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臂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用于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伟雄 彭汉伟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优缺点。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34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行颌面部缺损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患者采用前臂皮瓣进行修复(前臂皮瓣组),16... 目的对比分析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优缺点。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34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行颌面部缺损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患者采用前臂皮瓣进行修复(前臂皮瓣组),16例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治疗(股前外侧皮瓣组),对2组患者手术后临床效果及供区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前臂皮瓣组一次性手术后皮瓣存活率94.44%,股前外侧皮瓣组一次性手术后皮瓣存活率87.50%,2组患者一次性手术后皮瓣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臂皮瓣组与股外侧皮瓣组术后3个月的吞咽功能分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臂皮瓣组与股外侧皮瓣组术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臂皮瓣组的瘢痕增生率(27.78%)、色素沉着率(88.89%)、暂时性功能障碍率(66.67%)、永久性功能障碍率(27.78%)均显著的高于股前外侧皮瓣组患者(P<0.05)。结论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
下载PDF
6例个性化钛板颅颌面部骨缺损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伟萍 李爱军 《现代护理》 2006年第13期1241-1242,共2页
目的探讨对6例个性化钛板颅颌面部骨缺损修复术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通过对6例个性化钛板颅颌面部骨缺损修复术患者实行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及时发现、减少或杜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效果。结果6例手术患者均配合顺利,术后皮瓣全... 目的探讨对6例个性化钛板颅颌面部骨缺损修复术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通过对6例个性化钛板颅颌面部骨缺损修复术患者实行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及时发现、减少或杜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效果。结果6例手术患者均配合顺利,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并发症发生。重新对眶颧骨、额眶骨及颅骨进行了塑形,头面部外形恢复良好,切口均甲级愈合,无功能障碍。患者对头面部外形满意,生活、工作正常。结论术前术后的观察与有效护理干预是保证个性化钛板颅颌面部骨缺损修复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缺损修复 护理 个性化钛板
下载PDF
胸大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雪原 《中国医疗美容》 2014年第4期179-179,66,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胸大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25例口腔颌面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组成观察组,选择我院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另外25例口腔颌面部患者组成对照组,分别应用胸... 目的:研究并分析胸大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25例口腔颌面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组成观察组,选择我院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另外25例口腔颌面部患者组成对照组,分别应用胸大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术与常规手术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皮瓣成活情况。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皮瓣成活率为96.0%,对照组为84.0%,观察组皮瓣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中2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对照组中3例伤口感染,2例出现皮瓣处瘘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大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手术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并发症发生率低,该种治疗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大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 疗效 分析
下载PDF
3D生物打印技术在口腔颌面部骨组织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旭卓 周知航 +2 位作者 郑吉驷 张善勇 杨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79-283,共5页
3D生物打印是基于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虚拟出待构建组织器官的三维立体结构,再利用相应的生物材料,逐层构建出实体的一种组织工程学技术。3D生物打印已在再生医学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在口腔... 3D生物打印是基于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虚拟出待构建组织器官的三维立体结构,再利用相应的生物材料,逐层构建出实体的一种组织工程学技术。3D生物打印已在再生医学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3D生物打印技术可通过重建缺损部位的解剖结构,应用生物材料精确堆积出个性化植入物,使组织形态和功能得以恢复。本文对3D生物打印技术的发展及类别,3D生物打印应用于口腔颌面部骨缺损修复中的生物支架材料、细胞、生物活性因子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生物打印 组织工程 生物支架材料 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
