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错[牙合]畸形患者髁突位置及正畸治疗前后髁突位置变化的CBCT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潘逸华 赵志河 刘钧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口颌系统的功能健康、稳定是口腔正畸治疗的基本目标之一。健康人群的下颌处于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时髁突位置基本位于关节窝的中央,颞下颌关节功能稳定。错[牙合]畸形患者由于正畸牙齿移动及咬合改变,可能发生颞下... 口颌系统的功能健康、稳定是口腔正畸治疗的基本目标之一。健康人群的下颌处于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时髁突位置基本位于关节窝的中央,颞下颌关节功能稳定。错[牙合]畸形患者由于正畸牙齿移动及咬合改变,可能发生颞下颌关节的相关改建,特别是髁突位置的改变。传统的髁突位置的评估方法是通过架来转移下颌位置,然后在髁突位置测量仪上进行测量,但此方法得到的髁突位置变化缺乏一致性。近年来,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成为正畸治疗检查的首选,CBCT可精准地测量关节间隙,确定髁突位置的改变。本文对髁突位置的CBCT评估及正畸治疗前后的错[牙合]畸形髁突位置变化的研究进行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不同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髁突位置存在差异,正畸治疗前后髁突位置也可能发生变化,使用CBCT可以较低的辐射剂量和更高的精确度评价错[牙合]畸形的髁突位置,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错畸[牙合]形患者髁突位置变化的机制,并为患者治疗提供更准确、个性化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 锥形束CT 正畸治疗 []畸形 颞下关节 安氏分类 垂直骨面型 颞下关节紊乱综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双颌术后髁突三维变化及骨质重塑
2
作者 刘帅 史红丽 +3 位作者 肖艳菊 谢昆鹏 陈楷 吴国民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5-53,共9页
目的:评价三维重建软件评估正颌手术术后髁突变化的有效性及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双颌术后髁突三维变化及骨质重塑的情况。方法:本研究纳入18例患者,分别于术前(T0)、术后2周(T1)、术后6个月(T2)拍摄螺旋CT,通过Proplan CMF、mimics等... 目的:评价三维重建软件评估正颌手术术后髁突变化的有效性及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双颌术后髁突三维变化及骨质重塑的情况。方法:本研究纳入18例患者,分别于术前(T0)、术后2周(T1)、术后6个月(T2)拍摄螺旋CT,通过Proplan CMF、mimics等三维重建软件行头颅模型重建、标点、计算,明确双侧髁突在三维方向上的角度、位移变化及髁突上表面的骨质改建情况,分析下颌后退程度与双侧髁突的旋转及位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左侧髁突术后2周较术前表现为向后、上位移,在术后恢复时期(T1—T2),左侧髁突向外、下位移,术后6个月相比术前(T0—T2),左侧髁突整体向外、向后、向下位移;右侧髁突术后2周较术前表现为向外、向后、向上位移,术后恢复期间(T1—T2),髁突在冠状面上继续向下位移,术后6个月相比术前,整体向后位移。左侧髁突在T0—T1期间出现向后、外、上旋转,术后恢复期(T1—T2)髁突长轴在冠状面及矢状面表现为一定的恢复,术后6个月相比术前仍然表现为向后、向外、向上旋转;右侧髁突术后向外、前、下旋转,术后恢复期(T1—T2)在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均有向原有方向恢复的趋势,术后整体(T0—T2)表现为向外、后、上旋转。术后髁突的骨质吸收主要在前内侧区,骨质生成主要在后内侧区。下颌的后退程度(B0-B1)与左侧髁突外极点T0与T2之间在冠状面之间的距离(MPLZ0-2)、右侧髁突外极点T0与T1之间在水平面之间的距离(MPRX0-1)、右侧髁突外极点T1与T2之间在水平面之间的距离(MPRX1-2)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强相关关系。结论:三维重建软件可以有效地运用于正颌术后髁突变化方面的研究。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双侧髁突术后出现旋转及位移,双侧髁突术后的旋转、位移及骨质重塑并不一致,同时下颌的后退程度与髁突的位移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畸形 面部不对称 三维重建
下载PDF
正颌手术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对颞下颌关节髁突影响的研究现状
3
作者 周静文 闫麒安(综述) 米丛波(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185-187,共3页
正颌外科手术是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最常用的治疗方式,髁突是评价患者正颌术后复发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对正颌术后髁突位置如何变化及改建学者们意见不一。本文就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髁突位置、形态特点以及正颌术后髁突位置... 正颌外科手术是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最常用的治疗方式,髁突是评价患者正颌术后复发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对正颌术后髁突位置如何变化及改建学者们意见不一。本文就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髁突位置、形态特点以及正颌术后髁突位置变化和改建三个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骨性Ⅲ类 []畸形 颞下关节
下载PDF
上颌前牵引联合FRⅢ矫治器在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4
作者 张美玲 杨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上颌前牵引联合FRⅢ型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2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矫治方式将单一行上颌前牵引的患儿作为牵引组(n=4... 