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颌骨牵引成骨技术行下颌前部加宽术 被引量:1
1
作者 伊彪 王兴 +1 位作者 李自力 梁成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临床矫治上下颌骨宽度不调-下颌弓狭窄的病例时,既往采用的方法是正畸治疗调整下颌牙列内牙轴的方向。实际上这不是真正意义的下颌增宽,矫治后的效果已令人怀疑。运用颌骨牵引延长技术,使真正的下颌骨增宽成为可能。本文拟就运用颌... 目的临床矫治上下颌骨宽度不调-下颌弓狭窄的病例时,既往采用的方法是正畸治疗调整下颌牙列内牙轴的方向。实际上这不是真正意义的下颌增宽,矫治后的效果已令人怀疑。运用颌骨牵引延长技术,使真正的下颌骨增宽成为可能。本文拟就运用颌骨牵引延长技术治疗下颌弓狭窄的手术程序、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注意事项等作一探讨。方法3例病人均为发育性下颌弓狭窄,同时伴有下颌后缩或上颌前凸畸形。手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行下颌骨前部加宽术。全麻下经口内入路行下颌正中截骨术,安置牵引器.按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常规行牵引加力。并按常规拆除牵引嚣。第二阶段行正颌外科手术矫正主要的颌骨畸形。两阶段之间应用正畸技术调整牙轴方向、排齐牙列并去代偿。结果第一阶段手术以后。下颌骨前部被延长7mm-10mm,新形成骨骨质良好。经正畸治疗和正颌外科手术治疗后病人面型及咬合关系良好,经复查效果稳定。结论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可用于下颌骨弓狭窄的病人的矫治,该技术效果肯定,手术并不复杂,术后反应不犬,宜于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牵引成骨技术 加宽术
下载PDF
正颌外科与颌骨牵引成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兴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外科 颌骨牵引成骨 畸形矫治 人类历史 外科发展 医学文献
下载PDF
颌骨牵引成骨技术治疗颅锁综合征的面中发育不全畸形——附2例病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杰 何黎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29-830,共2页
颅锁综合征又名Marie and Sainton综合征,系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全身骨骼发育不全性疾病。其颌面部特征主要表现为牙颌面的发育异常,治疗则以改善面部形貌与功能为目的。本文对2例颅锁发育不全合并颅颌面畸形患者采用外支架牵张法,取得了... 颅锁综合征又名Marie and Sainton综合征,系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全身骨骼发育不全性疾病。其颌面部特征主要表现为牙颌面的发育异常,治疗则以改善面部形貌与功能为目的。本文对2例颅锁发育不全合并颅颌面畸形患者采用外支架牵张法,取得了明显的整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inton综合征 颌骨牵引成骨技术 骼发育不全 面畸形 治疗 病例 颅锁发育不全 面部特征
下载PDF
颌骨牵引成骨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兴 《继续医学教育》 2006年第22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颌骨牵引成骨技术 牵引延长 系统理论研究 临床工作 20世纪 基础研究 科临床 俄罗斯 肢体长
下载PDF
颌骨牵引成骨术矫正下颌正中陈旧性骨折畸形
5
作者 赵晋龙 刘彦普 +2 位作者 何黎升 龚振宇 于擘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85-386,共2页
目的 :研究牵引成骨技术在矫正下颌正中陈旧性骨折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 5例下颌正中陈旧性骨折错位愈合的患者采用牵引成骨技术进行矫治 ,必要时辅助正颌外科手术。结果 :手术顺利 ,外形恢复好 ,畸形纠正明显 ,咬合关系重建效果... 目的 :研究牵引成骨技术在矫正下颌正中陈旧性骨折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 5例下颌正中陈旧性骨折错位愈合的患者采用牵引成骨技术进行矫治 ,必要时辅助正颌外科手术。结果 :手术顺利 ,外形恢复好 ,畸形纠正明显 ,咬合关系重建效果满意 ;局部成骨满足畸形整复要求 ,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牵引成骨技术用于矫正下颌正中部陈旧性粉碎性骨折畸形具有创伤小 ,手术时间短 ,无需开辟第二术区行组织移植 ,并发症较少 ,效果稳定可靠的特点。缺点是整个治疗过程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牵引成骨 陈旧性 畸形 牵引
下载PDF
颌骨牵引成骨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兴 《当代医学》 2001年第8期18-21,共4页
