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上皮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颏下岛状瓣修复上颌术后缺损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新 伍虹 +5 位作者 陈伟良 王建广 张翠翠 潘朝斌 黄志权 赵小朋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去上皮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颏下岛状瓣对上颌骨术后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自2007年3月-2009年1月应用去上皮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颏下岛状瓣修复上颌骨术后缺损病例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 目的:探讨去上皮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颏下岛状瓣对上颌骨术后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自2007年3月-2009年1月应用去上皮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颏下岛状瓣修复上颌骨术后缺损病例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10例诊断为上颌牙龈鳞状细胞癌,其余3例诊断为硬腭鳞状细胞癌。依据Brown等提出的上颌骨缺损分类法,术后缺损为2a型.用以同期修复的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瓣长度约8~10cm.宽度约4~5cm。结果: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瓣的存活率为92.3%(12/13),未见供区并发症及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随访8~24个月.1例原发灶复发后死亡,2例颈淋巴结复发。结论:去上皮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颏下岛状瓣具有安全、简单、易于改良等优点,适用于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术后上颌骨缺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动脉瓣 去上皮颏下 动脉 下动脉 上颌骨缺损
下载PDF
应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治疗颏部黑痣 被引量:6
2
作者 段晨旺 赵穆欣 +3 位作者 刘晓吉 黄循镭 陈斌 李养群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427-1428,共2页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皮瓣修复颏部黑痣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6例颏部黑痣患者行一次性黑痣切除,设计颏下动脉皮瓣Ⅰ期修复黑痣切除后的创面。结果:6例颏部黑痣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患者及家属对术后外观满意,无挛缩现象发生。结论:...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皮瓣修复颏部黑痣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6例颏部黑痣患者行一次性黑痣切除,设计颏下动脉皮瓣Ⅰ期修复黑痣切除后的创面。结果:6例颏部黑痣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患者及家属对术后外观满意,无挛缩现象发生。结论:颏下动脉皮瓣与颏部组织类似的特性,颜色质地好,供区隐蔽,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快速,是Ⅰ期修复颏部黑痣的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动脉 黑痣
下载PDF
舌癌联合根治及同期颏下动脉岛状瓣修复术的护理 被引量:7
3
作者 苏华 洪秀琴 陶晓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对舌癌联合根治并行同期颏下动脉岛状瓣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方法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口腔护理和训练指导,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移植组织瓣的观察和护理以及正确的口腔护理和合理饮食。结果 8例... 目的对舌癌联合根治并行同期颏下动脉岛状瓣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方法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口腔护理和训练指导,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移植组织瓣的观察和护理以及正确的口腔护理和合理饮食。结果 8例患者创面均Ⅰ期愈合,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康复出院。结论精心治疗和护理是舌癌联合根治同期下颈动脉岛状瓣修复术成功的有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根治 下动脉岛状修复 术后护理
下载PDF
颏下动脉岛状瓣在口腔癌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文锋 郑东昕 +1 位作者 林天祯 周剑洪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岛状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对我院2010-03—2011-06期间,收治的15例口腔癌病灶切除术后所造成的软组织缺损, 设计以颏下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的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 结果:其中14例皮瓣全...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岛状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对我院2010-03—2011-06期间,收治的15例口腔癌病灶切除术后所造成的软组织缺损, 设计以颏下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的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 结果:其中14例皮瓣全部成活,另1例部分成活. 术后随访6个月~4 年,所有患者对术区外观及功能感到满意. 结论:颏下动脉岛状瓣与口腔区邻近、血供可靠、质地柔软、厚度适中、切取方便、制备简单、并发症少,是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动脉岛状 口腔癌 缺损 修复
下载PDF
颏下动脉蒂岛状瓣修复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9
5
