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3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针灸联合软组织牵伸技术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40例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志 张梁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软组织牵伸技术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软组织牵伸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联合软组织牵伸技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软组织牵伸技术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软组织牵伸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联合软组织牵伸技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肌电阻测量仪痛点的数量及简式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0%(38/40),对照组为80.00%(3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点和黄点痛点数量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式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软组织牵伸技术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可有效减轻患者病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温针灸 软组织牵伸技术 简式Mc Gill疼痛量表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苏彩霞 林枫 江钟立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11期1102-1105,共4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采用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及日本physion MD肌电阻测量仪器来测...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采用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及日本physion MD肌电阻测量仪器来测定痛点(红点、黄点)的数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定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时疼痛强度(PPI)以及红点、黄点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简式Mc 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PRI、VAS及PPI)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VAS及PP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简式Mc 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红点和黄点痛点数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红点痛点数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红点和黄点痛点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是一种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温针疗法 电针 疼痛综合征 疼痛评定指数 视觉模拟评分 现时疼痛强度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乔天德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7年第5期269-270,共2页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以肌肉、筋膜紧张,局部刺激有高度敏感点,引起局部及其他区域疼痛为表现的疼痛综合征[1]。临床上常见为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由于疼痛,患者常伴心理焦虑、压抑、睡眠障碍等症状。若没有及时有效治疗,随着病...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以肌肉、筋膜紧张,局部刺激有高度敏感点,引起局部及其他区域疼痛为表现的疼痛综合征[1]。临床上常见为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由于疼痛,患者常伴心理焦虑、压抑、睡眠障碍等症状。若没有及时有效治疗,随着病情加重,可能诱发如关节痛、肩腰痛等其他疾病。本研究旨在分析对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采用中医温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综合征 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 背部 局部刺激 区域疼痛 心理焦虑 睡眠障碍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海棠 冯彬 《医疗装备》 2019年第6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试验组给予温针灸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试验组给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温针灸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临床有效率高,可明显缓解疼痛,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背部 疼痛综合征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滞动针干预“激痛点”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大鼠中枢镇痛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赵丽萍 陈艺箔 +3 位作者 王雅倩 李之彤 张琪 苟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614-3623,共10页
背景:滞动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镇痛效果显著,但镇痛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索滞动针干预激痛点缓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6)和造模组(n=38),造模组采用“打击结合... 背景:滞动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镇痛效果显著,但镇痛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索滞动针干预激痛点缓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6)和造模组(n=38),造模组采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方式制备左侧股内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造模12周后随机挑选6只验证造模成功,将剩余32只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6)与滞动针组(n=16),使用滞动针对滞动针组大鼠左侧股内侧肌局部激痛点进行干预治疗,2次/周,治疗4周。造模前后及治疗后进行左足机械缩足阈值测定;治疗后第4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左侧股内侧肌肌肉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P物质、β-内啡肽水平,免疫组化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和c-fos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滞动针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降低(P<0.05);治疗4周后,滞动针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高于模型组(P<0.05);②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肌纤维排列紊乱、粗细不等,肌细胞增大并出现核内移现象,细胞内出现圆形挛缩结节以及紧张带;滞动针组肌纤维排列整齐,肌细胞多呈角状,细胞内偶见挛缩结节;③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P物质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β-内啡肽及脑中P物质、β-内啡肽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滞动针组血清中P物质水平降低(P<0.05),血清中β-内啡肽及脑中P物质、β-内啡肽水平均升高(P<0.05);④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fos、Iba-1阳性表达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滞动针组c-fos阳性表达升高(P<0.05),Iba-1阳性表达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均降低(P<0.05);(5)结果表明,滞动针可能通过抑制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小胶质细胞的活性、下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间接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表型极化释放β-内啡肽、增加c-fos神经元兴奋性,从而降低中枢致敏程度,有效缓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疼痛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综合征 激痛点 滞动针 中枢镇痛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下载PDF
