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年1月广州颗粒物数浓度污染特征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涛 陶俊 +3 位作者 王伯光 朱李华 韩静磊 许振成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4,共4页
于2008年1月利用颗粒物计数器(CPC)、颗粒物在线观测仪(TEOM1400a)、自动气象站以及现时天气现象传感器(PWD22)获得了大气颗粒物中每分钟颗粒物数浓度、每30分钟PM2,浓度、风速、相对湿度、降雨量等气象因子以及大气能见度。结... 于2008年1月利用颗粒物计数器(CPC)、颗粒物在线观测仪(TEOM1400a)、自动气象站以及现时天气现象传感器(PWD22)获得了大气颗粒物中每分钟颗粒物数浓度、每30分钟PM2,浓度、风速、相对湿度、降雨量等气象因子以及大气能见度。结果发现,1月份能见度低于10km的天数达到25天,其中灰霾天气有17天。灰霾天气下,颗粒物数浓度为22032±4731个,立方厘米,PM2.5浓度为123.1±64.5μg/m^3。非灰霾和灰霾天气下颗粒物数浓度日变化趋势总体比较接近,但在13:00-16:00时段,非灰霾天气条件下颗粒物数浓度变化比较明显,而灰霾天气条件下颗粒物数浓度变化比较平缓。观测期内颗粒物数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呈负相关,与PM2.5质量浓度、温度呈正相关。灰霾天气下颗粒物数浓度与PM2.5浓度、相对湿度的相关性系数绝对值明显高于非灰霾天气下颗粒物数浓度与这两者的相关性系数绝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浓度 PM2.5 大气能见度 相对湿度
下载PDF
北京城区2007~2012年细颗粒物数浓度时空演化 被引量:12
2
作者 熊秋林 赵文吉 +2 位作者 宫兆宁 赵文慧 唐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23-2130,共8页
为反映近年来北京城区细颗粒物数浓度时空演化过程,利用MODEL3886GEO-α手持式激光粒子计数仪连续采集了2007-2012年北京城区93个采样点6月上旬~7月上旬(非采暖期)和12月上旬~次年的1月上旬(采暖期)细粒径颗粒物PM(0.3,0.3-0.5,... 为反映近年来北京城区细颗粒物数浓度时空演化过程,利用MODEL3886GEO-α手持式激光粒子计数仪连续采集了2007-2012年北京城区93个采样点6月上旬~7月上旬(非采暖期)和12月上旬~次年的1月上旬(采暖期)细粒径颗粒物PM(0.3,0.3-0.5,0.5-1.0)的粒子数浓度数据,然后在地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探究了北京城区细颗粒物数浓度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PMo3在采暖期的数值均高于其在非采暖期的浓度值,而PM0.3-0.5和PM0.5-1.0在两个不同的采样期浓度值有高有低;采暖期不同下垫面细颗粒浓度差异较明显,而非采暖期下垫面类型对细颗粒浓度的影响相对较弱;非采暖期,北京城区南部的丰台区和东部的朝阳区细颗粒物污染最严重,市中心次之,而北部的海淀区和西部的石景山区污染相对较轻;采暖期,北京城区细颗粒物污染主要集中在朝阳区的东部和东南部,以及市中心及其周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颗粒浓度 时空演化 采暖期 非采暖期
下载PDF
哈尔滨市采暖期颗粒物数浓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薇 黄丽坤 田甜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6年第2期46-51,共6页
研究了采暖期大气颗粒物数浓度的变化特征,并在气象监测网上获得相对湿度、温度,风级等气象因子以及大气能见度。分析结果显示,2015年10、11、12月的能见度低于10 km的天数分别为3、11、9 d,PM_(2.5)浓度高于100μg/m^3分别有1、9、9 d... 研究了采暖期大气颗粒物数浓度的变化特征,并在气象监测网上获得相对湿度、温度,风级等气象因子以及大气能见度。分析结果显示,2015年10、11、12月的能见度低于10 km的天数分别为3、11、9 d,PM_(2.5)浓度高于100μg/m^3分别有1、9、9 d;颗粒物数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7 775、36 345、34 640个/cm^3,能见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3.6、8.5、9.7 km,说明11和12月主要是由于采暖燃煤量增加导致数浓度增大。3个月中,12月3—16日的数浓度变化范围波动较大,这是因为降雪的影响,一部分颗粒物吸附在雪中,随之降落到地面,使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减少。颗粒物数浓度与PM_(2.5)浓度、能见度、相对湿度显著相关,特别是大气中PM_(2.5)数浓度越高,能见度就相对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浓度 PM2.5 能见度 相对湿度
下载PDF
北京新粒子生成事件期间颗粒物数浓度变化及颗粒增长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马立亚 姚小红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32,共11页
本研究分析了2011年冬季、2012年春季和2014年夏季3次短期观测实验中北京城市大气新粒子生成(NPF)事件的季节特征。结果显示,116天的观测中,共发生37次NPF事件(频率为32%)。尽管不同于NPF事件中新粒子核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最大净增长量(... 本研究分析了2011年冬季、2012年春季和2014年夏季3次短期观测实验中北京城市大气新粒子生成(NPF)事件的季节特征。结果显示,116天的观测中,共发生37次NPF事件(频率为32%)。尽管不同于NPF事件中新粒子核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最大净增长量(NMINP)变化显著,春、夏季观测期间的NMINP平均值非常接近,分别为1.60×104和1.57×104 cm-3,冬季均值大幅下降至0.83×104 cm-3。统计分析发现,NMINP和新粒子生成速率(J8~20 nm)及SO2浓度在特定条件下存在相关性,此时NMINP可以由J8~20 nm和SO2浓度近似计算;但是除特定条件外,新粒子形成受多因素共同影响,导致J8~20 nm和NMINP之间缺乏相关性,NMINP和SO2浓度相关性也显著下降。考虑新粒子对气候的潜在影响,即只有粒径增大到50 nm以上的新粒子可在大气超饱和度大于0.6%的条件下活化为云凝结核,而粒径达到70~80 nm的新粒子可以在常见大气超饱和度下活化为云凝结核,本研究引入了新粒子的最大中值粒径(Dpgmax)这一概念。根据最终Dpgmax将观测到的37例NPF事件分为3类,类型I(最终Dpgmax在10~15 nm)、类型II(最终Dpgmax在27~48 nm)和类型III(最终Dpgmax可达75~120 nm)。类型I,II,III分别占总观测事件的22%,16%,30%,其余32%的事件无法确定最终Dpgmax。值得注意的是,只在夏季观测到了类型III。统计分析显示,低Ox(NO2+O3)浓度不利于新粒子增长到类型II和III。基于类型II和III的分析,发现硫酸蒸汽浓度对此类新粒子增长的贡献小于10%,日间Ox氧化有机物很可能是促使新粒子增长的主要原因,夜间硝酸铵和有机物均可能促使新粒子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粒子生成 新粒子增长 颗粒浓度 硝酸铵 二次有机气溶胶
