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谱域相干的细胞动态检测技术
1
作者 崇博 朱永凯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73-278,共6页
将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技术(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应用于细胞膜厚的动态检测,引入了光谱干涉测量方法,通过对干涉光谱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表示物体深度位置信息的光程差信号。搭建了一套SD-OCT测... 将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技术(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应用于细胞膜厚的动态检测,引入了光谱干涉测量方法,通过对干涉光谱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表示物体深度位置信息的光程差信号。搭建了一套SD-OCT测量系统并设计了专门用于细胞检测的样品平台,检测精度达到μm量级,信噪比达70 db,是一种快速、实时、非接触的细胞分子膜厚动态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 细胞分子 干涉光谱 离散傅里叶变换 动态检测
下载PDF
SD-OCT与FFA在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方廷兵 严浩 吴雪丹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探讨频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技术(SD-OCT)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FFA)在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CM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84眼)行白内障手术患者,观察术后1、4、12、24周患... 目的 探讨频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技术(SD-OCT)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FFA)在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CM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84眼)行白内障手术患者,观察术后1、4、12、24周患者眼底情况,SD-OCT检测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和黄斑的凹旁以及颞侧、鼻侧的视网膜厚度;术后12周经FFA检测,记录患者CME的发生率。结果 术前及术后CMT各时段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4、12、24周CMT值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12周变化最为明显。术后CME在1周1眼(1.19%)、4周2眼(5.95%)、12周6眼(7.14%)、24周4眼(4.76%),在术后12周变化最为明显,在术后12周发生的6眼中,3眼呈微囊样变化,3眼为内外核间水肿增厚。4个象限术前、术后的视网膜厚度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4、12、24周患者的颞侧、上方、下方3个象限视网膜厚度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鼻侧视网膜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2周黄斑视网膜厚度变化最为明显。术后12周经SD-OCT与FAA检测患者CM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OCT能够快速准确地观察白内障黄斑区早期视网膜厚度的增加以及黄斑区水肿的形态,而FFA检测可以观察明显的渗漏现象,两种方案观察白内障术后患者水肿的结果不完全一致,相互协同,SD-OCT、FFA检查均可以作为CME的诊断与评估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技术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白内障 黄斑囊样水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