推拿手法后刺络拔罐治疗颈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李刚 张晨静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7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颈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治疗中施以推拿手法后刺络拔罐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12月于扬州市中医院推拿科就诊的64例颈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组,每组32例...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颈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治疗中施以推拿手法后刺络拔罐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12月于扬州市中医院推拿科就诊的64例颈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组,每组32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推拿手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分析两组的疼痛情况、治疗效果以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压痛评分(1.28±0.19)分及疼痛评分(2.04±0.43)分均低于常规组(2.00±0.23)分和(4.06±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53、16.004,P均<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个月及6个月的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推拿手法及刺络拔罐疗法用于颈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复发率低,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综合征 背部 推拿治疗 刺络拔罐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热敏灸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静 李慧敏 王勤俭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热敏灸联合针刺组和针刺组,每组47例。热敏灸联合针刺组给予热敏灸联合针刺治疗,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热敏灸联合针刺组和针刺组,每组47例。热敏灸联合针刺组给予热敏灸联合针刺治疗,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P物质(substance P,SP)、6-酮前列腺素E1α(6-keto-prostaglandin E1α,6-keto-PGE1α)、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25-羟基维生素D[25-dihydroxy vitamin D,25(OH)D]含量,检测筋膜厚度、组织弹性图评分、杨氏模量值、平均振幅值及平均频率斜率,观察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I-7)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热敏灸联合针刺组治疗后IL-1β、COX-2、TNF-α含量低于针刺组,25(OH)D含量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联合针刺组治疗后6-keto-PGE1α、SP、5-HT含量低于针刺组,β-EP含量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联合针刺组筋膜厚度、组织弹性图评分、杨氏模量值低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联合针刺组治疗后平均振幅值、平均频率斜率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联合针刺组治疗后NDI评分、VAS评分低于针刺组,GQOLI-74评分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联合针刺组有效率为95.74%,针刺组有效率为82.98%,热敏灸联合针刺组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可抑制患者炎性因子含量,降低疼痛介质指标,改善患者组织弹性、肌肉活动能力和疲劳程度,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部疼痛综合征 热敏灸 针刺 炎性因子 疼痛介质 组织弹性 疲劳程度
下载PDF
恢刺联合温针灸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8
作者 李阳 史欣怡 +4 位作者 何丽兰 田鸿芳 蔡劲 杜俊英 高宏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6期834-836,共3页
目的比较恢刺联合温针灸与温针灸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疗效。方法将66例颈肩MP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脱落2例)与对照组(32例,脱落1例)。治疗部位均为激痛点(TrP)。观察组采用恢刺针法后,针尾接艾柱,灸2壮。对照组采用直... 目的比较恢刺联合温针灸与温针灸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疗效。方法将66例颈肩MP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脱落2例)与对照组(32例,脱落1例)。治疗部位均为激痛点(TrP)。观察组采用恢刺针法后,针尾接艾柱,灸2壮。对照组采用直刺进针,针尾接艾柱,灸2壮。两组均留针40 min,隔日治疗1次,3次/周,共2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1周及2周后评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采用超声检测杨氏模量(E_(mean))及剪切波速度(V_(mean))。结果两组VAS评分及NDI在治疗后即刻、治疗1周及治疗2周后均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间VAS评分及NDI在治疗后即刻及治疗1周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及NDI在治疗2周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E_(mean)及V_(mean)在治疗2周后均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E_(mean)及V_(mean)在治疗2周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恢刺联合温针灸与温针灸疗法,均可改善颈肩MPS患者的疼痛及颈椎的活动度,其疗效可能与降低TrP的组织硬度、恢复肌肉弹性有关。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恢刺联合温针灸在改善颈肩MPS患者的疼痛、颈椎活动度,降低TrP的组织硬度、改善肌肉弹性方面优于温针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刺 温针灸 疼痛综合征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激痛点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9
作者 曲晓青 娄卓然 +2 位作者 李露露 孙蕾 张彤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9期3944-3947,共4页
目的探讨激痛点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颈肩MP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激痛点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激痛点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颈肩MP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激痛点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颈椎关节活动度(CROM)、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及血清COX-2、5-HT、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CROM评分高于对照组,NRS、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OX-2、5-HT、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痛点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颈肩MPS患者,可抑制机体炎症,调节疼痛介质水平,缓解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提升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疼痛综合征 激痛点 针刺疗法 中药熏蒸
下载PDF
