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说世界与小镇拟象——评颜歌《平乐县志》 被引量:2
1
作者 赵依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2,共6页
作为一部呈示地方变迁并有史志意图的长篇小说,《平乐县志》的书写既是在场性的,也是历史性和弥合性的。作品通过戏仿古典和方言叙事的策略,在颇具地方感的文学地理空间中讲述了一个具有多义主题的现代故事,并出色地完成了对局中之局的... 作为一部呈示地方变迁并有史志意图的长篇小说,《平乐县志》的书写既是在场性的,也是历史性和弥合性的。作品通过戏仿古典和方言叙事的策略,在颇具地方感的文学地理空间中讲述了一个具有多义主题的现代故事,并出色地完成了对局中之局的颠覆,给予读者教益。围绕小镇官场和青年男女两条故事主线,颜歌在小说世界里剖析世相起落和迷离人心,建构出了通达个人与群体、实然世界与应然世界的小镇拟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歌 《平乐县志》 小镇 文学地理
下载PDF
颜歌:“80后”文学的出走者 被引量:3
2
作者 贾蔓 许林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3,共3页
四川籍女性作家颜歌作为"80后"作家群中出名较早的一批,前期作品中带有同时期作家的通病。但在其不断的创作实践和多种题材的尝试后,颜歌将故乡郫县作为文学地标,这种有根的写作使颜歌再涉及到成长题材的小说时呈现出与其他&q... 四川籍女性作家颜歌作为"80后"作家群中出名较早的一批,前期作品中带有同时期作家的通病。但在其不断的创作实践和多种题材的尝试后,颜歌将故乡郫县作为文学地标,这种有根的写作使颜歌再涉及到成长题材的小说时呈现出与其他"80后"作家作品中青少年与成人世界对立对抗不同的书写;以乡土味立足点,颜歌对虚构的野心得到满足;语言风格也更加成熟,愈发朴实俗白贴近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歌 “80后”文学 成长 有根的写作 语言风格
下载PDF
且行且思:论颜歌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小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61,共4页
"80后"小说家颜歌以先锋派姿态创作了形式多样的文学作品,从自我和社会维度上深层反思人性,重审人的传统价值,从而建构新的理性。通过自我和社会两个向度的追问和求索,为社会提供了难得的反思精神,为人类透视自身灵魂提供了... "80后"小说家颜歌以先锋派姿态创作了形式多样的文学作品,从自我和社会维度上深层反思人性,重审人的传统价值,从而建构新的理性。通过自我和社会两个向度的追问和求索,为社会提供了难得的反思精神,为人类透视自身灵魂提供了宝贵的批判视角。这种反思与重建贯穿颜歌且行且思的整个创作过程,成为人们观看社会与人生的一面镜子,蕴含了独特的艺术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歌小说 人性 艺术
下载PDF
试论颜歌近期小说创作中的转向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涛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83-86,共4页
在创作理念上专注于写作本身,这使颜歌能够避免外界名利的干扰而专注于写作的探索,不断地开拓出新的创作路数。在她日益成熟的技巧中,她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用"空灵飘逸"的语句给出一个好看的故事来满足读者和自己情绪宣泄的需要... 在创作理念上专注于写作本身,这使颜歌能够避免外界名利的干扰而专注于写作的探索,不断地开拓出新的创作路数。在她日益成熟的技巧中,她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用"空灵飘逸"的语句给出一个好看的故事来满足读者和自己情绪宣泄的需要,而更多的是在小说的形式探索中开始着手对人生、对社会、对人性作出理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创作 “80后” 颜歌 空灵飘逸
下载PDF
论颜歌小说的通俗性与实验性 被引量:1
5
作者 生媛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79-82,共4页
