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朱林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3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颌下腺切除术... 目的:分析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颌下腺切除术,观察组实施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中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应用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可提高临床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损伤,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非肿瘤病变 改良颌下腺摘除 传统颌下腺切除术
下载PDF
颌下腺摘除术后残余导管内漏2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洪涛 朱光第 梁桂生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颌下腺摘除 残余导管内漏 术后 黏液潴留
下载PDF
一种改良的下颌下腺摘除术 被引量:2
3
作者 俞凯 杨钧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117-117,共1页
关键词 颌下腺摘除 颌外动脉 面前静脉 解剖生理结构
下载PDF
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0期1788-1789,共2页
目的探究改良颌下腺摘除术应用于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2年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7例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研究组29例。研究组行改良颌下腺摘... 目的探究改良颌下腺摘除术应用于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2年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7例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研究组29例。研究组行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颌下腺摘除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治疗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予以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效果颇佳,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颌下腺摘除 颌下腺 非肿瘤病变
下载PDF
保留颌外动脉的颌下腺摘除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治慧 陈舜岳 +1 位作者 严其会 杨枫 《浙江实用医学》 2011年第1期34-34,56,共2页
目的探讨保留颌外动脉颌下腺摘除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近3年本院48例保留颌外动脉颌下腺摘除术患者和46例传统颌下腺摘除术患者,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每日14时体温低热持续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结果保留颌外动脉的颌下腺摘... 目的探讨保留颌外动脉颌下腺摘除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近3年本院48例保留颌外动脉颌下腺摘除术患者和46例传统颌下腺摘除术患者,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每日14时体温低热持续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结果保留颌外动脉的颌下腺摘除术与传统颌下腺摘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每日14点体温低热持续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两个指标较传统组均明显缩短(P<0.01)。结论保留颌外动脉和面前静脉并没有增加手术难度、愈合较快,并符合现代外科强调的微创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摘除 颌外动脉 面前静脉
下载PDF
保留颌外动脉颌下腺摘除术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邹弘驹 李永生 +1 位作者 刘泉 曹阳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22期19-20,共2页
目的 探讨保留颌外动脉的颌下腺摘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4例慢性颌下腺炎或颌下腺良性肿瘤的病例做保留颌外动脉的颌下腺摘除手术,术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追踪观察颌外动脉供血情况。结果 34例病例的颌下腺摘除术均完好保留颌外动脉,... 目的 探讨保留颌外动脉的颌下腺摘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4例慢性颌下腺炎或颌下腺良性肿瘤的病例做保留颌外动脉的颌下腺摘除手术,术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追踪观察颌外动脉供血情况。结果 34例病例的颌下腺摘除术均完好保留颌外动脉,术后供血良好。结论 保留颌外动脉的颌下腺摘除术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颌外动脉颌下腺摘除 慢性颌下腺 颌下腺良性肿瘤 彩色多普勒
下载PDF
颌下腺摘除术后并发颌下区味觉出汗综合征1例
7
作者 费继敏 刘流 +3 位作者 漆雪梅 王宁 李健 刘淑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78-278,共1页
关键词 颌下腺摘除 并发症 颌下区味觉出汗综合征
下载PDF
小切口内镜辅助下颌下腺摘除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8
作者 邵亚娟 李华 《护理与康复》 2008年第4期313-315,共3页
关键词 颌下腺摘除 内镜 手术配合
下载PDF
颌下腺摘除术后不明原因过度通气综合征一例
9
作者 蔡胜男 冯伟 +2 位作者 王培 施彩凤 张楠楠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7期2982-2985,共4页
一年轻女性患者既往体健,行颌下腺摘除术,术中及恢复室恢复均顺利,拔除气管导管,安返病房6小时后,突发呼吸困难、四肢痉挛、全身麻木,但意识清楚。多方检查会诊后,排除心脑血管意外等器质性改变,考虑过度通气综合征,给予蓄积二氧化碳对... 一年轻女性患者既往体健,行颌下腺摘除术,术中及恢复室恢复均顺利,拔除气管导管,安返病房6小时后,突发呼吸困难、四肢痉挛、全身麻木,但意识清楚。多方检查会诊后,排除心脑血管意外等器质性改变,考虑过度通气综合征,给予蓄积二氧化碳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此现象外科工作中较为少见,该病例可拓展临床思维,为同道在临床工作中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该报道已征得患者本人同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摘除 痉挛 过度通气综合征
