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颛顼历与秦汉诗歌及《诗》学的时间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树国 《励耘学刊》 2021年第1期1-35,394,395,共37页
颛顼历行用时间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至汉武帝元封七年(前104)。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岁》篇保存的《秦楚月名对照表》,实际是均为寅正的传统秦楚月历与颛顼新历的对照表。根据这个对照表可以解决秦汉(前221—前104)诗... 颛顼历行用时间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至汉武帝元封七年(前104)。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岁》篇保存的《秦楚月名对照表》,实际是均为寅正的传统秦楚月历与颛顼新历的对照表。根据这个对照表可以解决秦汉(前221—前104)诗学中的一些时间公案,如《楚辞·大招》为高祖病殁之后的招魂仪式而作;《安世房中歌》组诗中的十三首雅歌作于惠帝二年(前193)叔孙通为奉常之时,组诗吸收了高祖唐山夫人的四首楚声作品;《诗纬》“元皇”“四始”“五际”等与颛顼历“建亥”关系密切;《楚辞·九歌》是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祠太一于甘泉,就乾位”之后举行的国家祭祀礼仪上的大型乐舞歌辞;等等。这一时期其他文学现象及其时间问题也与颛顼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颛顼历 秦楚月名对照表 安世房中歌 诗纬 楚辞·九歌
下载PDF
颛顼历辨正——“古历论稿”之三 被引量:3
2
作者 饶尚宽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69-75,共7页
在考证殷历甲寅元的时候,拙文曾经指出:“我们认为,所谓古六历,不过历元干支不同,其编排超不出四分历的法则,这是当时天文实测水平决定了的,而古六历中真正见于史书的又只有殷历甲寅元和颛顼历乙卯元,其它四历,徒有虚名而已。关于殷历... 在考证殷历甲寅元的时候,拙文曾经指出:“我们认为,所谓古六历,不过历元干支不同,其编排超不出四分历的法则,这是当时天文实测水平决定了的,而古六历中真正见于史书的又只有殷历甲寅元和颛顼历乙卯元,其它四历,徒有虚名而已。关于殷历甲寅元和颛顼历乙卯元的关系,留待日后详细推证……“②现在,殷历甲寅元的创制和法则已经得以确证,便可以从容地辨析颛顼历乙卯元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颛顼历 干支 古六 术甲子篇 公元前 推算 天文实测 秦始皇
下载PDF
颛顼历三事考 被引量:2
3
作者 白光琦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9-188,共10页
通过颛顼历的合天年分,求得其测制年代为公元前378±32年。颛项历是在先进的四分历术创立后不久,由三晋的夏历移植到秦国,只是改用了秦国的岁首,属于人正系统,后又传入楚国,为楚人所用,并改用楚国固有的若干月名。颛顼... 通过颛顼历的合天年分,求得其测制年代为公元前378±32年。颛项历是在先进的四分历术创立后不久,由三晋的夏历移植到秦国,只是改用了秦国的岁首,属于人正系统,后又传入楚国,为楚人所用,并改用楚国固有的若干月名。颛顼历从创行到汉武帝太初元年止,除秦武王二年一度改变外,始终以十月为岁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颛顼历 建正 四分
下载PDF
简论楚《颛顼历》 被引量:3
4
作者 武家璧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23-29,共7页
《颛顼历》起源于颛顼帝时代,"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夏商周三代演变为"三正",东周时由观象历发展为推步历,有古六历。楚国先祖源于重黎氏,称王用《颛顼历》。楚简采用《颛顼大正》,岁首建亥;楚帛... 《颛顼历》起源于颛顼帝时代,"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夏商周三代演变为"三正",东周时由观象历发展为推步历,有古六历。楚国先祖源于重黎氏,称王用《颛顼历》。楚简采用《颛顼大正》,岁首建亥;楚帛书采用《颛顼小正》,正月建寅。前者是传世古六历中的《颛顼历》,历元采用乙卯元;后者历元是文献记载的甲寅元,可由包山楚简的历日材料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颛顼历 楚简 帛书