颜歌的小说风格多变,创作初始期的颜歌小说主要以青春文学和玄幻文学为主,通过华丽、飘逸的语言,玄幻、架空的情节,表达少女的情感与思绪。随着个人的成长,颜歌的文学创作也日趋成熟起来,一方面她的创作逐步适应市场的需要,受到读者的... 颜歌的小说风格多变,创作初始期的颜歌小说主要以青春文学和玄幻文学为主,通过华丽、飘逸的语言,玄幻、架空的情节,表达少女的情感与思绪。随着个人的成长,颜歌的文学创作也日趋成熟起来,一方面她的创作逐步适应市场的需要,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另一方面颜歌努力进行小说实验性的探索,逐渐从玄幻文学和青春文学等类型化文学的框架中脱离出来,努力向纯文学文坛转型,以先锋派的姿态创作了风格多变的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歌小说 通俗性 实验性
下载PDF
论颜歌小说中的青春成长书写
6
作者 陈思广 孙婷婷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9-84,共6页
在"青春写作"的热潮消退之后,颜歌开始了自己的青春成长书写。更为成熟的思维和更为客观冷静的写作姿态,使其小说中的青春成长书写呈现出鲜明的独特性,即在一种更为广阔的社会关系图景中,通过更为复杂真实的单亲家庭和重组家... 在"青春写作"的热潮消退之后,颜歌开始了自己的青春成长书写。更为成熟的思维和更为客观冷静的写作姿态,使其小说中的青春成长书写呈现出鲜明的独特性,即在一种更为广阔的社会关系图景中,通过更为复杂真实的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代际关系的书写,展现青春成长的苦痛和温情,通过以"个人与群体"关系为中心的社会关系书写,展现青春成长的孤独与叛逆。这使其在广度和深度上超越了众多80后作家的青春小说创作。颜歌的青春成长书写所表现出的成熟趋向,是80后作家对自我青春资源进行成功转换的范例,也为青春成长类题材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歌 小说 青春成长书写
下载PDF
“昼夜、厨房与爱”的隐性叙事——评颜歌的长篇小说《我们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佳冀 徐晓凤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75-81,共7页
"80后"青年作家颜歌于2013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我们家》,有意避开宏大严肃的命题,另辟蹊径以一种轻松调笑式的独到笔触,书写蜀地永安县城平乐镇一家人的喜忧日常,开辟了新生代作家乡土文学后家族书写的新范式。《我们家》中有... "80后"青年作家颜歌于2013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我们家》,有意避开宏大严肃的命题,另辟蹊径以一种轻松调笑式的独到笔触,书写蜀地永安县城平乐镇一家人的喜忧日常,开辟了新生代作家乡土文学后家族书写的新范式。《我们家》中有三条突出的叙事线索,即"昼夜,厨房与爱",分别代表时间、饮食和情欲,加上麻辣鲜香又生猛呛鼻的,带有郫县豆瓣气息的川味方言,共同建构了《我们家》的隐性叙事,从而把琐碎生活的真相完整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歌 《我们家》 生活本相 隐性叙事
下载PDF
颜歌:小说空间里的百变女王 被引量:3
8
作者 沈秀英 《百家评论》 2014年第3期121-125,共5页
颜歌,80后一代最具潜力和实力的代表作家,白烨认为她是'80后'一代目前所能够达到的艺术成就的重要代表。颜歌喜欢写作,并对写作有着非常的自信,她在《云的见证者》一文中宣称:'在写小说上面,我有着无与伦比的才能——属于... 颜歌,80后一代最具潜力和实力的代表作家,白烨认为她是'80后'一代目前所能够达到的艺术成就的重要代表。颜歌喜欢写作,并对写作有着非常的自信,她在《云的见证者》一文中宣称:'在写小说上面,我有着无与伦比的才能——属于我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才能。'萨尔瓦多·达利在自己的自传里一直说,达利是一个天才画家;颜歌也是如此相信着自己的才能,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写出最接近真相的小说。'我爱我的梦想,那就是写一部真正的小说,在许多年以后,让那些看到的人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蓉蓉 文笔 袁青山 文学 颜歌 小说家
下载PDF
颜歌的“野心”与现实中的尴尬
9
作者 罗莹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80-84,共5页