作者 徐圣康 王玉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466-467,共2页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蒂岛状皮瓣修复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16例多种病变切除后所造成的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设计以颏下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6例被修复的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1~2...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蒂岛状皮瓣修复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16例多种病变切除后所造成的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设计以颏下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6例被修复的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1~2年,所有患者对术区外观感到满意,无再度挛缩显现发生。结论:颏下动脉蒂岛状瓣具有下颜面部组织类似的特性,颜色、质地好,供区隐蔽,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快速,是修复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动脉蒂岛状 下颜面部 皮肤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面-颏下动脉岛状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伟良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第1期2-11,共10页
面⁃颏下动脉岛状皮瓣(facial⁃submentalarteryislandflap,FSAIF)是由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筋膜皮瓣,其与口腔颌面部缺损区相邻,其质地、色泽与头面部相似,该瓣血供恒定且血运充分,制备较简单,成活率高,并发症少。根据所携带的组织,FSAI... 面⁃颏下动脉岛状皮瓣(facial⁃submentalarteryislandflap,FSAIF)是由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筋膜皮瓣,其与口腔颌面部缺损区相邻,其质地、色泽与头面部相似,该瓣血供恒定且血运充分,制备较简单,成活率高,并发症少。根据所携带的组织,FSAIF可分为筋膜皮瓣、肌皮瓣、单纯皮瓣等,该瓣还可制备成带下颌骨的骨筋膜(肌)皮瓣,修复上颌骨缺损。由于其为带蒂瓣,能够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卧床制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中型缺损修复。医师在使用FSAIF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未发生颈淋巴结转移者可安全使用;对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但无淋巴结外扩展者,在颈淋巴清扫彻底的前提下可使用该皮瓣。FSAIF修复禁忌证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且有淋巴结外扩展,此时,应选择其他组织瓣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动脉岛状皮 面⁃下动脉岛状 带蒂 头颈部缺损 口腔颌面部缺损 修复重建 口腔癌 口咽癌 唇癌 颈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外扩展
下载PDF
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瓣修复65例腭癌术后BrownⅡ类缺损的疗效评价
7
作者 王友元 刘志新 +5 位作者 朱川东 周斌 袁开放 汪延 杨朝晖 陈伟良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目的:比较使用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瓣(facial-submental artery island flap,FSAIF)同期修复年轻或老年腭癌患者肿瘤术后BrownⅡ类缺损的疗效。方法:65例腭部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术后缺损采用FSAIF修复。患者按年龄分为2组—年轻组(≤60... 目的:比较使用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瓣(facial-submental artery island flap,FSAIF)同期修复年轻或老年腭癌患者肿瘤术后BrownⅡ类缺损的疗效。方法:65例腭部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术后缺损采用FSAIF修复。患者按年龄分为2组—年轻组(≤60岁)35例,老年组(> 60岁)30例。2组患者心脑血管等其他疾病的比例分别为37.1%(13/35)和156.7%(47/30)。临床分期包括Ⅰ、Ⅱ和Ⅲ期,年轻组分别为8.6%、85.7%和5.7%,老年组分别为6.7%、86.7%和6.7%。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组间数据差异。结果:65例BrownⅡ类上颌骨缺损中,Ⅱa类4例,Ⅱb 49例,Ⅱc 5例和Ⅱd 7例。皮瓣成活率为96.9%(63/65)。老年组伴发疾病的几率显著高于年轻组(P<0.05)。2组间在性别、TNM分期、上颌骨缺损类型、皮瓣大小、皮瓣总存活率、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状态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瓣修复老年腭癌患者肿瘤术后BrownⅡ类缺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癌 上颌骨缺损 下动脉岛状 老年患者
下载PDF
面颏下动脉岛状皮瓣在口腔与口咽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重建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袁开放 陈伟良 +1 位作者 周斌 张大明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比较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cavit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C⁃SCC)和口咽鳞状细胞癌(oroph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P⁃SCC)切除后应用面颏下动脉岛状皮瓣(facial⁃submental artery island flap,FSAIF)重建术区缺损的临... 目的比较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cavit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C⁃SCC)和口咽鳞状细胞癌(oroph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P⁃SCC)切除后应用面颏下动脉岛状皮瓣(facial⁃submental artery island flap,FSAIF)重建术区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3例原发部位为口腔的鳞状细胞癌、72例口咽鳞状细胞癌患者根治术后,以FSAIF修复术后缺损,观察术后两组皮瓣的并发症及成功率,评估比较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吞咽、语音功能,并随访两组患者生存情况。结果OC⁃SCC组与OP⁃SCC组在TNM分期、皮瓣的皮岛大小、皮瓣成活率、局部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SCC组吞咽及语音结果优于OP⁃S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9~59个月的生存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SAIF可用于口腔和口咽癌术后缺损重建,但重建口咽癌术后缺损吞咽功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口咽 鳞状细胞 肿瘤 术后缺损 下动脉岛状皮 带蒂皮 功能修复 吞咽功能 言语功能 预后