下载PDF
固定源排放数浓度颗粒物采样方法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周峥惠 董俪香 周美姣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第12期122-122,共1页
固定源是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而目前国内对固定源排放颗粒物的监测和研究还相对比较薄弱,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固定源标准采样方法、颗粒物分级采集技术以及ELPI采样方法,分析了现有采样技术和采样... 固定源是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而目前国内对固定源排放颗粒物的监测和研究还相对比较薄弱,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固定源标准采样方法、颗粒物分级采集技术以及ELPI采样方法,分析了现有采样技术和采样设备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源 浓度颗粒 采样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蚊香类散发污染物排放因子及颗粒物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朱春 李景广 +3 位作者 姚小龙 沈嗣卿 张亚雷 王丽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42,共5页
应用大型空气质量实验舱平台,分别测试盘式固体蚊香、片型电蚊香和液体电蚊香的PM2.5和主要气态污染物散发量。采用定释放浓度法,获得PM2.5和主要气态污染物排放因子。结果显示,盘式固体蚊香、液体电蚊香、片型电蚊香的PM2.5排放因子分... 应用大型空气质量实验舱平台,分别测试盘式固体蚊香、片型电蚊香和液体电蚊香的PM2.5和主要气态污染物散发量。采用定释放浓度法,获得PM2.5和主要气态污染物排放因子。结果显示,盘式固体蚊香、液体电蚊香、片型电蚊香的PM2.5排放因子分别为12.9、1.3、2.6mg/h,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排放因子分别为103.4、69.5、58.8mg/h,甲醛排放因子分别为16.0、8.9、12.5mg/h,3种蚊香排放的主要苯系污染物排放水平相当,此外盘式固体蚊香还散发CO,排放因子为925.4mg/h。对盘式固体蚊香散发颗粒物的数浓度谱分布进行了拟合分析,发现数浓度谱分布具有良好的自模性,拟合得出计数中位径(CMD)为90nm,几何标准差(GSD)为1.65;假设蚊香释放颗粒物为密度1.4g/cm3的球形颗粒,利用质量浓度和数浓度谱分布特征反算得出各类蚊香散发颗粒物的数浓度排放因子。通过案例计算,发现房间在正常通风条件(换气次数为2.0次/h)下使用各类蚊香时散发的TVOC浓度将超标1.8~3.2倍,甲醛超标1.5~3.0倍;盘式固体蚊香散发的PM2.5超标近1.5倍,CO超标1.7倍。对封闭环境下,通风条件很差(换气次数为<0.5次/h),此时所有污染物浓度将增大4倍,污染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香类排放因子(EF)PM2 5 颗粒浓度TVOC粒径分布 甲醛
下载PDF
EGR与喷油定时对柴油机预混燃烧颗粒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鹿盈盈 于文斌 +1 位作者 裴毅强 苏万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3-199,共7页
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小负荷单次早喷射模式下EGR率和喷油定时对柴油机预混燃烧过程和颗粒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喷油定时处于45°~35°,CA BTDC、EGR率不超过60%,时,积聚态颗粒物数浓度受EGR影响而增加的趋势较为缓慢,此时平均... 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小负荷单次早喷射模式下EGR率和喷油定时对柴油机预混燃烧过程和颗粒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喷油定时处于45°~35°,CA BTDC、EGR率不超过60%,时,积聚态颗粒物数浓度受EGR影响而增加的趋势较为缓慢,此时平均粒径大小在50~60,nm;当EGR率超过60%,达到70%,时,积聚态颗粒物数浓度急剧增加,此时数浓度的最大值所对应的平均粒径却减小到30~40,nm.当喷油定时处于30°~26°,CA BTDC时,积聚态颗粒物数浓度受EGR影响并不明显.随着喷油定时的推迟,核态颗粒物数浓度逐渐升高.当ηEGR≤60%,,总颗粒物数浓度受EGR率变化影响不大,但随喷油定时的推迟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与核态颗粒物变化趋势一致;当ηEGR>60%,,总颗粒物数浓度随EGR率升高急剧增加,这是积聚态和核态颗粒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预混燃烧 喷油定时 废气再循环 颗粒排放 颗粒浓度
下载PDF
光散射法粉尘浓度检测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曾世清 范锋锋 龚本龙 《低碳世界》 2016年第32期3-3,共1页
本文简单介绍了光散射粉尘检测的原理,提出了光散射法在不同粉尘浓度环境下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粉尘浓度检测 光散射 散射光能量 入射光能量 颗粒数浓度 体积浓度 质量浓度
下载PDF
西安新颗粒物生成事件与PM_(2.5)污染形成关系
9
作者 赵奎锋 彭艳 《干旱气象》 2021年第4期593-602,共10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秦岭气溶胶与云微物理野外科学试验基地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SMPS,scanning mobility particle sizer,Model 3034)观测的2017年11月1—30日颗粒物粒径谱数据,给出西安9次新颗粒物生成(new particle formation,NPF)事件... 利用中国气象局秦岭气溶胶与云微物理野外科学试验基地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SMPS,scanning mobility particle sizer,Model 3034)观测的2017年11月1—30日颗粒物粒径谱数据,给出西安9次新颗粒物生成(new particle formation,NPF)事件的统计特征,并结合3次PM_(2.5)污染过程,讨论NPF事件与西安PM_(2.5)污染的可能关系。结果表明:(1)NPF事件一般发生在中午到下午,新颗粒物生成后峰值粒径增长速率平均值为5.1±1.8 nm·h^(-1),凝结核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最大净增长量(net maximum increase in nucleation mode particles number concentration,NMINP)平均值为0.63×10^(4)cm^(-3),NPF事件不仅增加了大气中凝结核模态颗粒物数浓度,还增加了爱根核模态和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NPF事件有67%存在粒径的持续增长,其中3次事件峰值粒径增长最为显著,最大值增长至175 nm附近。(2)NPF事件发生后,大气中PM_(2.5)质量浓度随颗粒物峰值粒径增大呈增高趋势。(3)3次NPF事件到PM_(2.5)污染过程中PM_(2.5)质量浓度与峰值粒径、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和凝结汇均呈现指数正相关关系,当峰值粒径为100~120 nm时,PM_(2.5)质量浓度高于75μg·m^(-3),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持续高于其他两个模态颗粒物数浓度,出现PM_(2.5)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F事件 PM_(2.5)污染 峰值粒径 积聚模态颗粒浓度 凝结汇
