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超声联合二维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闫媛媛 吴燕 王晓娜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5期179-182,共4页
目的 分析彩色超声、二维超声联合用于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超声、二维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 目的 分析彩色超声、二维超声联合用于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超声、二维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彩色超声、二维超声及联合诊断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96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经病理诊断,50例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占比52.08%。彩色超声、二维超声联合诊断灵敏度为98.00%、特异度为100.00%及准确度为98.96%,明显高于单一彩色超声(88.00%、95.65%、91.67%)及二维超声(84.00%、93.48%、88.54%)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90、6.125、7.233,P均<0.05)。结论 彩色超声联合二维超声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有无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超声 二维超声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双能CT碘图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赵雯 董珍林 +7 位作者 单海燕 柯腾飞 吴岩 唐小楠 赵子茜 胡兴月 赵仁杰 韩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07-1010,1023,共5页
目的通过双能CT碘图定量参数,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中央区隐匿性淋巴结转移(OLM),为临床手术方式的制订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云南省肿瘤医院行双能量CT扫描,病理证... 目的通过双能CT碘图定量参数,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中央区隐匿性淋巴结转移(OLM),为临床手术方式的制订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云南省肿瘤医院行双能量CT扫描,病理证实为PTC且同时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CLN)清扫术的患者。由放射医师分析CT图像,未检出颈部CLN转移者共120例。其中病理证实中央区OLM+76例、无转移(OLM-)44例,在碘图上测量动、静脉双期PTC癌灶的碘浓度(IC),并计算标准化碘浓度(NIC)、肿瘤-动脉碘浓度增强分数(TAIF),分析OLM+、OLM-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动静脉期PTC病灶在OLM+、OLM-组中,IC_(动脉期)、IC_(静脉期)、NIC_(动脉期)、NIC_(静脉期)分别为4.23±1.90、3.43±1.50,3.50±0.61、2.56±0.70,0.54±0.16、0.45±0.15,0.69±0.21、0.61±0.25;其中IC_(动脉期)、NIC_(动脉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14、3.860,P均<0.0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2、0.668;IC_(静脉期)、NIC_(静脉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OLM+、OLM-组中PTC病灶的TAIF分别为0.32±0.19、0.07±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90,P<0.05),曲线下面积为0.839,当最佳临界值为0.185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7.3%、82.7%、82.3%。结论PTC病灶的TAIF预测颈部CLN隐匿性转移的准确度较高,可为是否行颈部CLN清扫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淋巴结转移 中央淋巴结
下载PDF
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3
作者 罗杰 耿成义 罗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9期704-707,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9年3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79例,观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颈部中央区淋巴结... 目的:探讨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9年3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79例,观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收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合并基础疾病、肿瘤直径、原发病灶、形态、边界、包膜侵犯。结果: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79例,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56例,占31.28%;未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23例,占68.7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合并基础疾病、形态和边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直径、多发病灶和包膜侵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诉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直径、多发病灶和包膜侵犯为影响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受多因素影响,其中肿瘤直径、多发病灶和包膜侵犯为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单侧 中央淋巴结转移 临床特点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双能量CT能谱曲线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赵雯 柯腾飞 +1 位作者 胡兴月 赵仁杰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74-78,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癌灶的双能量CT能谱曲线,预测颈部中央区隐匿性淋巴结转移(OLM)的概率,为临床手术方式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术前行双能量CT扫描,且术后病理证实为PTC的患者。由放射医师分析CT图像,未检出颈... 目的通过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癌灶的双能量CT能谱曲线,预测颈部中央区隐匿性淋巴结转移(OLM)的概率,为临床手术方式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术前行双能量CT扫描,且术后病理证实为PTC的患者。由放射医师分析CT图像,未检出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共140例。其中病理证实有中央组淋巴结隐匿性转移者(OLM+)88例、无转移者(OLM−)52例。测量PTC癌灶各单能量图像上的CT值并计算能谱曲线斜率k,分析2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1)动静脉期OLM+组与OLM−组之间PTC癌灶的k_(arterial)、40 keV_(arteria)l、40 keV_(venous)、160 keV_(venous)、180 keV_(veno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0);(2)比较40 keV_(arteria)l、karterial、40 keV_(venous)、160 keV_(venous)、180 keV_(venous)的诊断效能,AUC分别为0.590、0.622、0.590、0.429、0.424,当k_(arterial)=2.563时,诊断PTC肿瘤伴中央组OLM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3.2%、69.3%;当40 keV_(venous)=370.25时,诊断PTC肿瘤伴中央组OLM的特异度为86.5%。结论PTC癌灶的能谱曲线预测颈部中央区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k_(arterial)诊断的敏感度最高、40 keV_(venous)诊断的特异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计算机体层成像 淋巴结转移 中央淋巴结
