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豆素改性透明质酸颗粒乳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诸超 朱叶 +2 位作者 魏玮 顾瑶 刘晓亚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8-396,共9页
利用7-(2-羟基乙氧基)-4-甲基香豆素(HEMC)疏水改性透明质酸(HA)制得光敏双亲大分子(HA-HEMC),并通过自组装形成了HA-HEMC胶体粒子。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确定了HA-HEMC的结构及取代度;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纳米粒... 利用7-(2-羟基乙氧基)-4-甲基香豆素(HEMC)疏水改性透明质酸(HA)制得光敏双亲大分子(HA-HEMC),并通过自组装形成了HA-HEMC胶体粒子。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确定了HA-HEMC的结构及取代度;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纳米粒度仪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胶体粒子的性质及形貌进行了表征。进一步以HA-HEMC胶体粒子作为颗粒乳化剂稳定油水界面,研究了胶体粒子质量浓度、油相类型、水相pH和盐浓度对胶体粒子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A-HEMC可以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形成粒径约为236nm的球形胶体粒子;该胶体粒子能够在较宽的pH范围内(3-11)稳定水包油型乳液且所得乳液有良好的耐盐性;此外,HAHEMC胶体粒子还能稳定多种油-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疏水改性 光敏双亲大分子 自组装胶体粒子 颗粒乳化
下载PDF
肉桂酸改性透明质酸颗粒乳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冉海燕 洪慧 +5 位作者 诸超 邱野 吴瑞雪 朱叶 罗静 刘晓亚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62,共10页
将具有紫外吸收性能的单体肉桂酸(CA)引入天然大分子透明质酸(HA)中,制得疏水性改性HA(HA-CA),然后在二甲亚砜与水的混合溶剂中自组装制备HA-CA胶体粒子,并以之为颗粒乳化剂稳定油水界面制备Pickering乳液。通过紫外、核磁、纳米粒度仪... 将具有紫外吸收性能的单体肉桂酸(CA)引入天然大分子透明质酸(HA)中,制得疏水性改性HA(HA-CA),然后在二甲亚砜与水的混合溶剂中自组装制备HA-CA胶体粒子,并以之为颗粒乳化剂稳定油水界面制备Pickering乳液。通过紫外、核磁、纳米粒度仪、透射电镜、光学显微镜等方法对HA-CA、HA-CA胶体粒子及其所稳定的乳液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A-CA可以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形成粒径约为95nm的球形胶体粒子;所得的HA-CA胶体粒子可以有效地稳定油/水界面,制备水包油(O/W)型的Pickering乳液,且所得乳液具有良好的耐盐性和细胞相容性;此外该胶体粒子可稳定多种油/水体系,具有一定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肉桂酸 光敏双亲大分子 自组装胶体粒子 颗粒乳化
下载PDF
生物基颗粒乳化剂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崔鹏景 魏本喜 +3 位作者 邹金 陆平 朱胜虎 李信 《现代食品》 2023年第11期30-34,39,共6页
由于颗粒乳化剂在制备皮克林乳液的过程中无需添加化学表面活性剂或其他助剂,所以该乳液的安全性好并且稳定性高,近些年来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传统的无机来源颗粒已被证明可作为颗粒乳化剂制备皮克林乳液,然而其不可降解及生... 由于颗粒乳化剂在制备皮克林乳液的过程中无需添加化学表面活性剂或其他助剂,所以该乳液的安全性好并且稳定性高,近些年来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传统的无机来源颗粒已被证明可作为颗粒乳化剂制备皮克林乳液,然而其不可降解及生物不相容的特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与之相反,生物基来源颗粒可弥补无机颗粒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同时表现出较强的“可塑”性,可应用于食品及药物递送等领域。本文综述了常见生物基来源颗粒乳化剂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生物基颗粒乳化剂的发展方向,对皮克林乳液的制备与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乳化 生物基 制备 进展
下载PDF
P(NIPAM-co-AA)颗粒的单体比例对油水乳化性能的影响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尚琮 娄佳慧 +2 位作者 刘攀 王锐 刘继广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2-777,共6页