下载PDF
合肥市一次重污染过程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超 张红 +3 位作者 笪春年 汪水兵 秦志勇 包翔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00-906,共7页
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采集的颗粒物数浓度和粒径数据,对合肥市2018年1月中下旬一次重污染过程中细颗粒物(PM_(2.5))粒径分布及数浓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污染过程分为污染积累、重污染、污染反弹和污染消散4个阶段... 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采集的颗粒物数浓度和粒径数据,对合肥市2018年1月中下旬一次重污染过程中细颗粒物(PM_(2.5))粒径分布及数浓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污染过程分为污染积累、重污染、污染反弹和污染消散4个阶段,不同污染阶段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不同,污染积累、重污染和反弹阶段的颗粒物粒径主要分布在0.5~1.5μm,污染消散阶段的颗粒物粒径主要分布在0.4~1.2μm;重污染过程中,气象因素和大气污染程度对颗粒物数浓度均有重要影响;气象因素方面,颗粒物数浓度与温度、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与风速、气压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不是单一的相关关系;大气污染方面,SO_(2)和NO_(2)质量浓度越高,颗粒物数浓度越高,而O_(3)质量浓度则与颗粒物数浓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颗粒浓度 粒径分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14年武汉市大气颗粒物数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时间序列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楠 程娟 +4 位作者 孙鉴 操文祥 徐甜 王琳 袁晶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70-976,共7页
[目的]探讨武汉市不同粒径颗粒物数浓度(PNCs)对市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短期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武汉市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日均数浓度、同期气象参数资料以及部分市级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 [目的]探讨武汉市不同粒径颗粒物数浓度(PNCs)对市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短期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武汉市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日均数浓度、同期气象参数资料以及部分市级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分析颗粒物数浓度对呼吸道疾病日门诊量影响的最佳滞后时间及暴露-反应关系。[结果]单污染物模型结果显示,在最佳滞后条件下,PNC0.25-0.5每升高一个四分位间距值时,全人群和男性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分别增加5.60%(RR=1.056 0,95%CI:1.004 5~1.110 2)和8.63%(RR=1.086 3,95%CI:1.027 0~1.148 9);PNC0.5-1.0每升高一个四分位间距值时,全人群和男性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分别增加2.42%(RR=1.024 2,95%CI:1.006 7~1.042 1)和3.29%(RR=1.032 9,95%CI:1.013 4~1.052 8);PNC1.0-2.5每升高一个四分位间距值时,全人群和男性的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分别增加4.45%(RR=1.044 5,95%CI:1.013 4~1.076 5)和3.89%(RR=1.038 9,95%CI:1.003 6~1.075 4)。双污染物模型结果显示,当分别调整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质量浓度后,PNC0.5-1.0与全人群及男性的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仍呈正相关关系(P〈0.05),但PNC0.25-0.5仅与男性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相关性稳健(P〈0.05)。[结论]当调整了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后,粒径〈1.0μm颗粒物数浓度对全人群和男性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影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浓度 呼吸系统疾病 日门诊量 时间序列 半参广义相加模型
原文传递
循环流化床中的气固两相传热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国新 李艳红 程惠尔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19-1223,1262,共6页