下载PDF
带蒂颏下动脉岛状瓣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春 赵曦 +1 位作者 谭雪梅 雷晓旭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1年第5期383-385,共3页
目的观察带蒂颏下动脉岛状瓣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2015年6月至2020年8月,65例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切除术后采用颏下动脉岛状瓣进行软组织修复,分析皮瓣制备要点、缺损修复的效果及手术的安全性。结果皮瓣平均制... 目的观察带蒂颏下动脉岛状瓣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2015年6月至2020年8月,65例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切除术后采用颏下动脉岛状瓣进行软组织修复,分析皮瓣制备要点、缺损修复的效果及手术的安全性。结果皮瓣平均制备时间(65.44±12.23)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16±3.65)d。65例颏下动脉岛状瓣全部成活,其中有2例发生皮瓣感染,经换药冲洗皮瓣明显好转,未出现坏死。术后随访24个月,56例患者存活且无复发;2例患者发生原发灶局部复发,4例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3例患者死亡,均为术后未行放、化疗患者。结论带蒂颏下动脉岛状瓣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具有制备方便、并发症少、成活率高、术后外形恢复良好等优势,但须警惕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对于术前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应慎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动脉岛状 颌面部 恶性肿瘤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颏下动脉穿支皮瓣应用于早期口腔癌术后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默 李建成 +1 位作者 胡恺 董顺利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9期2243-2246,共4页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早期口腔癌术后缺损的效果及短期肿瘤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例口腔癌患者,其中男4例,女3例,全部采用颏下动脉穿支皮瓣一期修复术后缺损,并进行短期临床回顾性的研究。结果 ...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早期口腔癌术后缺损的效果及短期肿瘤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例口腔癌患者,其中男4例,女3例,全部采用颏下动脉穿支皮瓣一期修复术后缺损,并进行短期临床回顾性的研究。结果 7例皮瓣术后均成活,随访的6~30个月,未发现肿瘤原位复发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所有皮瓣形态,质地,粘膜化良好。结论颏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早期口腔癌术后缺损效果良好,短期内不易出现局部的复发或者转移,但长期的肿瘤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动脉穿支皮 口腔癌
下载PDF
颏下动脉穿支皮瓣在临床头颈肿瘤修复中的应用
11
作者 贾忆莲 李连贺 +4 位作者 王洪敏 武卫民 谭福宪 温振雷 王红梅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11期681-685,共5页
目的 探讨颏下动脉穿支皮瓣及逆行穿支皮瓣在头颈肿瘤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朝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23例头颈肿瘤修复患者资料,其中22例顺行颏下动脉穿支皮瓣,1例逆行颏下动脉穿支皮瓣,观察术后皮瓣存活率... 目的 探讨颏下动脉穿支皮瓣及逆行穿支皮瓣在头颈肿瘤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朝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23例头颈肿瘤修复患者资料,其中22例顺行颏下动脉穿支皮瓣,1例逆行颏下动脉穿支皮瓣,观察术后皮瓣存活率,皮瓣色泽,功能恢复等结果。结果 23例患者中,1例术后出现皮瓣部分坏死,经剪除坏死组织旷置创面并予以抗炎对症治疗后好转,其余皮瓣未见坏死,恢复良好,血运通畅。手术时间270~595 min,平均时间453.3 min,其中取瓣时间30~60 min,平均取瓣时间为41.7 min。术后病理结果:4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右侧颈部淋巴结转移3例,左侧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术后1个月随访,23例患者皮瓣愈合良好,血运通畅,外形恢复良好,功能恢复尚可。结论 颏下动脉穿支皮瓣血供稳定,移植后成活率高,皮瓣轻薄而操作灵活,与头面部皮肤纹理更接近,适用于多部位组织修补,肿瘤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成本低,是头颈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的可靠选择。逆行颏下动脉穿支皮瓣具有解剖基础和临床可行性,可应用于修复头颈颌面部的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修复外科手术 外科皮 下动脉穿支皮
下载PDF
颈前两个动脉岛状肌皮瓣在口腔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葛淑芬 李瑞武 +1 位作者 孙长伏 谭学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1-402,共2页
