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颌骨坚固内固定技术应用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东升 王佩玉 +3 位作者 袁锡兰 孙树征 孙永清 石军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8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坚固内固定技术 功能重建
下载PDF
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91例临床观察
2
作者 涂晓宁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830-830,共1页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方法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64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分别给予坚固内固定(85例)、颌间固定(88例)以及坚固内固定加颌间固定(91例)三种方法治疗.术后1~3个月复查,并拍片观察其骨折线对位愈合情况、开口度、咬合关系等...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方法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64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分别给予坚固内固定(85例)、颌间固定(88例)以及坚固内固定加颌间固定(91例)三种方法治疗.术后1~3个月复查,并拍片观察其骨折线对位愈合情况、开口度、咬合关系等.结果坚固内固定治疗组,咬合正常78例(91.76%);颌间固定治疗组,咬合正常80例(90.91%);坚固内固定加颌间固定组,咬合正常90例(98.90%).后者咬合正常率优于前两组(χ2分别为5.16,5.98,P均<0.05).结论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是目前治疗的较好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固定技术 固定
下载PDF
小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159例临床疗效分析
3
作者 单国章 孙轲 蒲兆雷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14期2155-2156,共2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采用小型接骨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000-2010年收治的159例行手术治疗的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1周及3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159例下颌骨骨折患...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采用小型接骨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000-2010年收治的159例行手术治疗的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1周及3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159例下颌骨骨折患者术后1周随访情况:伤口愈合良好率达88.1%(140/159),咬牙合关系良好率达80.5%(128/159);术后3个月随访情况:骨折愈合良好率达93.1%(148/159),咬牙合关系良好率达94.3%(150/159),开口型正常率达81.1%(129/159),张口度正常率达85.5%(136/159)。结论小型接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固定技术 折愈合 不愈合 牙牙合
下载PDF
复位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42例
4
作者 党亮生 曾琳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65-1366,共2页
关键词 折/外科学 颌骨固定技术
下载PDF
全上颌骨缺失修复中种植体植入相关的颧骨区骨性结构测量(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牛学刚 赵铱民 +1 位作者 王艳清 邹昌旭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20-223,共4页
背景:全上颌骨缺失多以上颌赝复体进行修复,其中,最困难的问题是赝复体难以获得良好的固位和支持,种植体在颧骨区的应用为解决此棘手问题提供了途径。然而,在颧骨区行种植术时,有可能损伤周围组织并导致种植失败。目的:测量颧骨区骨性结... 背景:全上颌骨缺失多以上颌赝复体进行修复,其中,最困难的问题是赝复体难以获得良好的固位和支持,种植体在颧骨区的应用为解决此棘手问题提供了途径。然而,在颧骨区行种植术时,有可能损伤周围组织并导致种植失败。目的:测量颧骨区骨性结构,为颧骨区种植术提供参考依据。设计:以颅骨标本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的重复观察测量。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和人体解剖教研室。对象:2002-03/05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完成。成人干燥颅骨标本(由第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提供)73个,男性标本38个,女性标本35个。方法:以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对73例标本进行实体定量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颧骨区骨厚度,颧骨体下部宽度,颧骨体长度,颧骨体下部与眶下壁距离。结果:①由颧骨内下缘向其外上方,骨厚度逐渐减小,测量结果为:男性:距颧骨内下缘10,12,14,16mm处,骨厚度均值上半区分别为:6.97,6.45,5.75和5.01mm;下半区分别为:7.03,6.69,6.28和5.89mm。女性:距颧骨内下缘4,6,8,10mm处,骨厚度均值上半区分别为:6.95,6.55,6.28和5.31mm,下半区分别为:6.60,6.39,6.26和5.75mm。②男女颧骨体下部宽度均值分别为21.39,17.20mm。③男女颧骨长度均值分别为21.12,19.58mm。④男女颧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颌骨固定技术 测量法
下载PDF
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正颌手术联合矫治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郑敏谦 张端强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严重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经正畸—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后颌面软硬组织的变化情况。方法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病例11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采用正畸—正颌手术联合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影测量片,用常规头影测量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采... 目的探讨成人严重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经正畸—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后颌面软硬组织的变化情况。方法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病例11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采用正畸—正颌手术联合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影测量片,用常规头影测量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软硬组织测量项目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治疗后ANB角显著增加(P<0.05),达到Ⅰ类骨面型;面凸角N’-Sn-Pos平均增大为7.60°(P<0.05);S-N-’Si角与S-N’-Pos角显著减少(P<0.05)。结论骨性Ⅲ类畸形通过正畸-正颌手术联合治疗达到颌骨的Ⅰ类关系,面部软组织侧貌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Ⅲ类 畸形 正畸学 矫正 颌骨固定技术
