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下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对老年人超声支气管镜检查的影响
1
作者 白玉燕 周沂霖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0期1537-1542,共6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下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对老年人超声支气管镜检查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期间于本院明确诊断的实施无痛超声支气管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Ⅰ组(单纯丙泊酚组)、Ⅱ组(舒芬...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下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对老年人超声支气管镜检查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期间于本院明确诊断的实施无痛超声支气管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Ⅰ组(单纯丙泊酚组)、Ⅱ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和Ⅲ组(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组),每组各60例。比较各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Ⅲ组镜入喉腔和镜检结束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丙泊酚用量、麻醉起效时间、镜检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Ⅰ、Ⅱ组,镜入喉腔和镜检结束时SpO_(2)及Ramsay评分高于Ⅰ、Ⅱ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诱导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能够提升患者舒适度,具有较好的麻醉、镇痛及镇静效果,且术后不良反应更少,更适用于老年超声支气管镜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丙泊酚 舒芬太尼 超声支气管镜 脑电双频谱指数
下载PDF
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联合预警分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覃凤萍 邱雁飞 李东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63-0166,共4页
探究对神经外科手术重症监护室患者使用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联合预警分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拟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均为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预警分级护理,研究组30例患者使... 探究对神经外科手术重症监护室患者使用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联合预警分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拟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均为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预警分级护理,研究组30例患者使用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联合预警分级护理,将两组患者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认知功能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患者,P<0.05。结论 对神经外科手术重症监护室患者使用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联合预警分级护理效果较好,可以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防止术后认知能力下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重症监护病房 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联合预警分级护理
下载PDF
脑电双频谱指数指导下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激反应、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肖兵 周峰强 徐仁毅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4期1135-1139,共5页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指导下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激反应、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3月在江油市人民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11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指导下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激反应、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3月在江油市人民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11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n=53,BIS指导下全凭静脉麻醉)和观察组(n=60,BIS指导下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比较2组应激反应[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皮质醇(Cor)水平、丙二醛(MDA)水平]、苏醒质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苏醒时间)、认知功能、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插管即刻(T1)、切皮后10 min(T2)、手术结束时(T3)的SBP、DBP、HR较麻醉诱导前(T0)降低(均P<0.05),但观察组T1、T2、T3时SBP、DBP、H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72 h的Cor、MDA水平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72 h的Cor、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定向力恢复和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 MMSE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6、12、24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指导下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可减轻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提高苏醒质量,改善术后认知功能,缓解术后疼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颈骨折 脑电双频谱指数 七氟烷 静脉麻醉 应激反应 苏醒质量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麻醉深度影响
