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长膈神经移位与颈7移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
1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23-723,共1页
关键词 全长膈神经移位 颈7移位治疗 臂丛根性撕脱伤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两种健侧颈7移位下干的术式修复大鼠全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比较研究
2
作者 江烨 王立 +3 位作者 赵新 高凯鸣 于虎 劳杰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66-471,共6页
目的 比较健侧颈7经颈椎前路直接移位于伤侧下干与健侧颈7通过游离神经移植桥接伤侧下干修复大鼠全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90只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只:A组(健侧颈7经颈椎前路直接移位伤侧下干组)、B组(健侧... 目的 比较健侧颈7经颈椎前路直接移位于伤侧下干与健侧颈7通过游离神经移植桥接伤侧下干修复大鼠全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90只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只:A组(健侧颈7经颈椎前路直接移位伤侧下干组)、B组(健侧颈7-游离神经移植—伤侧下干组)和C组(健康对照组).设定左侧为伤侧,切断臂丛神经建造全臂丛神经损伤模型,按分组采用不同术式修复下干.比较三组大鼠术后4、8和12周的电生理检查、肌张力测试、肌纤维横截面积测量和神经纤维计数结果,评估两种术式对全臂丛损伤的下干修复效果.结果 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术后A、B组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潜伏期均测得一定程度的恢复,术后8、12周,A组潜伏期短于B组(P<0.05),A、B两组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最大波幅比较,A组波幅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张力测试结果显示,术后4、8、12周,A组前臂屈肌群肌张力恢复优于B组,但A、B组均小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纤维横截面积测量结果显示,术后4、8、12周,A组尺侧腕屈肌和指浅屈肌横截面积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未恢复正常.神经纤维计数结果显示,术后8、12周,A组正中神经及尺神经纤维平均直径及总数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未恢复正常.结论 健侧颈7通过游离神经移植桥接伤侧下干修复大鼠全臂丛神经损伤是可行的,从神经电生理、神经肌肉组织学检测结果可见恢复效果,但较健侧颈7经颈椎前路直接移位伤侧下干的修复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神经移位 全臂丛神经损伤 健侧颈7移位 游离神经移植桥接
原文传递
左右颈7交叉移位术对脑部疾病偏瘫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郭瑛 黄芳 +1 位作者 赵彩霞 孙育民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6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究左右颈7交叉移位术对脑部疾病偏瘫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为其安全性评估及后续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月在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行左右颈7交叉移位术的70例脑部疾病偏瘫患者,比较其术前、术后3 ... 目的:探究左右颈7交叉移位术对脑部疾病偏瘫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为其安全性评估及后续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月在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行左右颈7交叉移位术的70例脑部疾病偏瘫患者,比较其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的心率和血压情况。同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的动态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心率变异性。结果: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患者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3.898、68.620、131.106,P<0.05),且均随时间发展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术后1个月,患者动态血压、RAAS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心率变异性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右颈7交叉移位术可能引起患者心率、血压波动,但对患者RAAS、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心率变异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部疾病偏瘫患者 左右7交叉移位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下载PDF
健侧颈7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最佳时间选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劳杰 熊良俭 +1 位作者 顾玉东 邙永衡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65-167,共3页
健侧颈7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手术分第一阶段(健侧颈7移位到移植神经),第二阶段(移植神经另一端移植修复患侧神经),二次手术间隔多少时间才能获得最好的神经再生?选用SD大鼠及健侧颈7移位的实验模型,按二次手术间隔... 健侧颈7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手术分第一阶段(健侧颈7移位到移植神经),第二阶段(移植神经另一端移植修复患侧神经),二次手术间隔多少时间才能获得最好的神经再生?选用SD大鼠及健侧颈7移位的实验模型,按二次手术间隔时间的不同(0、1、2、3、4、8、16周)分成7组,在第二次术后12周,进行电生理测定肌张力恢复率及组织切片的形态学观察,结果证实二次手术最佳间隔时间为4~8周.此结果可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臂损伤 健侧颈7移位
原文传递
