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薜荔榕小蜂幼虫虫龄的划分 被引量:4
1
作者 包甜甜 陈友铃 +3 位作者 吴文珊 吴婷婷 张兴坦 周莲香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08-1515,共8页
【目的】薜荔Ficus pumila.var.pumila既是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生态系统的关键树种,也是城市垂直绿化的重要树种。薜荔榕小蜂Wiebesia pumilae是薜荔的专性传粉蜂。榕小蜂幼虫长期生活于隐头花序内的虫瘿中,虫体小,龄期长,观测困难。本研... 【目的】薜荔Ficus pumila.var.pumila既是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生态系统的关键树种,也是城市垂直绿化的重要树种。薜荔榕小蜂Wiebesia pumilae是薜荔的专性传粉蜂。榕小蜂幼虫长期生活于隐头花序内的虫瘿中,虫体小,龄期长,观测困难。本研究旨在建立榕小蜂幼虫虫龄的划分标准,探讨确定隐蔽性昆虫幼虫龄数和龄期的可靠方法。【方法】共采集447头不同龄期的薜荔榕小蜂幼虫,对幼虫头壳宽、第3节宽、体长和周长4个形态指标进行测量,利用频次分布法确定幼虫龄数,并用众数龄期测定法计算各龄幼虫的龄期。【结果】幼虫头壳宽、第3节宽、体长和周长的频次分布均呈5个峰,表明幼虫发育龄数为5龄。因第3节宽的变异系数大于20%,不适合作为虫龄划分的指标。回归分析表明幼虫头壳宽、体长和周长的测量值与虫龄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由于体长测量值与虫龄回归曲线的判定系数(R^2)最高,因此体长为分龄的最佳测量指标,其回归方程为y=0.14e^0.55x(P<0.01,R^2=0.97)。夏季薜荔榕小蜂1-5龄幼虫的龄期分别为4.29,13.19,6.27,24.46和8.90 d,总幼虫期为57.11 d。【结论】本研究明确了薜荔榕小蜂幼虫的龄数和龄期,并筛选出榕小蜂幼虫最佳分龄指标,为榕小蜂发育以及榕-蜂协同进化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薜荔榕小蜂 传粉蜂 幼虫 头壳宽 体长 频次分布法
下载PDF
棉铃虫2代卵在夏大豆上的空间分布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希国 吴举彬 +1 位作者 孟庆俭 郑方强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3-35,共3页
利用频次分布法和聚集指标法研究结果表明,二代棉铃虫卵在夏大豆上呈聚集分布,聚集的原因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其空间分布型符合负二项分布。二代棉铃虫卵主要产在夏大豆的叶片上,叶片正反面的落卵量无显著差异。有卵株率和卵平均密度之... 利用频次分布法和聚集指标法研究结果表明,二代棉铃虫卵在夏大豆上呈聚集分布,聚集的原因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其空间分布型符合负二项分布。二代棉铃虫卵主要产在夏大豆的叶片上,叶片正反面的落卵量无显著差异。有卵株率和卵平均密度之间为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棉铃虫 空间分布 频次分布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