下载PDF
楚《颛顼历》与屈原生辰
5
作者 武家璧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55-64,共10页
楚国《颛顼历》分为大正与小正。屈原诞生天象“摄提贞于孟陬”,是立春节气与正月合朔同时发生在岁首元旦的特殊天象,民间俗称为“首日春”。此年是《颛顼大正》的戊子蔀首庚午年,即公元前351年。屈原中年遭流放而作《离骚》,晚年投江... 楚国《颛顼历》分为大正与小正。屈原诞生天象“摄提贞于孟陬”,是立春节气与正月合朔同时发生在岁首元旦的特殊天象,民间俗称为“首日春”。此年是《颛顼大正》的戊子蔀首庚午年,即公元前351年。屈原中年遭流放而作《离骚》,晚年投江而死。只有把屈原生辰与楚国历法的蔀首相联系,才能获得准确的年代信息,解决这一千古疑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颛顼历 蔀首 屈原生辰 天象 首日春
下载PDF
荆州胡家草场涉历西汉简校议——兼论颛顼历的连大月、连小月和置闰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骜 《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121,共12页
胡家草场西汉简牍,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胡家草场西汉墓M12,简牍数量巨大,已经编号的有4642枚。这批简牍内容丰富,可分为岁纪、历日、律令、医方及杂方、日书、簿籍、遣册等几类。2019年以来,发掘整理者已经发表了《湖北荆州市胡家草场墓... 胡家草场西汉简牍,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胡家草场西汉墓M12,简牍数量巨大,已经编号的有4642枚。这批简牍内容丰富,可分为岁纪、历日、律令、医方及杂方、日书、簿籍、遣册等几类。2019年以来,发掘整理者已经发表了《湖北荆州市胡家草场墓地M12发掘简报》[1]、《湖北荆州市胡家草场西汉墓M12出土简牍概述》[2]等成果,陆续公布了部分简牍的图版和释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家草场西汉简 颛顼历 置闰法 连大月 连小月
原文传递
新出胡家草场墓地历日简与汉初历法
7
作者 岳冠林 张淑一 《出土文献》 2023年第4期81-91,156,157,共13页
荆州胡家草场12号西汉墓出土的4 600余枚简牍中包含203枚历日简。这203枚历日简预推了汉文帝后元元年之后一百年的朔日干支(前163年至前64年),是迄今发掘的连续朔闰时长最久的历法材料。将朔日干支进行对比可知,胡家草场墓地历日简所反... 荆州胡家草场12号西汉墓出土的4 600余枚简牍中包含203枚历日简。这203枚历日简预推了汉文帝后元元年之后一百年的朔日干支(前163年至前64年),是迄今发掘的连续朔闰时长最久的历法材料。将朔日干支进行对比可知,胡家草场墓地历日简所反映的历法与殷历切近,余分仅比殷历大150分左右(每日以940分计,误差大致相当于3.8个小时),其置闰年份也与殷历一致。结合近年来有关秦汉历法的研究成果,以及传世文献中记载的朔闰干支和置闰规律可知,汉初的置闰年份与殷历的置闰规律相符,与颛顼历的置闰规律不符,因此汉初的历法并非史籍所载之颛顼历,实由殷历变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家草场墓地日简 汉初 颛顼历 四分 置闰
下载PDF
随州孔家坡汉简《历日》及其年代 被引量:2
8
作者 武家璧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0-126,共7页
孔家坡汉简《历日》的编排方式为此前出土历谱所未见,以最少文字排出全年历日并最大限度保证同月干支与其月名在同一栏。根据简文记载的立春和朔日干支,对照本文推算的《颛顼历》立春数据表,可唯一确定历谱年代为公元前142年,汉景帝后... 孔家坡汉简《历日》的编排方式为此前出土历谱所未见,以最少文字排出全年历日并最大限度保证同月干支与其月名在同一栏。根据简文记载的立春和朔日干支,对照本文推算的《颛顼历》立春数据表,可唯一确定历谱年代为公元前142年,汉景帝后元二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家坡汉简 日》 颛顼历
下载PDF
《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用历问题辩证 被引量:1
9
作者 庞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1,共7页