颈7神经移位术修复臂丛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孙达准 杜刚 沙轲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119-121,共3页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颈7移位术修复术
下载PDF
神经修复的六条原则——评一例健侧颈7移位失败的教训 被引量:4
6
作者 顾玉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21-321,共1页
患者男,21岁。2007年9月,左上肢被传送带绞伤,致左上肢无功能。经保守治疗2个月。无任何功能恢复,而被外地某医院手外科收治入院。专科检查:左上肢无功能,肌力均为0度,
关键词 健侧颈7移位 神经修复 左上肢 保守治疗 功能恢复 专科检查 手外科
原文传递
经椎体后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脑出血后上肢痉挛性瘫痪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7
作者 吴鹤鸣 唐勇 +5 位作者 李翔 史岩 李雪萍 杨婷 关靖宇 樊友武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4月行椎体后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的1例脑出血后右侧肢体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术后观察随访... 目的探讨经后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4月行椎体后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的1例脑出血后右侧肢体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术后观察随访患者2个月。结果术后2个月,患者患侧上肢的肌张力较术前降低,整体平衡功能较术前有改善;健侧上肢无明显功能障碍,无术后并发症。结论经后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有一定的短期效果和安全性;长期效果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病例观察和长时间随访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神经移位 脑出血 痉挛性瘫痪
下载PDF
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修复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施平 赵燕燕 +3 位作者 张林玲 盛誉 张明敏 陈情忠 《齐鲁护理杂志》 2018年第12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经腓肠神经桥接转位术修复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2016年1月对3例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取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经腓肠神经桥接转位手术,术前注重心理护理干... 目的:探讨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经腓肠神经桥接转位术修复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2016年1月对3例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取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经腓肠神经桥接转位手术,术前注重心理护理干预、风险评估及安全指导、基础病干预,术中注意手术保护,术后重点做好患侧健侧肢体正确护理、预见并发症及观察与处理、健康教育、康复锻炼指导,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例患者手术都获得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手部屈肌痉挛有一定改善。结论:做好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经腓肠神经桥接转位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侧7神经移位 脑卒中 脑功能重组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预见性护理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miR-124和miR-138参与调控健侧颈7移位术后脑功能重塑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郭金鼎 赵新 +1 位作者 劳杰 高凯鸣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研究miR-124和miR-138参与调控健侧颈7移位术后脑功能重塑的作用。方法取雄性SD大鼠126只,根据造模和手术处理方式分为手术组、单纯撕脱组和假手术组。手术组制备右侧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模型,切取左侧颈7神经根全根作为供体通过... 目的研究miR-124和miR-138参与调控健侧颈7移位术后脑功能重塑的作用。方法取雄性SD大鼠126只,根据造模和手术处理方式分为手术组、单纯撕脱组和假手术组。手术组制备右侧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模型,切取左侧颈7神经根全根作为供体通过尺神经桥接移位修复右侧正中神经;单纯撕脱组仅制备右侧建立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模型,左侧臂丛神经仅暴露;假手术组仅暴露双侧臂丛神经。采用RT-PCR法检测不同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点双侧大脑运动皮层miR-124和miR-138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手术组和单纯撕脱组miR-124和miR-138的表达随时间呈现动态变化,而假手术组各时间段并无明显差异。miR-124和miR-138表达量,手术组高于单纯撕脱组,单纯撕脱组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和假手术组术后各时间点左右侧大脑半球miR-124和miR-138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撕脱组左侧大脑半球miR-124和miR-138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右侧(P<0.05)。结论miR-124和miR-138可能参与了健侧颈7移位术后脑功能重塑的调节过程,从而调控神经修复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动物实验 健侧颈7移位 微小RNA
原文传递
患侧颈_7神经根移位治疗产瘫根性撕脱伤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咸中 金春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195-196,共2页