电针激痛点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BDNF、NGF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王列 马帅 +8 位作者 马俊杰 于嘉祥 王树东 李记泉 李格格 胡哲 卞镝 王鹰 马铁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大鼠促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和脊髓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24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8)、模型组(n=8)、电针组(n=8)。模型组和电针组通过打击结合离心...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大鼠促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和脊髓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24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8)、模型组(n=8)、电针组(n=8)。模型组和电针组通过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方式建立MPS模型,造模后电针组给予电针干预。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及治疗后对3组进行热缩足潜伏期检测;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肌细胞形态学变化;用ELISA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L4~6脊髓NGF及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NGF和BDNF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热缩足潜伏期时间明显缩短,电针干预后明显延长(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膨大、圆染的肌细胞,核内移明显,电针干预后肌细胞大小形状规则,较为接近正常组肌组织形态;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促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经电针干预后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SOD、GSH-px、CAT水平显著降低,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血清SOD、GSH-px、CAT水平显著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NGF、BDNF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脊髓组织NGF、BDNF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可以显著降低MPS大鼠的疼痛阈值,具体机制涉及了对促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的抑制,同时又与降低NGF、BDNF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疼痛综合征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针刺联合耳穴贴压和艾灸疗法在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赵金线 覃华 +3 位作者 何琳 唐红志 周丹 欧雯雯 《内科》 2024年第5期557-561,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耳穴贴压和艾灸疗法对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2例腰背部MP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研究组(n=46)。对照组接受腰背部针刺联合肌肉牵张训练和冰敷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耳穴贴压...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耳穴贴压和艾灸疗法对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2例腰背部MP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研究组(n=46)。对照组接受腰背部针刺联合肌肉牵张训练和冰敷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耳穴贴压和艾灸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 d后、治疗3 d后和治疗7 d后的疼痛程度,以及治疗前和治疗7 d后腰部功能障碍程度和焦虑状态。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 d后,两组疼痛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3 d、7 d后,研究组疼痛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7 d后,两组ODI和HAMA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刺联合耳穴贴压和艾灸疗法治疗腰背部MPS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腰背部疼痛,减轻其腰部功能障碍,缓解焦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综合征 腰痛 针刺 耳穴贴压 艾灸 疼痛
下载PDF
推拿手法后刺络拔罐治疗颈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晏宏伟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4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颈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外涂扶他林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后刺络拔罐治疗。结果:治疗组...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颈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外涂扶他林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后刺络拔罐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治愈率为7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治愈率为50.0%。2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在疼痛、局部压痛、功能障碍方面,治疗组同组间、2组间评分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后刺络拔罐治疗颈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综合征 推拿 手法 刺络拔罐
下载PDF
益气舒筋汤联合激痛点针刺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
13
作者 苗英霞 《医师在线》 2024年第8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舒筋汤联合激痛点针刺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激痛点针刺治疗,研究组采用益... 目的探讨益气舒筋汤联合激痛点针刺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激痛点针刺治疗,研究组采用益气舒筋汤联合激痛点针刺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颈椎活动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RI评分、VAS评分及PPI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颈椎左侧屈、右侧屈、前屈、后伸、左旋转、右旋转六个方向的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增大,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恶心、呕吐、肠胃不适等不良反应。结论益气舒筋汤联合激痛点针刺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综合征 益气舒 激痛点针刺 疗效 疼痛程度
下载PDF
针灸推拿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疼痛缓解及颈椎功能的研究
14
作者 王海旭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79-082,共4页
围绕在对精简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疾病病人进行治疗的时候将针灸推拿护理方法加以运用的情况展开深入研究分析。方法 挑选在我院进行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疾病治疗的病人一百二十人当作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的病人划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 围绕在对精简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疾病病人进行治疗的时候将针灸推拿护理方法加以运用的情况展开深入研究分析。方法 挑选在我院进行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疾病治疗的病人一百二十人当作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的病人划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六十人组合而成。针对对照组内所有的病人给予普通治疗的方法,而对于观察组内病人在上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将针灸推拿进行运用。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针对两个小组病人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观察组内病人通过治疗之后,其颈部疼痛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活质量综合评分也有所提升,并且各方面表现相对于对照组较高。结论 在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进行临床治疗的时候,将针灸推拿的方法加以良好的运用,能够有效的缓解病人的疼痛症状,增强病人的颈椎功能,促进病人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推拿 疼痛综合征 疼痛缓解 椎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激痛点刃针疗法联合拔罐用于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沈作军 张少锋 +5 位作者 仵建勤 王晓卫 李鑫 常安 曹哲 王晓辉 《大医生》 2024年第13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激痛点刃针疗法单独及联合拔罐用于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宝鸡市凤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颈肩部MP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给予对... 目的观察激痛点刃针疗法单独及联合拔罐用于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宝鸡市凤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颈肩部MP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激痛点刃针疗法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激痛点刃针疗法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简化麦吉尔(Mcgill)疼痛量表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颈椎康复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和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D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水平更大,两组患者颈椎康复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痛点刃针疗法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能有效缓解颈肩部MPS患者疼痛症状,减轻功能障碍,促进颈椎功能康复,提升疗效,同时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良好,适用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部疼痛综合征 激痛点刃针疗法 拔罐 张力