以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丙烯酸(AA)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良好球形形态的P(NIPAM-co-AA)响应性颗粒;采用SEM和FTIR对制备的P(NIPAM-co-AA)颗粒进行了表征;调控了颗粒中的单体比例,考察了单体比例对颗粒乳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以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丙烯酸(AA)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良好球形形态的P(NIPAM-co-AA)响应性颗粒;采用SEM和FTIR对制备的P(NIPAM-co-AA)颗粒进行了表征;调控了颗粒中的单体比例,考察了单体比例对颗粒乳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NIPAM-co-AA)颗粒中羧基含量的增加,乳液液滴变大;p H调控下的乳化性能研究确认了羧基对P(NIPAM-co-AA)颗粒乳化性质的影响。进一步制备了聚合物复合磁性颗粒,实现了乳液液滴的磁驱动和油水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性聚合物颗粒 亲疏水性转变 颗粒乳化 油水分离 磁回收颗粒乳化
下载PDF
颗粒乳化剂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6
5
作者 易成林 杨逸群 +2 位作者 江金强 刘晓亚 江明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5-79,共15页
近年来,颗粒乳化剂因其在食品、采油、化妆品、医药、催化以及功能纳米材料制备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近来颗粒乳化剂的研究进展,归纳了颗粒乳化剂的种类,包括:无机纳米粒子、表面改性或杂化的无机粒子、有机纳... 近年来,颗粒乳化剂因其在食品、采油、化妆品、医药、催化以及功能纳米材料制备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近来颗粒乳化剂的研究进展,归纳了颗粒乳化剂的种类,包括:无机纳米粒子、表面改性或杂化的无机粒子、有机纳米粒子以及特殊的颗粒乳化剂Janus粒子;并对颗粒乳化剂能够在油水界面稳定吸附的热力学机理和动力学行为进行了阐述,颗粒乳化剂在油水界面接触角以及粒径大小是其在界面稳定吸附的关键参数,而颗粒在油水界面的排布方式则主要受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重点介绍了颗粒乳化剂的热点应用,包括:(1)利用颗粒乳化剂制备Pickering乳液,以及通过对颗粒乳化剂的功能化,使得Pickering乳液具备环境响应性(即pH、盐浓度、温度、紫外光、磁场敏感响应性);(2)以颗粒乳化剂为构筑基元、以Pickering乳液为模板制备Janus颗粒、Colloidosome、具有多级结构的粒子或膜,以及多孔结构材料;(3)Janus粒子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乳化 Pickering乳液 纳米粒子 界面 Janus粒子
原文传递
尼莫地平自微乳化颗粒的研制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姿媛 欧丽红 +2 位作者 何泽民 蔡晓虹 崔升淼 《中国药师》 CAS 2013年第6期805-808,共4页
目的:制备尼莫地平固体自微乳化颗粒,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通过综合考察不同处方比例的成型率、重分散性及体外溶出度,筛选尼莫地平固体自微乳化颗粒的最佳处方,并对最佳处方的粒径、Zeta电位、溶出度进行考察,同时用差示扫描量热... 目的:制备尼莫地平固体自微乳化颗粒,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通过综合考察不同处方比例的成型率、重分散性及体外溶出度,筛选尼莫地平固体自微乳化颗粒的最佳处方,并对最佳处方的粒径、Zeta电位、溶出度进行考察,同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衍射考察尼莫地平在制剂存在状态。结果:最佳处方为尼莫地平-油酸乙酯-Tween 80-PEG400-糊精-乳糖-甘露醇的质量比为0.03:0.2:0.55:0.25:1:1:2,其自微乳化后平均粒径(28.8±0.71)nm,30 min溶出度达80.7%。结论:尼莫地平固体自微乳化颗粒制备简单,质量稳定,可提高药物溶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乳化颗粒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大分子颗粒乳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永威 易成林 +2 位作者 江金强 罗静 刘晓亚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3-86,共14页
近年来,纳米科技的蓬勃发展将颗粒乳化剂的研究热点从传统乳化领域拓展到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颗粒乳化剂体系也从最初的无机颗粒拓展到有机/无机复合颗粒乳化剂、聚合物颗粒乳化剂、天然大分子颗粒乳化剂等体系,并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 近年来,纳米科技的蓬勃发展将颗粒乳化剂的研究热点从传统乳化领域拓展到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颗粒乳化剂体系也从最初的无机颗粒拓展到有机/无机复合颗粒乳化剂、聚合物颗粒乳化剂、天然大分子颗粒乳化剂等体系,并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大分子颗粒乳化剂近期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颗粒乳化剂的基本概念和乳化机理,按化学组成分类阐述了大分子颗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环境响应性等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研究及该领域的研究新趋势进行了介绍,对它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天然大分子 颗粒乳化 环境响应性 Pickering乳液
原文传递
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对大鼠长期毒性实验
8
作者 王春柳 龙凯花 +5 位作者 杨洁 唐涛 臧巧真 李彤晖 辛永洁 李晔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2期1563-1568,共6页