4
作者 盛曙光 朱杨林 张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62-666,共5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麻醉深度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麻醉深度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20)、观察A组(n=25)和观察B组(n=25)。对照组采取咪达唑仑0.05 mg/kg+舒芬太尼0.5μg/kg+依托咪酯0.3 mg/kg+罗库溴铵0.6 mg/kg进行全身麻醉,观察A组在全身麻醉前增加0.5μg/kg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观察B组在麻醉诱导前采取BIS把控输注右美托咪定,浓度为0.6 mg/mL。比较3组患者麻醉效果,分别在3组患者入室时(T_(1))、切皮时(T_(2))、手术开始后20 min(T_(3))、手术结束即刻(T_(4))的血氧饱和度(SpO_(2))、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评价麻醉深度情况,比较3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术中舒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最后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B组的麻醉效果Ⅰ级患者比例为88.00%,高于观察A组(60.00%)和对照组(40.00%),麻醉效果Ⅲ级患者比例为0,低于观察A组(4.00%)和对照组(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和T_(4)时,3组患者SpO_(2)、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和T_(3)时,观察B组和观察A组SpO_(2)均高于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与观察A组各时间点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及T 1和T 4的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患者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分别为(467.25±73.27)mg、(957.25±163.73)μg、(5.82±1.21)min,均明显低(短)于观察A组[(565.25±43.25)mg、(996.35±127.84)μg、(7.85±1.32)min]和对照组[(687.25±68.36)mg、(1126.35±179.26)μg、(10.87±1.3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观察A组(24.00%)与对照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监测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全身麻醉针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应用效果更优,同时该方法麻醉深度较好,可稳定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且可降低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谱指数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老年骨折 麻醉深度
下载PDF
脑电图双频谱指数监测对甲状腺手术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的影响
5
作者 杨琴 彭云红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分析脑电图双频谱指数(BIS)监测在甲状腺手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0月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甲状腺手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比组术中给予常规法监测... 目的分析脑电图双频谱指数(BIS)监测在甲状腺手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0月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甲状腺手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比组术中给予常规法监测,观察组术中给予BIS监测仪监测,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药物用量、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苏醒时间、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Ramsay评分、血清S100β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T_(2))、手术结束时(T_(3))、麻醉药物停用1 min后(T_(4)),观察组SBP、DBP均低于对比组,HR均慢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SE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观察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amsay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Ramsay评分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S100β水平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观察组血清S100β水平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低于对比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老年患者术中通过BIS监测,可维持血压、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缩短定向力、意识恢复时间,减轻术后认知功能受损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麻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双频谱指数 老年人 甲状腺手术 全身麻醉
下载PDF
右旋美托咪啶对全麻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及靶控输注异丙酚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李慧玲 佘守章 +2 位作者 莫世湟 陈勇 索琨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394-1396,共3页