目的:探讨上颌前牵引联合FRⅢ型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2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矫治方式将单一行上颌前牵引的患儿作为牵引组(n=43),将行上颌前牵引联合FRⅢ型矫治器治疗的患儿作为联合组(n=49),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颌面部硬组织指标、软组织指标、牙性指标及舌骨位置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上牙槽座角(SNA)、下牙槽座角(SNB)、上下牙槽座角(ANB)、上颌骨位置(A-OLP)、下颌骨位置(Pg-OLP)、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SN)延长线所成角(MP-SN)、与眶耳平面(FH)所成角(MP-FH)及Y轴与FH平面相交内角(Y轴角)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联合组改善情况优于牵引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下唇突点到审美平面距离(LL-EP)、鼻下点、鼻小柱点连线和鼻下点与上唇突点连线夹角(NLA)及面凸角(G-Sn-Pg)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联合组改善情况优于牵引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上中切牙长轴、鼻根点及上齿槽座点夹角(U1-NA)、上下中切牙垂直距离(覆[牙合])及上下中切牙切缘投影距(覆盖)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联合组改善情况优于牵引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舌骨最前上点H到Y轴的距离(H-Y),H到X轴的距离(H-X)均较治疗前增大,且联合组高于牵引组(均P<0.05),两组患儿H到下颌平面距离(H-MP)及H到FH距离(H-FH)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上颌前牵引与FRⅢ型矫治器联合用于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中,可有效改善患儿牙咬[牙合]关系及凹陷型侧貌,并促使其舌骨位置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 FRⅢ型矫治器 骨性Ⅲ类[]畸形 软硬组织
下载PDF
稳定性[牙合]板联合正畸正颌治疗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伴髁突吸收患者的软硬组织及髁突变化的影响
5
作者 王叶青 李利彤 +1 位作者 李伟绪 曹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4-1290,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颌面部软硬组织和髁突变化情况以评估使用稳定性[牙合]板结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回顾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骨性Ⅱ类错[牙合]... 目的通过研究颌面部软硬组织和髁突变化情况以评估使用稳定性[牙合]板结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回顾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骨性Ⅱ类错[牙合]伴髁突吸收患者13例,男性3名,女性10名;年龄18~27(21.769±3.032)岁,所有患者接受稳定性[牙合]板联合正畸正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头影测量参数,评价患者面型改善情况;同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髁突高度和骨密度变化,评估患者骨质改建的影响。结果完成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各项硬、软组织参数较治疗前1个月趋于正常,除ANS-Me/N-Me和Pg-Pg′外,其余如SNA、SNB、ANB角等各项治疗前后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1个月相比,所有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髁突高度无显著变化,髁突最前点、顶点和最后点的骨密度均普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性Ⅱ类错[牙合]伴髁突吸收患者采用稳定性[牙合]板联合正畸正颌治疗,疗效显著且稳定,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症状并满足患者对面部美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畸形 稳定性[]板 正畸
下载PDF
广东地区安氏Ⅰ类双牙弓前突错(牙合)畸形拔牙正畸后女性唇部软组织厚度与唇部回收的关系
6
作者 曹芳 王翠芳 王一珏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究广东地区安氏Ⅰ类双牙弓前突错(牙合)畸形拔牙正畸后女性唇部软组织厚度及唇部回收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正畸科就诊的成年女性患者120例,所有患者接受头颅侧位片拍摄并测量唇部软组织厚度,依据... 目的探究广东地区安氏Ⅰ类双牙弓前突错(牙合)畸形拔牙正畸后女性唇部软组织厚度及唇部回收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正畸科就诊的成年女性患者120例,所有患者接受头颅侧位片拍摄并测量唇部软组织厚度,依据唇厚度分类标准分为薄唇型、均衡型及厚唇型,分析不同唇型软组织厚度切牙上唇回收比及唇厚度与切牙上唇相关性。结果三组不同唇厚度组在对比△Is-Y、△Ls-Y指标上均存在差异,P<0.05,其中薄唇组唇部回收量大,唇厚组回收量较小;正畸前及正畸治疗后,唇厚组患者软组织厚度高于薄唇组、均衡组,在正畸治疗前后三组软组织厚度均呈现改变,但薄唇组改变情况更为显著,P<0.05;唇部软组织厚度与唇部回收程度呈负相关,当回收程度越高则表明唇部软组织厚度越薄,P<0.05。结论女性错(牙合)人群中在正畸治疗期间上唇软组织厚度会影响到唇部回收程度,且呈负相关,为此需采取针对性措施调整正畸治疗方案,保障正畸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地区 安氏Ⅰ类双 () 正畸 唇部软组织厚度 唇部回收
下载PDF
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的替牙列期儿童颅-颌骨及牙弓形态差异性分析
7
作者 付丽丽 阎旭 +2 位作者 胡娟 赵蔚萍 王丽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31-53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的替牙列期儿童颅-颌骨形态及牙弓形态差异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宿州市立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替牙列期错[牙合]畸形儿童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NB角等进行分...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的替牙列期儿童颅-颌骨形态及牙弓形态差异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宿州市立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替牙列期错[牙合]畸形儿童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NB角等进行分类,其中Ⅰ类、Ⅱ类和Ⅲ类患儿分别为34例、35例、31例。比较不同类型患儿头颅侧位X线[前颅底长度、上颌长、下颌长、下前牙唇倾度、蝶鞍中心与鼻根点及上牙槽座点所构成的角(SNA)、蝶鞍中心与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SNB)]及模型差异(牙弓宽度、牙弓长度及腭穹隆坡度),以及不同性别间的差异。