下载PDF
髁突颈部骨折切开解剖复位坚固内固定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杰 吴烨 +2 位作者 黄文秀 陈江 黄宏平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430-431,共2页
关键词 髁状突 颌骨固定技术
下载PDF
正畸舌侧固定保持器与压膜保持器在口腔正畸下颌固定保持中的应用价值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8期1464-1467,共4页
【目的】对比探讨正畸舌侧固定保持器与压膜保持器在口腔正畸下颌固定保持中的应用价值。[A-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84例13腔正畸矫治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A组佩戴正畸舌侧固定保持器,B组佩戴压膜保... 【目的】对比探讨正畸舌侧固定保持器与压膜保持器在口腔正畸下颌固定保持中的应用价值。[A-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84例13腔正畸矫治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A组佩戴正畸舌侧固定保持器,B组佩戴压膜保持器。随访1年,对比两组固定矫治器拆除时及佩戴保持器1年后Little前牙不齐指数、尖牙牙弓宽度、磨牙牙弓宽度及佩戴1周后与6个月后牙周组织情况[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牙石指数(CI)]、龈沟液成分[硫化物(PS)、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并统计两组佩戴舒适度。【结果】①保持效果:固定矫治器拆除时及佩戴保持器1年后两组Little指数、尖牙牙弓宽度、磨牙牙弓宽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保持器1年后,两组Little指数、尖牙牙弓宽度、磨牙牙弓宽度均有所改变,但与固定矫治器拆除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牙周组织:佩戴保持器1用后,两组PI、GI、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两组PI、GI、CI均有所增加,但B组变化幅度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龈沟液成分:佩戴保持器1周后,两组PS与ALP、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两组PS及ALP、AST水平均有所提高,但B组变化幅度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舒适度:A组舒适度92.86%(39/42)高于B组73.81%(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舌侧固定保持器与压膜保持器在13腔正畸下颌固定保持中均能取得良好保持效果,前者舒适度高但对患者牙周组织影响相对较大,后者对口腔健康影响小,但舒适度及佩戴依从性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保持器 正畸学 矫正 颌骨固定技术 牙周组织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同期血管化骨肌(皮)瓣修复术的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廖琦 易春梅 郑玉萍 《医学文选》 2006年第4期774-776,共3页
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是融合显微外科技术、颌骨坚固内固定技术及整形外科技术特点的综合性手术。游离组织瓣包括皮瓣、肌皮瓣、骨(肌)皮瓣及它们各自的血管束。手术方法是将供区组织瓣的动、静脉与受区的动、静脉相吻合,... 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是融合显微外科技术、颌骨坚固内固定技术及整形外科技术特点的综合性手术。游离组织瓣包括皮瓣、肌皮瓣、骨(肌)皮瓣及它们各自的血管束。手术方法是将供区组织瓣的动、静脉与受区的动、静脉相吻合,使组织瓣存活,达到恢复缺损部位形态、功能的目的。我院自2003年7月开展游离组织瓣修复手术97例,其中8例采用的是双重游离瓣修复缺损。由于此类手术涉及普外、骨科、显微外科及整形科等多种技术,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医生多,用物准备繁琐,因此对手术护理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护理的难度。现将8例双重游离瓣修复颌面部缺损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护理配合 血管化 口腔面部肿瘤 肌皮瓣 修复术 口腔面部缺损 坚固内固定技术 显微外科技术
下载PDF
外伤性前牙松动的临床固定方法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秦瑞峰 胡开进 +3 位作者 胡晓光 张莉 乔倩 乌亚维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91-292,共2页
目的:研究方丝弓托槽和牙弓夹板两种不同固定技术在前牙外伤临床固定的应用疗效。方法:69例前牙外伤性松动病人(共102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方丝弓托槽和常规牙弓夹板技术进行单颌固定,记录病人牙齿受伤、固定情况,半年后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方丝弓托槽和牙弓夹板两种不同固定技术在前牙外伤临床固定的应用疗效。方法:69例前牙外伤性松动病人(共102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方丝弓托槽和常规牙弓夹板技术进行单颌固定,记录病人牙齿受伤、固定情况,半年后的临床疗效和牙髓、牙周检查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病人牙齿在临床疗效、牙髓活力方面评定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龈炎、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的改变方面差异显著(P<0.01)。结论:方丝弓托槽技术是治疗外伤性前牙松动可靠的单颌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牙齿 颌骨固定技术 前牙松动 外伤
下载PDF
颌面部外伤281例临床分析及救治体会
11
作者 黎钢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831-831,共1页
关键词 面部损伤 颌骨固定技术 外科手术 面部
下载PDF
口内切开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常东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1070-1072,共3页
