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心愈静 诗文愈纯——由《题破山寺后禅院》谈诗人的写作心境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红明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3年第8期18-19,共2页
唐代诗歌中,有一种重要的类型,诗文优美感人,行文自然流畅,景物惟妙惟肖,就是山水诗。而作为山水诗的典型代表,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更是手法质朴,描写省净,意向幽微,意境浑融。以清新的笔法,空灵的景象为后世所传诵,是一篇描... 唐代诗歌中,有一种重要的类型,诗文优美感人,行文自然流畅,景物惟妙惟肖,就是山水诗。而作为山水诗的典型代表,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更是手法质朴,描写省净,意向幽微,意境浑融。以清新的笔法,空灵的景象为后世所传诵,是一篇描写山水美景的上佳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山寺后 诗人 诗文 内心 心境 写作 山水诗 唐代诗歌
下载PDF
从认知的角度试论古典汉诗英译等效性以H.A.Giles英译《题破山寺后禅院》为例
2
作者 宋先红 邱丽君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103-106,共4页
认知科学的引入为汉语古诗英译等效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观察点,解决了古典汉诗英译是否能够等值、等效的难题。通过从声律系统、意象系统以及由此构成的诗歌意境三个方面的考察,发现H.A.Giles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英译本与原诗在很大程... 认知科学的引入为汉语古诗英译等效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观察点,解决了古典汉诗英译是否能够等值、等效的难题。通过从声律系统、意象系统以及由此构成的诗歌意境三个方面的考察,发现H.A.Giles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英译本与原诗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诗味与诗情的等效。当然这一成功有赖于H.A.Giles对汉英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的良好把握能力以及他对诗歌这一文学文本的创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古典汉诗英译 等效性 破山寺后
下载PDF
钢琴曲《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音乐分析与诗意想象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冰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2年第1期63-65,共3页
钢琴曲《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徐振民先生于1998年创作的钢琴曲《唐人诗意两首》中的第二首。这首钢琴曲根据唐诗的内容谱写,作曲者极力在钢琴曲中融入中国文化,运用了中国散板节奏、传统文学留白等手法,用至简至静的乐音表现出隽永、余... 钢琴曲《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徐振民先生于1998年创作的钢琴曲《唐人诗意两首》中的第二首。这首钢琴曲根据唐诗的内容谱写,作曲者极力在钢琴曲中融入中国文化,运用了中国散板节奏、传统文学留白等手法,用至简至静的乐音表现出隽永、余音绕梁的中国韵味。该作品为钢琴音乐的本土化开拓了新的钢琴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山寺后 唐诗 自由散板节奏 钢琴语境
下载PDF
古典诗词与钢琴音乐的邂逅——以《题破山寺后禅院》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吕笑笑 《北方音乐》 2020年第6期9-10,共2页
“诗中有乐,乐中有诗”。许多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就是从诗词中寻得灵感,在钢琴音乐中不断注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创作出独特的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本文以徐振民先生的钢琴改编曲《题破山寺后禅院》为例,探究诗性在这首中国钢琴作品... “诗中有乐,乐中有诗”。许多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就是从诗词中寻得灵感,在钢琴音乐中不断注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创作出独特的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本文以徐振民先生的钢琴改编曲《题破山寺后禅院》为例,探究诗性在这首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山寺后 古典诗词 钢琴演奏
下载PDF
题破山寺后禅院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常建 《今日教育(作文大本营)》 2020年第6期1-1,共1页
译文: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关键词 旭日初升 破山寺后 静寂
下载PDF
《题破山寺后禅院》标题的停顿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锦山 《语文教学之友》 2010年第1期28-28,共1页
《题破山寺后禅院》(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中的名篇之一,其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两句诗成为历代读者所传诵的名句,而关于该诗标题的停顿,也颇值得研究一番。
关键词 破山寺后 山水田园诗 七年级下册 盛唐时期 苏教版 名篇 名句
下载PDF
《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7