下载PDF
颌下腺摘除术后并发Frey综合征一例
10
作者 苏振福 谢莉 邓守波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946-946,共1页
关键词 颌下腺摘除 FREY综合征 术后并发 皮肤潮红 酸性食物 手术瘢痕 颌下腺囊肿 皮肤异常
下载PDF
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博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24期26-27,共2页
目的:分析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020年8月收治的60例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颌下腺摘除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颌下腺摘除术,观察组行改良颌... 目的:分析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020年8月收治的60例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颌下腺摘除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颌下腺摘除术,观察组行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但切口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瘢痕美观度评分中患者自我评价及观察者评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切口引流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切口美观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非肿瘤性病变 颌下腺摘除 改良术式 术后恢复
下载PDF
小切口内镜辅助下颌下腺摘除术的手术配合
12
作者 曾红芬 徐欣 李玲飞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7年第6期516-516,521,共2页
关键词 颌下腺摘除 手术配合 内镜辅助 小切口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手术创伤 微创外科 整形外科
下载PDF
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近源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第1期134-135,共2页
目的:对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效果进行探析,并与传统手术进行比较。方法:选择60例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属于2011-01-2015-06我院救治的,分为两组,分别实施改良颌下腺摘除术与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与观... 目的:对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效果进行探析,并与传统手术进行比较。方法:选择60例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属于2011-01-2015-06我院救治的,分为两组,分别实施改良颌下腺摘除术与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100%,对照组是66.7%,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是100%,对照组是80%,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0%,对照组患者是16.7%,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是0%,对照组患者是13.3%,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尽量保留患者的面部血管功能,避免对其造成损伤,减轻手术瘢痕,满足患者对美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颌下腺摘除 治疗 颌下腺非肿瘤病变 效果
下载PDF
改良式颌下腺摘除术的应用
14
作者 库都斯.克依木 许辉 +1 位作者 吐尔逊.牙生 多力昆.吾甫尔 《新疆医学》 2012年第12期80-81,共2页
颌下腺肿瘤及颌下腺结石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高,容易诊断,治疗方式虽较多,但只需摘除颌下腺腺即可根治。颌下腺摘除术手术因术野小,并涉及到面神经下颌缘支、颌外动脉及面前静脉,易发生并发症。为此,我院自2008年以来对... 颌下腺肿瘤及颌下腺结石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高,容易诊断,治疗方式虽较多,但只需摘除颌下腺腺即可根治。颌下腺摘除术手术因术野小,并涉及到面神经下颌缘支、颌外动脉及面前静脉,易发生并发症。为此,我院自2008年以来对手术进行了改进,采用保留颌外动脉及面前静脉的下颌下腺摘除术并和传统下颌下腺摘除手术进行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是2003年~2012年在我院收治的158例颌下腺肿瘤及结石患者。年龄16~70岁。男性96例,女性62例。其中13例为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摘除 改良式 面神经下颌缘支 颌下腺肿瘤 口腔颌面外科 摘除手术 面前静脉 颌外动脉
下载PDF
216例颌下腺摘除术
15
作者 马越波 黄剑虹 游士奇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03-204,共2页
216例颌下腺摘除术第二医院口腔科马越波宁波市第三医院口腔科黄剑虹第一医院口腔科游士奇颌下腺炎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有关本病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的原则,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未见有详细报道,现将我们自1971年至... 216例颌下腺摘除术第二医院口腔科马越波宁波市第三医院口腔科黄剑虹第一医院口腔科游士奇颌下腺炎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有关本病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的原则,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未见有详细报道,现将我们自1971年至1990年9月收住院,明确诊断为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 口腔外科手术 颌下腺摘除
下载PDF
小切口内镜辅助下颌下腺摘除术六例报告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力 胡莹 +1 位作者 肖贵洲 宋春轶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小切口 内镜 颌下腺摘除 手术方法 术后处理
原文传递