目的探讨口内切口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咀嚼效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时间段采用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口内切口坚强内固定组(钛板内固定组)和颌间结扎牵引固... 目的探讨口内切口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咀嚼效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时间段采用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口内切口坚强内固定组(钛板内固定组)和颌间结扎牵引固定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术后颌间牵引时间、咀嚼效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坚强内固定组治愈率为90.7%,颌间结扎牵引固定组治愈率为73.8%,坚强内固定组治愈率明显高于颌间结扎牵引固定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张口度均有明显改善(P〈0.01),坚强内固定组患者术后平均张口度改善较颌间结扎牵引固定组更为明显(P〈0.01)。坚强内固定组术后颌间牵引时间较颌间结扎牵引固定组明显缩短(P〈0.01)。坚强内固定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咀嚼效能恢复明显优于颌间结扎牵引固定组(P〈0.01)。两组患者均无创口感染、创口裂开病例,颌间结扎牵引固定组术后出现面部及牙齿麻木3例,颞下颌关节疼痛2例。坚强内固定组术后未发现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颌间结扎牵引固定组(P〈0.05)。结论口内切口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骨折愈合快,术后张口度和咀嚼功能恢复效果好,固定牢靠,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小,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固定技术 咀嚼
原文传递
坚固内固定与颌间结扎用于下颌骨体部单纯线性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冲 项琳怡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232-234,共3页
目的 比较坚固内固定与牙弓夹板颌间结扎固定法治疗下颌骨体部单纯线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下颌骨骨折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 将252例下颌骨体部单纯线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126例采用坚固内固定,B组126例采用牙弓夹板颌... 目的 比较坚固内固定与牙弓夹板颌间结扎固定法治疗下颌骨体部单纯线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下颌骨骨折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 将252例下颌骨体部单纯线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126例采用坚固内固定,B组126例采用牙弓夹板颌间结扎固定,术后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咬合关系、张口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120例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颌面部外形和咀嚼功能得以改善,张口度平均值3.90 cm,口腔卫生情况良好,4例术后感染,1例发生钛板折断行二次手术取出.B组118例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无术后感染,无牙弓夹板折断情况,其中10例口腔卫生情况较差,出现牙龈肿胀、牙齿轻度松动等并发症,8例术后咬合关系不佳.两组咬合关系、张口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0、0.86,均P>0.05).结论 在下颌骨体部单纯线性骨折的患者治疗中应用坚固内定法或牙弓夹板颌间结扎固定法均为有效的方法,应用时需严格掌握各自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固定技术
原文传递
下颌升支后缘小切口穿腮腺入路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国文 黄蓉 +3 位作者 刘喆 陈昊亮 田美 王丹妮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50-1354,共5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后缘小切口穿腮腺入路在髁突中低位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采用下颌骨升支后缘小切口穿腮腺入路行骨折复位的28例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 目的探讨下颌骨后缘小切口穿腮腺入路在髁突中低位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采用下颌骨升支后缘小切口穿腮腺入路行骨折复位的28例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42.5岁;左侧髁突骨折11例,右侧13例,双侧4例。术中于下颌骨后缘,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口长度为2~3 cm,平行于面神经走行钝性分离,直接穿过腮腺及咬肌,不必刻意解剖面神经,暴露骨折线后,直视下以2块4孔钛板复位固定骨折断端。于术后3 d及3~6个月期间进行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评估,内容包括:术后血肿、术后感染、神经损伤、涎瘘、最大张口度、张口型、咬合关系、瘢痕情况等。结果28例患者骨折断端均复位良好,无神经损伤,涎瘘等并发症,仅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3个月后进行二次手术取出钛板。所有患者出院时张口度为1.5~3.8 cm,平均3.1 cm,较手术前(0.5~2.0 cm,平均1.2 cm)均有明显改善。1例患者开口时颏部稍偏向患侧,术后配合颌间弹性牵引3~5 d,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其余患者张口口形均基本正常。随访6~3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瘢痕均不明显,患者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所有患者于术后3~6个月拍摄术后CT及三维重建,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结论下颌升支后缘小切口穿腮腺入路对于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效果良好、方法简单、高效、快捷,不需要解剖面神经,不仅能够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损伤面神经的可能性,而且术后瘢痕也较隐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 颌骨固定技术 腮腺 面神经
原文传递
综合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胜瓯 陈冰 郑晓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9年第3期495-496,共2页
目的 观察颌垫疗法、三七酊颞颌关节局部理疗法以及两种疗法综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均分成A、B、C三组,A组采用颌垫疗法,B组采用三七酊颞颌关节局部理疗法,C组采用以上两种疗法综合治疗,比较各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颌垫疗法、三七酊颞颌关节局部理疗法以及两种疗法综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均分成A、B、C三组,A组采用颌垫疗法,B组采用三七酊颞颌关节局部理疗法,C组采用以上两种疗法综合治疗,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C组(显效率97.5%)疗效优于A组和B组(显效率分别为77.5%、82.5%)(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颌骨固定技术 综合疗法
原文传递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术32例的手术配合
16
作者 王春慧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4期3452-3452,共1页
关键词 颌骨固定技术/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