《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跟《礼记》中的《月令》文字相同,差别只是十二篇合为一长篇,又被《淮南子·时则训》全文抄录,仅文字上略作修改,其中所记天象、物候多来自于《夏小正》。主要受对《月令》的解读影响,从汉代开始,学者... 《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跟《礼记》中的《月令》文字相同,差别只是十二篇合为一长篇,又被《淮南子·时则训》全文抄录,仅文字上略作修改,其中所记天象、物候多来自于《夏小正》。主要受对《月令》的解读影响,从汉代开始,学者对于《十二纪》纪首所用历制的认识便存在着巨大的分歧,高诱、郑玄等认为《十二纪》纪首(亦即《月令》)以孟冬之月,即夏历十月为岁首,所用正是秦朝的颛顼历,而更多的汉代学者囿于经学思维,认为《月令》乃周礼,所行即周制。唐代孔颖达疏解《月令》时,为维护"三礼俱出于周"的正统观念,对郑玄的解说曲加弥缝,承认其说《月令》"官名时事多不合周法",但否认出于秦制,而认为是吕不韦宾客所传的圣王旧章。孔颖达之说深刻影响到后世读书人对《月令》亦即《十二纪》纪首的一般看法。另外,由于《吕氏春秋》成书于秦统一天下之前,且后世一些学者对"改正朔"的理解过于机械,直到今天,仍有不少研究者认为《十二纪》纪首所行非秦制,甚者以此为据强调《吕氏春秋》与秦统治政策间的矛盾。本文梳理各家论难,辨析各自言说背后的思想背景与材料支撑,在此基础之上,根据传世文献和出土文字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发现《十二纪》纪首之以十月为岁首,在《季秋》和《孟冬》篇中已明文昭昭,而秦在《吕氏春秋》成书之时已采用颛顼历,也可由《史记·秦本纪》和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编年记》得到证明,故《十二纪》纪首确实是以孟冬之月,即《夏小正》十月为一年之始,《十二纪》纪首所用历即秦颛顼历。战国秦汉时期,文本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不同传本和改写的现象颇为常见,但也因此导致后人在阅读时容易因文本被著录的形式和所纳入的书籍类型而形成若干先入之见,干扰对文本的解读。《十二纪》纪首用历问题聚讼多年仍莫衷一是,即是其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十二纪》纪首 《月令》 十月 颛顼历
下载PDF
张家山汉简历谱的注气问题
10
作者 斯琴毕力格 关守义 罗见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4-318,共5页
1983年12月,湖北江陵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了1 236枚(不含残片)竹简.整篇历谱十八枚简的简文除了各月朔日干支外,只有关于墓主人主要经历的两条记录.残存的十八年历谱中,无一例外不注节气.从多层次、多角度对历谱中的注气问题进行了... 1983年12月,湖北江陵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了1 236枚(不含残片)竹简.整篇历谱十八枚简的简文除了各月朔日干支外,只有关于墓主人主要经历的两条记录.残存的十八年历谱中,无一例外不注节气.从多层次、多角度对历谱中的注气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这份历谱并非西汉初年实用历谱,而是一份个人的政治人事档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山汉简 颛顼历
下载PDF
《历术甲子篇》考释——“古历论稿”之二 被引量:1
11
作者 饶尚宽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115-122,124,共9页
载于《史记·历书》的《历术甲子篇》,是古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解的谜,中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论点是由日人新城新藏提出的,他在1926年发表的《东洋天文学史大纲》中说: “当时制定太初历之议案,系由... 载于《史记·历书》的《历术甲子篇》,是古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解的谜,中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论点是由日人新城新藏提出的,他在1926年发表的《东洋天文学史大纲》中说: “当时制定太初历之议案,系由太史公与朝野许多专门家所成立之委员会研究之后不久决定之案,即为《史记·历书》所载之《历术甲子篇》,且实施此历之诏书,亦已颁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甲子篇》 大余 回归年 朔望月 合朔 颛顼历 公元前