目的报道患侧C7神经根移位治疗根性撕脱伤性产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侧C7在中干前后股处切断并移位与上干或下干远端缝合,治疗单纯上干或下干根性撕脱伤的产瘫患儿11例,其中上干损伤9例,下干损伤2例。结果单纯上干损伤者优5例,良3例,中... 目的报道患侧C7神经根移位治疗根性撕脱伤性产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侧C7在中干前后股处切断并移位与上干或下干远端缝合,治疗单纯上干或下干根性撕脱伤的产瘫患儿11例,其中上干损伤9例,下干损伤2例。结果单纯上干损伤者优5例,良3例,中2例,差1例。单纯下干损伤者差2例。结论患侧C7神经根移位是治疗单纯上干根性撕脱伤产瘫的较好方法,值得应用推广,但对单纯下干损伤的产瘫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神经根移位 手术治疗 产瘫根性撕脱伤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配合
11
作者 陈育贞 韦南茉 +2 位作者 黄纯苗 谢洁 王晓丹 《全科护理》 2011年第11期977-978,共2页
通过对20例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配合,总结术中配合方法和护理要点,认为术前准备充分和熟练手术配合过程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健侧7神经根移位 手术配合
下载PDF
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大鼠脑损伤后单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
12
作者 杜洪澎 李明远 +3 位作者 高晓宁 陈正 郭科 魏琦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422-426,共5页
目的通过行为学检测评估成年大鼠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脑损伤后单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取清洁级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A组)(n=10);脑损伤组(B组)(n=10);脑损伤后健侧颈7神经移位组(C组)(n=10)。分别于术前、... 目的通过行为学检测评估成年大鼠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脑损伤后单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取清洁级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A组)(n=10);脑损伤组(B组)(n=10);脑损伤后健侧颈7神经移位组(C组)(n=10)。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1月、3月、7月、10月,采用Longa评分法、Bederson评分法、平衡木评分法等动物行为学方法,评估脑损伤后行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对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结果实验组大鼠脑损伤后表现为明显的功能障碍,然后瘫痪上肢功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好转。术后3个月C组大鼠瘫痪上肢功能优于B组,术后7个月,各实验组大鼠瘫痪肢体功能恢复趋于稳定,C组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大鼠脑损伤单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神经移位 大鼠 脑损伤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下载PDF
双侧颈_(7)神经交叉移位治疗中枢损伤后上肢痉挛性偏瘫1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再兴 曹继华 +2 位作者 王晓峰 林明吾 陈骅 《武警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434-436,共3页
中枢神经损伤后导致肢体偏瘫是一类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此类疾病尤其以脑卒中、脑外伤、脑瘫等较为常见,此类患者统称为中枢瘫患者。在以往的以"恢复受损大脑半球的功能"为主导思想的各种传统治疗方法下,中枢瘫患者后遗症期肢... 中枢神经损伤后导致肢体偏瘫是一类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此类疾病尤其以脑卒中、脑外伤、脑瘫等较为常见,此类患者统称为中枢瘫患者。在以往的以"恢复受损大脑半球的功能"为主导思想的各种传统治疗方法下,中枢瘫患者后遗症期肢体功能很难再进一步大幅度提升,恢复并不明显[1,2]。从而大量的患者长期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且没有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应用于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基础上[3],近几年来,针对中枢瘫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神经移位 中枢瘫 椎前路 手外科 康复
下载PDF
重复外周磁刺激对左右颈7神经交叉移位术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苗苗 李楠 +4 位作者 应颖 杨凯翔 杨婧瑞 李杰 邱彦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6-690,共5页
目的 观察重复外周磁刺激对脑卒中左右颈7神经交叉移位术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脑卒中左右颈7神经交叉移位术后康复患者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7)和观察组(n=17)。两组均接受... 目的 观察重复外周磁刺激对脑卒中左右颈7神经交叉移位术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脑卒中左右颈7神经交叉移位术后康复患者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7)和观察组(n=17)。两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侧肢体重复外周磁刺激,对照组给予伪刺激,共8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华山量表进行肢体功能评价。结果 每组各失访2例。观察组男性较多(χ^(2)=6.136,P <0.05)。治疗后,两组FMA-UE和华山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t> 4.000,P <0.01),观察组治疗前后FMA-UE和华山量表评分差值均大于对照组(t> 2.362,P <0.05)。结论 重复外周磁刺激可以改善脑卒中左右颈7神经交叉移位术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左右7神经交叉移位 重复外周磁刺激 上肢 运动功能
下载PDF
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格飞 鲁晓波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3期220-221,共2页