循环流化床中存在着分散固体颗粒的连续上升气相和相对紧密的颗粒团两部分 ,颗粒团聚物对气固两相传热有着重要的影响。采用拟 Boltzmann动力学方法描述循环流化床中颗粒团的动力学行为 ,建立了循环流化床中气固两相间传热过程的理论模... 循环流化床中存在着分散固体颗粒的连续上升气相和相对紧密的颗粒团两部分 ,颗粒团聚物对气固两相传热有着重要的影响。采用拟 Boltzmann动力学方法描述循环流化床中颗粒团的动力学行为 ,建立了循环流化床中气固两相间传热过程的理论模型 ,对气体表观流速、固体颗粒循环率等对气固传热系数沿床高分布规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模型计算结果与参考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两者符合较好。图5表 1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气固两相传热 颗粒数浓度
下载PDF
环境烟草烟气粒径分布及其对光散射的影响
13
作者 李耀东 张启兴 +2 位作者 王锋 胡海兵 张永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9-333,共5页
为了测量典型办公室内环境中环境烟草烟气悬浮颗粒物的数浓度和粒径分布变化,以及其对颗粒光散射的影响,在6.8 m×3.2m×2.8 m的试验间进行试验,采用测量范围为5~1 000 nm的DMS500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进行粒径测量。结果表明,... 为了测量典型办公室内环境中环境烟草烟气悬浮颗粒物的数浓度和粒径分布变化,以及其对颗粒光散射的影响,在6.8 m×3.2m×2.8 m的试验间进行试验,采用测量范围为5~1 000 nm的DMS500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进行粒径测量。结果表明,不同卷烟样品的烟气粒径分布曲线近似,都可以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来描述。4种卷烟样品粒径分布及参数变化速率相似,在4 800 s内数中值粒径CMD平均值从105 nm增大至155 nm,几何标准差GSD平均值从1.58减小至1.45,CMD和GSD的变化趋势近似符合指数函数。利用基于Mueller光散射理论的程序计算烟颗粒对散射光的影响。粒径分布的变化显著改变了颗粒散射光强度,CMD最大使散射光强度增大7倍,GSD引起的强度变化较小。综合考虑烟气颗粒数浓度降低和粒径分布的变化,散射光强度最大增大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环境烟草烟气 粒径分布 颗粒数浓度 光散射
下载PDF
非道路国4柴油机DPF再生方式研究
14
作者 杨淇竣 赵增亮 《装备制造技术》 2021年第7期72-77,81,共7页
研究后喷助燃的再生方式下,颗粒捕集器(DPF)降怠速(DTI)再生对再生性能和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能量守恒定理,建立热管理模型,得到DPF载体温度与排气流量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借助热量在载体内的累积,研究DTI再生过程中,再生温度... 研究后喷助燃的再生方式下,颗粒捕集器(DPF)降怠速(DTI)再生对再生性能和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能量守恒定理,建立热管理模型,得到DPF载体温度与排气流量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借助热量在载体内的累积,研究DTI再生过程中,再生温度、再生时间、碳载量,以及排气流量对DPF再生效率、载体峰值温度的影响,并分析碳烟颗粒数浓度的变化规律。此外,采用阶梯温度控制方法,拓宽DTI再生碳载量窗口,保证载体和涂层在许可温度范围内,满足安全、可靠性再生前提下同时获得最少的再生时间及最优的再生效率。结果表明:与主动再生相比,优化后的DTI再生方式,再生效率为70%,再生时间、再生油耗分别降低了72%,65%,有效减少主动再生过程机油稀释的风险,降低燃油消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捕集器 DTI再生 主动再生 颗粒数浓度
下载PDF
Measurement of Concentration of Sorbent Particles and Water Droplets in Hydration Desulfurization Reactor with PIV
15
作者 赵长遂 吴树志 +3 位作者 刘现卓 肖军 陆勇 王式民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2年第1期88-91,共4页
Vortexing limestone injection into furnace combined with calcium lime hydration in the downstream is the most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controlling SO 2 emission. Particle imaging velocimetry (PIV) is used to measure ... Vortexing limestone injection into furnace combined with calcium lime hydration in the downstream is the most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controlling SO 2 emission. Particle imaging velocimetry (PIV) is used to measure the gas liquid solid three phase flow field in a reactor. By image processing based on newly developed software, the number concentrations of sorbent particles and water droplets are presented. The measuring results are very helpful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desulfurization mechanism and optimizing configurational and operational parameters in the hydration re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DESULFURIZATION particle water droplet CONCENTRATION
下载PDF
国六轻型车实际道路与实验室工况排放特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罗佳鑫 温溢 +2 位作者 杨正军 朱庆功 潘朋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70,共7页
分析了26辆国六轻型汽油车在NEDC、WLTC循环工况与RDE工况下的排放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下,国六轻型车CO与THC的符合性因子基本低于0.6;NOx排放在RDE工况下的符合性因子可适当降低;RDE工况下的PN排放成为目前国六轻型车需要关... 分析了26辆国六轻型汽油车在NEDC、WLTC循环工况与RDE工况下的排放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下,国六轻型车CO与THC的符合性因子基本低于0.6;NOx排放在RDE工况下的符合性因子可适当降低;RDE工况下的PN排放成为目前国六轻型车需要关注的重点,其中直喷汽油车PN排放较高;直喷汽油车在实际道路行驶工况下的PN排放与车速、加速度存在较强的相关性,PN排放主要集中于车速高于50 km/h且加速度大于0.5 m/s^2的加速工况内;RDE工况下冷起动过程中车辆的CO与PN排放较高,是否包含冷起动过程,对RDE试验结果产生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车 实际道路排放 WLTC NEDC 颗粒浓度
