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规模电力系统频率动态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晓茹 LIU Yilu 《南方电网技术》 2010年第1期11-17,共7页
给出美国东部电网和中国川渝电网的频率动态测量结果,并分析频率动态的时空分布特性。阐述频率动态研究的一些重要方法和结论,指出现有方法分析大规模电网频率动态的不足。从理论上探讨大规模电网频率动态分析的机电波方法,推导出频率... 给出美国东部电网和中国川渝电网的频率动态测量结果,并分析频率动态的时空分布特性。阐述频率动态研究的一些重要方法和结论,指出现有方法分析大规模电网频率动态的不足。从理论上探讨大规模电网频率动态分析的机电波方法,推导出频率波方程和频率波色散关系,从而提出了一种从频率波传播分析频率动态时空特性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 频率动态分析 频率监测网(FNET) 机电波
下载PDF
高速列车车体结构强度及动态频率响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宁伟 陈贝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3年第5期90-92,共3页
铝合金车体因其加工性能好、密度小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轨道交通车体制造,为了保证车体在服役期间的结构安全性,在设计阶段进行整车结构强度和动态性能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根据EN-12663《铁路车辆车身结构要求》等标准对铝合金高速列车车... 铝合金车体因其加工性能好、密度小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轨道交通车体制造,为了保证车体在服役期间的结构安全性,在设计阶段进行整车结构强度和动态性能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根据EN-12663《铁路车辆车身结构要求》等标准对铝合金高速列车车体进行静强度、模态和频率响应分析。结果显示该高速列车车体结构强度性能指标满足许用要求,频率响应变化范围主要集中在7 Hz~15 Hz之间,车体一阶垂弯频率大于10 Hz,符合车体振动模态设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车体 结构强度分析 动态频率响应分析 高速列车
下载PDF
一种计及紧急功率支援的直流互联异步电网动态频率分析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胡益 王晓茹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859-2868,共10页
针对于直流互联异步电网,提出了一种可在计及直流紧急功率支援情况下,同时考虑直流两侧电网频率响应的扰动后动态频率分析方法。该方法对直流两侧电网的交流系统网络方程、综合负荷的静态模型、发电机原动机-调速器系统模型以及HVDC输... 针对于直流互联异步电网,提出了一种可在计及直流紧急功率支援情况下,同时考虑直流两侧电网频率响应的扰动后动态频率分析方法。该方法对直流两侧电网的交流系统网络方程、综合负荷的静态模型、发电机原动机-调速器系统模型以及HVDC输电系统准稳态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基于广域量测数据建立了直流互联异步电网扰动后的系统状态方程,可以同时求解出计及直流紧急功率支援的两侧电网频率动态响应。在此基础上利用二分法思想调整功率支援量,还可以获取某侧电网扰动后的频率极值或稳态值恢复到期望值所需的直流紧急功率支援量。对一个典型的两区域直流互联异步电网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互联异步电网 直流紧急功率支援 动态频率分析 广域量测技术
下载PDF
含风电的电力系统动态频率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叶希 林进钿 +3 位作者 唐权 李婷 王云玲 叶圣永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68-75,共8页
研究了风电接入某实际电力系统对系统动态频率产生的影响。通过建立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动态模型和含风电的实际电力系统模型,对含风电的电力系统动态频率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风速扰动对系统动态频率的影响、风电渗透率上升对系... 研究了风电接入某实际电力系统对系统动态频率产生的影响。通过建立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动态模型和含风电的实际电力系统模型,对含风电的电力系统动态频率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风速扰动对系统动态频率的影响、风电渗透率上升对系统频率调节能力的影响以及风机脱网故障对系统动态频率的影响。在风机增加了基于虚拟惯性的频率控制系统,研究了具有调频系统的风电机组对系统动态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规模风电场的风速扰动将导致系统频率出现显著波动;随着系统风电渗透率的增加,系统的调频能力将明显下降;风电场在故障下的风机脱网事故将对系统动态频率造成严重影响。增加频率控制系统使风电机组具备了一定的调频能力,有效地抑制了扰动情况下的系统频率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动态频率分析 风速扰动 风电渗透率 风机脱网 虚拟惯性控制 风机调频
下载PDF
三角洲感潮河段洪潮水位频率分析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俊鸿 黄大基 +3 位作者 吴赤蓬 许扬生 宋军 梁国昭 《热带地理》 2001年第4期342-345,共4页
根据珠江三角洲感潮河段年最高洪潮水位存在长期上升趋势的事实 ,提出了河口区感潮河段洪潮水位频率分析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新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 ,未来不同年代同频率的设计洪潮水位各不相同 ,也存在相应的长期变化趋势。以灯笼山站为... 根据珠江三角洲感潮河段年最高洪潮水位存在长期上升趋势的事实 ,提出了河口区感潮河段洪潮水位频率分析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新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 ,未来不同年代同频率的设计洪潮水位各不相同 ,也存在相应的长期变化趋势。以灯笼山站为例 ,新方法计算的 2 0 30年和 2 0 5 0年的百年一遇设计洪潮水位分别为 3 12m和3 2 8m ,比传统频率分析方法计算的结果分别高出 0 2 4m和 0 40m。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河口区的防洪标准时 ,根据洪潮水位的长期变化趋势作相应的动态调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频率分析 洪潮水位 西北江三角洲 防洪标准 时间系列
下载PDF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Speech Act of Apologies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ese Apologies Based on Face-Negotiation Theory
6
作者 LI Li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4年第8期620-630,共11页
Based on some insights from face-negotiation theory and through 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 (DCT), analyzing the frequencies of apology choice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Cross-Cultural Speech Act Re... Based on some insights from face-negotiation theory and through 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 (DCT), analyzing the frequencies of apology choice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Cross-Cultural Speech Act Realization Project (CCSARP), this paper addresses itself to exploration of the impact of face concept on pragmatic features of Chinese apologies and the dynamic relations between social parameters and the apologetic strategies. The data for this study are elicited from an open-ended DCT questionnaire and analysis of frequencies of apology strategies. The concept of Chinese fac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flict as well as its processing mode of seeking harmony make Chinese apology behavior more concerned with the recovery of estrangement relationships, and the apology strategies are used for the purpose of compensating for the face losses of the offenders. An apology will transfer emotional information to each other, to shift the focus of the conflict, quell conflicts, and ease relationships. The parameters of power and social distance have impact on the choice tendency of Illocutionary Force Indicating Devices (IFID), self-supportive, and other-supportive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apologies social parameters face-negotiation theory cultural influe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