颜歌是80后作家中学历较高、接受了专业知识的作家,她的写作风格的转换可以看出个人成长乃至读者阅读趣味的逐渐成熟。颜歌小说有明显的通俗性,但她有意识地抵抗商业媒体的包装和通俗文学写作模式,灵活地运用先锋的形式写作,然而从作品... 颜歌是80后作家中学历较高、接受了专业知识的作家,她的写作风格的转换可以看出个人成长乃至读者阅读趣味的逐渐成熟。颜歌小说有明显的通俗性,但她有意识地抵抗商业媒体的包装和通俗文学写作模式,灵活地运用先锋的形式写作,然而从作品中可以发现颜歌目前无法摆脱时代的印记。在形式上抵抗通俗与内容上迎合大众中,颜歌不断为她的文学理想做努力。文章从颜歌小说中的通俗性、先锋意识以及其不断向严肃文学回归与迎合大众的矛盾来分析颜歌写作中的尴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歌 通俗性 先锋意识 尴尬
下载PDF
另一种写作姿态:与庸俗共舞——评颜歌的《我们家》
10
作者 姜佳奇 《文教资料》 2018年第27期15-16,共2页
80后作家颜歌的《我们家》是80后小说中水准较高、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也是颜歌创作中的重要标志,是她笔下"平乐世系"的一部分。这部作品以平乐镇的年轻疯人段逸兴的自述为切入点,揭示了段逸兴家中的家族企业"春娟豆瓣厂... 80后作家颜歌的《我们家》是80后小说中水准较高、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也是颜歌创作中的重要标志,是她笔下"平乐世系"的一部分。这部作品以平乐镇的年轻疯人段逸兴的自述为切入点,揭示了段逸兴家中的家族企业"春娟豆瓣厂"背后不可告人的秘密,并进行了大量、琐碎的日常书写、欲望书写。在这种"与庸俗共舞"的创作姿态内里,作家寄寓的态度并不是批判、启蒙,并非要探讨人性的光明或晦暗,而是对平乐镇世俗气息的欣赏乃至迷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歌 我们家 欲望书写 反启蒙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愁演变探析——以余光中和颜歌的作品为例
11
作者 黄利花 《文化产业》 2021年第15期157-159,共3页
在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由于改革措施不当,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忽视了精神文化内涵的缺失等一系列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传统民族文化的逐渐消亡、传统村落的日益减少等现象。因此,在全国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强调"让居民望得... 在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由于改革措施不当,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忽视了精神文化内涵的缺失等一系列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传统民族文化的逐渐消亡、传统村落的日益减少等现象。因此,在全国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强调"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遵循新型城镇化中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而进行的乡愁文化的回归性研究更是时代所需。文章从理论上,以余光中和颜歌为例,具体比较在不同时空下的城镇化背景差异对作家书写"乡愁"文化带来的影响,从而总结出存在的区别与联系,深入探析其演变原因,并进一步论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愁"文化演变趋势,就此探讨新型城镇化中"乡愁"文化表达的新方向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愁演变 新型城镇化 余光中作品 颜歌作品
下载PDF
颜歌:到世界去与回故乡来
12
作者 霍艳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135,共6页
