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颜氏之儒的思想特质看其与易学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颜炳罡 陈代波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38,共8页
颜氏之儒是颜回及其弟子所形成的学术群体,颜氏之儒作为传道之儒,继承和拓展了孔子天道性命的形上智慧,以自强不息、奋进不已作为人生信条,追求用行舍藏、乐天知命的人生境界,向往没有战争,没有纷争的大同社会。从颜氏之儒特征来看,它... 颜氏之儒是颜回及其弟子所形成的学术群体,颜氏之儒作为传道之儒,继承和拓展了孔子天道性命的形上智慧,以自强不息、奋进不已作为人生信条,追求用行舍藏、乐天知命的人生境界,向往没有战争,没有纷争的大同社会。从颜氏之儒特征来看,它与《系辞》、《大象》、《彖传》、《文言》有着内在的联系,《系辞》、《彖》、《象》、《文言》、《序卦》有可能是颜氏之儒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氏之 天道性命 易传
下载PDF
“庄生传颜氏之儒”:章太炎与“庄子即儒家”议题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海文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3-133,共11页
章太炎至少有五种文献涉及"庄子即儒家"议题:早年两种尚属消极评论,晚年三种已是积极参与。"庄生传颜氏之儒"是其画龙点睛之笔:颜子一系儒学由庄子传承,庄子是颜氏之儒的传人;传颜氏之儒的庄子是儒家,而不是道家;... 章太炎至少有五种文献涉及"庄子即儒家"议题:早年两种尚属消极评论,晚年三种已是积极参与。"庄生传颜氏之儒"是其画龙点睛之笔:颜子一系儒学由庄子传承,庄子是颜氏之儒的传人;传颜氏之儒的庄子是儒家,而不是道家;坐忘不是道家的本事,而是儒家的至境;即使庄子后来成了道家,但他当时也是以儒家身份,把颜子坐忘的工夫与境界记载并传承了下来。由章太炎晚年的积极参与可知,"庄子即儒家"议题不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儒道互补之思所能范围,而是具有独特的思想史内涵,理应获得自身的思想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颜子 庄生传颜氏之 “庄子即家”议题
下载PDF
颜氏之儒考述 被引量:1
3
作者 宋立林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8,共9页
《韩非子·显学篇》有"儒分为八"之说,其中"颜氏之儒"所指是否颜回一派,学者多有分歧。而之所以出现分歧,其中一个原因便在于颜子生卒年存在多种异说。通过对各种意见的分析考辨,我们确定颜子当少孔子三十岁,... 《韩非子·显学篇》有"儒分为八"之说,其中"颜氏之儒"所指是否颜回一派,学者多有分歧。而之所以出现分歧,其中一个原因便在于颜子生卒年存在多种异说。通过对各种意见的分析考辨,我们确定颜子当少孔子三十岁,卒时为四十一岁。而且,颜子当有门人,其学得以传承,可以形成一派。韩非所谓"颜氏之儒"当指颜子一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颜子与曾子、思孟,颜子与庄子的学术思想关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八派 颜氏之 颜回 曾子 思孟 庄子
下载PDF
颜回、颜氏之儒与琅邪颜氏家族探析
4
作者 常昭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4,共5页
颜回是孔子弟子中最得孔子真传的一位圣贤,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之一颜氏之儒的精神领袖。颜氏历代族谱多标颜回为祖,秦汉至魏晋时期的琅邪颜氏传人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有着颜氏之儒的印痕。这种精神认祖的方式使得颜回之学得以传承,也使... 颜回是孔子弟子中最得孔子真传的一位圣贤,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之一颜氏之儒的精神领袖。颜氏历代族谱多标颜回为祖,秦汉至魏晋时期的琅邪颜氏传人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有着颜氏之儒的印痕。这种精神认祖的方式使得颜回之学得以传承,也使得颜氏家族文化源远流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回 颜氏之 琅邪颜氏 家族