目的:寻求口腔癌扩大切除术后缺损修复较理想的组织瓣,以恢复功能和外形,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收集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44例,皮瓣面积为9.0 cm×6.5 cm^5.0 cm×3.5 cm;舌骨下肌群肌皮瓣修复10例,面积为9.0 cm×6.0... 目的:寻求口腔癌扩大切除术后缺损修复较理想的组织瓣,以恢复功能和外形,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收集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44例,皮瓣面积为9.0 cm×6.5 cm^5.0 cm×3.5 cm;舌骨下肌群肌皮瓣修复10例,面积为9.0 cm×6.0 cm^6.0 cm×5.0 cm。结果:颏下动脉岛状瓣成活率为93.36%;舌骨下肌群瓣成活率近100%。结论:颈前两个动脉岛状肌皮瓣具有成活率高、操作简单、技术难度小、可与颈清扫手术同期完成、供区可直接拉拢缝合、动脉蒂长,肌皮瓣转移灵活等优点,是口腔癌扩大切除术后中小组织缺损修复较理想的组织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动脉岛状 舌骨下肌群肌皮 口腔癌切除缺损修复
下载PDF
颏下皮瓣修复腮腺导管癌术后缺损1例
13
作者 王贺贺 李万举 +1 位作者 万光伦 孙敬武 《安徽医学》 2019年第12期1413-1414,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85岁,因左侧腮腺导管癌3次术后复发入院。查体:患者左腮腺区可见大小约4.5 cm×3.5 cm隆起,形态不规则,质地脆,触之易出血,活动度差;双耳听力下降,颈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心肺音未及明显异常。颈部CT示:左侧...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85岁,因左侧腮腺导管癌3次术后复发入院。查体:患者左腮腺区可见大小约4.5 cm×3.5 cm隆起,形态不规则,质地脆,触之易出血,活动度差;双耳听力下降,颈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心肺音未及明显异常。颈部CT示:左侧咬肌前方见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欠清晰,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见图1、2。初步诊断:左侧腮腺导管癌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动脉岛状 腮腺导管癌 颌面部修复 皮肤缺损
下载PDF
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曲昌锋 汪崇 +2 位作者 杨建 李德新 王有为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71-473,共3页
目的评价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并从皮瓣成活率、患者外形及功能的恢复、有无并发症发生、有无复发等... 目的评价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并从皮瓣成活率、患者外形及功能的恢复、有无并发症发生、有无复发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1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心端局部坏死。全部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面部外形满意,颈部瘢痕隐蔽,无下唇外翻、抬头困难、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年,未发现颈部转移和局部复发。结论颏下动脉岛状皮瓣血供恒定,制备简单,皮瓣柔软,供区隐蔽,是头颈部缺损修复重建的理想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动脉岛状皮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颏下动脉岛状皮瓣及穿支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法昱 孙长伏 +1 位作者 倪幼康 陆平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652-656,共5页
颏下动脉岛状皮瓣被发现已经超过20余年,在修复重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颏下及颌下区清扫的彻底性一直是肿瘤科医生担忧的问题,近些年发现的颏下动脉穿支皮瓣不但具备了颏下动脉岛状皮瓣的优点,而且有效避免了淋巴结转移的问题。文章就... 颏下动脉岛状皮瓣被发现已经超过20余年,在修复重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颏下及颌下区清扫的彻底性一直是肿瘤科医生担忧的问题,近些年发现的颏下动脉穿支皮瓣不但具备了颏下动脉岛状皮瓣的优点,而且有效避免了淋巴结转移的问题。文章就这两种皮瓣的历史进行简单回顾,介绍相关的解剖基础、制备方法及临床应用,希望引起头颈科医生对这一皮瓣应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动脉岛状皮 下动脉穿支皮 修复重建
原文传递
颏下动脉岛状瓣的解剖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健 江亮 朱又华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89,共5页
1990年,Martin等首次用法语报道了颏下动脉岛状瓣(submental artery island flap,SMAIF)在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1993年,该团队又以英语报道了其解剖学基础研究、切取方法和技巧以及临床应用情况;1995年,SMAIF被吴耀煌等率先引入国内[... 1990年,Martin等首次用法语报道了颏下动脉岛状瓣(submental artery island flap,SMAIF)在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1993年,该团队又以英语报道了其解剖学基础研究、切取方法和技巧以及临床应用情况;1995年,SMAIF被吴耀煌等率先引入国内[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动脉岛状 带蒂组织 穿支皮 血管化淋巴结皮
原文传递
颏下动脉岛状皮瓣在下咽、颈段食管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晓敏 蔡常琦 +4 位作者 张俊杰 武桂祥 马俊结 马士崟 李慧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年第4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在下咽、颈段食管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1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下咽肿瘤术后缺损的6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在下咽、颈段食管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1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下咽肿瘤术后缺损的6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4~76岁;国际抗癌联盟(UICC)临床分期:T2N1M0 1例、T2N2M0 1例、T3N1M0 3例、T4N1M0 1例;皮瓣大小3.5 cm×5 cm~5.0 cm×8 cm;累及食道入口修复2例。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皮瓣存活情况、喉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评估吞咽功能和GRABS嗓音量表评估发音质量,观察肿瘤局部复发转移情况。结果:6例患者手术切取皮瓣顺利,术后获随访2~36个月。患者皮瓣全部存活,切口一期愈合,无咽漏,吞咽功能均恢复良好(GUSS评为0级1例、1级3例、2级2例)。5例不同程度恢复发音功能(GRBAS评分0分2例、1分2例、2分1例) ,1例全喉切除患者丧失发音功能。3例术后1~6个月拔除气管套管,1例全喉切除、2例放疗后喉部水肿患者至末次随访尚未拔除气管套管。1例术后6个月发现肺部转移,余5例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颏下动脉岛状皮瓣血供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是下咽癌术后缺损修复重建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外科手术 外科皮 头颈部缺损 下动脉岛状皮