下载PDF
颈部中央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丁贵坡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7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颈部中央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6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均行原发灶根治联合中央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患者中央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 目的探讨颈部中央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6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均行原发灶根治联合中央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患者中央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46例患者中,21例患者发生中央区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45.7%。术后1例患者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未治疗,2个月后自行痊愈,3例患者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经补钙等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或死亡。结论颈部中央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在切除原发灶的同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域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转移 并发症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刘青 张海军 秦树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20期2214-2217,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3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行颈部中央区与颈侧区淋巴结清...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3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行颈部中央区与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手术,统计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及其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敏感度为65.93%,阳性预测值为66.67%。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加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呈正相关(r=0.947,P=0.002)。以2、3、4枚为临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P<0.05)。以5、6枚为临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数目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淋巴结转移 数目 侧区淋巴结转移 预测
下载PDF
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超声征象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灵川 陈斌 +1 位作者 朱张茜 徐琦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11期1673-1675,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超声征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195例PTC患者的超声影像与病理结果,根据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淋巴结转移组与淋巴结无转移组,比较两组PTC颈部中央...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超声征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195例PTC患者的超声影像与病理结果,根据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淋巴结转移组与淋巴结无转移组,比较两组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超声征象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两组PTC病灶的前后径、上下径、左右径、病灶形态、PTC是否突向甲状腺包膜、病灶内是否存在微钙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PTC病灶突向甲状腺包膜为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TC超声征象可以预测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能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 超声征象 中央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VTIQ联合US-FNAB对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性质判定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涛 朱世琴 +1 位作者 刘慧 李明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887-3892,共6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e quantification,VTIQ)技术联合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US-FNAB)对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合并甲状腺...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e quantification,VTIQ)技术联合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US-FNAB)对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部中央区肿大淋巴结性质判定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经病理证实的PTC合并HT患者的174枚颈部中央区肿大淋巴结,术前均行VTIQ及US-FNAB检查。VTIQ技术通过测量横向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来表明淋巴结的软硬,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求取最佳诊断界值。使用US-FNAB细胞学结果判断淋巴结性质,将VTIQ、US-FNAB及VTIQ联合US-FNAB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比较各自的诊断效果。结果:174枚颈部中央区淋巴结中,PTC转移淋巴结92枚,反应性增生淋巴结82枚。PTC转移淋巴结SWV平均值显著高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P<0.001)。根据ROC分析结果,SWV平均值诊断界值为3.29 m/s,此时准确率为78.16%,特异性为78.05%,敏感度为78.26%。US-FNAB诊断准确率为86.21%,特异性为100.00%,敏感度为73.91%。