目的考察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对大鼠的长期毒性。方法将120只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每组30只。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分别按照144,72,36... 目的考察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对大鼠的长期毒性。方法将120只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每组30只。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分别按照144,72,36倍人体服用剂量给药,并同时进行空白对照。于给药前、给药3,6个月及停药后4周进行大鼠体质量、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指数、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一般观察指标及体质量均未见显著变化:血液学指标:3个月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组淋巴细胞比率(LY)降低、单核细胞比率(MO)升高,中剂量组MO、嗜碱性细胞比率(BA)均显著升高(P<0.01),给药6个月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组红细胞容积(HCT)比率降低、中剂量组中性粒细胞计数(NE)升高(P<0.01);停药4周后,以上项目均恢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生化学指标:3个月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组总蛋白(TP)、球蛋白(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中剂量组TP均升高(P<0.05),大剂量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显著升高(P<0.01);给药6个月后大剂量组AST升高、三酰甘油(TG)降低(P<0.05),中剂量组肌酸激酶(CK)降低(P<0.05)、TG显著降低(P<0.01),小剂量组葡萄糖(Glu)显著降低(P<0.01);停药4周后,以上指标均可恢复。尸解及脏器指数:停药后大鼠出现肝脏、睾丸迟发型肿大,整个实验过程未出现动物死亡;病理组织检查未见显著变化。结论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长期服用毒性较低,可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 毒性 长期
下载PDF
关于视频的乳化沥青颗粒粒度分布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魏立岩 《河南科技》 2012年第12X期21-21,共1页
乳化沥青是优良的道路建筑材料,在公路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透层、粘层和封层;基层处治;厂拌、就地冷再生以及温拌沥青混合料。乳化沥青是由沥青经由高温剪切,形成微小的沥青液滴,在乳化剂的帮助下分散在水介质中... 乳化沥青是优良的道路建筑材料,在公路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透层、粘层和封层;基层处治;厂拌、就地冷再生以及温拌沥青混合料。乳化沥青是由沥青经由高温剪切,形成微小的沥青液滴,在乳化剂的帮助下分散在水介质中,其颗粒大小一般在1~20μm,颗粒粒度分布是其重要的工艺参数,它与沥青温度、水温度、磨机转速以及乳化剂类型等工艺配方密切相关,是乳化沥青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参数。它对乳化沥青的工程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如分裂时间、破乳时间、粘度、储存稳定性以及乳化沥青在集料表面的分布形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沥青颗粒 参数 研究
下载PDF
绞股蓝总皂苷固体自微乳化颗粒的处方筛选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苑 魏秀芳 +1 位作者 欧丽红 崔升淼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筛选绞股蓝总皂苷固体自微乳化颗粒(GPS-SSEG)的最佳处方配比。方法以乳化时间、粒径等为指标制定评分标准,筛选GPS自微乳释药系统最佳处方;对不同固体吸附剂吸附自微乳化药液的能力和颗粒的成型率、粒径、溶出度进行考察,筛选固体... 目的筛选绞股蓝总皂苷固体自微乳化颗粒(GPS-SSEG)的最佳处方配比。方法以乳化时间、粒径等为指标制定评分标准,筛选GPS自微乳释药系统最佳处方;对不同固体吸附剂吸附自微乳化药液的能力和颗粒的成型率、粒径、溶出度进行考察,筛选固体自微乳化颗粒最优处方。结果优化的GPSSSEG处方为:吐温-80∶transcutol P∶油酸乙酯∶可溶性淀粉∶乳糖∶甘露醇的质量比为11∶6∶3∶60∶10∶10,分散后平均粒径为36 nm,在45 min的体外溶出度是原料药的5倍。结论 GPS-SSEG显著提高了绞股蓝总皂苷的体外溶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皂苷 固体自微乳化颗粒 溶出度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山楂叶提取物固体自乳化颗粒中牡荆素鼠李糖苷的含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钰华 张建 +3 位作者 叶珍珍 何正 梁丽嫦 崔升淼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5-327,共3页
