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锐性解剖及颈肩技术在治疗小儿斜疝中的应用体会
1
作者 左勇 金永明 +2 位作者 梁高华 黄小平 盛松华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锐性解剖 颈肩技术 小儿斜疝
下载PDF
颈肩技术在前入路腹股沟疝UHS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狐鸣 达明绪 +2 位作者 温世奇 刘天祥 彭灵智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讨颈肩技术在前入路腹股沟疝UHS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6年5月行前入路腹股沟疝UHS无张力疝修补术的2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方法组110例(传统组),颈肩组95例(颈肩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 目的:探讨颈肩技术在前入路腹股沟疝UHS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6年5月行前入路腹股沟疝UHS无张力疝修补术的2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方法组110例(传统组),颈肩组95例(颈肩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随访6个月有无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大出血以及严重并发症发生。颈肩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传统组[(53.84±10.64)min vs.(58.52±10.15)min,(6.34±3.02)mL vs.(7.60±2.90)mL,均P<0.05]。颈肩组术后复发3例(3.2%),术后血肿6例(6.3%),切口感染2例(2.1%),慢性疼痛9例(9.5%),尿潴留3例(3.2%);传统组术后复发7例(6.4%),术后血肿11例(10.0%),切口感染4例(3.6%),慢性疼痛15例(13.6%),尿潴留5例(4.5%);两组间术后复发率、术后血肿发生率、切口感染率、慢性疼痛发生率及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应用颈肩技术可缩短前入路UHS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是腹股沟疝前入路中较安全实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疝修补术/方法 颈肩技术
原文传递
“颈-肩”技术在188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7
3
作者 孙荣勋 章勇 +2 位作者 顾超 周亮 俞建平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颈-肩"技术是腹股沟斜疝腹膜前修补术的关键步骤,我们将该技术扩展应用于筋膜前修补,探讨其价值。方法:188例腹股沟斜疝病人,分别使用Lichtenstein、Rutkow、Millikan等手术方式修补,所有病例手术均贯彻"颈-肩&qu... 目的:"颈-肩"技术是腹股沟斜疝腹膜前修补术的关键步骤,我们将该技术扩展应用于筋膜前修补,探讨其价值。方法:188例腹股沟斜疝病人,分别使用Lichtenstein、Rutkow、Millikan等手术方式修补,所有病例手术均贯彻"颈-肩"技术,即在游离精索后,于内环处切开腹横筋膜,直接显露疝囊颈部,将疝囊高位游离至疝环切开水平,并继续向近端分离内脏囊("肩")与腹横筋膜间的粘连,显露腹膜前间隙。观察术中情况、术后短期和远期并发症。结果:手术操作顺利,平均手术时间50 min,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未复发。结论:"颈-肩"技术在腹股沟斜疝手术中具有操作简便、解剖清晰、损伤轻微、修补确切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
下载PDF
颈肩技术在前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的解剖学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彬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7年第5期423-425,共3页
目的 探讨颈肩技术在前入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解剖要点和操作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普外科自2012年1月—2016年12月应用颈肩技术进行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1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中解剖特点、术... 目的 探讨颈肩技术在前入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解剖要点和操作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普外科自2012年1月—2016年12月应用颈肩技术进行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1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中解剖特点、术后恢复情况及相关并发症,总结颈肩技术的解剖要点和操作技巧.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48±15)min;术中出血平均5 mL;术后1天下床活动.术后出现发热61例,予对症处理后好转;皮下或阴囊水肿19例,均自行吸收;慢性疼痛5例,经口服药物或局部封闭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6个月,无疝复发.结论 颈肩技术的解剖学要点在于"真疝囊颈"的辨别,通过提睾肌途径、精索途径及直疝途径等入路,快速建立起腹膜前间隙空间,能够使补片放置更可靠,减少副损伤,节省手术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疝修补术 颈肩技术
原文传递
颈-肩技术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应用效果
5
作者 陈剑洪 陈秋文 陈陈准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1302-1303,1311,共3页