下载PDF
包山楚简的岁首占及其历朔断代 被引量:2
12
作者 武家璧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41-50,共10页
包山楚简记载在盛公之岁和邵滑之岁的刑夷之月举行了“集岁”占。楚国历法同时行用《颛顼历》的大正和小正,刑夷是《颛顼大正》的四月,相当于《颛顼小正》的正月,是斗柄建寅的立春月。文献记载“正月旦王者岁首”,按传统习俗要在这一天... 包山楚简记载在盛公之岁和邵滑之岁的刑夷之月举行了“集岁”占。楚国历法同时行用《颛顼历》的大正和小正,刑夷是《颛顼大正》的四月,相当于《颛顼小正》的正月,是斗柄建寅的立春月。文献记载“正月旦王者岁首”,按传统习俗要在这一天举行“候岁”占。楚简刑夷之月“集岁”占就是“正月旦”的岁首占,是传统“候岁”习俗在楚国的表现。两年的“集岁”占记录了两个正月元旦的朔日乙未和己卯,给历朔断年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四分历规律编算《颛顼历》历谱,确认盛公之岁为公元前311年,邵滑之岁为公元前303年,后者与文献记载“邵滑亡越”的时代符合。楚简岁首占的发现,为确定这类卜辞以及墓葬的年代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山楚简 集岁 岁首占 朔日 颛顼历
下载PDF
《淮南子》在历法上的创见及其来源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光琦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8-19,10,共3页
我国二十四气及干支纪年的创立,二十八宿距度的确定,在天文历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它们的创立时代,学者意见各不相同。本文论述了三者都是汉文帝时所创,只因改历中辍,当时未能行用。
关键词 十二中气 二十八宿距度 干支纪年 颛顼历
下载PDF
《史记·律书·历书》考释
14
作者 刘操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6年第1期1-3,共3页
《史记·律书·历书》考释刘操南中国正史在二十四史中,撰天文志、律历志的有十七史。《史记》首创八书,将《律书》、《历书》、《天官书》分为三书。《汉书》将《律》、《历》两书合为《律历志》。此后各志,有分有合。司马... 《史记·律书·历书》考释刘操南中国正史在二十四史中,撰天文志、律历志的有十七史。《史记》首创八书,将《律书》、《历书》、《天官书》分为三书。《汉书》将《律》、《历》两书合为《律历志》。此后各志,有分有合。司马迁对于《律书》、《历书》两者关系有其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甲子篇 司马迁 《史记》 太初改 受命于天 理论根据 大余 颛顼历
下载PDF
说“元二”——兼论数术背景下的汉代历法
15
作者 韦胤宗 《长江学术》 CSSCI 2021年第2期113-121,共9页
《后汉书》、汉碑有"元二之灾""中遭元二"等说法,其"元二"长久以来不得确解。实则"元二"的说法,与数术背景下汉代的历法有关。汉代阴阳谶纬学说盛行,当时历家推定历法,也受到阴阳家思想观念的... 《后汉书》、汉碑有"元二之灾""中遭元二"等说法,其"元二"长久以来不得确解。实则"元二"的说法,与数术背景下汉代的历法有关。汉代阴阳谶纬学说盛行,当时历家推定历法,也受到阴阳家思想观念的影响。汉人"以律起历",历家又迷信特殊数字,以《易》数来算律历,并以律历谈灾异。西汉前期官方实行《颛顼历》,武帝元封七年改行《太初历》,两者有所龃龉,历家为了弥合两者矛盾,于是在新历的一元中加入阴、阳二种灾岁,阳旱阴水,即一元之中有水、旱二种灾害,是为"元二之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二之灾 颛顼历 太初 三统 数术
下载PDF
论二十八宿古距度在先秦时期的应用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会群 苗雪兰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5年第2期140-153,共14页