下载PDF
胸大肌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孟彦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山西省肿瘤医院于2005年至2009年采用胸大肌肌皮瓣对39例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患者进行修复,并对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全部成活,无皮瓣全部坏...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山西省肿瘤医院于2005年至2009年采用胸大肌肌皮瓣对39例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患者进行修复,并对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全部成活,无皮瓣全部坏死病例,其中3例出现皮瓣边缘小部分坏死。结论: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造成的大面积缺损病例中,胸大肌肌皮瓣成活率高,疗效确切,具有较广泛的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大肌肌皮瓣 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修复 肌皮瓣修复
下载PDF
汉族人颌面部不同部位肤色的比较性研究
6
作者 牟雁东 杨小民 巢永烈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4年第4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颌面部不同部位的肤色差异。方法 采用美能达CR 10 0色度计测量15 2 3例汉族人额部、颞部、颧部、颊部、鼻部、上唇部和颏部等七个部位皮肤的L×a×b×值 ,采用自身对照 ,比较不同部位间的肤色差异。结...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颌面部不同部位的肤色差异。方法 采用美能达CR 10 0色度计测量15 2 3例汉族人额部、颞部、颧部、颊部、鼻部、上唇部和颏部等七个部位皮肤的L×a×b×值 ,采用自身对照 ,比较不同部位间的肤色差异。结果 颌面部七个不同部位皮肤的L×a×b×值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其中颊部的L×值最大a×值最小 ,上唇部的L×值最小b×值最小 ,颏部的a×值最大颞部的b×值最大。结论 颌面部缺损修复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颌面部 肤色 颌面部缺损修复 选色 配色 解剖部位
下载PDF
血管化下段胸锁乳突肌皮瓣和颏下岛状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一期修复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韩靓 陈卫贤 +4 位作者 徐新江 季振华 戴文成 汤明明 蒋斌 《江苏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比较血管化下段胸锁乳突肌皮瓣和颏下岛状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一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63例头颈部鳞癌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采用血管化下段胸锁乳突肌皮瓣(A组,28例)或颏下岛状皮瓣(B组,35例)修复,分析两组的临床资... 目的比较血管化下段胸锁乳突肌皮瓣和颏下岛状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一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63例头颈部鳞癌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采用血管化下段胸锁乳突肌皮瓣(A组,28例)或颏下岛状皮瓣(B组,35例)修复,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皮瓣面积、制取时间、血管蒂长、皮瓣成活率和局部并发症。结果 A组皮瓣面积小于B组[(32.1±11.7)cm2vs.(54.2±20.4)cm2](P<0.05)。A、B两组皮瓣血管蒂长相仿[(7.9±1.0)cm vs.(8.1±1.1)cm](P>0.05);两组皮瓣制取时间无统计学差异[(58.9±5.3)min vs.(56.8±5.4)min](P>0.05)。A、B两组皮瓣成活率均很高[96.4%(27/28)vs.97.1%(34/35)](P>0.05)。A组有1例口底癌患者皮瓣坏死,甲状腺上动脉内血栓形成,后改用胸大肌皮瓣修复。B组有1例因为术区感染导致皮瓣部分坏死,后经术区换药后瘢痕愈合。两组皮瓣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相仿(P>0.05)。结论血管化下段胸锁乳突肌皮瓣和颏下岛状皮瓣各具有优缺点及适应证,均适用于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缺损修复,成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血管化下段胸锁乳突肌皮瓣 颏下岛状皮瓣 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
原文传递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汉前 俞辉明 刘家武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8月,收治15例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48~71岁,平均63岁。病程28~73 d,平均35 d。病变部位:舌3例,颊黏膜8例,磨牙后区2例,口底黏...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8月,收治15例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48~71岁,平均63岁。病程28~73 d,平均35 d。病变部位:舌3例,颊黏膜8例,磨牙后区2例,口底黏膜2例。根据2002版国际抗癌联盟(UICC)口腔癌和口咽癌的TNM分期标准:T1N0M02例,T2N0M013例。病理分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11例,中等分化鳞状细胞癌4例。病灶扩大切除后缺损范围为5 cm×3 cm~8 cm×6 cm。1例因无明确回流静脉改行游离前臂皮瓣修复,余14例均采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颏下岛状皮瓣切取范围为6 cm×4 cm~9 cm×6 cm。结果 14例采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患者手术时间为4 h 30 min~7 h 10 min,平均5 h 53 min。术后13例皮瓣顺利成活;1例皮瓣发生表层坏死,经保守治疗后成活。1例发生暂时性面神经下颌缘支麻痹,3个月后逐渐恢复;3例发生颌下积液,对症治疗后愈合。1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10.5个月。2例男性患者皮瓣上有毛发生长,3个月后逐渐稀少。患者面部外形、开口度及吞咽和语音功能均恢复良好;颏下供区瘢痕不明显。1例行游离前臂皮瓣修复患者随访13个月,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随访期间无局部复发。结论颏下岛状皮瓣血供恒定,制备简便、快捷,可用于修复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岛状皮瓣 颌面部缺损修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