VTIQ、US-FNAB及VTIQ联合US-FNAB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curve,AUC)分别为0.782、0.870、0.874,US-FNAB、VTIQ联合US-FNAB与VTIQ比较诊断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FNAB与VTIQ联合US-FNAB间诊断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TIQ联合US-FNAB对于HT合并PTC颈部中央区肿大淋巴结性质的判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细针抽吸活检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淋巴结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特征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李志勇 李星 +1 位作者 何真 祝淇滢 《当代医学》 2022年第31期25-29,共5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超声特征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共53个结节)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超声特征,包括位置、数目、大小、纵横比、边界、内...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超声特征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共53个结节)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超声特征,包括位置、数目、大小、纵横比、边界、内部回声、微钙化、血流情况、侵犯被膜等。按照有无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未转移组,将上述超声特征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41例PTC患者中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8例,转移率为43.09%(18/41),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0.00%(9/18)。PTC主要的超声特征为实性、低回声或极低回声、纵横比>1、边缘不规则、微钙化、甲状腺外侵犯。转移性淋巴结超声特征主要为淋巴结内出现囊性变、高回声或微钙化。当PTC位于下部、多发、最大径>1 cm、侵犯被膜、血流呈2~3级时,容易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PTC回声类型、回声是否均匀、边界、微钙化、纵横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TC超声特征中,结节位于下部、多发、最大径>1 cm、侵犯被膜、血流呈2~3级是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淋巴结转移 超声特征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癌颈部中央区肿大淋巴结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
10
作者 邰振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193-195,共3页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颈部中央区肿大淋巴结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1-2021.12诊治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70例为对象,均完成超声检查,记录淋巴结的形态和回声、长短径之比、是否淋巴门结构消失、微钙化及血流情况。...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颈部中央区肿大淋巴结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1-2021.12诊治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70例为对象,均完成超声检查,记录淋巴结的形态和回声、长短径之比、是否淋巴门结构消失、微钙化及血流情况。以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术前超声对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70例患者术前彩超检查出104个(36例)气管旁肿大淋巴结,未见气管前、喉前肿大淋巴结。其中67个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96个低回声,50个长短径之比<2,71个淋巴门结构不清或消失,16个血流丰富。术前超声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6.67%、86.04%、75.00%、80.43%、78.57%。结论:甲状腺微小癌颈部中央区肿大淋巴结存在一些图像特征,对是否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癌 中央区肿大淋巴结 超声图像特征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娄幼幼 程燕 +1 位作者 王伟文 何俊 《中国医院统计》 2018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65例PTC患者的资料,依据是否发生颈部中央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56例)和未转移组(109例);采用单因素比较法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来筛选影响PTC颈部淋...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65例PTC患者的资料,依据是否发生颈部中央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56例)和未转移组(109例);采用单因素比较法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来筛选影响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33.9%(56/16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952)、肿瘤最大直径(OR=2.790)、包膜侵犯(OR=4.577)、微钙化(OR=2.522)、肿瘤TNM分期(OR=3.959)等因素为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 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达三分之一,影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小、肿瘤大、包膜侵犯、微钙化及肿瘤TNM分期高;针对这些高危因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降低PTC淋巴结转移率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颈部中央淋巴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分析
12
作者 陈丽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5期224-224,226,共2页
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收集165例PTC患者的资料,依据是否发生颈部中央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56例)和未转移组(109例);采用单因素比较法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来筛选影响PTC颈部... 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收集165例PTC患者的资料,依据是否发生颈部中央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56例)和未转移组(109例);采用单因素比较法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来筛选影响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33.9%(56/16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952)、肿瘤最大直径(OR=2.790)、包膜侵犯(OR=4.577)、微钙化(OR=2.522)、肿瘤TNM分期(OR=3.959)等因素为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达三分之一,影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小、肿瘤大、包膜侵犯、微钙化及肿瘤TNM分期高;针对这些高危因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降低PTC淋巴结转移率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颈部中央淋巴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口腔前庭单切口入路腔镜下行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7