下载PDF
桂枝加葛根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16
作者 陈娇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9期111-113,共3页
目的:分析桂枝加葛根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广州市荔湾区西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24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21)和... 目的:分析桂枝加葛根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广州市荔湾区西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24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21)和观察组(n=122)。对照组予以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颈椎关节活动(CROM)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CROM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桂枝加葛根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显著,可缓解疼痛,提高颈椎关节活动度,减轻颈椎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加葛根汤 针灸 疼痛综合征
下载PDF
盆底肌筋膜手法联合磁电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颜 胡可慧 +2 位作者 杨津 李阳 黎培培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4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筋膜手法联合磁电治疗对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疼痛、基本生活活动能力及盆底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遂宁市中心医院盆底康复中心收治的60例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 目的探讨盆底肌筋膜手法联合磁电治疗对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疼痛、基本生活活动能力及盆底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遂宁市中心医院盆底康复中心收治的60例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磁电治疗,试验组在磁电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盆底肌筋膜手法治疗。收集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障碍指数(PDI)及盆底电生理指标,随访两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VAS评分及PDI。结果试验组在治疗后即刻、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VAS评分和PD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试验组的前静息及后静息平均肌电值(EMG)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快肌最大肌电值、慢肌平均肌电值及耐力平均肌电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筋膜手法联合磁电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有利于改善盆底电生理功能、减轻疼痛程度及提高基本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手法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盆底电生理 疼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双 尚祥 +3 位作者 卢梦雅 孟德鸿 刘存斌 杨永晖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背MP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超声组,每组30例。常规组采用普通针刀疗法进行治疗,超声组在超声引导下行针刀疗法治疗,...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背MP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超声组,每组30例。常规组采用普通针刀疗法进行治疗,超声组在超声引导下行针刀疗法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4次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多裂肌杨氏模量值评估患者肌肉状态变化,并于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F-MPQ评分及杨氏模量值均显著降低(P<0.05);与常规组比较,超声组SF-MPQ评分及杨氏模量值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超声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激痛点治疗腰背MPS,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显著改善肌肉组织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超声 疼痛综合征 激痛点 剪切波弹性成像
下载PDF
基于“以痛为输”探讨针刺激痛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镇痛效应机制
19
作者 马俊杰 胡哲 +8 位作者 陈怡然 刘玉丽 王树东 张淑慧 于嘉祥 李冰倩 姚远 王列 马铁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62-165,共4页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已成为一种全球多发病,疼痛是MPS患者最常见的主诉症状。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实质为挛缩的肌小节,利用体格检查或生物化学检测可以确定MTrPs在骨骼肌中的位置,它是...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已成为一种全球多发病,疼痛是MPS患者最常见的主诉症状。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实质为挛缩的肌小节,利用体格检查或生物化学检测可以确定MTrPs在骨骼肌中的位置,它是引发肌肉紧绷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亦为肌骨疼痛疾病尤其是MPS的有效治疗部位。这与《灵枢·经筋》“以痛为输”理论高度契合。“以痛为输”重点关注患者软组织损伤的疼痛部位和医者触诊到的压痛点,是针刺治疗经筋病的基本取穴原则,已被沿用二千余年,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国内外已开展大量研究探查针刺MTrPs治疗MPS作用机制,基于其与“以痛为输”的相似性,该文就MTrPs实质、MPS疼痛发病机制及针刺MTrPs治疗MPS抗炎镇痛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丰富“以痛为输”理论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痛为输 激痛点 疼痛综合征 针刺
下载PDF
肌骨超声检查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琛 殷继超 +6 位作者 胡兴律 王墉琦 刘诗若 许磊 王超 王轩 王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13-116,共4页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以骨骼肌疼痛、功能障碍和肢体运动范围受限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是该病的诱发因素,准确定位以及评估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特征是该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核心。肌骨超声检查能够显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图像,...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以骨骼肌疼痛、功能障碍和肢体运动范围受限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是该病的诱发因素,准确定位以及评估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特征是该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核心。肌骨超声检查能够显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图像,测量相关的超声影像学指标,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本文就肌骨超声检查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综合征 疼痛触发点 骨超声检查 疗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