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中的颜色不兼容性问题:起源、争论与出路
1
作者
姚东旭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1-21,共11页
颜色不兼容性问题是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多数学者接受拉姆塞对维特根斯坦的批评,认为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中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学界围绕《逻辑哲学论》6.3751码段的解释形成...
颜色不兼容性问题是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多数学者接受拉姆塞对维特根斯坦的批评,认为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中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学界围绕《逻辑哲学论》6.3751码段的解释形成了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两种路径,典型代表就是辛迪卡的实在论观点和梅迪纳的反实在论观点。辛迪卡认为,尽管不兼容性是实在的内在特性,但我们可以区分实在的可能性的层面(镜示)和符号的可能性(图示)的层面,在镜示的层面处理语言与实在的内在关系问题,述说诸种可能性;而在符号的层面,语法是自治的(autonomous),虽然符号的层面依赖于实在的层面,但在二阶的意义上,语法不再需要对实在负责。梅迪纳则认为,在实在世界中对象没有颜色,有色性只是对象的诸形式之一,即对象具有某种特定的颜色是表征系统的一个特征;也就是说,颜色不兼容性问题只有围绕着表征和命题才能得到解释,有色性是表象系统的内在特性,所以,对于颜色不兼容性问题的正确解答离不开对表象系统的逻辑原则的阐明。但这两种路径都没有合理地解释这一问题,反而陷入了塞拉斯所指出的两类传统语言哲学的理论窠臼。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乃至塞拉斯所指出的两种语言哲学观点都是犯下了由语言的表面形式构造理论来取代其用法的错误。后期维特根斯坦改变了前期哲学中的思路,说明颜色不兼容性命题是伪装成经验命题形式的逻辑命题,它的逻辑命题本质不能够从其表面形式上推断出,而是通过它在具体的语言游戏及其关联中的使用而显示出来,从而避免了由于旧系统的经验命题和逻辑命题区分由形式设定而建立的谬误,指出了解答颜色不兼容性问题的正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颜色不兼容性问题
实在论
反实在论
经验命题
逻辑命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颜色不兼容性问题与维特根斯坦思想的转型
2
作者
姚东旭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34,共6页
维特根斯坦思想前后期转型的原因在于《逻辑哲学论》体系不能恰当的处理颜色不兼容性问题。近年来拉格和莫斯提出的新解释方案并不成功。维特根斯坦经过短暂的现象学时期的尝试之后,逐渐认识到解决颜色不兼容性问题的途径是重新理解逻...
维特根斯坦思想前后期转型的原因在于《逻辑哲学论》体系不能恰当的处理颜色不兼容性问题。近年来拉格和莫斯提出的新解释方案并不成功。维特根斯坦经过短暂的现象学时期的尝试之后,逐渐认识到解决颜色不兼容性问题的途径是重新理解逻辑命题与经验命题之间的关系,即将命题放入诸多语言游戏及其关联中去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不兼容性问题
维特根斯坦
现象学时期
语言游戏
原文传递
题名
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中的颜色不兼容性问题:起源、争论与出路
1
作者
姚东旭
机构
天津外国语大学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
出处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1-21,共11页
基金
2018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一般项目“生态哲学视角下的维特根斯坦知觉哲学研究”(TJZX18—0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亚里士多德的定义理论”(14YJC720022)
天津外国语大学2017年度科研规划项目“维特根斯坦的知觉哲学研究”(17YB10)
文摘
颜色不兼容性问题是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多数学者接受拉姆塞对维特根斯坦的批评,认为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中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学界围绕《逻辑哲学论》6.3751码段的解释形成了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两种路径,典型代表就是辛迪卡的实在论观点和梅迪纳的反实在论观点。辛迪卡认为,尽管不兼容性是实在的内在特性,但我们可以区分实在的可能性的层面(镜示)和符号的可能性(图示)的层面,在镜示的层面处理语言与实在的内在关系问题,述说诸种可能性;而在符号的层面,语法是自治的(autonomous),虽然符号的层面依赖于实在的层面,但在二阶的意义上,语法不再需要对实在负责。梅迪纳则认为,在实在世界中对象没有颜色,有色性只是对象的诸形式之一,即对象具有某种特定的颜色是表征系统的一个特征;也就是说,颜色不兼容性问题只有围绕着表征和命题才能得到解释,有色性是表象系统的内在特性,所以,对于颜色不兼容性问题的正确解答离不开对表象系统的逻辑原则的阐明。但这两种路径都没有合理地解释这一问题,反而陷入了塞拉斯所指出的两类传统语言哲学的理论窠臼。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乃至塞拉斯所指出的两种语言哲学观点都是犯下了由语言的表面形式构造理论来取代其用法的错误。后期维特根斯坦改变了前期哲学中的思路,说明颜色不兼容性命题是伪装成经验命题形式的逻辑命题,它的逻辑命题本质不能够从其表面形式上推断出,而是通过它在具体的语言游戏及其关联中的使用而显示出来,从而避免了由于旧系统的经验命题和逻辑命题区分由形式设定而建立的谬误,指出了解答颜色不兼容性问题的正确路径。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颜色不兼容性问题
实在论
反实在论
经验命题
逻辑命题
Keywords
Wittgenstein
color compatibility problem
realism
anti-realism
empirical proposition
logical proposition
分类号
B561.59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颜色不兼容性问题与维特根斯坦思想的转型
2
作者
姚东旭
机构
天津外国语大学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
出处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34,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方文化核心术语研究"(12BYY127)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研究与文献翻译"(ZX20150058)
天津外国语大学2017年度科研规划项目"维特根斯坦的知觉哲学研究"(17YB10)
文摘
维特根斯坦思想前后期转型的原因在于《逻辑哲学论》体系不能恰当的处理颜色不兼容性问题。近年来拉格和莫斯提出的新解释方案并不成功。维特根斯坦经过短暂的现象学时期的尝试之后,逐渐认识到解决颜色不兼容性问题的途径是重新理解逻辑命题与经验命题之间的关系,即将命题放入诸多语言游戏及其关联中去把握。
关键词
颜色不兼容性问题
维特根斯坦
现象学时期
语言游戏
Keywords
the colour incompatibility problem
Wittgenstein
phenomenological phase
language games
分类号
N0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中的颜色不兼容性问题:起源、争论与出路
姚东旭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颜色不兼容性问题与维特根斯坦思想的转型
姚东旭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