颌骨牵引成骨技术自 1992年McCarthy首次报道并应用于口腔颌面部以来,已在国际口腔颌面外科界、整形外科界形成研究热点。1996年口内颌骨牵引成骨技术问世,进一步促进了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它为诸多复杂的临床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有... 颌骨牵引成骨技术自 1992年McCarthy首次报道并应用于口腔颌面部以来,已在国际口腔颌面外科界、整形外科界形成研究热点。1996年口内颌骨牵引成骨技术问世,进一步促进了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它为诸多复杂的临床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但这一技术的发展历史还很短,许多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工作尚有待深入进行。适合于不同颌骨部位,不同牵引方式的内置式牵引器的研制开发尚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牵引成骨技术 口腔正外科 半侧颜面发育不全 小下畸形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下载PDF
颌骨牵引成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敏 伊彪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9-91,共3页
关键词 颌骨牵引成骨技术 分子生物学机制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半侧颜面发育不全 颞下关节强直 面畸形 治疗周期 口腔面外科
下载PDF
颌骨牵引成骨术增高牙槽嵴的研究近况
8
作者 郝亦工 刘世勋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牵引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最早由 Codivilla于 1905年提出[1],直到 50年代,苏联Ilizarov通过一系列实验和临床研究[2~4],形成了一套有关牵引成骨术的理论和方法,牵引成骨术才开始在矫形外科逐渐应用起来。
关键词 颌骨牵引成骨 牙槽嵴 牵引装置 适应证
下载PDF
下颌骨牵引成骨术治疗儿童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滕利 孙晓梅 +2 位作者 吴国平 Andrew A.Heggie Anthony D.Holmes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和评价下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在治疗儿童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例先天性小下颌发育不全畸形伴重度OSAS,年龄4个月至9岁。每例患者术前术后均行X射线头影... 目的探讨和评价下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在治疗儿童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例先天性小下颌发育不全畸形伴重度OSAS,年龄4个月至9岁。每例患者术前术后均行X射线头影测量及睡眠多导图仪检查。用牵引成骨技术牵引双侧下颌骨,带动舌和口底肌肉组织前移,使口咽腔通畅,达到治疗小下颌畸形患者OSAS的目的。结果6例12侧下颌骨牵引成骨,最大牵引延长距离为25mm,最小15mm,平均19.2mm。后气道间隙由平均4.5mm增至10.1mm。牵引时间最短10d,最长20d,平均14.5d。所有病例在截骨、牵引器固定过程中均未损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牵引过程顺利,牵引区成骨良好。随访2至11个月。1例需要进行继续治疗,5例均恢复正常呼吸,去除鼻咽导气管和气管切开导管。结论下颌骨牵引成骨术是治疗OSAS重要的有效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地矫正口咽腔气道狭窄,改善呼吸,可在年幼儿童应用。随着应用例数的增多会更详尽阐明其所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颌骨牵引成骨 小下畸形 儿童 颌骨牵引成骨技术 syndrome OSAS 发育不全 sleep 睡眠多导图 后气道间隙 神经血管束 鼻咽导气管 应用价值 头影测量 术前术后 肌肉组织 牵引延长 牵引时间
原文传递
口内入路的颌骨牵引成骨技术 被引量:30
10
作者 王兴 林野 +3 位作者 周彦恒 范海东 李自力 伊彪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 探讨口内入路的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在牙颌面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 6种不同类型的口内牵引器分别水平向延长上颌骨和下颌骨体 ,水平垂直双向延长下颌骨升支以及垂直向延长牙槽嵴 ,以矫正重度上颌后缩畸形、小下颌畸形、半侧... 目的 探讨口内入路的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在牙颌面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 6种不同类型的口内牵引器分别水平向延长上颌骨和下颌骨体 ,水平垂直双向延长下颌骨升支以及垂直向延长牙槽嵴 ,以矫正重度上颌后缩畸形、小下颌畸形、半侧颜面发育不全畸形以及颌骨缺损畸形等 ,共 12例。结果  12例不同类型的颌骨牵引成骨除 1例因牵引器故障 ,中途更换 ,另 1例发生下颌下缘骨折并发症外 ,无感染、成骨不良、骨不愈合及开等并发症 ,12例成骨及矫治效果均满意。结论 口内入路的颌骨牵引成骨技术是治疗诸多常规正颌外科手术难以满意矫治的疑难病例的有效方法 ,且安全简便 ,术后稳定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牵引成骨 口内入路 面畸形