结果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上颌长、下前牙唇倾度和SNA分别为(37.80±3.50)mm、(85.03±4.06)°和(75.56±2.14)°,明显低于Ⅰ类[(43.01±2.91)mm、(93.20±4.45)°、(79.15±2.20)°]和Ⅱ类[(42.97±3.10)mm、(97.01±3.11)°、(82.10±2.06)°]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下颌骨长和SNB分别为(89.97±3.11)mm和(74.03±2.30)°,均明显低于Ⅰ类[(93.10±3.41)mm、(77.56±2.11)°]和Ⅲ类[(93.06±3.11)mm、(77.70±2.19)°]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Ⅰ类、Ⅱ类、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的前颅底长度、下颌骨长、下前牙唇倾度、SN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Ⅰ类、Ⅱ类、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的上颌长和SNA均显著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上牙弓长为(23.84±1.11)mm,明显短于Ⅰ类[(25.80±1.20)mm]和Ⅱ类[(25.71±1.31)mm]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Ⅰ类、Ⅱ类、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牙弓形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的替牙列期儿童颅-颌骨形态及牙弓形态存在差异,对早期识别及干预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畸形 列期 颅-骨形态 弓形态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对侧貌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
8
作者 尹志刚 郭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57-61,共5页
目的:观察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临床疗效、正畸效果及侧貌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在笔者医院口腔科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70例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正畸-正... 目的:观察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临床疗效、正畸效果及侧貌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在笔者医院口腔科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70例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正畸-正颌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获取头颅侧位片,分别测量患者牙性、骨性及软组织等相应指标,并收集35例同期来院进行口腔检查的正常[牙合]患者作为对照,观察患者正畸效果及侧貌软硬组织变化情况。并观察患者口腔相关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整体治疗结束后,UI-NA、UI-LI角度均较正畸治疗前减小,LI-NB角度较正畸治疗前增大(均P<0.05);UI-NA距离较正畸治疗前缩短、LI-NB距离较正畸治疗前增大(均P<0.05);SNA、LI-MP角度均较正畸治疗前增大(均P<0.05),SNB、ANB、MP-SN角度均较正畸治疗前减小(均P<0.05);面凸角、鼻唇角较正畸治疗前增大(P<0.05),颏唇角、软组织面角均较正畸治疗前减小(均P<0.05);Sn、UL’点至VRL距离均较正畸治疗前增大,LL’、Pg’、Si点至VRL距离均较正畸治疗前缩短(均P<0.05)。正颌术后1个月与整体治疗结束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治疗结束后,OHRQOL评分较正畸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正畸治疗后及正颌术后1个月(均P<0.05)。结论:正畸-正颌联合具有较好的正畸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侧貌软硬组织,且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畸形 正畸-正治疗 正畸效果 侧貌软硬组织 面型改善
下载PDF
骨性Ⅰ类和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髁突-关节窝形态特征对比
9
作者 张程程 周浠 +2 位作者 范力文 马兰 潘永初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524-528,545,共6页
目的研究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上颌骨发育不足和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骨发育过度患者之间的髁突-关节窝的形态差异。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患者,其中包括骨性Ⅰ类错... 目的研究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上颌骨发育不足和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骨发育过度患者之间的髁突-关节窝的形态差异。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患者,其中包括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上颌骨发育不足和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骨发育过度患者共58例,行锥形束CT扫描,利用Mimics 20.0软件和Dolphin 11.9软件对髁突和关节窝的相关角度及线性指标进行测量评估,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上颌骨发育不足和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骨发育过度患者,每组患者的左侧和右侧的髁突和关节窝形态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上颌骨发育不足和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骨发育过度患者均较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髁突上部高度增加(P<0.05);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骨发育过度的患者较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关节结节后斜面的倾斜度和关节窝高度减小(P<0.05);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上颌骨发育不足和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骨发育过度患者之间的各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组双侧颞下颌关节基本对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与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在髁突上部高度、关节结节后斜面倾斜度和关节窝高度存在显著差异;但在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中,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和下颌骨发育过度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的髁突-关节窝形态特征虽有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窝 骨性Ⅲ类[]畸形 骨发育不足 骨发育过度