目的建立山楂叶提取物固体自乳化颗粒中牡荆素鼠李糖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四氢呋喃-甲醇-乙腈-2.8%冰醋酸(114:9:9:74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0 nm,流速为0.8 mL/min。结果牡荆素... 目的建立山楂叶提取物固体自乳化颗粒中牡荆素鼠李糖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四氢呋喃-甲醇-乙腈-2.8%冰醋酸(114:9:9:74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0 nm,流速为0.8 mL/min。结果牡荆素鼠李糖苷在19.8~198.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98%,RSD为1.2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山楂叶提取物固体自乳化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提取物 固体自乳化颗粒 牡荆素鼠李糖苷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固体自乳化颗粒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双燕 尹蓉莉 +3 位作者 崔名全 余泉毅 王浩 孙彩霞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25-27,42,共4页
目的:制备穿心莲内酯自乳化颗粒剂,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以前期优选自乳化处方为基础处方,通过对不同载体形成颗粒成型率及重分散性对比,选择载体,并对载体用量,载药量进行考察,优化处方比例,以形成颗粒剂外观、溶出度、粒径、乳... 目的:制备穿心莲内酯自乳化颗粒剂,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以前期优选自乳化处方为基础处方,通过对不同载体形成颗粒成型率及重分散性对比,选择载体,并对载体用量,载药量进行考察,优化处方比例,以形成颗粒剂外观、溶出度、粒径、乳化时间为评价指标,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穿心莲内酯自乳化颗粒径最佳处方为:穿心莲内酯0.1 g,自乳化液:泊洛沙姆-188=1∶4测得乳滴粒径为46.1 nm,自乳化时间为126 s。结论:所制备的穿心莲内酯自乳化制剂成型性好,能显著提高药物溶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自微乳化颗粒 溶出度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山楂叶总黄酮固体自乳化颗粒中牡荆素含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勇兵 欧丽红 崔升淼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第3期24-26,共3页
目的:建立山楂叶总黄酮固体自乳化颗粒中牡荆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8(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四氢呋喃甲醇-2.6%冰醋酸(35∶8∶1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40 nm;柱温40℃;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 目的:建立山楂叶总黄酮固体自乳化颗粒中牡荆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8(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四氢呋喃甲醇-2.6%冰醋酸(35∶8∶1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40 nm;柱温40℃;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牡荆素在2.08~20.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2.1%,RSD为1.3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山楂叶总黄酮固体自乳化颗粒中牡荆素的含量,为山楂叶总黄酮固体自乳化颗粒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总黄酮 固体自乳化颗粒 牡荆素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乳化沥青颗粒粒度分析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忠玉 刘栓 +1 位作者 陈小雪 刘延雷 《石油沥青》 2015年第3期14-17,共4页
乳化沥青颗粒粒径大小及分布是乳化沥青的一项关键参数,利用乳化沥青颗粒粒度分析仪可方便、准确地观测乳化沥青的颗粒粒径、分布情况及破乳变化过程。选用部分道路石油沥青和乳化剂制备乳化沥青样品,采用乳化沥青颗粒粒度分析仪对乳化... 乳化沥青颗粒粒径大小及分布是乳化沥青的一项关键参数,利用乳化沥青颗粒粒度分析仪可方便、准确地观测乳化沥青的颗粒粒径、分布情况及破乳变化过程。选用部分道路石油沥青和乳化剂制备乳化沥青样品,采用乳化沥青颗粒粒度分析仪对乳化沥青的颗粒粒径及分布进行试验分析,并观测乳化沥青的破乳过程,分析乳化沥青颗粒粒径及分布均匀性对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沥青颗粒 颗粒粒度分析仪 颗粒粒径
下载PDF
可见乳化颗粒的配制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15
作者 冈本亨 松浦惠衣子 +3 位作者 增田优 古贺信义 野田章 陆光崇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03年第4期55-56,共2页
1.绪言 乳液的物性是随其粒径的变化而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微乳化以后的乳液可以防止creaming(酪化)现象的产生.进一步将粒子微细化至几十纳米(10-9米),生成的乳液将呈透明状.