下载PDF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Cylindrical Particles in a Fluidized Bed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杰 赵孝保 +1 位作者 李奇贺 袁竹林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期94-103,共10页
In this study,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based on RANS, slender-body theory and Newton-Euler dynamics i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number concentratio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luid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ylindr... In this study,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based on RANS, slender-body theory and Newton-Euler dynamics i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number concentratio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luid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ylindrical particles. Also, the effect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cylindrical particle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by introducing the rigid collision dynamics. To validate the model, the fluidization experiments of cylindrical particles in a cold-state fluidized bed are carried out. The number concent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ylindrical particles are obtained from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imulation. It is found that cylindrical particles arriving at the exit of the riser the earliest come from the near-wall regions, the horizontal transfer of so many cylindrical particles from the radial centre regions to the near-wall regions is evident. Meanwhile, there is no distin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concentration and inlet wind velo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ber concentration cylindrical particles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interaction between cylindrical particles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Optimal selection of annulus radius ratio to enhance heat transfer with minimum entropy generation in developing laminar forced convection of water-Al2O3 nanofluid flow 被引量:23
18
作者 Siavashi Majid Jamali Mohamma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8期1850-1865,共16页
Heat transfer and entropy generation of developing laminar forced convection flow of water-Al_2O_3 nanofluid in a concentric annulus with constant heat flux on the walls is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In order to determ... Heat transfer and entropy generation of developing laminar forced convection flow of water-Al_2O_3 nanofluid in a concentric annulus with constant heat flux on the walls is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In order to determine entropy generation of fully developed flow, two approaches are employed and it is shown that only one of these methods can provide appropriate results for flow inside annuli. The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 of nanoparticles, Reynolds number and thermal boundaries on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and entropy generation of developing laminar flow inside annuli with different radius ratios and same cross sectional areas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radius ratio is a very important decision parameter of an annular heat exchanger such that in each Re, there is an optimum radius ratio to maximize Nu and minimize entropy generation. Moreover, the effect of nanoparticles concentration on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and minimizing entropy generation is stronger at higher Reyno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fluid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forced convection entropy generation annulus radius ratio