13
作者 曾瑜 黄汉艺 +1 位作者 黄颢 余岸松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目的总结口腔前庭单切口入路腔镜下行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口腔前庭单切口入路腔镜下治疗甲状腺癌患者11例,并同时在腔镜下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分析手术效果。结果术后患者均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抽搐等... 目的总结口腔前庭单切口入路腔镜下行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口腔前庭单切口入路腔镜下治疗甲状腺癌患者11例,并同时在腔镜下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分析手术效果。结果术后患者均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抽搐等临床症状,前庭伤口愈合均满意,颈部完全无瘢痕,吞咽牵拉感觉不明显。术后3个月颈部彩超检查均无特殊。结论经口腔前庭单切口入路腔镜下行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口腔前庭 腔镜手术 中央淋巴结清扫术
下载PDF
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14
作者 胡锦波 郭建平 +1 位作者 郭文科 牛海刚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333-2339,I0001,共8页
甲状腺癌作为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甲状腺乳头状癌作为其中最常见的病理分型,大部分病人预后较好,但颈部淋巴结转移作为其侵袭性特征,提示病人预后不良。目前国内外指南对于术前颈部淋巴结无明显转移征象病人是否需预... 甲状腺癌作为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甲状腺乳头状癌作为其中最常见的病理分型,大部分病人预后较好,但颈部淋巴结转移作为其侵袭性特征,提示病人预后不良。目前国内外指南对于术前颈部淋巴结无明显转移征象病人是否需预防性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存在争议。液体活检具有便捷、无创等特点,多种血清标志物及基因突变靶点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具有独特优势,并可联合影像学检查及细针穿刺活检提高诊断敏感性,但仍有不足之处。该研究就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的部分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肿瘤细胞 循环 乳头状 中央淋巴结 肿瘤转移 生物标志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1988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5
作者 李晓京 杨乐 马斌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1988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01-2016-03期间初治的PTMC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通过χ~2检验、多因素统计分析,探讨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 目的:探讨1988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01-2016-03期间初治的PTMC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通过χ~2检验、多因素统计分析,探讨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4.9%。单因素分析显示,确诊年龄<45岁、男性、多灶、肿瘤位于双侧腺叶(含峡部)、肿瘤直径>5mm、包膜浸润、包膜外侵犯是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确诊年龄<45岁、肿瘤直径>5mm、包膜浸润、包膜外侵犯是影响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位置是单灶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单灶位于腺叶下极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最高(46.8%);而多灶肿瘤位置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当PTMC患者存在以下情况:男性、确诊年龄<45岁、肿瘤直径>5mm、包膜浸润、包膜外侵犯,单灶位于腺叶下极时,应警惕淋巴结转移可能,建议行积极诊治方案以及更加密切的术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及其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55
16
作者 王晓庆 魏玮 +4 位作者 魏玺 徐勇 王海玲 忻晓洁 张晟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征象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手术且经病理证实的486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所有患者术前超声和术后病...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征象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手术且经病理证实的486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所有患者术前超声和术后病理均无侧颈部淋巴结转移,观察原发癌的超声特征,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86例PTC患者中,中央区有转移297例,无转移189例。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术前超声诊断PTC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35.3%、88.6%、83.2%、47.4%和56.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C多灶、纵横比≥1、直径〉1 cm、位于下极、边界不清、低回声、微小钙化、被膜侵及的长度/结节周长≥1/4的患者易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C肿瘤直径〉1 cm、微小钙化、被膜侵及的长度/结节周长≥1/4是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术前描述PTC的超声征象对提示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当PTC直径〉1 cm、微小钙化、被膜侵及的长度/结节周长≥1/4时,伴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大,建议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肿瘤转移 淋巴结 中央淋巴结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微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岳灿 胡海平 +2 位作者 姜勇 商雷 马步云 《华西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438-443,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微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外科手术,术前超声未发现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PTMC患者,术中...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微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外科手术,术前超声未发现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PTMC患者,术中行患侧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患侧颈部中央区加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微转移组(微转移组)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无转移组(无转移组)。比较两组在临床特征及超声征象的差异。结果共纳入患者507例,其中微转移组223例(44.0%),无转移组284例(56.