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手术入路的颊脂肪垫颊突部分切除术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海明 归来 +5 位作者 王佳琦 郑行跃 赵玉明 赵作均 林煌 杨宇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2-473,共2页
关键词 手术入路 脂肪垫颊突部分切除术 整形外科 应用解剖学 医学美学
原文传递
颊侧翼突在全口义齿中的美容修复
2
作者 陈丽萍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6年第4期222-224,共3页
作者从美学角度出发,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要求及其面部生理特征,对6例两颊凹陷或面部不对称的无牙患者,采用颊侧翼突美容修复体,进行美容全口义齿修复,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颊侧翼突全口义齿不仅使患者咀嚼功能,面... 作者从美学角度出发,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要求及其面部生理特征,对6例两颊凹陷或面部不对称的无牙患者,采用颊侧翼突美容修复体,进行美容全口义齿修复,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颊侧翼突全口义齿不仅使患者咀嚼功能,面部外观得到改善,而且使患者的心理得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 义齿 侧翼 美容 修复
下载PDF
颊脂垫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璨 高莺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4期534-536,共3页
颊脂垫(buccal fat pad)亦称颊脂体、比沙颊脂肪垫(Bichat′s buccal fat pad),是颌面部一种具有复杂三维空间结构的特殊脂肪组织,其体积、质量较为恒定,不同性别、不同体重的患者之间差别不大。尽管距离颊脂垫第一次被描述已经过... 颊脂垫(buccal fat pad)亦称颊脂体、比沙颊脂肪垫(Bichat′s buccal fat pad),是颌面部一种具有复杂三维空间结构的特殊脂肪组织,其体积、质量较为恒定,不同性别、不同体重的患者之间差别不大。尽管距离颊脂垫第一次被描述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但对于其在口腔颌面外科以及整形外科方面的应用却仅仅只有4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垫 脂体 口腔颌面外科 整形外科 颊突 口腔颌面部缺损 缺损修复 腮腺导管 三维空间结构 面动脉
下载PDF
整复双侧颊脂肪垫疝1例
4
作者 韩建群 《中国美容医学》 CAS 1994年第1期34-34,共1页
患者某女,45岁,自30岁起两侧口角旁逐渐出现一突起,随年龄增长逐渐明显,立位口内用力时突出,卧位消失。自述其父双侧口角旁亦有明显突起。检查:患者双侧口角旁2.5cm处有对称性椭圆形肿物,触之软,无压痛,如李子大,平卧时肿物消失。该部... 患者某女,45岁,自30岁起两侧口角旁逐渐出现一突起,随年龄增长逐渐明显,立位口内用力时突出,卧位消失。自述其父双侧口角旁亦有明显突起。检查:患者双侧口角旁2.5cm处有对称性椭圆形肿物,触之软,无压痛,如李子大,平卧时肿物消失。该部皮肤薄,与皮下组织无密切联系,可触及指头大疝囊口。诊断:双侧颊脂肪垫疝。局麻下行双侧颊脂肪垫疝孔修补术。从患者某女,45岁,自30岁起两侧口角旁逐渐出现一突起,随年龄增长逐渐明显,立位口内用力时突出,卧位消失。自述其父双侧口角旁亦有明显突起。检查:患者双侧口角旁2.5cm处有对称性椭圆形肿物,触之软,无压痛,如李子大,平卧时肿物消失。该部皮肤薄,与皮下组织无密切联系,可触及指头大疝囊口。诊断:双侧颊脂肪垫疝。局麻下行双侧颊脂肪垫疝孔修补术。从疝的口内相对应处切开颊粘膜约1.0cm,分离粘膜下见黄色脂肪团突出约2.5×3.0cm,剪除突出的脂肪,将该处的肌间隙疝囊口缝合,最后缝合颊粘膜。术后5天拆线。讨论:颊脂肪垫在颊部位于颊肌与口腔粘膜之间,由“1体4突”组成。体部从咬肌内面延伸至翼突上颌裂,为一扁长形脂肪组织。其中翼腭突、颞突、翼突分别位于翼腭窝、颞肌前缘和翼突后下方,而颊突自体的前端发出,位于咬肌、笑肌和颧肌之间,表面被覆一层菲薄筋膜、腮腺导管横过其上方或浅面,面神经颊支在其附近通过。由咬肌、笑肌、颧肌及颊肌形成的肌间隙如果先天性联系松散,或因年龄增大肌肉萎缩而间隙加宽,口内压力增大时颊脂肪垫的部分体部及其颊突就会从肌间隙突出于肌肉表面至皮下形成颊脂肪垫疝。该病虽无其他临床症状,但由于其影响面容,增加老态,故患者愿手术治疗。经以上治疗效果满意见附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垫 颊突 咬肌 椭圆形肿物 颌裂 面神经 腮腺导管 粘膜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突颊侧琵甲新疆潜在地理分布预测和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培先 郑江华 +3 位作者 林峻 麦迪.库尔曼 肖宏伟 吴建国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5-452,共8页
为有效预警和防控突颊侧琵甲Prosodes(Lioprosodes)dilaticollis Motschulsky发生,基于该物种分布数据、1950―2000年环境下生物气候数据和典型受害区土壤因子数据、气象数据等,采用MaxEnt模型对其在新疆的潜在地理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 为有效预警和防控突颊侧琵甲Prosodes(Lioprosodes)dilaticollis Motschulsky发生,基于该物种分布数据、1950―2000年环境下生物气候数据和典型受害区土壤因子数据、气象数据等,采用MaxEnt模型对其在新疆的潜在地理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预测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都大于0.990,预测结果可靠。突颊侧琵甲的潜在分布区位于新疆天山一带,高、中度适生区分布在伊犁河谷草原和昌吉州玛纳斯县、呼图壁县草原及塔城地区沙湾县等地;刀切法得出降水量是影响其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特别是5、6、11、12月降水量的影响最大。该虫典型受害区的降水数据验证了分布概率响应曲线的准确性;土壤湿度在15%~30%范围时,30 cm处土壤湿度与虫口密度呈极显著弱正相关。表明降水作为影响草原土壤湿度、土壤含氧量的主要和直接因素,对不同生长期突颊侧琵甲生存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琵甲 MaxEnt模型 草原虫害预测 环境因子 潜在地理分布
原文传递
One new species of Bugulaverpa Gaimari & Irwin (Diptera: Therevidae: Therevinae: Cyclotelini) from China
6
作者 刘思培 李洋 杨定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1-555,共5页
The genus Bugulaverpa Gaimari & Irwin is recorded from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A new species, Bugulaverpa hainanensis sp. nov., a female from Hainan Province in South China, is described here.
关键词 stiletto flies TAXONOMY Bugulaverpa hainanens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