下载PDF
Correlation of Shear Viscosity of Nanofluids Using the Local Composition Theory 被引量:5
19
作者 M.S. Hosseini A. Mohebbi S Ghader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02-107,共6页
In this study,a new method is presented to correlate the shear viscosity of nanofluids by local composition theory.The Eyring theory and nonrandom two-liquid(NRTL)equation are used for this purpose.The effects of temp... In this study,a new method is presented to correlate the shear viscosity of nanofluids by local composition theory.The Eyring theory and nonrandom two-liquid(NRTL)equation are used for this purpose.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particle volume concentration on the viscosity are investigated.The adjustable parameters of NRTL equation are obtained by fitting with experimental data.The calculated shear viscosities for nanofluids of CuO/water with 29 nm particle size,Al2O3/water with two different particle diameters,36 nm and 47 nm,and CuO/(ethylene glycol,water)a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average absolute deviation(AAD)is 1.2%,while the results from some conventional models yield an AAD of 190%.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FLUID VISCOSITY local composition theory nonrandom two-liquid equation Eyring theory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and its impact on urban air pollution 被引量:1
20
作者 路婵 邓启红 +2 位作者 刘蔚巍 黄柏良 石灵芝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3期615-622,共8页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was estimated and a simple model for the prediction of urban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in Changsha was developed. Firstly,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inves...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was estimated and a simple model for the prediction of urban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in Changsha was developed. Firstly,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and mixing layer height during 2005-2009 in Changsha, China. Secondly, the multi-linear regression model between daytime and nighttime was adopted to predict the temporal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Thirdly, the validation of the model between the predicted and observed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in 2010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significantly varied and remained high during daytime, while it stayed relatively constant and low during nighttime. In addition, the diurnal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was distinc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M10 (particle with the diameter less than 10 μm) concentration in Changsha, China. The predicted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agreed well with the observed values based on the multi-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during daytime and nighttime. The urban temporal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could be accurately predicted by some simple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during daytime and nighttime. The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M10 concentration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mixing layer height particulate matter multi-linear regress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