臂丛神经损伤是由工伤、交通事故或产伤等原因引起的一种周围神经损伤,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工业、交通事业发展也日新月异,臂丛神经损伤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点。1986年顾玉东采用健侧颈7修复臂丛神经... 臂丛神经损伤是由工伤、交通事故或产伤等原因引起的一种周围神经损伤,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工业、交通事业发展也日新月异,臂丛神经损伤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点。1986年顾玉东采用健侧颈7修复臂丛神经损伤,在临床上取得了相对理想的疗效[1]。经过20多年的基础研究及实践应用,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已经成为治疗臂丛撕脱伤安全而有效的一种重要的手术方式。本文就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发展过程及现状作一综述[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侧7神经移位 臂丛神经损伤 临床治疗 周围神经损伤 臂丛撕脱伤 交通事故 现代经济 交通事业
下载PDF
经后路健侧颈 7神经移位重建脑卒中病人上肢运动功能的术间管理及护理干预
16
作者 赵冉 王帅 《全科护理》 2021年第20期2814-2817,共4页
目的:总结经椎体后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手术的术中护理干预经验,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5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病人行经椎体后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给予术前充分准备,积极予以心理支持,术中严格体温管理、空... 目的:总结经椎体后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手术的术中护理干预经验,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5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病人行经椎体后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给予术前充分准备,积极予以心理支持,术中严格体温管理、空间管理、体位管理,以及做好显微镜等特殊仪器设备管理。结果:5例病人手术均成功,无护理并发症,术后10~15 d出院,护理效果满意。结论:术前医护患充分沟通和完备用物,术中熟悉手术步骤及高质量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神经移位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护理干预
下载PDF
C_7神经根移位治疗臂丛损伤术中胸背神经电生理检测的意义
17
作者 李文翠 陆伟 +1 位作者 王大平 李继峰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8年第6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肌电生理检测对预测C7神经根移位术中胸背神经损伤程度的价值。方法7例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均行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术中切断C7之前分别刺激健侧臂丛上、中、下干,以及C7神经根各束支,采用肌电仪记录背阔肌动作电位波... 目的探讨术中肌电生理检测对预测C7神经根移位术中胸背神经损伤程度的价值。方法7例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均行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术中切断C7之前分别刺激健侧臂丛上、中、下干,以及C7神经根各束支,采用肌电仪记录背阔肌动作电位波幅(Amp),了解各神经对背阔肌的支配权重。结果干部刺激后,背阔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Amp在上、中、下干分别为(2.26±1.17)mv,(3.47±1.48)mv及(2.67±1.21)mv,中干与上、下干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C7各股束支中,后股总体Amp为(4.14±1.94)mv,明显高于前股(2.08±1.24)mv(P<0.01),且后股内侧Amp最大,为(3.97±1.53)mv,大于后股外侧(2.87±1.41)mv(P<0.05)。背阔肌支配权重在臂丛干部,以中干(41.30%±2.56%)为大,而中干又以中干后股(66.90%±1.72%)、后股内侧(38.37%±1.65%)为大。结论术中电生理检测可以较精确定位背阔肌的支配神经来源,对合理选择C7神经根移位术式、提高C7神经根移位术式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手术中 臂丛 颈7移位 胸背神经 动作电位
下载PDF
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修复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与护理
18
作者 刘耘慧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9期197-198,共2页
探究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采用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修复治疗期间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以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20例患者开展此项研究,均采用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修复治疗;均分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干预),... 探究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采用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修复治疗期间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以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20例患者开展此项研究,均采用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修复治疗;均分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肩关节活动度等指标,确定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大,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组内比较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采用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修复资料的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贯彻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明显,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升,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使得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侧7神经移位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综合性护理
