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测量正常人眼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海滨 刘二华 +1 位作者 谭钢 李洁慧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100-103,共4页
目的应用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测量正常人眼黄斑区脉络膜厚度。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共116例(116眼)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将其分为3组:A组36例,年龄21—40岁;B组41例,年龄41—60岁,C组39例... 目的应用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测量正常人眼黄斑区脉络膜厚度。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共116例(116眼)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将其分为3组:A组36例,年龄21—40岁;B组41例,年龄41—60岁,C组39例,年龄61~80岁。采用CirrusHD—OCT深度增强成像技术,以长度为6mm的扫描线段对黄斑中心凹行180°方位扫描,测量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及由中心凹向鼻侧及颞侧每隔500μm直至2500μm的脉络膜厚度。并分析脉络膜厚度与年龄的关系。结果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平均厚度为(275.27±58.20)μm,由中心凹向鼻、颞侧脉络膜厚度逐渐变薄,至鼻侧2.5mm处为(174.21±48.75)μm,颞侧2.5mm处为(233.75±57.64)μm。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0.74,P〈0.01)。结论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可定量测量脉络膜厚度,脉络膜厚度与年龄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相干光断层成像 深度增强成像技术 脉络膜厚度
下载PDF
EDISD-OCT的眼科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伟亮 李双农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23-227,共5页
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EDI SD-OCT)是在频域相干光断层成像技术(SD-OCT)的基础上通过深度增强成像,可以清楚的观察脉络膜组织形态的变化及对脉络膜厚度进行测量。目前,对EDI SD-OCT的应用主要是在测量脉络膜厚度上,这样,对许多波... 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EDI SD-OCT)是在频域相干光断层成像技术(SD-OCT)的基础上通过深度增强成像,可以清楚的观察脉络膜组织形态的变化及对脉络膜厚度进行测量。目前,对EDI SD-OCT的应用主要是在测量脉络膜厚度上,这样,对许多波及脉络膜的眼部疾病有辅助诊断作用,如:高度近视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青光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各种脉络膜肿瘤等;此外对多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和疗效的随诊观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 脉络膜 测量
下载PDF
儿童隐匿性高度近视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韩雅军 石晶 +3 位作者 谭小波 杨洁 许雪妹 荆刘一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7-1111,共5页
目的:观察分析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09/2020-09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门诊首次就诊且未进行过任何近视矫正训练的儿童56例110眼纳入研究,根据儿童近视的临床... 目的:观察分析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09/2020-09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门诊首次就诊且未进行过任何近视矫正训练的儿童56例110眼纳入研究,根据儿童近视的临床表现分为隐匿性高度近视组(27例52眼)和对照组(29例58眼,普通近视儿童)。比较两组儿童黄斑各分区视网膜厚度情况,分析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中心凹平均视网膜厚度与基线资料的相关性。结果: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以黄斑中心凹最薄,内环区上方最厚。隐匿性高度近视组儿童黄斑9个分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均较对照组变薄,其中黄斑中心凹、外环区下方和颞侧处视网膜厚度有显著差异(均P<0.05)。随着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屈光度的增高,黄斑各分区的平均视网膜厚度值均降低。与对照组相同屈光度儿童比较,隐匿性高度近视组除0.00D≤屈光度≤-1.00D儿童外环区颞侧、-2.00D<屈光度≤-3.00D儿童黄斑中心凹平均视网膜厚度有明显差异(均P<0.05),其余各分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均无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中心凹平均视网膜厚度与性别、年龄、眼轴、眼压、角膜曲率均无相关性(P>0.05),与屈光度呈负相关性(r=-0.201,P<0.05)。结论: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视网膜厚度以黄斑中心凹最薄,内环区上方最厚,黄斑各分区平均视网膜厚度较相应屈光度数近视儿童薄。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中心凹平均视网膜厚度与屈光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高度近视 儿童 黄斑中心凹 视网膜厚度 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成像技术
下载PDF
儿童隐匿性高度近视脉络膜厚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韩雅军 石晶 +3 位作者 谭小波 荆刘一 杨洁 许雪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6-839,共4页