作者 罗德勇 《初中生辅导》 2007年第16期16-17,共2页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居·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惟闻钟磬音。
关键词 破山寺后 破山寺 破山寺后
下载PDF
《题破山寺后禅院》含蓄主题的呈现路径——因果分析思维操作模型探究例析
8
作者 徐忠明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8年第3期59-61,共3页
因果分析是一般思维中最基础的操作模型,是使文章产生深刻性、深远性、高远性立意的思维操作模型。运用这一思维操作模型,探究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主题呈现路径,使其隐含在极静极美环境和幽深寂静境界中的“含蓄”的“言外之意... 因果分析是一般思维中最基础的操作模型,是使文章产生深刻性、深远性、高远性立意的思维操作模型。运用这一思维操作模型,探究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主题呈现路径,使其隐含在极静极美环境和幽深寂静境界中的“含蓄”的“言外之意”得以清晰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思维 因果性分析 操作模型 破山寺后
下载PDF
微课程教学法:导学一体,焕发诗词教学生机——以人教版八下语文唐诗《题破山寺后禅院》为例
9
作者 何鹃娟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第14期77-80,共4页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越来越显现出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颓势。自美国翻转课堂促动教育变革之后,我国本土创新的微课程教学法悄然兴起,并在语文教学创新中发挥出积极作用。本文基于微课程教学法进行《题破山寺后禅院...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越来越显现出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颓势。自美国翻转课堂促动教育变革之后,我国本土创新的微课程教学法悄然兴起,并在语文教学创新中发挥出积极作用。本文基于微课程教学法进行《题破山寺后禅院》(人教版八下语文)的教学设计与思考,分析微课程教学法“导学一体”特色在初中语文唐诗教学中产生的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程教学法 初中语文 诗词教学 破山寺后
下载PDF
唐宋诗词中题咏名胜古迹的作品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莼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49-52,59,共5页
吟咏风景名胜的题壁诗,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占有很大比重,这实在是中国诗歌的一大特点。一般知识分子或迁客骚人在旅游风景名胜中,往往触景生情,兴到神来,不能已于言而题句壁间。或抒写怀抱,或感时伤事,或发思古之幽情,真情实感,读之令... 吟咏风景名胜的题壁诗,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占有很大比重,这实在是中国诗歌的一大特点。一般知识分子或迁客骚人在旅游风景名胜中,往往触景生情,兴到神来,不能已于言而题句壁间。或抒写怀抱,或感时伤事,或发思古之幽情,真情实感,读之令人深受感染。所以好诗常出于题壁之中。现由唐宋诗词中选取若干名篇,加以简要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诗词 壁诗 中国诗歌 感时 风景名胜 香积寺 吴楚东南坼 破山寺后 破山寺 孤舟
下载PDF
佛教对唐代诗歌题材的影响谈片
11
作者 陈丽婷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8年第S1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唐代诗歌 《长恨歌》 破山寺后 香盖寺 金篦 神焦鬼烂 文人士大夫 李群玉 唐摭言 唐代文化
下载PDF
禅影诗韵
12
作者 李元 张文斌 《宁波通讯》 2012年第24期60-63,共4页
摄影是一份记录,但也能表达摄影者对他所拍摄题材的一份感受。在张文斌的这本《禅影诗韵》,他的这份感受从画面上,也从他所写的诗句里有了充分的发挥。虽然说佛教来自印度,两千多年来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里不能分隔的文化。自古以来多... 摄影是一份记录,但也能表达摄影者对他所拍摄题材的一份感受。在张文斌的这本《禅影诗韵》,他的这份感受从画面上,也从他所写的诗句里有了充分的发挥。虽然说佛教来自印度,两千多年来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里不能分隔的文化。自古以来多少文人与画家在诗词绘画中都表露出他们的悟境。从张文斌所拍摄的一些作品以及配合的诗句里,我也能意会到他对于这个题材认识上的深度与感受。不论是从“掸去身上的烟尘,合眼、躬身,以更卑微的姿态,叩拜和赞念;高居庙堂,佛的慧眼里有空山里的翠竹”的诗句,还是”他的身影虚幻,终是实相无相”的画面,他让我想到盛唐时代诗人常建所写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里“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的描叙。通过对一些细节的观察和体会,张文斌在画面上所表现的不只是对寺庙的记录,更是他思维的表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山寺后 诗韵 拍摄 张文斌 中国传统 盛唐时代 摄影者 感受
下载PDF
杳渺、深幽、宁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桑宝靖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2003年第2期31-33,共3页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关键词 破山寺后 常建 唐代 诗歌 佛教
原文传递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异字赏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桑楠 《长白山诗词》 2005年第5期115-116,共2页