关键词 乳化颗粒 配制 化妆品 大型化 稳定性 应用
下载PDF
磺化聚磷腈微球的制备及其乳化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玮 卢荣杰 +3 位作者 胡琼 朱叶 罗静 刘晓亚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5-233,共9页
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4,4′-二羟基二苯砜(BPS)为单体,通过一步沉淀共聚法制备了环交联型聚磷腈(PZS)微球,然后利用浓硫酸对其进行改性得到磺化聚磷腈(SPZS)微球。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水接触角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SPZ... 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4,4′-二羟基二苯砜(BPS)为单体,通过一步沉淀共聚法制备了环交联型聚磷腈(PZS)微球,然后利用浓硫酸对其进行改性得到磺化聚磷腈(SPZS)微球。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水接触角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SPZS微球的结构、亲-疏水性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数码照片、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SPZS微球的乳化性能,并通过油相固化的方式考察了微球在油-水界面的形貌。结果表明:磺化改性有效改善了聚磷腈微球的亲水性;SPZS微球可长效稳定多种油-水体系,形成细腻的水包油型Pickering乳液;SPZS微球吸附于油-水界面上形成了致密的粒子膜,有效阻止了乳液滴的聚并;SPZS微球的浓度、油水体积比及NaCl浓度均会影响乳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腈微球 交联 磺化 颗粒乳化 乳化性能
下载PDF
双亲性无规光敏共聚物的疏水基元对其自组装胶束乳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易成林 孙建华 +1 位作者 魏玮 刘晓亚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共11页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化学组成的双亲性无规光敏共聚物,聚(7-对乙烯基苄氧基-4-甲基香豆素-r-丙烯酸)(P(VM-r-AA)),通过选择性溶剂法自组装获得纳米胶束,并将纳米胶束用作大分子颗粒乳化剂,研究其在甲苯-水界面的稳定性能。研究表明...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化学组成的双亲性无规光敏共聚物,聚(7-对乙烯基苄氧基-4-甲基香豆素-r-丙烯酸)(P(VM-r-AA)),通过选择性溶剂法自组装获得纳米胶束,并将纳米胶束用作大分子颗粒乳化剂,研究其在甲苯-水界面的稳定性能。研究表明:聚合物疏水基元含量的增加使自组装胶束结构由溶胀的微凝胶状向刚性颗粒状转变;同时,胶束初始乳化效率增加,但油水界面吸附稳定性显著下降。此外,通过对疏水基元PVM的摩尔分数为12%的胶束进行辐照交联,并研究其在不同pH下的乳化性能,结果表明:胶束表面溶胀的双亲性链段对其乳化性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未交联的胶束保持着良好的乳化性能;而交联的胶束形变能力变差、刚性增强,在碱性条件下,彻底失去乳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亲性 无规共聚物 自组装 颗粒乳化 疏水作用 光照交联
下载PDF
支化型交替聚(苯乙烯-alt-马来酸酐)自组装胶束的制备及其乳化性能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婷 易成林 +1 位作者 刘敬成 刘晓亚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4-171,共8页