一颜歌是“80后”作家里--个独特的存在。她生于1984年,1994年开始创作,2001年被评为“中国少年作家小说十佳”,2002年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并出版小说集《马尔马拉的瓔朵》。最初她靠描绘青春成长、铺陈华丽飞扬想象来进行创作,... 一颜歌是“80后”作家里--个独特的存在。她生于1984年,1994年开始创作,2001年被评为“中国少年作家小说十佳”,2002年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并出版小说集《马尔马拉的瓔朵》。最初她靠描绘青春成长、铺陈华丽飞扬想象来进行创作,后来不断尝试新的可能,《良辰》《异兽志》探索先锋叙事,《声音乐团》在文体结构上做出挑战。再后来她创造出自己的“乡土”一平乐镇,一个四川城乡接合部小镇,她痴迷于那里的俗常生活和男女情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女情爱 先锋叙事 城乡接合部 颜歌 文体结构 少年作家 青春成长 新概念作文大赛
原文传递
“80后”的“后家族”书写——以颜歌的《段逸兴的一家》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贝思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186,共5页
一"80后"作家的创作往往表现出极强的画面感,像蒋峰的小说《维以不永伤》运用的"并行蒙太奇"写作方法,郭敬明小说中类似日本动漫的唯美画面,我们不得不说这些写法都是受到了后现代主义叙事和视像美学的影响。同样,颜歌的长篇小说《... 一"80后"作家的创作往往表现出极强的画面感,像蒋峰的小说《维以不永伤》运用的"并行蒙太奇"写作方法,郭敬明小说中类似日本动漫的唯美画面,我们不得不说这些写法都是受到了后现代主义叙事和视像美学的影响。同样,颜歌的长篇小说《段逸兴的一家》中的叙事方法也表现出十分电影化的一面,这种电影式的写作不是表现在由语言文字构建的画面唯美上,而是表现在对小说时间和空间的把握和切换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歌 电影化 蒋峰 写作方法 叙事方法 叙述语言 日本动漫 语言文字 画面感 郭敬明
原文传递
乡土·乡愁,与80后小说写作——以颜歌、甫跃辉、马金莲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金赫楠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25,共4页
一乡土,中国现代以降的历史表达和时代叙事中,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却始终语焉不详的词。“乡土”和“乡土文学”作为明确的概念被提出和反复讨论,是中国现代化、城市化的产物,更是一个对象化的过程;而乡土,作为一种审美和叙事对象,是在... 一乡土,中国现代以降的历史表达和时代叙事中,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却始终语焉不详的词。“乡土”和“乡土文学”作为明确的概念被提出和反复讨论,是中国现代化、城市化的产物,更是一个对象化的过程;而乡土,作为一种审美和叙事对象,是在大历史转弯处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农村与城市的对峙中,被单独、特地抽离出来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歌 小说写作 “乡土文学” 中国文学传统 小说史 农村题材 乡土世界 乡村世界 乡土叙事 情感方式
原文传递
《我们家》:80后文学的第四个方向 被引量:6
15
作者 崔剑剑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5-180,共6页
颜歌通过写作《我们家》,丰富了80后文学的发展维度,为80后文学发展提供了第四个方向,以通俗笔调,写作并不以畅销为目的、或者以专业期刊和专业读者认同为目的的作品。《我们家》是颜歌用喜剧手法写平乐镇的通俗故事,完全用方言写作的... 颜歌通过写作《我们家》,丰富了80后文学的发展维度,为80后文学发展提供了第四个方向,以通俗笔调,写作并不以畅销为目的、或者以专业期刊和专业读者认同为目的的作品。《我们家》是颜歌用喜剧手法写平乐镇的通俗故事,完全用方言写作的初次尝试,也是80后作家群中对方言、技巧和构建文学空间最有追求自觉的作家,终于摆脱文学叙事,进行描写社会这个大课题的勇敢尝试。《我们家》代表着颜歌对畅销文学和纯文学的分野有了更理性的认识,也有了更自觉的选择,同时这也是80后作家群创作的作品中,最具有社会风味的通俗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歌 80后文学 第四个方向 喜剧手法 方言写作
下载PDF
得“秘密天堂”者独厚 被引量:1
16