该文认为《洪范传》古度和夏侯灶墓圆盘古度是古距度系统中两种不同类型的古距度。在此基础上,运用计算实证的方法,证明了古历、秦历、《五星占》的行星观测使用的都是古距度,它的距星与传统距度的距星有巨大差别,提出只有在搞清古... 该文认为《洪范传》古度和夏侯灶墓圆盘古度是古距度系统中两种不同类型的古距度。在此基础上,运用计算实证的方法,证明了古历、秦历、《五星占》的行星观测使用的都是古距度,它的距星与传统距度的距星有巨大差别,提出只有在搞清古代天象观测使用何种距度和距星坐标的前提下,才能正确计算其观测年代的论点。揭示了古距度坐标系统在天文学史、历史年代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范传古度 圆盘古度 颛顼历 廿八宿
下载PDF
《吕氏春秋》成书年代问题辨正 被引量:2
17
作者 修建军 《管子学刊》 1999年第3期69-71,共3页
本文通过对 《吕氏春秋》成书年代问题所存在的几种有分歧的观点的分析, 认为: 1、吕不韦 “迁蜀”之后没有也不可能著书; 2、在探讨 《吕氏春秋》成书年代问题上, 人们似乎忽略了夏历纪年与秦之 “颛顼历”的不同; 3、《吕氏... 本文通过对 《吕氏春秋》成书年代问题所存在的几种有分歧的观点的分析, 认为: 1、吕不韦 “迁蜀”之后没有也不可能著书; 2、在探讨 《吕氏春秋》成书年代问题上, 人们似乎忽略了夏历纪年与秦之 “颛顼历”的不同; 3、《吕氏春秋》书似成于公元前2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成书年代 吕不韦 十二纪 颛顼历 司马迁 《太史公自序》 庄襄王 《史记》 编排体例
下载PDF
西汉《易阴阳》对冬至特性的阐发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东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6-53,共18页
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中期,历法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即物候历、颛顼历、太初历。不同阶段对于阴阳、四象、八风、八卦、五行、九宫等学说的解释都有不同。汉武帝太初改历体现着以冬至为中心的四分术历法思想,而作为一种历理准备,《易阴阳》... 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中期,历法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即物候历、颛顼历、太初历。不同阶段对于阴阳、四象、八风、八卦、五行、九宫等学说的解释都有不同。汉武帝太初改历体现着以冬至为中心的四分术历法思想,而作为一种历理准备,《易阴阳》对于冬至特性作出了独到的哲学概括,并将多种学说加以相应的调整,使之构成一种《易》学性质的历法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阴阳 物候 颛顼历 太初 冬至特性
下载PDF
岳麓书院秦简三年《质日》初探 被引量:5
19
作者 斯琴毕力格 罗见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笔者根据《岳麓书院藏秦简.壹》中《廿七年质日》、《卅四年质日》、《卅五年私质日》,论述其形制、内容、笔误和共同特点,与里耶秦简、周家台秦简等相关记录做了比较。经过总结其共性,结合较有代表性的汉代历谱简册,与里耶秦简、周家... 笔者根据《岳麓书院藏秦简.壹》中《廿七年质日》、《卅四年质日》、《卅五年私质日》,论述其形制、内容、笔误和共同特点,与里耶秦简、周家台秦简等相关记录做了比较。经过总结其共性,结合较有代表性的汉代历谱简册,与里耶秦简、周家台三十号秦墓竹简比对后,就秦汉历谱简册形制、避秦始皇名讳、未注气、非实用历谱等问题做了初步探讨。我们认为,《岳麓书院秦简.壹》三年《质日》既非实用历谱,亦非日记,而是带有历谱格式的官员纪事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颛顼历 岳麓书院秦简 质日
下载PDF
清代舆地学家邹汉勋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少侨 《求索》 1986年第1期103-104,90,共3页
邹汉勋(1805—1854),字叔绩,一字绩父,湖南省新化县高坪罗洪村(今属隆回)人。母吴太夫人,是新化名宿吴兰柴的季女。吴太夫人自小亲聆父教,周知天下舆地沿革和诗词韵对。邹汉勋在孩提时吴太夫人即口授《毛诗》及历代兴废得失,又往往聚灰... 邹汉勋(1805—1854),字叔绩,一字绩父,湖南省新化县高坪罗洪村(今属隆回)人。母吴太夫人,是新化名宿吴兰柴的季女。吴太夫人自小亲聆父教,周知天下舆地沿革和诗词韵对。邹汉勋在孩提时吴太夫人即口授《毛诗》及历代兴废得失,又往往聚灰画《禹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地学 太夫人 遗书 江忠源 地图 鬼方 定基点 新化县 颛顼历 测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