下载PDF
试论战国时期的儒家
5
作者 张丽红 于东新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05-308,共4页
孔子殁后,战国时期,面对新的时代形势,儒学开始了适应现实需要的新探索,因而儒分化为八派,本文重点梳理了其中的五家,即以隐士精神而研修儒业、同孔氏入世精神不同而近于道家的颜氏之儒;由一群偷安懦弱而怕事,贪饮食而无廉耻的贱儒俗儒... 孔子殁后,战国时期,面对新的时代形势,儒学开始了适应现实需要的新探索,因而儒分化为八派,本文重点梳理了其中的五家,即以隐士精神而研修儒业、同孔氏入世精神不同而近于道家的颜氏之儒;由一群偷安懦弱而怕事,贪饮食而无廉耻的贱儒俗儒组成的子张氏之儒;而漆雕氏之儒则是无所畏惧,不避权门,以气为重的儒,他们成为后世“侠”的始祖;仲良氏之儒讲廉洁、讲仁义,主张是自耕而食,傲视富贵权势,同情贫贱者,为当权者所忌;至于乐正氏之儒则守信不虚,讲求孝义。所以,在战国,儒学虽还未演变为官方的正统思想,但在分化发展的过程中,为后世儒学的官方哲学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分化 颜氏之儒等
下载PDF
辟韩非“儒分为八”说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耀仙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1-6,共6页
近年来学术界在儒家思想史中,对第二期新儒学心理气三派不同观点的逐一剖析,和对第三期现代新儒学一、二、三三代著名人物的开展研究,都取得显著的成绩,但相反地,对初期儒学的形成和发展则未予适当注意,这不能说不是一件憾事。本文旨在... 近年来学术界在儒家思想史中,对第二期新儒学心理气三派不同观点的逐一剖析,和对第三期现代新儒学一、二、三三代著名人物的开展研究,都取得显著的成绩,但相反地,对初期儒学的形成和发展则未予适当注意,这不能说不是一件憾事。本文旨在就初期儒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门 子弓 家思想 颜氏之 曾子 乐正氏之儒 仲弓 仲尼弟子列传 子思 漆雕开
下载PDF
陶潜与王维——诗史上儒道结合与儒佛结合之比较(《中国诗史规律初探》第三章)
7
作者 任嘉禾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43-59,共17页
晋代大诗人陶潜与唐代大诗人王维都是儒家与非儒家结合的产儿。结合的主体不同。陶潜是以“儒家八派”中“颜氏之儒”为主体的;王维则是以“孟氏之儒”为主体的。这种主体上的不同,有很多证据。首先是两位大诗人分别作过自我表白;更重... 晋代大诗人陶潜与唐代大诗人王维都是儒家与非儒家结合的产儿。结合的主体不同。陶潜是以“儒家八派”中“颜氏之儒”为主体的;王维则是以“孟氏之儒”为主体的。这种主体上的不同,有很多证据。首先是两位大诗人分别作过自我表白;更重要的是两位大诗人作品中的典型情绪和典型性格有着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渊源。结合的对象和结合的目的也不同。陶潜以儒家为主体而结合道家,主要是为了解决孔颜的规范与躬耕生活之间的矛盾;王维以儒家为主体而结合佛教禅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诗 中国诗史 诗人王维 家八派 陶诗 颜氏之 三章 沮溺 春中田园作
下载PDF
庄子本颜氏之儒:郭沫若“自注”的思想史真相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海文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29,共6页
"庄子本颜氏之儒"是《庄子的批判》的核心论点,郭沫若自注它出自《章太炎先生白话文》。考察自注从无到有、又一字之改的演变史,可知郭沫若把书名记错了,但确实深受章太炎的影响,其中《国学概论》的可能性最大。由此可知,彰显... "庄子本颜氏之儒"是《庄子的批判》的核心论点,郭沫若自注它出自《章太炎先生白话文》。考察自注从无到有、又一字之改的演变史,可知郭沫若把书名记错了,但确实深受章太炎的影响,其中《国学概论》的可能性最大。由此可知,彰显"庄子即儒家"议题独特的思想史价值,期盼它如其所是地敞开自身,是这一自注所要朗现的最真切的思想史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颜氏之 “庄子即家”议题 思想史真相
原文传递