作者 路鲁 《西部广播电视》 2009年第A10期127-131,共5页
人们往往会有这种经验:偶然坐车时看见窗外一闪而过的某处,心生感慨:"这个地方,我常来。"这些地方,被人们称为属于他们自己的"秘密天堂"。
关键词 颜歌 文殊院 对我说 告诉我 天地之间 宽巷子 电话铃声 享受生活 贴纸 洗衣服
下载PDF
2014年“80后”写作综论
17
作者 卞蕴雯 徐勇 《创作与评论》 2015年第2期64-68,共5页
一 2014年是“80后”写作大放异彩的一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80后”写作已日趋成熟,题材越见纷呈多彩,作家的独特性亦更加彰显。几乎同时,主流文学期刊也不约而同地一起向这群有才华的年轻人抛出橄榄枝。今年《收获》... 一 2014年是“80后”写作大放异彩的一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80后”写作已日趋成熟,题材越见纷呈多彩,作家的独特性亦更加彰显。几乎同时,主流文学期刊也不约而同地一起向这群有才华的年轻人抛出橄榄枝。今年《收获》推出2期“青年作家小说专辑”,将霍艳、郑小驴、张忌、朱个、旧海棠、于一爽、张怡薇、双雪涛、张悦然、七堇年、蔡东、陈幻、孙频、常小琥、颜歌、王威廉、甫跃辉、马小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悦然 综论 颜歌 小说写作 青年作家 主流文学 《收获》 张怡微 文学期刊 中短篇
下载PDF
论当代青年作家文艺创作的民俗审美倾向--以“80后”作家为例
18
作者 张旻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8-192,共5页
本文主要探讨以"80后"为代表的当代青年作家文艺作品中的民俗审美倾向,挖掘其中所体现的具有现代性的民俗事象、民俗生活,以及方言口语表达形式等构建出的民俗态生活,尤其在民俗态生活刻画中构建与追求自己的精神原乡时所采... 本文主要探讨以"80后"为代表的当代青年作家文艺作品中的民俗审美倾向,挖掘其中所体现的具有现代性的民俗事象、民俗生活,以及方言口语表达形式等构建出的民俗态生活,尤其在民俗态生活刻画中构建与追求自己的精神原乡时所采用的不同方式。这不仅展现了现阶段文艺创作贴近和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与其他地域的作品泾渭分明的特征;同时还极具时代生活气息,体现出社会主旋律的基调,从而使文艺题材丰富多样,显示出青春的活力,增加了艺术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作家 民俗审美 周嘉宁 笛安 颜歌
下载PDF
“80后”作家笔下的当代家族书写——以《我们家》《细民盛宴》为例
19
作者 高庆媛 《新纪实》 2021年第2期28-31,共4页
“80后”作家历经时间的沉淀与生活的打磨,拥有了更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更纯熟的创作技巧。其中,颜歌和张怡微不约而同地从个人经验出发,将目光投向当代家族主题书写,《我们家》《细民盛宴》分别为其重要代表。与传统家族小说相比,基于时... “80后”作家历经时间的沉淀与生活的打磨,拥有了更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更纯熟的创作技巧。其中,颜歌和张怡微不约而同地从个人经验出发,将目光投向当代家族主题书写,《我们家》《细民盛宴》分别为其重要代表。与传统家族小说相比,基于时代背景和作家个性等因素,她们明显地表现出回避宏大历史、向世俗化叙事贴近的写作倾向,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新形势影响下当代家族所面临的新危机,即以血缘关系为基准的传统家族集体意识与道德伦理秩序的消散。而小说最终对“大团圆”式结局的回归则体现了以小市民群体为基础的中国式家族以妥协、和解为主要维系方式的独特生存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后 颜歌 张怡微 家族小说
下载PDF
每一个黄昏,都有我爱你的影子
20
《快乐阅读》 2014年第8期50-50,共1页
夏日黄昏,一枚结束高考的青果,独自从四川千里迢迢地赶到编辑部。她的眼神里涨满蓝天、阳光与花香,闪烁着梦想深入抵达的光芒。她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那个不争气的自己,再也没有人能阻止你变得更好。心有漏洞。
关键词 我爱你 人能 这个世界 生日礼物 请勿打扰 颜歌 数学成绩 翊清 数学老师 守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