目的 观察新型α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旋美托咪啶对全麻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及靶控输注 (TCI)异丙酚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年轻患者 30例 (ASAⅠ~Ⅱ级 ) ,将其随机双盲分为两组 :D组 (n =15 ) :右... 目的 观察新型α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旋美托咪啶对全麻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及靶控输注 (TCI)异丙酚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年轻患者 30例 (ASAⅠ~Ⅱ级 ) ,将其随机双盲分为两组 :D组 (n =15 ) :右旋美托咪啶 0 4 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 5ml静脉泵注 (5min) ,C组 (对照 ,n=15 ) :生理盐水 5ml,方法同D组 ,监测其BIS ,HR ,MAP ,SpO2 。结果 ①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基本相同 ,麻醉前BIS分别为 92± 1和 90± 2 ;②D组给予右旋美托咪啶后BIS出现进一步下降 ,由 5 1± 2降至 4 2± 16 ,C组则仍为 5 1± 3,无明显变化。D组减少异丙酚的Ct值 ,由 (3 6± 0 5 ) μg/ml减少至 (2 8± 1 3) μg/ml,可使BIS恢复 ,C组维持不变 ;异丙酚的用量D组比C组减少 8%~ 14 % (P <0 0 5 ) ;③D组使用右旋美托咪啶后HR明显减慢 ,由 (78 2± 13 0 )次 /min减为 (6 4 4± 8 8)次 /min ;MAP无明显变化 ;④术后苏醒期D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 ,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与C组相似 (P >0 0 5 ) ,患者拔管时烦躁的现象明显减少。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可产生明显镇静效应 ,能使BIS进一步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靶控输注 全麻患者 BIS 脑电双频谱指数 生理盐水 烦躁 目的观 结论 情况
下载PDF
脑电双频谱指数指导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异丙酚用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7
作者 欧伟明 戴玥 +2 位作者 杨承祥 仲吉英 黄淑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在异丙酚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60例在异丙酚静脉全麻下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早期妊娠妇女,随机分为三组,按预定的1度Ⅰ组静注异丙酚3mg/kg,Ⅱ组静注异丙酚使患者即时BIS值降至55~70,Ⅲ组静注...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在异丙酚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60例在异丙酚静脉全麻下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早期妊娠妇女,随机分为三组,按预定的1度Ⅰ组静注异丙酚3mg/kg,Ⅱ组静注异丙酚使患者即时BIS值降至55~70,Ⅲ组静注异丙酚使患者即时BIS值降至40~55,术中根据肢体活动情况或BIS值是否在预定范围内决定是否追加异丙酚(30mg/次),术中术后观察不同时点的BIS值、用药量、清醒时间、是否出现肢体活动等。结果:三组病人的总用药量无统计学差异,在术中平均BIS值、清醒时间及体动率上Ⅲ组与Ⅰ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脑电双频谱指数可用于指导无痛人流术中异丙酚的用量,为减少体动反应和使患者及时清醒,术中BIS值维持在40~55的范围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谱指数 无痛人工流产术 异丙酚 合理用药
下载PDF
脑电双频谱指数和心率变异指数联合用于监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深度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朱耀民 景桂霞 +1 位作者 刘翔 朱宇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3-627,共5页
目的采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心率变异指数(HRVI)联合监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深度,观察手术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程度及植物神经系统对外科手术等伤害刺激的反应性,更加合理地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深度。方... 目的采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心率变异指数(HRVI)联合监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深度,观察手术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程度及植物神经系统对外科手术等伤害刺激的反应性,更加合理地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深度。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全麻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0例,依麻醉深度检测手段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组Ⅰ)、BIS监测组(组Ⅱ)、HRVI监测组(组Ⅲ)、BIS和HRVI联合监测组(组Ⅳ),维持BIS值40~50,HRVI值30~40。结果麻醉期间组Ⅳ丙泊酚的使用量显著低于组Ⅰ、组Ⅱ和组Ⅲ;组Ⅲ、组Ⅳ瑞芬太尼的使用量显著高于组Ⅰ和组Ⅱ;组Ⅳ苏醒时间显著短于组Ⅰ、组Ⅱ和组Ⅲ;拔管后患者烦躁例数组Ⅲ、组Ⅳ显著低于组Ⅰ和组Ⅱ。4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术中知晓。结论采用BIS和HRVI联合监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麻醉深度,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手术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程度及植物神经系统对外科手术等伤害刺激的反应性,可更加合理地评价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谱指数 心率变异指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麻醉深度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下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在术中知晓预防中的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曲晓霞 麻海春 +1 位作者 苑野 冯春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应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评价BIS监测对术中知晓的预防作用。方法: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n=150)。两组患者均进行BIS监测,A组根据BIS值调控麻醉深...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应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评价BIS监测对术中知晓的预防作用。方法: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n=150)。两组患者均进行BIS监测,A组根据BIS值调控麻醉深度,确保麻醉期间BIS值<60;B组术中遮蔽BIS值,根据经验调控麻醉深度。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手术开始、麻醉停药、手术结束、麻醉苏醒、拔管时BIS值及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础BIS值、诱导结束时、清醒时及拔管时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时、麻醉维持和麻醉结束时BIS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知晓病例及怀疑知晓病例。B组无知晓病例,但存在2例怀疑知晓病例,2组怀疑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时采用BIS监测能够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预防术中知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谱指数 知晓 麻醉 全身