孔门后学著述考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日生 《船山学报》 1934年第4期51-56,共6页
水精受命乃作之师觉世牖民非文弗载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故圣门教授无有敢薄文学以为不屑者素王述作及门皆得与闻自卫返鲁乃从事於笔削之业凡诗书礼乐易象春秋七十子之徒皆与竹帛之劳孔子作春秋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不能赞一辞其曰不能赞者乃子... 水精受命乃作之师觉世牖民非文弗载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故圣门教授无有敢薄文学以为不屑者素王述作及门皆得与闻自卫返鲁乃从事於笔削之业凡诗书礼乐易象春秋七十子之徒皆与竹帛之劳孔子作春秋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不能赞一辞其曰不能赞者乃子游子夏仰承圣训不能置议非不许参赞未议也竹帛之劳实皆与焉制作告成曾授来学是故及门诸子无不身习六艺之文梦奠以还儒分为八有子张氏之儒有子思氏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馀公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见韩非子显学篇成百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门 颜氏之 乐正氏之儒 漆雕氏之儒 觉世牖民 诗书礼乐 仲良氏之儒 易象 子思 春秋笔
下载PDF
上博简《颜渊问于孔子》初探——基于竹简形制、简文释读、文献价值诸问题的考察
10
作者 常佩雨 《学行堂语言文字论丛》 2014年第1期102-126,共25页
上博简《颜渊问于孔子》使“颜氏之儒”重见天日,是最新的颜渊文献。本文考察该篇的竹简形制;对简文30余字进行释读,使此新文献基本可读;探讨该篇简文的文献价值:保存“颜氏之儒”的文献原貌;认为该篇是早期儒家思想在战国楚地传播的实... 上博简《颜渊问于孔子》使“颜氏之儒”重见天日,是最新的颜渊文献。本文考察该篇的竹简形制;对简文30余字进行释读,使此新文献基本可读;探讨该篇简文的文献价值:保存“颜氏之儒”的文献原貌;认为该篇是早期儒家思想在战国楚地传播的实证;该篇提供了战国楚地书法的原始材料。包括该篇在内的上博简文献,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弥足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简 《颜渊问于孔子》 颜氏之 竹简形制 简文释读 文献价值
原文传递
颜回二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郝霞 《作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15-116,共2页
从《论语》有关颜回的记叙中可见颜回"乐贫好学",但细考辨之,颜回事实上并没有人们所认为的那样穷,他"在陋巷"的原因不是穷,而是因为他的归隐思想。颜回的隐逸思想同样体现在史上争论已久的"颜氏之儒"学... 从《论语》有关颜回的记叙中可见颜回"乐贫好学",但细考辨之,颜回事实上并没有人们所认为的那样穷,他"在陋巷"的原因不是穷,而是因为他的归隐思想。颜回的隐逸思想同样体现在史上争论已久的"颜氏之儒"学派中,此学派不是颜回创立的,但却是秉承颜回"隐逸避世"思想创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回 颜回之穷 颜氏之 隐逸思想
原文传递
子夏及其门人与郡县制之构建
12
作者 姚中秋 《原道》 CSSCI 2012年第2期196-208,共13页
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为什么专门讨论子夏及其门人?孔门弟子虽俱受孔子之教,然因其才性不同,自然产生分歧,故《韩非子·显学篇》有"儒分为八"之说:"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 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为什么专门讨论子夏及其门人?孔门弟子虽俱受孔子之教,然因其才性不同,自然产生分歧,故《韩非子·显学篇》有"儒分为八"之说:"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夏 曾子 孔门 颜氏之 乐正氏之儒 漆雕氏之儒 仲良氏之儒 春秋末期 死生有命 子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