下载PDF
MBT直丝弓矫治器治疗成人双牙合前突错颌畸形的临床观察(附36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之峻 罗倩云 +3 位作者 由慧珠 李棋 马丽霞 王青云 《贵州医药》 CAS 2009年第11期985-986,共2页
关键词 成人正畸 畸形 直丝弓矫治器 临床观察 MBT 治疗
下载PDF
不同力值前牵引上颌骨结合活动扩弓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畸形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岩 韩金友 +1 位作者 徐琳 姚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17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轻力前牵引联合扩弓矫治器前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形畸形的机制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正畸科诊治的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畸形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5例。试验组采用轻力前牵引... 目的:探讨利用轻力前牵引联合扩弓矫治器前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形畸形的机制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正畸科诊治的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畸形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5例。试验组采用轻力前牵引联合活动扩弓矫治器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错畸形类型决定扩弓的方法,扩弓加力直至上后牙的舌尖接近下后牙的颊尖为止。上颌扩弓的同时进行前牵引,每侧施力约120~150 g,前牵引力的方向与牙合平面向下成15°角左右,两侧施力方向要平行,要求患者每天坚持戴12~l4 h。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前牵引力联合扩弓矫治器治疗,每侧施力为400~500 g左右。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常规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SNA角明显增大,平均增大2.5°,上颌骨向前方增加明显,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并相对向后退缩,上下切牙舌倾、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变得协调,软组织侧貌由凹面型变为直面型或者轻度凸面型,对照组与其疗效相当。两组矫治前、后的X线投影测量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前牵引力相比,轻力前牵引联合活动扩弓矫治器治疗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畸形,同样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侧貌改善明显,患者更易于接受,疗效可靠,临床上易于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力牵引 扩弓 骨性AngleⅢ类 []畸形
下载PDF
自锁托槽矫治器+微种植体支抗治疗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家良 徐静静 +1 位作者 梅向琼 李育歌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10期83-87,共5页
目的分析自锁托槽矫治器联合微种植体支抗治疗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患者70例(2018年2月~2019年2月),按照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予以传统直丝弓托槽矫治器联合微... 目的分析自锁托槽矫治器联合微种植体支抗治疗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患者70例(2018年2月~2019年2月),按照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予以传统直丝弓托槽矫治器联合微种植体支抗,研究组予以自锁托槽矫治器联合微种植体支抗。对比两组矫治效果、治疗时间、矫治满意度及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情况,分析典型案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尖牙牙根长度变化、治疗前后尖牙牙槽骨高度变化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研究组排齐整平、关闭间隙、整个疗程时间较对照组短(P <0.05);治疗后,研究组SN-MP、Y轴角参数较对照组大,L1-MP参数较对照组小(P <0.05);研究组矫治满意度97.14%(34/35)较对照组82.86%(29/35)高(P <0.05)。结论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联合微种植体支抗可有效内收前牙,改善患者颌前突错(牙合)畸形,缩短矫治时间,并具有较高矫治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矫治器 ()畸形 微种植体支抗 传统直丝弓托槽矫治器
下载PDF
基于三维CT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颌术后下颌骨矢状向稳定性分析
13
作者 燕京京 王爱 +3 位作者 李丹妮 张翊坤 董凡侨 东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50-1053,共4页
应用三维CT分析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RO)后下颌骨矢状向稳定性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因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行BSSRO的患者54例,收集术前2个月(T0)、术后4 d(T1)、术后6个月(T2)的全头颅螺旋CT资料。利用ProPlan CMF3.0重... 应用三维CT分析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RO)后下颌骨矢状向稳定性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因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行BSSRO的患者54例,收集术前2个月(T0)、术后4 d(T1)、术后6个月(T2)的全头颅螺旋CT资料。利用ProPlan CMF3.0重建三维头颅模型,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和基准平面,选用7个观察指标分别表示下颌骨近、远心骨段的矢状位置,分析下颌骨近、远心骨段的矢状向稳定性。结果发现,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在BSSRO后,下颌骨在矢状向上存在明显的复发趋势,复发的主要原因是下颌骨近心骨段前移和下颌骨体部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稳定性 骨性Ⅲ类[]畸形
下载PDF
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效果
14