高度近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因其对眼底造成的不可逆性改变。高度近视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不及时干预可引起近视进一步加重,甚至失明。但近视的筛查经常遇到患儿近视度数不高,进一步检查发现已有高度近视眼底改... 高度近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因其对眼底造成的不可逆性改变。高度近视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不及时干预可引起近视进一步加重,甚至失明。但近视的筛查经常遇到患儿近视度数不高,进一步检查发现已有高度近视眼底改变,这种隐匿性的高度近视改变在诊疗过程中极容易被忽视。本文旨在总结近视儿童脉络膜厚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文献,为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临床研究提供相关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 高度近视 脉络膜厚度 儿童 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的深度增强成像技术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韩悠 席瑞洁 +3 位作者 陈鹏飞 史俊芳 戴丽 郝玉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12-2015,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手术对特发性黄斑裂孔(IMH)黄斑区脉络膜血流的影响及脉络膜微结构变化在黄斑裂孔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05/2015-12单眼IMH患者56例56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三通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吲哚菁绿辅助内界膜剥除...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手术对特发性黄斑裂孔(IMH)黄斑区脉络膜血流的影响及脉络膜微结构变化在黄斑裂孔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05/2015-12单眼IMH患者56例56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三通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吲哚菁绿辅助内界膜剥除+12%C3F8气体填充术。晶状体混浊者联合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及术后1、3、6mo行EDI SD-OCT检查,记录黄斑中心凹下及距中心凹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各1、3mm处共9个位点的脉络膜厚度。结果:术前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值为233.43±84.638μm,术后1、3、6mo SFCT分别为242.46±88.199,238.97±89.252,236.71±88.661μm,术后1mo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距中心凹下方3mm处的脉络膜厚度值(ICT3mm)术前(170.89±57.040μm)与术后1、3、6mo(179.63±62.941、179.74±65.981、180.80±58.379μm)相比呈逐渐增高趋势,但各个测量时间点的ICT3mm值两两比较无差异。距中心凹下方1mm处的脉络膜厚度值(ICT1mm)术前(207.37±67.502μm)与术后1、3、6mo(216.31±80.297、214.54±75.693、205.69±68.697μm)有差异(P<0.05),术后6mo与术后1mo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脉络膜厚度降低可能是黄斑裂孔形成的原因,IMH患者术后脉络膜厚度值变化与位置有关,可能与术中填塞气体的压迫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脉络膜厚度 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 玻璃体切割术 填塞气体
下载PDF
曲安奈德在合并NPDR的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伟亮 张薇 邵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36-1541,共6页
目的:对合并NPDR的白内障患者,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行后筋膜囊下注射TA,通过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EDI SD-OCT)检查对黄斑区术前术后的分析比较,研究曲安奈德对黄斑水肿的干预及预防作用。方法:在一项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中,... 目的:对合并NPDR的白内障患者,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行后筋膜囊下注射TA,通过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EDI SD-OCT)检查对黄斑区术前术后的分析比较,研究曲安奈德对黄斑水肿的干预及预防作用。方法:在一项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中,选取我院合并NPDR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在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时后筋膜囊下注射TA 40mg,对照组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术前、术后观察BCVA、IOP、CMT、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前和术后的BCVA均有差异(P<0.05);术后1wk时,对照组的SFCT比试验组增厚(t=2.165,P<0.05);术后2wk时,两组间CMT、SFCT均有差异(P<0.05);术后1mo时,两组间BCVA、CMT均有差异(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的IOP无差异(P>0.05)。对于术后发生DME,试验组、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0、11%。结论:NPDR患者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行后筋膜囊下注射TA,可能对DME的发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 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检查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黄斑水肿
下载PDF
Bardet-Biedl综合征眼底病变影像学特征
7
作者 李倩 彭晓燕 +2 位作者 张永鹏 朱晓青 周海英 《眼科》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9-184,共6页
目的了解Bardet-Biedl综合征(Bardet-Biedl syndrome,BBS)患者眼底病变的影像学特点。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诊断的8例BBS患者。方法回顾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者全身情况,采用Sanger测序BBS1-BBS12基因进行基因诊断,... 目的了解Bardet-Biedl综合征(Bardet-Biedl syndrome,BBS)患者眼底病变的影像学特点。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诊断的8例BBS患者。方法回顾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者全身情况,采用Sanger测序BBS1-BBS12基因进行基因诊断,并采用眼底彩像、眼底自发荧光(FAF)、频域相干光断层成像(SD-OCT)和增强深度成像(EDI-OCT)对患者眼底病变进行评估。主要指标病变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突变筛查确定了6例患者的致病突变分别位于BBS1、BBS2、BBS4和BBS7基因。所有患者均显示视盘蜡黄色萎缩、视网膜血管缩窄、中周部眼底视网膜色素上皮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萎缩,且均有不同程度黄斑形态异常。SD-OCT显示不同BBS患者之间黄斑区视网膜形态改变存在较大差异,视网膜退行变类型可分为弥漫性退变、向心性退变和离心性退变三类。EDI-OCT检查显示6例患者(12眼)出现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薄变甚至消失。结论多种视网膜影像学检查显示BBS患者黄斑区视网膜退行性改变可呈向心性、离心性以及弥漫性退变多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det-Biedl综合征 频域相干光断层成像 增强深度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