下载PDF
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健侧C7神经移位前后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的变化
19
作者 廖晓辉 史其林 +2 位作者 孙贵新 王新红 李继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894-3898,共5页
背景:已有研究证实,周围神经损伤后大脑皮质会出现功能可塑性变化;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在发育中神经系统的表达特征提示,它与神经发育中突起延伸和突触形成有关,参与突触重建过程。目的: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实验动物健侧颈7神经根移... 背景:已有研究证实,周围神经损伤后大脑皮质会出现功能可塑性变化;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在发育中神经系统的表达特征提示,它与神经发育中突起延伸和突触形成有关,参与突触重建过程。目的: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实验动物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前后,不同阶段相应大脑皮质组织神经生长相关蛋白mRNA的相对表达量及动态变化,探讨周围神经修复与中枢神经可塑性的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9/2008-12在上海市周围神经重点实验室和复旦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完成。材料:成年SD大鼠108只,分为臂丛损伤未修复组(n=48)、臂丛损伤修复组(n=48)及对照组(n=12)。方法:大鼠左侧为实验侧,臂丛损伤未修复组在大鼠左侧取锁骨下横形切口,找到臂丛各神经根并造成全臂丛根性撕脱伤。臂丛损伤修复组同法将大鼠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后,取右侧锁骨下切口,显露健侧颈C7神经根备用;取左侧前臂尺神经通过皮下隧道桥接健侧颈7神经根与正中神经端端吻合。对照组为成年雌性正常大鼠,不进行任何处理。主要观察指标:于术后1d,3d,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0个月共8个时段及对照组取材,采用SYBRGreenⅠ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前后对侧(右侧)大脑前肢投射区域皮质组织生长相关蛋白43mRNA相对表达量及动态变化。结果:臂丛损伤未修复组对侧(右侧)大脑前肢投射区域皮质组织生长相关蛋白43mRNA的相对表达量变化规律为术后第1天开始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术后1d,3d和1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臂丛损伤修复组对侧(右侧)大脑前肢投射区域皮质组织生长相关蛋白43mRNA的相对表达量变化规律为术后第1天开始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至术后3个月再次升高,6个月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术后1d,3d,1周和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臂丛损伤健侧颈7移位术前后相应大脑皮质生长相关蛋白表达变化与临床现象一致,提示生长相关蛋白在大脑皮质及突触可塑性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大鼠 健侧7神经根移位 实时定量RT-PCR 中枢可塑性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椎体前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手术治疗中枢性上肢痉挛性瘫痪的解剖学与临床应用研究
20
作者 严正村 顾加祥 +6 位作者 刘宏君 罗文苗 王晓东 王杏东 魏民 王永祥 张恒柱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1-917,共7页
目的模拟神经内镜下经椎体前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手术并测量相关解剖标志的距离,探讨该手术方式治疗中枢性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可行性和疗效。方法(1)选择6具新鲜尸体头颈部标本,采用双侧锁骨中点上方直线切口(约5 cm),模拟神经内镜下经... 目的模拟神经内镜下经椎体前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手术并测量相关解剖标志的距离,探讨该手术方式治疗中枢性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可行性和疗效。方法(1)选择6具新鲜尸体头颈部标本,采用双侧锁骨中点上方直线切口(约5 cm),模拟神经内镜下经椎体前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手术。以锁骨中点上缘为中心点,测量其与颈7神经远端分叉处的距离,与臂丛神经上干和下干近端的距离,与颈6神经、颈7神经和颈8神经椎间孔出口处的距离。(2)采用神经内镜下经椎体前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手术治疗1例脑出血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1)神经内镜下向远端探查可以显露颈7神经的远端分叉处,测量显示锁骨中点上缘与颈7神经远端分叉处的距离为(2.20±0.11)cm,与臂丛神经上干近端的距离为(2.62±0.10)cm,与臂丛神经下干近端的距离为(2.72±0.11)cm。神经内镜下向近端探查可以显露颈7神经近端(椎间孔出口处),测量显示锁骨中点上缘与颈7神经近端(椎间孔出口处)的距离为(7.22±0.15)cm,与颈6神经近端(椎间孔出口处)的距离为(7.84±0.12)cm,与颈8神经近端(椎间孔出口处)的距离为(6.96±0.12)cm。(2)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2 h,出血量约20 mL。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术后患侧上肢出现疼痛和麻木感,1个月左右逐步消退。术后患侧上肢的痉挛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肌张力较前下降。患者出院后随访14个月,患侧上肢肌力恢复至1+级。结论神经内镜下经椎体前路可以显露颈7神经的近端和远端,具有微创化优势。临床病例初步证实神经内镜下经椎体前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手术治疗中枢性上肢痉挛性瘫痪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7神经移位手术 解剖研究 临床应用 上肢痉挛性瘫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