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无转移组比较,微转移组患者的年龄较小,男性较多,结节最大径与结节体积偏大,结节呈多灶性、累及双侧叶、侵及甲状腺被膜的比例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小[比值比(odds radio,OR)=0.96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949,0.985),P<0.001]、男性[OR=2.357,95%CI(1.503,3.694),P<0.001]、结节最大径较大[OR=1.232,95%CI(1.100,1.379),P<0.001]、结节体积较大[OR=1.031,95%CI(1.008,1.114),P=0.032]、呈多灶性[OR=2.309,95%CI(1.167,4.570),P=0.016]、侵及甲状腺被膜[OR=1.520,95%CI(1.010,2.286),P=0.045]为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微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为男性、年龄较小、PTMC结节最大径与结节体积偏大、呈多灶性、侵及甲状腺被膜,是PTMC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微转移的危险因素,通过这些临床及超声征象可为医生临床处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超声 中央淋巴结微转移
原文传递
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娄振洋 刘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40-43,共4页
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接纳超声检查对于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 对2021年1月—2023年1月115例我医院甲状腺癌手术治疗后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PTC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和分析。随后对患者病灶的最大径、内部回声、... 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接纳超声检查对于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 对2021年1月—2023年1月115例我医院甲状腺癌手术治疗后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PTC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和分析。随后对患者病灶的最大径、内部回声、钙化形态、边缘、后方回声,包膜侵犯以及血流信号几个方面的超声特征进行统计和总结;进而明确超声诊断的效果。结果 115例 PTC患者中,有39例患者的术前超声提示CLNM,最终的病理结果表现中CLNM患者共计60例。术前接纳超声检查的CLNM患者其敏感性为61.50%,特异性为91.78%,准确率为77.78%,阳性预测值为86.55%,阴性预测值为73.67%。有、无CLNM的患者最大直径、微钙化及包膜浸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结节的最大直径在1.5 cm或以上,有微钙化、包膜侵犯的病患者更容易出现颈部CLNM,因此,在手术之前,对颈淋巴结扫查及评估必须加强重视与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淋巴结转移 超声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价值分析
19
作者 罗斌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44-47,共4页
将预防性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颈部淋巴结阴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规定为研究目标,主要通过肿瘤复发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来对应用价值实现表现。方法 将我院在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接收的50例颈部淋巴结阴性甲状腺微... 将预防性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颈部淋巴结阴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规定为研究目标,主要通过肿瘤复发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来对应用价值实现表现。方法 将我院在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接收的50例颈部淋巴结阴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规定为实验对象,将这些实验对象共划分为n=25的照组和实验组。原发灶根治手术的实施对象是对照组患者,原发灶根治手术、预防性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实施对象是实验组患者。将本次全部实验对象的病理检查结果、肿瘤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规定为观察指标。结果 本次全部实验对象的病灶位置、病灶数量、肿瘤直径、肿瘤侵犯包膜情况、合并疾病情况之间的差异不能被归为显著差异(P>0.05);将对照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作为比较对象,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这两项统计数据要低得多(P<0.05)。结论 预防性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颈部淋巴结阴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十分的高,可以做到对于肿瘤复发、并发症发生的最大效果规避,并且不会对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造成影响,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阴性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预防性中央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荧光示踪法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炜 费哲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178-1181,共4页
目的探讨荧光法在示踪c 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L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c T1~3N0M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共40例,用吲哚菁绿(ICG)作为荧光示踪剂,通过术中冰冻病理学... 目的探讨荧光法在示踪c 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L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c T1~3N0M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共40例,用吲哚菁绿(ICG)作为荧光示踪剂,通过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及术后石蜡病理学检查,观察并检出SLN,分析ICG示踪SLN的作用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指导作用。结果 40例甲状腺癌患者均行SLNB后再做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有37例检出SLN,其检出率为92.5%(37/40),共检出SLN 98枚,1~5枚/例,平均2.65枚/例。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示28例患者SLN有癌转移,9例患者SLN无癌转移,其中有1例术中检测SLN无癌转移的患者,术后石蜡病理学检查检测出微转移,其余8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中央区淋巴结未见癌转移。3例未检出SLN者中央区淋巴结无癌转移。ICG荧光示踪法行SLNB的灵敏度为96.6%(28/29),假阴性率为3.45%(1/29)。结论荧光示踪法检测甲状腺癌的SLN,具有检出率高及灵敏度高的优势,能较为准确地对c N0期甲状腺癌患者的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进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示踪法 甲状腺乳头状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中央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