利用支化型交替聚(苯乙烯-alt-马来酸酐) (BPSMA)在选择性溶剂DMF-H2O中自组装制备球形胶束,以该胶束作为新型颗粒乳化剂稳定油-水体系,探讨胶束浓度和pH对BPSMA胶束乳化性能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追踪了聚合物溶液... 利用支化型交替聚(苯乙烯-alt-马来酸酐) (BPSMA)在选择性溶剂DMF-H2O中自组装制备球形胶束,以该胶束作为新型颗粒乳化剂稳定油-水体系,探讨胶束浓度和pH对BPSMA胶束乳化性能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追踪了聚合物溶液自组装过程;粒径及Zeta电位分析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BPSMA胶束的基本性质;利用光学显微镜分析了乳液性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胶束在固化后的油滴表面的形貌。结果表明:BPSMA胶束具有优异的乳化效率,在极低的质量浓度下(0.25 -1.00 mg/mL)亦可长期稳定乳液;BPSMA胶束所稳定的乳液具有明显的pH响应性,当pH≤6时,胶束呈球形颗粒状吸附并稳定于油水界面,当pH〉6时,胶束从油水界面脱离,乳液破乳;此外,BPSMA胶束作为颗粒乳化剂还具备良好的普适性,可以长效稳定碳酸二辛脂、辛酸丙基庚酯、硅油、棕榈酸异辛酯和润肤油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化型交替共聚物 自组装胶束 颗粒乳化 乳化性能
下载PDF
核交联型双亲聚合物胶体粒子的制备及其乳化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琼 朱叶 +3 位作者 魏玮 易成林 顾瑶 刘晓亚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60,共10页
以三硫代碳酸酯为链转移剂,合成了端羧基聚(丙烯酸-r-苯乙烯)(P(AA-r-St))大分子链转移剂;将其用于二乙烯基苯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RAFT)聚合,一步制备了以交联聚二乙烯基苯为内核、P(AA-r-St)为核外大分子链的双亲... 以三硫代碳酸酯为链转移剂,合成了端羧基聚(丙烯酸-r-苯乙烯)(P(AA-r-St))大分子链转移剂;将其用于二乙烯基苯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RAFT)聚合,一步制备了以交联聚二乙烯基苯为内核、P(AA-r-St)为核外大分子链的双亲聚合物胶体粒子。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确定了大分子链转移剂的化学结构;采用纳米粒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水接触角测试对胶体粒子的尺寸、形貌及亲-疏水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核外大分子链的化学组成、水相pH、油-水体积比以及油相类型对胶体粒子乳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油相固化的方式考察了胶体粒子在油-水界面的形貌。结果表明:改变核外大分子链的化学组成可有效调控胶体粒子的尺寸、亲-疏水性及乳化性能;当核外大分子链中疏水基元St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1%时,胶体粒子能够在较宽的pH范围(3~11)稳定水包油型乳液,最大油相体积分数达66.7%;胶体粒子吸附于油-水界面上,有效阻止了乳液滴的聚并;此外,胶体粒子可长效稳定多种油-水体系,作为颗粒乳化剂具有良好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T聚合 核交联 聚合物胶体粒子 颗粒乳化 乳化性能
下载PDF
蛋白浓度对热致大豆球蛋白颗粒Pickering乳液稳定剂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群文 唐传核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5-49,共5页
该文利用大豆球蛋白(SG)为原料,通过在不同浓度下加热处理(100℃,30 min)得到一系列SG颗粒,利用动态光散射技术(DLS)、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手段研究了SG颗粒的性质(粒径、电位、微结构、表面疏水性)及其稳定乳液的性质。结果... 该文利用大豆球蛋白(SG)为原料,通过在不同浓度下加热处理(100℃,30 min)得到一系列SG颗粒,利用动态光散射技术(DLS)、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手段研究了SG颗粒的性质(粒径、电位、微结构、表面疏水性)及其稳定乳液的性质。结果发现,加热处理可以显著地增加颗粒粒径(90~150 nm)及表面疏水性(提升了5~8倍),其程度受加热时蛋白浓度影响。加热处理不仅提高了SG颗粒的乳化性能,还提高了其抗乳液凝聚稳定性(储藏14 d内),表明了SG颗粒具有良好的作为Pickering乳液稳定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球蛋白 加热处理 Pickering乳液 颗粒乳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