下载PDF
靶控输注咪唑安定时脑状态指数和脑电双频谱指数镇静深度监测准确性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邹亮 权翔 +3 位作者 林思芳 田首元 王丽萍 叶铁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0-333,共4页
目的比较脑状态指数(CSI)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在咪唑安定镇静深度监测方面的准确性。方法以20例男性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浆靶控输注方式,从30ng/ml开始,达到效应室平衡后,继续增加靶浓度(每次增加10ng/ml),直到挤压斜方肌有反应,... 目的比较脑状态指数(CSI)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在咪唑安定镇静深度监测方面的准确性。方法以20例男性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浆靶控输注方式,从30ng/ml开始,达到效应室平衡后,继续增加靶浓度(每次增加10ng/ml),直到挤压斜方肌有反应,即镇静评分(OAA/S)1级。每次达到平衡后评价OAA/S,整个镇静过程中同时监测BIS和CSI。计算BIS、CSI预测不同OAA/S分级的预测概率(Pk),采用概率分析计算受试者出现语言反应消失(LVC)及意识消失(LOR)时的BIS05、BIS50、BIS95和CSI05、CSI50、CSI95。结果在整个镇静过程中,BIS和CSI均与OAA/S有较好的相关性,随镇静程度加深,BIS与CSI都呈进行性下降。用于预测LVC时,BIS和CSI的Pk值分别为84%和74%;用于预测LOR时,BIS和CSI的Pk值分别为79%和68%。出现LVC时,BIS05、BIS50和BIS95分别为85.5、60.6和35.7,CSI05、CSI50和CSI95分别为82.2、65.2和30.3;出现LOR时,BIS05、BIS50和BIS95分别为79.7、47.6和15.6,CSI05、CSI50和CSI95分别为75.9、43.4和11.0。结论在靶控输注咪唑安定镇静时,BIS与CSI都与镇静深度有较好的相关性,且都能预测LVC和LOR,但BIS的预测能力优于C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状态指数 脑电双频谱指数 靶控输注 咪唑安定 镇静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诱导期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和循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金仿 唐建军 +3 位作者 古妙宁 孟婷婷 肖鸣 刘高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麻醉诱导期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和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分为3组:A组诱导前用Dex注射液先予负荷量1.0μg/kg,10 min泵完,维持0.5μg/(kg.h);B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注射液0.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麻醉诱导期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和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分为3组:A组诱导前用Dex注射液先予负荷量1.0μg/kg,10 min泵完,维持0.5μg/(kg.h);B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注射液0.04 mg/kg;C组为生理盐水对照。记录诱导前(T0)及诱导后1(T1)、2(T2)、3(T3)、5 min(T4),插管前(T5),插管后1(T6)、2(T7)、3(T8)、5 min(T9)的MBP、HR、RR、SpO2、PETCO2、BIS值和插管指标。结果 BIS值在麻醉诱导插管的窗口期,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插管后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麻醉诱导插管的窗口期,C组MAP、HR在T6、T7时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特殊。结论 Dex复合全麻麻醉诱可以强化镇静镇痛,可以作为全麻诱导的基础辅助药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麻诱导 脑电双频谱指数 循环功能
下载PDF
脑电双频谱指数在ICU镇静剂使用中的监测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宋青 周飞虎 +1 位作者 潘亮 王秀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在监测ICU患者镇静剂使用中的价值。方法人住ICU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患者持续微量泵泵人异丙酚和咪唑安定,用药量根据BIS值随时调整。Ⅰ组患者使BIS值维持在75~85,Ⅱ组患者使BIS值维持在65...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在监测ICU患者镇静剂使用中的价值。方法人住ICU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患者持续微量泵泵人异丙酚和咪唑安定,用药量根据BIS值随时调整。Ⅰ组患者使BIS值维持在75~85,Ⅱ组患者使BIS值维持在65~75,Ⅲ组患者使BIS值维持在55~65,并注意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用异丙酚和咪唑安定镇静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在Ⅰ和Ⅱ组患者问无明显变化(P〉0.05),而在Ⅲ组患者则有所降低(P〈0.05);Ⅰ组、Ⅱ组、Ⅲ组患者Ramsay评分平均分别为2.2、3.4、4.6;异丙酚用量分别为:(9.54±2.43)μg/kg·min、(12.69±3.12)μg/kg·min、(14.18±2.91)μg/kg·min,咪唑安定用量分别为:(0.23±0.09)μg/kg·min、(0.25±0.07)μg/kg·min、(0.28土0.11)μg/kg·min。结论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能很好反映患者的镇静深度。应根据ICU不同患者病情要求来取得不同的镇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谱指数 异丙酚 咪唑安定 镇静 重症监护室(ICU)
下载PDF