作者 杨亚普 张虹丽 王琦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第9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9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常规组患者采用正颌手术治疗,治...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9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常规组患者采用正颌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牙排齐时间、牙间隙关闭时间,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牙周临床指标[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角化龈宽度(WKG)],上中切牙根尖至冠状面的距离(U1I-CP)、鼻小柱顶端一鼻底与鼻底一上唇红唇之间的交角(NLA)、唇上点与冠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Ls-CP),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牙排齐时间、牙间隙关闭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个月两组患者PLI、BI指数均降低,WKG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个月,治疗组患者PLI、BI指数低于常规组,WKG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个月两组患者U1I-CP、NLA、Ls-CP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个月,治疗组患者U1I-CP、NLA、Ls-CP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组患者出现1例咀嚼困难,治疗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能够加速牙移动,减少患者术后牙周菌斑和牙周出血,促进患牙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质切开术上快速扩弓辅助治疗 手术 成人骨性Ⅲ类[]畸形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上颌骨前牵引方法及辅助扩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世珍 赖文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54-361,共8页
上颌骨前牵引是早期矫治上颌发育不足行之有效的方法。微种植支抗的应用增强了上颌骨前牵引的骨性效应,提高了早期矫治的稳定性。上颌扩弓有激活或打开上颌骨缝的作用,在上颌骨前牵引中配合扩弓能否增强牵引的临床效果已经引起临床医生... 上颌骨前牵引是早期矫治上颌发育不足行之有效的方法。微种植支抗的应用增强了上颌骨前牵引的骨性效应,提高了早期矫治的稳定性。上颌扩弓有激活或打开上颌骨缝的作用,在上颌骨前牵引中配合扩弓能否增强牵引的临床效果已经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的取舍、不同前牵引方法的有效性及上颌扩弓对前牵引矫治的影响等方面作一综述,以便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畸形 牵引 骨性支抗 扩弓
下载PDF
上颌前牵引联合FRⅢ型矫治器保持对儿童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 被引量:5
16
作者 冉碧红 赵军 龙晓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8期18-21,共4页
目的分析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儿童应用上颌前牵引联合FRⅢ型矫治器进行后期保持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1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儿,对所有患儿实施上颌前牵引联合FRⅢ型矫治器后期保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 目的分析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儿童应用上颌前牵引联合FRⅢ型矫治器进行后期保持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1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儿,对所有患儿实施上颌前牵引联合FRⅢ型矫治器后期保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头影测量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蝶鞍中心、鼻根点和上齿槽座点构成的夹角(SNA),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构成的夹角(ANB),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U1-SN),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的交角(L1-MP),上下中切牙角(U1/L1)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鞍中心、鼻根点和下齿槽座点构成的夹角(SNB)、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SN/M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前牙、后牙反[牙合]解除,U1点、A点向垂直方向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患儿治疗后舌骨到x轴的水平距离与舌骨到颈椎的距离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硬腭处、颈椎处气道间隙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前牵引联合FRⅢ型矫治器后期保持能够有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疾病,改善上下颌骨关系,促使牙颌面关系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Ⅲ型矫治器 牵引 骨性Ⅲ类[]畸形
下载PDF
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联合横腭杆矫治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的垂直向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艳迪 冯昌芬 +1 位作者 崔淼 宋丽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年第8期57-60,共4页
