),P<0.05]和颈椎前屈-后伸ROM[(86.9±3.1)°vs(83.9±3.9)°,P<0.05]、颈椎左-右旋转ROM[(115.3±5.1)°vs(108.5±4.7)°,P<0.05]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结论]呼吸训练联合常规运动疗法能显著改善神经嵌压性颈痛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孔外颈神经卡压 呼吸训练 运动疗法
原文传递
颈3,4神经根卡压与前、中斜角肌的解剖关系及其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惠光 高兴平 +1 位作者 王天兵 陈德松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6-248,共3页
关键词 肩痛 神经卡压 斜角肌 相关性
原文传递
颈神经根卡压引起的肘外侧顽固性疼痛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德松 陈琳 薛峰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颈部压痛点局部封闭治疗肘外侧顽固性疼痛的机理。方法对14例肘外侧顽固性疼痛者检查时发现,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上方有一固定压痛点。局封时从此点进入对准颈椎横突穿刺,注入0.5%布比卡因2ml加醋... 目的探讨应用颈部压痛点局部封闭治疗肘外侧顽固性疼痛的机理。方法对14例肘外侧顽固性疼痛者检查时发现,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上方有一固定压痛点。局封时从此点进入对准颈椎横突穿刺,注入0.5%布比卡因2ml加醋酸曲安舒松2ml(10g/L),每周1次,连续3~4次。结果术后随访4~14个月,12例疼痛解除,2例效果不佳。另有2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患者也合并肘外侧顽固性疼痛,行臂丛神经松解术后症状消失。结论C5~7神经根卡压可能是引起肘外侧顽固性疼痛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卡压 综合征 神经 臂丛 网球肘
原文传递
神经阻滞联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颈部神经卡压性疾病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迪 葛文 梁怡红 《中国实用医刊》 2011年第14期97-98,共2页
目的观察和对比研究神经阻滞、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SL)照射以及神经阻滞联合SL照射治疗颈部神经卡压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颈部神经卡压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应用神经阻滞(阻滞第4颈椎横突);B组:SL照射(第4颈椎... 目的观察和对比研究神经阻滞、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SL)照射以及神经阻滞联合SL照射治疗颈部神经卡压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颈部神经卡压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应用神经阻滞(阻滞第4颈椎横突);B组:SL照射(第4颈椎横突、星状神经节及痛点);C组:神经阻滞联合SL照射。结果三种方法治疗颈部神经卡压性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值均显著下降,C组VAS值明显低于A组和B组,C组总有效率100%,高于A组及B组(P〈0.05),C组神经阻滞治疗次数明显低于A组(P〈O.05),SL照射次数少于B组(P〈0.05)。复发情况:A组4例,B组2例,C组0例。结论神经阻滞联合SL照射具有协同作用,可增强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是颈部神经卡压性疾病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 四横突 星状神经 神经卡压性疾病
原文传递
魏氏伤科三联疗法治疗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83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灏 刘继衡 +1 位作者 陈劲松 施荣庭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魏氏伤科三联疗法 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