意识指数与脑电双频谱指数在无痛人流术镇静深度监测中的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民强 石浩文 +3 位作者 马明飞 何艳玲 刘丽 何仁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410-2411,共2页
人工流产是终止早期妊娠的常用手段之一,术中采用丙泊酚全麻可有效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由于多数医院门诊麻醉相关设备常较简陋,目前麻醉医师主要根据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体动反应及自主神经活动等判断麻醉深度,围术期可存在... 人工流产是终止早期妊娠的常用手段之一,术中采用丙泊酚全麻可有效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由于多数医院门诊麻醉相关设备常较简陋,目前麻醉医师主要根据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体动反应及自主神经活动等判断麻醉深度,围术期可存在镇静不足或过深,产生术中知晓或术后苏醒延迟等并发症。意识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IOC)为反应大脑意识水平的一种新型麻醉深度监测指标,目前鲜见其在门诊麻醉应用中的相关报道。本试验拟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探讨IOC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在无痛人流术镇静深度监测中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谱指数 无痛人流术 深度监测 镇静 终止早期妊娠 麻醉医师 自主神经活动 医院门诊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联合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在深低温停循环手术脑氧平衡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镜湘 沈耀峰 +2 位作者 陈旭 章琪 徐美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以近红外光谱(NIRS)联合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深低温停循环(DHCA)手术中脑氧平衡状况,分析监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例接受DHCA主动脉弓手术的患者,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30 min(T1)、主动脉阻断心脏停跳后(T2)、停循环5 mi... 目的以近红外光谱(NIRS)联合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深低温停循环(DHCA)手术中脑氧平衡状况,分析监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例接受DHCA主动脉弓手术的患者,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30 min(T1)、主动脉阻断心脏停跳后(T2)、停循环5 min(T3)、停循环30 min(T4)、循环恢复后10 min(T5)、心脏复跳(T6)、脱离体外循环后10 min(T7)、脱离体外循环后30 min(T8)和术毕(T9)时的BIS、NIRS监测指标脑组织氧合指数(TOI)、平均动脉压(MAP)以及T1~T9时点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等指标,观察术后患者意识恢复状况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TOI与MAP、BIS、SvO2的相关性。结果 12例患者中,8例患者麻醉期间BIS为20~50,TOI为55%~75%,停循环期间BIS为0,TOI>58%,术后次日清醒;2例术中出血较多患者TOI<55%的时间>30 min,术后5 d未醒;1例TOI<55%但时间<10 min的患者术后次日清醒时有明显躁动,镇静治疗后延迟1 d清醒;另1例患者疑为外科因素于术后4 h死亡。相关性分析显示,TOI与MAP、BIS无显著线性相关,但与SvO2呈显著正相关(r=0.581 9,P<0.05)。结论近红外脑氧联合BIS监测可用于DHCA手术脑氧平衡动态监测可综合判断术中脑保护效果;TOI与SvO2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停循环 近红外光谱 脑电双频谱指数 组织氧合指数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剂量芬太尼对全麻诱导时脑电双频谱指数和异丙酚靶控输注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虎 邹田田 徐志新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4-435,43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对全麻诱导时异丙酚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Ce)、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时芬太尼的适宜剂量。方法将择期行骨科手术全麻患者84例按芬太尼不同诱导剂量随机分为4组,即G1组(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对全麻诱导时异丙酚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Ce)、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时芬太尼的适宜剂量。方法将择期行骨科手术全麻患者84例按芬太尼不同诱导剂量随机分为4组,即G1组(2μg/kg)、G2组(4μg/kg)、G3组(6μg/kg)、G4组(8μg/kg)。观察麻醉诱导前(T0)、静注芬太尼4min后(T1)、意识消失时(T2)、BIS降到(45±5)时(T3)、静注维库溴铵4min后(T4)、气管插管即刻(T5)、插管后1min(T6)、插管后3min(T7)、插管后5min(T8)时收缩压(SP)、HR、BIS和T2、T3时异丙酚的Ce变化情况。记录试验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G2、G3、G4组患者在T2、T3时所需异丙酚Ce均较G1组低(P<0.01),G2、G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T1时BIS均较T0降低(P<0.01),G2、G3、G4组较G1组下降明显(P<0.01)。心动过缓和呛咳反应的发生率G3、G4组较G1、G2组高(P<0.05)。结论芬太尼4μg/kg诱导时对BIS数值影响较少,所需靶控输注(TCI)异丙酚的Ce较小,是复合TCI异丙酚诱导时的适宜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异丙酚 靶控输注 脑电双频谱指数
下载PDF
颈丛神经阻滞中丙泊酚靶控输注清醒镇静与脑电双频谱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马兰 薛荣亮 雷晓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26-427,共2页