唐朝诗人常建的名篇《题破山寺后禅院》诗,由于它构思新颖,意境深远,语言朴实,能引人入胜,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已成为千载传诵的佳句。破山寺现名兴福寺... 唐朝诗人常建的名篇《题破山寺后禅院》诗,由于它构思新颖,意境深远,语言朴实,能引人入胜,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已成为千载传诵的佳句。破山寺现名兴福寺,在江苏省常熟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山寺后 破山寺 福寺 流水对 州刺史 空明 诗味 江苏省常熟市 诗碑 空心潭
原文传递
平淡至境是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15
作者 孙劼 《初中生必读》 2020年第7期33-34,共2页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泾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是唐朝开元年间的进士,曾任盱眙县尉,但是他仕途失意,后隐居于湖北武昌。他的诗多为五言,内容多以山林、寺观为...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泾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是唐朝开元年间的进士,曾任盱眙县尉,但是他仕途失意,后隐居于湖北武昌。他的诗多为五言,内容多以山林、寺观为主。这首诗中所说的"破山寺"又叫兴福寺,是六朝齐代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而建。常建早已对这座历经百年的古寺心驰神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元年间 破山寺后 破山寺后 破山寺 常建
原文传递
《题破山寺后禅院》标题的停顿
16
作者 陈锦山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10年第6期44-45,共2页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中的名篇之一,其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两句诗成为历代读者所传诵的名句,而关于该诗标题的停顿,也颇值得研究一番。
关键词 破山寺后 中学 语文教学 阅读
原文传递
寂处有音 静趣浓郁——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17
作者 王启兴 《文史知识》 1984年第8期39-41,共3页
这首被宋代洪驹父誉为'全篇皆工'(见《宋诗话辑佚》)的五言律诗,是盛唐诗人常建的代表作,也是盛唐山水田园诗中的名篇之一。诗人常建一生仕途失意,沉于下僚,终盱眙县尉。正因为常建政治上不得意,所以寄情山水,写了一些山水田园诗。
关键词 破山寺后 盛唐山水田园诗 盛唐诗人 五言律诗 宋诗话辑佚 驹父 下僚 寄情山水 县尉 花木丛中
原文传递
晨游破山寺——改写《题破山寺后禅院》
18
作者 魏薷辰 程翔(指导)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0年第22期12-13,共2页
近来,我常到破山寺去。破山寺在常熟北郊虞山的北麓。那地方不过是个小寺,僧侣不多,可它似乎有种魔力,吸引着我。清晨,我一个人来到破山寺。雾气缭绕,朦胧之中,隐约能分辨出方向——但我是不会迷路的;尽管是野马般的雾气,也遮挡不了我... 近来,我常到破山寺去。破山寺在常熟北郊虞山的北麓。那地方不过是个小寺,僧侣不多,可它似乎有种魔力,吸引着我。清晨,我一个人来到破山寺。雾气缭绕,朦胧之中,隐约能分辨出方向——但我是不会迷路的;尽管是野马般的雾气,也遮挡不了我的双眼,阻碍不了我的脚步。"破山寺"三个大字终于映入我的眼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山寺 破山寺后 雾气
原文传递
触摸古诗之“境” 体验古诗之“韵”
19
作者 宗华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第10期37-39,共3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要引导他们体验祖国的语言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对他们进行美育熏陶。古诗是我国文学中的精华,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古诗虽然短小精悍,语言简练,但是却具有...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要引导他们体验祖国的语言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对他们进行美育熏陶。古诗是我国文学中的精华,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古诗虽然短小精悍,语言简练,但是却具有丰富的韵味。在古诗中,诗人往往通过寥寥数语就营造出了丰富的意境。古诗的意境之美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之美 初中语文教学 寥寥数语 古诗教学 审美价值 初中语文教材 教学效果 夜雨寄北 美读 破山寺后
下载PDF
灯谜,语文教学的好帮手
20
作者 钱燕 《学语文》 2014年第6期17-18,共2页
灯谜以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育德化人、益智敏思、审美怡情,是中国男女老幼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样式。在学校开展灯谜教学活动,让学生不仅可以巩固知识,还可以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从娱乐... 灯谜以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育德化人、益智敏思、审美怡情,是中国男女老幼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样式。在学校开展灯谜教学活动,让学生不仅可以巩固知识,还可以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从娱乐中受到教益。特色灯谜引入语文课堂,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用灯谜加强学生对汉字的辨认识记能力把灯谜引入常用词语的认识和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样式 育德 怡情 敏思 化人 常用词语 引入语 破山寺后 审美角度 文学常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