目的探讨颈-肩技术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 98例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使用颈-肩技术,另一组使用传统方法。比较其手术时间、血肿/血清肿、术后随访1年的慢性疼痛及复发率。结果颈-肩技术组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颈-肩技术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 98例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使用颈-肩技术,另一组使用传统方法。比较其手术时间、血肿/血清肿、术后随访1年的慢性疼痛及复发率。结果颈-肩技术组手术时间为(46.33±2.71)min,血肿/血清肿5例,1例复发,慢性疼痛5例;传统方法组手术时间为(49.06±2.40)min,血肿/血清肿8例,2例复发,慢性疼痛7例;两组比较,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肿/血清肿、复发率及慢性疼痛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颈-肩技术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中有解剖清晰、节省手术时间等优点,并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腹股沟斜疝 无张力修补术
下载PDF
热塑颈肩胸体膜固定技术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重复摆位精度的影响
6
作者 范东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32-0135,共4页
文章主要通过对比样本情况探讨了热塑颈肩胸体膜固定技术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的影响。通过对比真空垫固定技术和热塑颈肩胸体膜固定技术之间呼吸体位误差,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从数据上分析出热塑颈肩胸体膜固定技术可以减少患... 文章主要通过对比样本情况探讨了热塑颈肩胸体膜固定技术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的影响。通过对比真空垫固定技术和热塑颈肩胸体膜固定技术之间呼吸体位误差,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从数据上分析出热塑颈肩胸体膜固定技术可以减少患者呼吸运动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特别适用于胸部乳腺癌部患者的体位固定。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以及实验情况,来找出影响重复摆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术后放疗 热塑胸体膜固定技术 体位固定
下载PDF
“颈-肩技术”在腹股沟斜疝Lichtenstein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东松 苏树炎 +2 位作者 江庆斌 丁玉芝 蔡泽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64-1766,共3页
目的:探讨"颈-肩技术"在腹股沟斜疝Lichtenstein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87例Lichtenstein修补术,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使用"颈-肩技术",另一组使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血肿/血清肿、术后随访6个月的慢性疼痛... 目的:探讨"颈-肩技术"在腹股沟斜疝Lichtenstein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87例Lichtenstein修补术,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使用"颈-肩技术",另一组使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血肿/血清肿、术后随访6个月的慢性疼痛及复发率。结果:"颈-肩技术"组手术时间为(48.5±4.8)min,血肿/血清肿5例,1例复发,术后1、3个月慢性疼痛分别为5、3例;传统方法组手术时间为(54.3±6.8)min,血肿/血清肿8例,2例复发,术后1、3个月慢性疼痛分别为7、4例。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P=0.00);血肿/血清肿发生率、复发率、术后1、3个月慢性疼痛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肩技术"在Lichtenstein术中创伤小、解剖清晰、节省手术时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外科学 -技术 LICHTENSTEIN术
原文传递
成人巨大腹股沟疝横断疝囊位置的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周良弼 赵渝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巨大腹股沟疝手术时横断疝囊位置选择。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巨大腹股沟疝患者127例,通过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患者106例,均采用开放Lichtenstein术式,根据疝囊处理的不同方式分为2组:A... 目的探讨成人巨大腹股沟疝手术时横断疝囊位置选择。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巨大腹股沟疝患者127例,通过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患者106例,均采用开放Lichtenstein术式,根据疝囊处理的不同方式分为2组:A组紧贴内环处解剖分离并横断疝囊,B组靠近外环附近横断疝囊。观察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精索及阴囊肿胀、伤口引流、术后慢性疼痛等。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B组患者术后精索肿胀[12(23.1%)]、阴囊肿胀[2(3.8%)]、伤口引流量[(69.21±32.16)ml]明显高于A组[4(4.7%)、0、(51.23±25.4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种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慢性疼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减少术后腹股沟疝的复发风险,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成人巨大腹股沟疝术中解剖分离及横断疝囊时尽量靠近内环,远端疝囊旷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疝修补术 -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