原文传递
颏下动脉穿支皮瓣在咽喉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时知 房居高 +6 位作者 李平栋 钟琦 侯丽珍 马泓智 冯凌 陈晓红 时倩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26-1130,共5页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穿支皮瓣在咽喉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27例行带蒂颏下动脉穿支皮瓣一期修复的口咽癌(10例)和下咽癌(1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23...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穿支皮瓣在咽喉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27例行带蒂颏下动脉穿支皮瓣一期修复的口咽癌(10例)和下咽癌(1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23例,女4例,年龄40~70岁。口咽癌中扁桃体癌5例,其中4例行颈-口联合入路扁桃体癌扩大切除术,1例行下颌骨裂开扁桃体癌切除术,舌根癌5例均行经颈外舌骨入路舌根癌切除术;下咽癌中梨状窝癌16例,均行保留喉功能的部分下咽部分喉切除术,咽后壁癌1例行部分下咽切除术。分析颏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咽癌及下咽癌缺损的预后、吞咽功能和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66个月,中位时间13个月。1例下咽癌患者因局部复发死亡,1例下咽癌患者因食管癌死亡,1例下咽癌患者舌根复发带瘤生存,余24例患者随访期间无复发和远处转移。估算2年生存率为92.9%,3年生存率为88.9%。术后并发症方面皮瓣坏死1例次,咽瘘1例次,皮下脂肪液化和积液2例次,淋巴瘘1例次。25例患者术后成功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为92.6%,其中下咽癌拔管率为16/17,口咽癌拔管率为9/10。25例成功拔除鼻饲管,完全经口进食率为92.6%。结论:颏下动脉穿支皮瓣制备成功率高,修复口咽和下咽癌术后缺损能够很好的恢复吞咽和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肿瘤 下咽肿瘤 修复外科手术 下动脉穿支皮
原文传递
改良颏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春 赵曦 +1 位作者 谭雪梅 雷晓旭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7期428-431,共4页
目的:研究改良颏下动脉穿支皮瓣(subment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SMAPF)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口腔颌外科收治的口腔癌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各30例,改良组给予... 目的:研究改良颏下动脉穿支皮瓣(subment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SMAPF)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口腔颌外科收治的口腔癌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各30例,改良组给予改良SMAPF进行术后软组织修复,常规组给予颏下动脉岛状皮瓣(submental island flap,SMIF)进行修复,比较两组皮瓣存活情况、皮瓣修复情况、皮瓣修复相关时间以及皮瓣修复效果。结果:两组皮瓣存活率均为100.00%;改良组皮瓣大小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血管蒂长度与常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改良组制瓣时间明显长于常规组(min),修复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创面色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改良组创面美观度、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改良SMAPF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且更加适用于中小型软组织缺损修复,是一种理想的皮瓣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下动脉穿支皮 口腔肿瘤 软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老年颊癌患者临近组织瓣修复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榆德 王连飞 +4 位作者 苏奎玮 王权炳 吴骞 高金星 程刚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21期3561-356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与颊脂肪垫瓣修复重建老年颊癌患者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老年口腔颊部鳞状细胞癌患者36例,其中使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SAIF)修复重建术后颊部... 目的探讨应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与颊脂肪垫瓣修复重建老年颊癌患者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老年口腔颊部鳞状细胞癌患者36例,其中使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SAIF)修复重建术后颊部软组织缺损20例(SAIF组),采用邻近颊脂肪垫瓣修复重建术后颊部软组织缺损16例(颊脂肪垫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皮瓣成功率、复发率、术后张口受限与术后生存质量等情况。结果SAIF组术后成活19例(95.00%),复发2例(10.00%),张口受限2例(10.00%),术后生存质量总评分(740.95±23.60)分;颊脂肪垫组术后成活15例(93.75%),复发1例(6.25%),张口受限3例(18.75%),术后生存质量总评分为(756.13±20.32)分。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颊癌患者SAIF与颊脂肪垫瓣均能较好的修复重建软组织缺损,并提高老年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动脉岛状皮 颊脂肪垫 颊癌 软组织缺损 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