原文传递
颌骨牵引成骨在矫正半侧颜面发育不全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兴 林野 +3 位作者 伊彪 李自力 梁成 周彦恒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59-262,共4页
目的 探讨采用颌骨牵引成骨技术矫正半侧颜面发育不全的临床应用 ,牵引器设计等有关问题。方法 使用德国Martin公司及国产两种不同设计之升支牵引器 ,完成了半侧颜面发育不全患者矫治手术 11例 ,平均年龄 14.1岁 ,最大 2 3岁 ,最小 4.... 目的 探讨采用颌骨牵引成骨技术矫正半侧颜面发育不全的临床应用 ,牵引器设计等有关问题。方法 使用德国Martin公司及国产两种不同设计之升支牵引器 ,完成了半侧颜面发育不全患者矫治手术 11例 ,平均年龄 14.1岁 ,最大 2 3岁 ,最小 4.5岁。最长牵引成骨 30mm ,最短 15mm ,牵引矫治过程中配合正畸治疗。部分患者同时行LeFortI型截骨术及水平截骨颏成形术等。结果 11例患者及家属均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无 1例感染或成骨不良等并发症发生 ,1例牵引 3d时因牵引器故障重新更换了牵引器 ,继续完成了牵引。部分患者牵引过程中有疼痛 ,口唇麻木等一时性反应 ,通过改变牵引速度与频率自行缓解。结论 牵引成骨技术是目前矫正此类畸形的最佳选择 ,较传统外科方法不仅简化了治疗程序 ,降低了创伤及手术风险 ,而且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颜面发育不全 牵引 颌骨牵引成骨
原文传递
颌骨牵引成骨术术前术后正畸治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周彦恒 傅民魁 +1 位作者 王兴 林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探讨颌骨牵引成骨术术前术后正畸治疗的要求和原则。方法 对 4例患者行颌骨牵引成骨术 ,年龄 19~ 2 5岁 ,平均 2 1 5岁。 4例分别行术后、术前术后正畸治疗。结果 ①颌骨牵引成骨术的术前正畸治疗较为简单 ,一般情况在短时间... 目的 探讨颌骨牵引成骨术术前术后正畸治疗的要求和原则。方法 对 4例患者行颌骨牵引成骨术 ,年龄 19~ 2 5岁 ,平均 2 1 5岁。 4例分别行术后、术前术后正畸治疗。结果 ①颌骨牵引成骨术的术前正畸治疗较为简单 ,一般情况在短时间内排齐上下牙列 ,便于不锈钢圆丝的应用。②颌骨牵引成骨术的术后正畸治疗最具特色且较为复杂。术后正畸的首要任务是采用颌间垂直牵引 ,使脱离咬合的后牙在短时间内建立关系。在垂直牵引时 ,宜采用非常轻力。有些患者需要采用颌间交互牵引 ,在纠正后牙区开的同时 ,矫正后牙的覆盖关系。③颌骨牵引成骨术后 ,有些患者需要扩大上颌牙弓 ,矫正后牙的反。④颌骨牵引成骨术后 ,由于肌肉的牵拉 ,颌骨有复发的趋势 ,因此除在骨牵引成骨术后保留骨牵张器 2~ 3个月外 ,还应在术后正畸治疗时 ,尽早换用较粗的唇弓 ,以利于进行Ⅱ类或Ⅲ类颌间牵引 ,防止颌骨畸形复发。结论 颌骨牵引成骨术是正颌外科领域全新的技术 ,其术前术后正畸治疗亦有其特点。术后正畸治疗较术前正畸治疗更为重要。颌骨牵引成骨术与传统正颌外科的术前术后正畸治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牵引成骨 外科 正畸治疗
原文传递
下颌骨牵引成骨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真 丁寅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5年第2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颌骨牵引成骨技术 生物力学研究 软组织附着 畸形 缺损畸形 发育不全 动物实验 首次报道 发育不足 最大限度 皮质 牵引 DO 切开 血供 延长
原文传递
颅颌面坚强内固定(十三)颌骨牵引成骨技术
14
作者 沈国芳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牵引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近年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在颅颌面外科得到广泛应用.它是对骨切开后仍保留骨膜及软组织附着和血供的骨段施加特定的牵引力,以延长或扩宽骨骼,达到矫治骨骼畸形或缺损的外科技术[1]... 牵引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近年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在颅颌面外科得到广泛应用.它是对骨切开后仍保留骨膜及软组织附着和血供的骨段施加特定的牵引力,以延长或扩宽骨骼,达到矫治骨骼畸形或缺损的外科技术[1].一、发展历史DO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1905年,Codivilla首次应用该技术延长股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牵引成骨技术 面外科 坚强内固定 骼畸形 牵引 软组织附着 外科技术 牵引
原文传递
2001年一等奖项目介绍: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15
作者 王兴 林野 +6 位作者 周彦恒 伊彪 王晓霞 梁成 李自力 陈波 张震康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2年第4期10-11,共2页
项目简介 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先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发展起来并在口腔颌面外科及整形外科领域中开始应用的新技术.
