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症状性颈部动脉粥样斑块与心脑血管事件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杰 卢圣忠 +3 位作者 梁豪 曾静 岳荣川 胡厚祥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6期1844-1850,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无症状性颈部动脉粥样斑块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检索关于无症状性颈部动脉粥样斑块与心脑血管事件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筛选文献后进行质量评... 目的系统评价无症状性颈部动脉粥样斑块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检索关于无症状性颈部动脉粥样斑块与心脑血管事件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筛选文献后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共42 178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未校正因素时,经校正性别、年龄后,以及校正性别、年龄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后,斑块组的心血管事件风险、脑血管事件风险及总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均较无斑块组高(均P<0.05)。结论无症状性颈部动脉粥样斑块可增加心血管、脑血管及总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动脉斑块 心脑血管事件 荟萃分析
下载PDF
颈部血管粥样斑块超声诊断早期预防缺血性脑梗死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亮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2期111-112,共2页
目的评价颈部血管粥样斑块超声诊断早期预防缺血性脑梗死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诊治的18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期抽取健康体检者180例,纳入健康组,借助颈部血管粥样斑块超声诊断的方式,对比各组颈动脉... 目的评价颈部血管粥样斑块超声诊断早期预防缺血性脑梗死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诊治的18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期抽取健康体检者180例,纳入健康组,借助颈部血管粥样斑块超声诊断的方式,对比各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结果研究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91.67%,健康组则为78.89%,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健康组颈总动脉内径、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均大于研究组,各数据对比有意义(P <0.05)。健康组左侧颈总动脉内径为(7.65±0.08)mm、左侧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为(5.38±0.06)mm;研究组则为(7.24±0.02)mm、(5.12±0.02)mm。结论和健康群体相比,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较高,且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呈现狭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斑块 超声诊断 早期 缺血性脑梗死
下载PDF
颈部血管粥样斑块超声检查对老年缺血性脑病防治的意义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雨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1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粥样斑块超声检查对老年缺血性脑病防治的意义。方法本研究对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8例缺血性脑病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组,期选择86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对象使用超声检查的结果。结果研究组软斑...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粥样斑块超声检查对老年缺血性脑病防治的意义。方法本研究对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8例缺血性脑病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组,期选择86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对象使用超声检查的结果。结果研究组软斑、扁平斑和硬斑的检出率分别为34.69%、12.24%、20.41%,明显高于对照组2.33%、1.16%和1.16%(P <0.05);研究组左、右颈总动脉内径,和颈内颅动脉外段内径等指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较快的检出颈部血管粥样斑块的性质以及患者左右颈动脉和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等参数,为缺血性脑病患者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病 血管斑块 超声检查
下载PDF
颈部血管粥样斑块超声检查对老年缺血性脑病防治的意义研究
4
作者 邵丽伟 《益寿宝典》 2021年第32期35-37,共3页
探讨颈部血管粥样斑块超声检查对老年缺血性脑病防治的意义。 方法:研究对我院在 2016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98 例缺血性脑病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 86 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对象使用超声检查的结果。 结果... 探讨颈部血管粥样斑块超声检查对老年缺血性脑病防治的意义。 方法:研究对我院在 2016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98 例缺血性脑病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 86 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对象使用超声检查的结果。 结果:研究组软斑、扁平斑和硬斑的检出率分别为 34.69% 、12.24% 、20.41% ,明显高于对照组 2.33% 、1.16% 和 1.16% (P<005);研究组左、右颈总动脉内径和颈内颅动脉外段内径等指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较快地检出颈部血管粥样斑块的性质以及患者左右颈动脉和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等参数,为缺血性脑病患者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病 血管斑块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实时图像合成技术在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那桂萍 何宁 +5 位作者 付刚 王峰霞 王晓琴 普素 王淑华 周英 《武警医学》 CAS 2005年第11期835-836,共2页
目的评估实时图像合成(SonoCT)技术在颈部血管粥样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SonoCT技术对12例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进行检查,并与普通超声进行对比。结果12例动脉硬化,SonoCT与普通超声图像比较斑点的影响明显减少,改... 目的评估实时图像合成(SonoCT)技术在颈部血管粥样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SonoCT技术对12例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进行检查,并与普通超声进行对比。结果12例动脉硬化,SonoCT与普通超声图像比较斑点的影响明显减少,改进了对比分辨力。同时发现血管图像的伪像被抑制,并增加了实时结构的内容;斑块边界和界面可见度得到改善;血管的内膜及软斑清晰可见;较小的斑块可被SonoCT检出。结论与普通超声比较,SonoCT可减低伪像与干扰,提高图像质量,有增加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形成阳性检出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超声 SonoCT 血管动脉斑块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鸣明 石正洪 连佛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51-1252,共2页
脑血管病成为全世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中75%为缺血性脑血管病〔1〕。这与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但人们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忽视一级预防在脑血管病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AICVD 危险因素 颈部粥样斑块 TCD
下载PDF
同型半胱胺酸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合并软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玲 呼兴华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9年第3期42-45,共4页
目的通过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并伴有颈部动脉斑块患者病例的收集,分析其与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相关性研究。方法以健康体检者120例为空白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20例作为阳性对照组,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相关危... 目的通过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并伴有颈部动脉斑块患者病例的收集,分析其与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相关性研究。方法以健康体检者120例为空白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20例作为阳性对照组,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对两组同型半胱胺酸水平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合并软斑、混合斑及硬斑患者同型半胱胺酸水平的差异。结果经Logisitc非条件回归分析可见,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固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危险因素。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血浆同型半胱胺酸水平(35.8±8.9)μmol/L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血浆同型半胱胺酸水平(10.3±3.2)μmol/L,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合并软斑患者血浆同型半胱胺酸水平(31.3±10.3)μmol/L以及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合并混合斑患者血浆同型半胱胺酸水平(26.6±5.3)μmol/L明显高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合并硬斑患者血浆同型半胱胺酸水平(16.6±3.3)μmol/L(P<0.05)。结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同型半胱胺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合并斑块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胺酸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硬化性斑块
下载PDF
60例分水岭脑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应爱娟 《临床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分水岭性脑梗死(CWI)患者的病因与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MRI及临床证实CW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的病因中,颈部动脉硬化伴粥样斑块形成严重狭窄32例,血压不稳定11例,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房颤6例,严重低血压及低... 目的探讨分水岭性脑梗死(CWI)患者的病因与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MRI及临床证实CW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的病因中,颈部动脉硬化伴粥样斑块形成严重狭窄32例,血压不稳定11例,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房颤6例,严重低血压及低血容量3例,其他还有大量饮酒、高血糖、服用避孕药等。结论颈部动脉硬化伴粥样斑块形成严重狭窄是CWI的主要病因,血压波动幅度过大、心脏疾病也是CWI的重要病因,其他还有高血糖、高血脂、大量饮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脑梗死 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 血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