目的评价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联合横腭杆矫治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的垂直向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 目的评价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联合横腭杆矫治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的垂直向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联合横腭杆矫治,对照组患者实施高位头帽口外弓联合横腭杆矫治,均矫治1年。比较两组垂直向控制效果、矫治前后垂直向头影测量参数、不良反应及患者美学效果满意度。结果矫治后,观察组垂直向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100.00%vs 82.50%,P<0.05);两组垂直向头影测量参数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SN-MP、N-Me、N-SGn、UO-PP、U6M-P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0%vs 17.50%,P<0.05);观察组患者美学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50%vs 80.00%,P<0.05)。结论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联合横腭杆矫治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的垂直向效果显著,侧貌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少,患者美学效果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 骨性Ⅱ类高角 种植钉 槽嵴 垂直向效果 美学效果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髁突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雨霖 徐静晨 +1 位作者 蒋晓鸽 陈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3-470,共8页
目的评价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髁突生长改建及位置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等数据库,纳入所有应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 目的评价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髁突生长改建及位置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等数据库,纳入所有应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并对其髁突进行评估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对照试验及单臂临床试验。2位评价者独立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并提取数据,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8篇,共8项研究,其中7项为高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Twin-block矫治后,髁突向前移位,关节前间隙减小(P<0.00001),关节后间隙增大(P<0.00001),而关节上间隙未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0.11);关节间隙指数的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治疗后髁突前后径增大(P=0.0002),髁突高度增大(P<0.00001),而髁突内外径的增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42)。结论Twin-block矫治器能够促进髁突向后上方的生长改建,并引导其向前移位从而使髁突-关节盘重新定位,达到良好的下颌位置并改善安氏Ⅱ类咬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安氏Ⅱ类[]畸形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颧牙种植钉和口外弓联合横腭杆治疗高角骨性Ⅱ类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效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辛策 宋镇 +1 位作者 纪彩娜 丁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颧牙种植钉与口外弓联合横腭杆治疗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的垂直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笔者科室收治的64例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患者,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2例。... 目的:探讨颧牙种植钉与口外弓联合横腭杆治疗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的垂直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笔者科室收治的64例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患者,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2例。研究组采用颧牙种植钉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外弓联合横腭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矫正后面部垂直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颧牙种植钉治疗高角骨性Ⅱ类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效果显著,治疗后患者侧面改善显著,矫治畸形垂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钉 口外弓 横腭杆 高角骨性Ⅱ类[]畸形 垂直效果
下载PDF
锥束CT测量安氏Ⅰ类错牙合人群下颌髁突的体积和表面积 被引量:9
20
作者 冯刚 周建萍 +2 位作者 吴杨 周小凤 戴红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3期8014-8018,共5页
背景:髁突是下颌骨的生长中心,髁突的体积大小对下颌骨的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各种关节疾病都会导致髁突形态的变化。目的:通过锥束CT测量年轻安氏Ⅰ类错牙合人群髁突体积和表面积,为中国人髁突体积和表面积提供正常参考值。方法:从... 背景:髁突是下颌骨的生长中心,髁突的体积大小对下颌骨的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各种关节疾病都会导致髁突形态的变化。目的:通过锥束CT测量年轻安氏Ⅰ类错牙合人群髁突体积和表面积,为中国人髁突体积和表面积提供正常参考值。方法: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患者中选取年龄在18~28岁之间的年轻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70例,男34例,女36例。所取患者脸型左右对称,"↓"开口型,开口度正常,无关节弹响,疼痛等症状。所有患者接受锥束CT检查,通过Mimics10.0对CT片髁突进行三维重建,计算髁突的体积,表面积以及形态指数(体积和表面积之比)。结果与结论:男性髁突体积和表面积均显著大于女性(P<0.01)。左右髁突体积和表面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左右两侧髁突形态指数和男女髁突形态学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提示脸型对称,无关节症状的安氏Ⅰ类错牙合人群左右髁突基本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Ⅰ类 畸形 锥束CT 体积 表面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