关键词 颈丛神经阻滞 丙泊酚 靶控输注 清醒镇静 脑电双频谱指数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硬膜外麻醉的镇静作用及其对丙泊酚镇静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权翔 张砡 叶铁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利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来研究硬膜外麻醉的镇静作用,以及硬膜外麻醉对丙泊酚镇静作用的影响。方法40例全麻下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对照组和实验组。常规监测BIS,行硬膜外置管,给实验组硬膜外予1%利多卡... 目的利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来研究硬膜外麻醉的镇静作用,以及硬膜外麻醉对丙泊酚镇静作用的影响。方法40例全麻下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对照组和实验组。常规监测BIS,行硬膜外置管,给实验组硬膜外予1%利多卡因5mL作为试探量,8min后给予追加量为1%利多卡因和0.5%罗哌卡因的混合制剂5—10mL;给对照组硬膜外予(5+8)mL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硬膜外注射前、首次注射8、15和30min后的BIS、MAP、HR和SpO2。首次硬膜外注射30min后,靶控输注丙泊酚(初始血浆靶浓度4μg/mL)行全麻诱导,盲法记录BIS首次达50时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之后输注瑞芬太尼并给予罗库溴铵完成气管插管。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硬膜外注射后的30min内均没有观察到BIS的显著变化,两组间在各时间点上BIS值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BIS50时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2.14-0.5μg/mL和2.5±0.5μg/mL。结论单纯硬膜外麻醉没有可被BIS监测到的镇静作用,但联用丙泊酚时,可强化丙泊酚的镇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频谱指数 麻醉 硬膜外 二异丙酚
下载PDF
地氟醚对小儿脑电双频谱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蔡进 郭曲练 唐朝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3471-3473,共3页
目的探讨地氟醚对小儿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评价BIS在小儿地氟醚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ASA分级I~II级,气管内全麻下择期手术患儿(年龄3~6岁)。异丙酚、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行控制呼吸,吸入地氟醚维... 目的探讨地氟醚对小儿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评价BIS在小儿地氟醚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ASA分级I~II级,气管内全麻下择期手术患儿(年龄3~6岁)。异丙酚、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行控制呼吸,吸入地氟醚维持麻醉,调整吸入浓度,使地氟醚呼气末浓度依次维持在0.6MAC、1.0MAC和1.3MAC,每一浓度稳定20min。记录各时点的MAP,HR和BIS。结果地氟醚麻醉期,MAP和BIS与麻醉诱导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当地氟醚呼气末浓度由0.6~1.3MAC递增时,患儿MAP和HR无明显变化(P>0.05),而BIS逐渐下降(P<0.05)。MAP、HR与地氟醚呼气末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55和0.857(P>0.05),BIS与地氟醚呼气末浓度相关系数为-0.993(P<0.05)。结论在学龄前小儿地氟醚全麻中,BIS与地氟醚呼气末浓度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可用于监测学龄前小儿地氟醚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谱指数 麻醉深度 地氟醚 小儿
下载PDF
氨茶碱对七氟醚全麻苏醒期双频谱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志新 孙虎 +1 位作者 邹田田 尹极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3195-3197,共3页
目的评价氨茶碱对七氟醚全麻苏醒期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方法 60例ASAI-II级择期拟行外科手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麻醉诱导采用吸入七氟醚,维库溴铵0.08 m g/kg和2μg/kg芬太尼静脉注射,持续给予七氟醚和0.15μg/(kg.min)雷米芬太尼... 目的评价氨茶碱对七氟醚全麻苏醒期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方法 60例ASAI-II级择期拟行外科手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麻醉诱导采用吸入七氟醚,维库溴铵0.08 m g/kg和2μg/kg芬太尼静脉注射,持续给予七氟醚和0.15μg/(kg.min)雷米芬太尼维持麻醉,并保持BIS 45~50,手术结束时停用七氟醚和雷米芬太尼,患者随机给予2 m g/kg氨茶碱(A组)和生理盐水(P组),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睁眼、拔管和自述出生日期的恢复时间,记录麻醉前、手术中及给药后15 m in的BIS、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意识消失的BIS、保持BIS为45~50的七氟醚浓度和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给药后3~6 min A组心率比P组显著增高(P<0.01),自主呼吸、睁眼、拔管和口述出生日期的恢复时间A组显著缩短(P<0.05),给药后2~12m in A组BIS比B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七氟醚全麻苏醒期给予氨茶碱可以改善早期患者的BIS和临床恢复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茶碱 频谱指数 苏醒 七氟醚
下载PDF
双频谱指数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成杰 宁吉顺 +3 位作者 隋波 李训美 张汝金 柳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0期70-72,76,共4页
目的应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常规经验麻醉下瓣膜置换术病人的麻醉深度(意识水平),观察BIS在伤害性刺激时的变化。方法选择30例瓣膜置换术病人,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哌库溴铵及心血管活性药物对病人实施麻醉;术中监测并有专人分... 目的应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常规经验麻醉下瓣膜置换术病人的麻醉深度(意识水平),观察BIS在伤害性刺激时的变化。方法选择30例瓣膜置换术病人,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哌库溴铵及心血管活性药物对病人实施麻醉;术中监测并有专人分别记录入室(基础值)、诱导后、插管后、切皮后、锯胸骨时、缝胸骨时及术毕BIS和MAP,HR各参数值,观察不同阶段各参数的变化。结果诱导后各参数均明显降低,虽然切皮后、锯胸骨及缝胸骨等强刺激后MAP和HR未见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改变,但BIS却显著增高(P < 0.01);全部病人锯胸骨时BIS均在60(67.28±8.97)以上,缝胸骨时63(68.46±8.70)以上,而无1例低于50者。结论该组瓣膜置换术病人麻醉偏浅,尤以锯胸骨、缝胸骨及术毕等时段为甚,表现为BIS值偏高,有知晓发生;知晓可发生在临床认为满意的麻醉中;应用BIS监测,可更加合理地评价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指数 瓣膜置换术 麻醉深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