关键词 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技术 口腔面外科 整形外科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下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在婴幼儿PierreRobin序列征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竞伊 靳小雷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7-160,共4页
PierreRobin序列征(pierre robin sequence,PRS),是以先天性小颌、舌后坠及吸气性呼吸道梗阻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1/20000—1/8500,无明显性别差异。PRS轻症患儿无临床表现,重者可存在程度不同的呼吸及喂养困难、... PierreRobin序列征(pierre robin sequence,PRS),是以先天性小颌、舌后坠及吸气性呼吸道梗阻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1/20000—1/8500,无明显性别差异。PRS轻症患儿无临床表现,重者可存在程度不同的呼吸及喂养困难、智力障碍、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窒息以及合并的其他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IN序列征 颌骨牵引成骨技术 PIERRE 婴幼儿 呼吸道梗阻 应用 治疗 临床综合征
原文传递
牵引成骨术在面中份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17
作者 唐蓉 张智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565-569,共5页
牵引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sis,DO)指在保留软组织附着及血供的前提下,在骨缝处或截开骨段,用牵引装置按一定的速度和频率牵开,因此产生骨间隙形成新骨,以达到使骨延长或增宽的目的。骨牵引术起源于欧洲,1905年意大利学者Al... 牵引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sis,DO)指在保留软组织附着及血供的前提下,在骨缝处或截开骨段,用牵引装置按一定的速度和频率牵开,因此产生骨间隙形成新骨,以达到使骨延长或增宽的目的。骨牵引术起源于欧洲,1905年意大利学者Alessandro Codivilla将股骨干截断,跟骨牵引进行股骨延长,他的研究开创了牵引成骨术的先河。20世纪50年代,俄罗斯学者Gavril Ilizarov创造性地设计出环形固定器。并通过实验提出促进骨再生和软组织适应反应的原则,后来的Ilizarov延长技术成为20世纪矫形外科的里程碑。Snyder等(1973)首先将牵引成骨原理引入颅颌面外科并进行了动物实验,以期寻找矫治颅面畸形的新方法。1992年,McCarthy等率先将DO技术用于临床牵引延长下颌骨,取得了理想效果,是真正意义上的颌骨牵引成骨技术临床应用的开始,使颅颌面畸形的治疗翻开了历史性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 颅面畸形 治疗 ILIZAROV 面中份 颌骨牵引成骨技术 软组织附着 延长
下载PDF
术前Mallampati分级对婴儿小下颌延长术中气管插管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洪强 尹宁 张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08-709,共2页
小下颌畸形是由先天或后天原因造成下颌短小或后缩的畸形:患者口咽腔体积缩小,舌后坠,导致上呼吸道狭窄、阻塞,如Pierre Ronbin综合征、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Nager及第一第二腮弓综合征等。患儿在出生后常常因为舌后坠阻塞呼吸... 小下颌畸形是由先天或后天原因造成下颌短小或后缩的畸形:患者口咽腔体积缩小,舌后坠,导致上呼吸道狭窄、阻塞,如Pierre Ronbin综合征、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Nager及第一第二腮弓综合征等。患儿在出生后常常因为舌后坠阻塞呼吸道而威胁到生命安全。近年来,下颌骨牵引成骨技术牵引延长下颌骨,在小下颌畸形中的运用解决了呼吸道梗阻的问题。本研究就小下颌畸形低龄患儿行下颌延长术围术期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下畸形 延长术 COLLINS综合征 气管插管 颌骨牵引成骨技术 上呼吸道狭窄 婴儿 术前
下载PDF
我国正颌外科的新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兴 张震康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5-167,共3页
关键词 外科 颌骨牵引成骨 畸形 OSAS
原文传递
全国第三次正颌外科学术会议纪要
20
作者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正颌外科学组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8-169,共2页
关键词 外科 颌骨牵引成骨 畸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