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战争题材电影文本的文化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江凌 傅晓敏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第6期25-38,共14页
文化分析理论对于解读电影文本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大的阐释力。文章基于英国伯明翰学派创始人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分析理论,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四维度分析中美战争类型电影文本的文化内涵及其表达形态。四维... 文化分析理论对于解读电影文本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大的阐释力。文章基于英国伯明翰学派创始人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分析理论,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四维度分析中美战争类型电影文本的文化内涵及其表达形态。四维度在文化分析时侧重于以下方面:文化传统维度主要从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两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价值观念维度主要分析“英雄主义”价值观和表达的差异,总结两国同类型电影主题表达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两国战争题材电影文本意识形态的侧重点;思维模式维度主要分析“和合”思维模式和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差异;行为方式维度借助“凝视”理论,分析观众的“视觉快感”,解读中美战争题材电影文本中罪恶感转移和死亡的隐喻。基于中美两国战争电影文本的文化分析,反思中国战争电影文本创作的不足,意在借鉴美国战争电影文本的创作模式,创新文本创作内容,提升电影文本质量,丰富文本表达形态,提高中国战争类型电影文本的国际文化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题材电影文本 文化内涵 文化分析
下载PDF
对比中美科幻题材电影的差异及成因
2
作者 张立嘉 胡丹 《声屏世界》 2022年第22期105-107,共3页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透过科幻题材电影作品人们能够看到中美科幻题材电影的差异。文章聚焦两者的差异及其成因,采用比较分析法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旨在探讨中美两国科幻题材影视作品的优势与不同,为中国科幻题材电影的发展提供...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透过科幻题材电影作品人们能够看到中美科幻题材电影的差异。文章聚焦两者的差异及其成因,采用比较分析法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旨在探讨中美两国科幻题材影视作品的优势与不同,为中国科幻题材电影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使中国科幻题材电影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拥有更强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题材电影 差异 成因
下载PDF
“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的渗透 被引量:13
3
作者 袁静 徐小宁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90,共4页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古代美学观的主导思想,渗透到传统吉祥图案设计的多方位、多层次中,它对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所体现出来的审美理念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如"鸳鸯戏水"、"吉祥如意"、"鹤寿延年"...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古代美学观的主导思想,渗透到传统吉祥图案设计的多方位、多层次中,它对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所体现出来的审美理念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如"鸳鸯戏水"、"吉祥如意"、"鹤寿延年"、"年年有余"等,充分展示了传统吉祥图案回归自然的题材美、意境美、造型美,营造出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之美,体现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深厚的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吉祥图案 题材美 意境
下载PDF
现代艺术对传统艺术双重审美特征的反叛 被引量:1
4
作者 祁志祥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5-64,共10页
如何认识和评价现代艺术,是当代美学的一大棘手课题。传统艺术的"美"主要表现在艺术题材的美与艺术创造的形式美两方面。19世纪中期以后,现代艺术则对传统艺术的这双重审美特征展开了反叛,走向令人不适、甚至毛骨悚然的"... 如何认识和评价现代艺术,是当代美学的一大棘手课题。传统艺术的"美"主要表现在艺术题材的美与艺术创造的形式美两方面。19世纪中期以后,现代艺术则对传统艺术的这双重审美特征展开了反叛,走向令人不适、甚至毛骨悚然的"丑",不仅造成了传统意义上以"美"为特征的艺术的"死亡",也导致了"艺术"以混同于"反艺术"的方式的"终结"。现代艺术是怎样走向对传统艺术双重审美特征的反叛的?应该如何认识现代艺术的丑学特征?如何看待反艺术的现代艺术对艺术的"终结"?对此进行一番总结和反思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艺术 题材美 逼真 纯形式 反叛
下载PDF
艺术美的构成分析——兼论艺术与现实的双重审美关系及艺术中的化丑为美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祁志祥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1-74,共14页
艺术的根本特征是"美"。以"丑"为特征的现代艺术实际上是"艺术"的异化,不足以撼动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美依据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呈现为"艺术题材的美"与"艺术创造的美"。"艺术... 艺术的根本特征是"美"。以"丑"为特征的现代艺术实际上是"艺术"的异化,不足以撼动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美依据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呈现为"艺术题材的美"与"艺术创造的美"。"艺术题材的美"参与了艺术作品美的构成,但由于艺术媒介不同,产生的审美效果不同,故造型艺术反映丑的题材受到更多的限制,作为观念艺术的文学在反映丑的题材时可以有更大的范围。真正体现艺术的审美价值、决定艺术作品所以美的关键是"艺术创造的美"。这种美表现为三种形态:一是艺术形象的逼真美,二是艺术形象的主观美,三是艺术媒介的形式美。艺术创造的美使美的艺术在反映现实题材时获得了不受美丑严格束缚的广阔空间,艺术作品既可以因美丽地描写了美的现实题材而美上加美,也可以因美丽地描绘了丑陋的题材而化丑为美、丑中有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艺术题材 艺术创造的 上加 丑中有
下载PDF
桃源木雕的审美探究
6
作者 石明祥 王胜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4-48,共5页
桃源木雕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为了探究桃源木雕的审美价值,扩大桃源木雕的研究维度,助力于桃源木雕的传承与保护。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研,发现桃源木雕大量选择农耕和情爱题材,在题材上具有强烈的世俗... 桃源木雕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为了探究桃源木雕的审美价值,扩大桃源木雕的研究维度,助力于桃源木雕的传承与保护。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研,发现桃源木雕大量选择农耕和情爱题材,在题材上具有强烈的世俗性;从图像学的视角解析,桃源木雕的物象造型肥硕拙朴,体现在丰满肥硕的物象造型和淳朴不羁的造型观;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了桃源木雕借鉴金石画作的长处,在审美上凸显出画意美,雕刻上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以简胜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源木雕 物象审 题材美 造型 工艺
下载PDF
浅谈语文教学中审美观的培养
7
作者 许国英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2期54-56,共3页
审美观 ,是人们对美、审美、美的创造和发展等问题持有的基本观点和看法。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在分析论述广播电视大学五年制大专班教材《实用语文》具有题材美、立意美、形式美、语言美... 审美观 ,是人们对美、审美、美的创造和发展等问题持有的基本观点和看法。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在分析论述广播电视大学五年制大专班教材《实用语文》具有题材美、立意美、形式美、语言美的基础上 ,提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怎样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四个方面的看法 :一、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二、教给学生客观的审美标准 ;三、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 ;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广播电视大学 《实用语文》 题材美 立意 形式 语言 教材
下载PDF
沔阳雕花剪纸题材初探
8
作者 孙许亚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6年第1期62-63,共2页
沔阳雕花剪纸手法独特、题材广泛,寄托着沔阳人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梳理并分析沔阳雕花剪纸在植物、动物、人物等题材方面的独特性,阐释其题材美背后的文化内涵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沔阳雕花剪纸 题材美
下载PDF
试谈“原生态”民歌美 被引量:1
9
作者 程美华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7年第4期66-69,共4页
自古以来中国各族人民在广大的土地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歌文化。各民族各地区的人民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其民歌具有不同美学特征和审美意义。中国"原生态"民歌的美是多元性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蕴。... 自古以来中国各族人民在广大的土地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歌文化。各民族各地区的人民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其民歌具有不同美学特征和审美意义。中国"原生态"民歌的美是多元性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蕴。本文尝试性地解析了中国"原生态"民歌在题材内容和演唱方法上所蕴含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民歌 题材内容 演唱形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