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颗粒的表面效应和电极颗粒间挤压作用对锂离子电池电压迟滞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彭劼扬 王家海 +2 位作者 沈斌 李浩亮 孙昊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7-38,共12页
硅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之一,其应力效应尤为突出,进而将影响电池性能.本文建立了电化学反应-扩散-应力全耦合模型,并研究了恒压充放电条件下扩散诱导应力、表面效应和颗粒间挤压作用对电压迟滞的影响.结果发现,应力及其导致的电压迟... 硅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之一,其应力效应尤为突出,进而将影响电池性能.本文建立了电化学反应-扩散-应力全耦合模型,并研究了恒压充放电条件下扩散诱导应力、表面效应和颗粒间挤压作用对电压迟滞的影响.结果发现,应力及其导致的电压迟滞程度与颗粒尺寸相关.在大颗粒(颗粒半径r> 100 nm)中,扩散诱导应力是导致电势迟滞效应的主要因素,这将导致电池能量耗散.对于纳米级小颗粒(r <100 nm)而言,表面效应占据主导,表面效应虽然能缓解电压迟滞,同时却会使驱动电化学反应部分的过电势回线下移,造成锂化容量衰减.本文综合考虑了扩散诱导应力和表面效应,得出:半径为10 nm的颗粒将会使电极具备较好的综合性能.此外,对于硅电极而言,颗粒间挤压作用会使应力回线向压应力状态演化,进而导致锂化容量的衰减.计算结果表明,在电极设计中,对孔隙率设定下限值有助于提升电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表面效应 颗粒间挤压作用 电压迟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