改良耳后区入路下颌下腺摘除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小华 黄桂林 +3 位作者 蒋练 宋庆高 姚礼 乔新瑾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30-932,共3页
目的总结改良耳后区入路下颌下腺摘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2009年4月,收治8例下颌下腺良性病损患者。男女各4例;年龄32~54岁,平均38.5岁。其中下颌下腺导管结石伴下颌下腺炎5例,下颌下腺多形性腺瘤3例。病程2个月~5年... 目的总结改良耳后区入路下颌下腺摘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2009年4月,收治8例下颌下腺良性病损患者。男女各4例;年龄32~54岁,平均38.5岁。其中下颌下腺导管结石伴下颌下腺炎5例,下颌下腺多形性腺瘤3例。病程2个月~5年。术中皮肤切口设计于耳后沟和发际线,保留颌外动脉、面前静脉,仅结扎其进入下颌下腺的分支血管,摘除下颌下腺及病变组织。结果手术均完整摘除下颌下腺及瘤体。手术时间45~75min,平均60min。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面神经下颌缘支或舌神经、舌下神经麻痹发生。1例因术中过度牵拉导致术后皮瓣血运不佳,未经特殊处理24h后恢复正常;其余皮瓣术后血运均正常。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个月,平均3个月。切口瘢痕隐蔽,外观满意。结论改良耳后区入路下颌下腺摘除术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术后外观较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摘除 耳后区入路 改良手术
原文传递
摘除颌下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湖山 易青 +6 位作者 陈世汉 房民琴 刘爱荣 李康 黄子斌 周桂英 韩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216-218,共3页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颌下腺以及这种颌下腺与OSAS的关系;研究摘除这种颌下腺对OSAS的疗效。方法:对20例OSAS患者颌下腺进行体检,影像学检查包括螺旋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颌下腺摘除术中对颌下腺形态进...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颌下腺以及这种颌下腺与OSAS的关系;研究摘除这种颌下腺对OSAS的疗效。方法:对20例OSAS患者颌下腺进行体检,影像学检查包括螺旋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颌下腺摘除术中对颌下腺形态进行观察,进行颌下腺走向分析、颌下腺体积测量和病理学检查,并总结其症候群,由此引入颌下腺下垂的概念;对20例OSAS患者摘除下垂的颌下腺,术前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其中8例行术后PSG,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和随访,以确定治疗效果。结果:OSAS患者均有颌下腺下垂,即向下移位和肿大;20例患者术前PSG监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为28.58次/h,最低SaO2为38%,术后监测8例AHI均在14.90次/h以下,最低SaO2为75%;12例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消失,AHI在5次/h以下;8例AHI在10~14.9次/h;8例鼾声消失,12例鼾声存在但减轻,全部患者白天疲劳消除,高血压患者舒张压降至90mmHg以下;随访8~18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颌下腺下垂是鼾症可能的并发症,颌下腺下垂使舌根后坠和舌体高拱,同时压迫咽腔通道,最终导致OSAS;鼾症患者的颌下腺下垂是OSAS的主要成因之一,摘除下垂的颌下腺可治愈OS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颌下腺下垂 颌下腺摘除 效果
下载PDF
口内入路摘除颌下腺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海 钟伟 黄谢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36-338,共3页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颌下腺切除术的可行性、手术安全性及美容效果。方法:经鼻插管全麻下,对13例需行颌下腺摘除的患者,从口内自第1双尖牙近中至第2磨牙远中舌侧口底黏膜入路,分离解剖出与颌下腺有关的神经和血管,完整摘除颌下腺。结果:1...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颌下腺切除术的可行性、手术安全性及美容效果。方法:经鼻插管全麻下,对13例需行颌下腺摘除的患者,从口内自第1双尖牙近中至第2磨牙远中舌侧口底黏膜入路,分离解剖出与颌下腺有关的神经和血管,完整摘除颌下腺。结果:13例患者颌下腺均顺利摘除,切口愈合良好,口内瘢痕小、隐蔽。经平均6个月观察,局部无感染,未出现大出血、面神经下颌缘支、舌神经和舌下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从口内入路摘除颌下腺,颌面部皮肤无手术瘢痕,有效避免了面神经下颌缘支的损伤,获得较理想的美容效果,可代替传统颌下区入路的颌下腺摘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摘除 口内入路 疗效
下载PDF
摘除下垂颌下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20
作者 陈世汉 房民琴 +5 位作者 刘爱荣 李康 黄子斌 周桂英 韩蓓 邓湖山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12期110-111,共2页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OSAS)患者的颌下腺与OSAS的关系.探讨摘除颌下腺治疗OSAS; 方法:对确诊为OSAS的患者,对颌下腺进行检查,行CT扫描检查,术前行多导睡眠监测( PSG),以及颌下腺摘除术中对颌下腺形态和走向进行观...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OSAS)患者的颌下腺与OSAS的关系.探讨摘除颌下腺治疗OSAS; 方法:对确诊为OSAS的患者,对颌下腺进行检查,行CT扫描检查,术前行多导睡眠监测( PSG),以及颌下腺摘除术中对颌下腺形态和走向进行观察;其中8例自愿行术后PSG,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和随访,以确定治疗效果. 结果:20例OSAS患者均有颌下腺向下移位和肿大;术后监测8例AHI均在14.90以下;12例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消失,8例呼吸暂停明显绶解;8例鼾声消除,12例减弱;全部患者白天疲劳消除,高血压患者舒张压降至90mmHg以下;随访12~48个月,无1例复发. 结论:鼾症可能引起颌下腺下垂,颌下腺是鼾症与OSAS间的中间环节,颌下腺下垂使舌根后坠和舌体高拱,同时压迫咽腔通道,最终导致OSAS;颌下腺下垂是OSAS的主要成因之一,摘除下垂的颌下腺可治愈OS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颌下腺下垂 颌下腺摘除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