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额叶功能区致痫灶切除术唤醒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林岐 徐毅明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661-663,共3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额叶功能区致痫灶切除手术唤醒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例择期行额叶功能区致痫灶切除术的患者分为2组: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组(R组)和芬太尼间断静注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组(F组)...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额叶功能区致痫灶切除手术唤醒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例择期行额叶功能区致痫灶切除术的患者分为2组: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组(R组)和芬太尼间断静注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组(F组),每组各10例,比较2组患者的唤醒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唤醒期间清醒程度(BIS值)和术野质量(VAS评分),并且观察2组患者唤醒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R组唤醒时间明显小于F组(P<0.05),R组唤醒和脑电刺激时血压和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组唤醒和脑电刺激时血压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插喉罩,上头架,切皮,唤醒时,脑电刺激时R组血压和心率明显低于F组(P<0.05)。术中唤醒5、10 min,R组清醒程度明显高于F组(P<0.05),2组术野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并发症方面,R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F组。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额叶功能区致痫灶切除术唤醒麻醉中能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额叶功能区致痫灶切除术 唤醒麻醉
下载PDF
术前埋植硬膜下电极定位功能区和近功能区致病灶的准确性研究(附24例报告)
2
作者 王桂松 徐纪文 +3 位作者 周洪语 田鑫 江基尧 罗其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90-790,共1页
目的 探讨术前埋植硬膜下电极定位功能区和近功能区致痫灶的准确性和手术效果。方技术前根据EEG、MRI、PET表现,对24例癫痫病人埋植硬膜下电极,记录皮质脑电信号,定位致痫灶,并采用点对点刺激定位功能区。在术中皮质脑电监测下行致... 目的 探讨术前埋植硬膜下电极定位功能区和近功能区致痫灶的准确性和手术效果。方技术前根据EEG、MRI、PET表现,对24例癫痫病人埋植硬膜下电极,记录皮质脑电信号,定位致痫灶,并采用点对点刺激定位功能区。在术中皮质脑电监测下行致痫灶切除和(或)热凝痫灶皮质。结果4例致痫灶位于左侧语言功能区,3例位于语言功能区和周边,3例临近语言功能区;左侧3例、右侧5例位于中央前回运动区,左侧2例、右侧1例位于运动区和周边;左侧1例、右侧2例临近运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功能 电极定位 硬膜下 埋植 致病 致痫切除 PET表现 运动
下载PDF
致痫区孤立术在难治性癫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任义 尹绍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23期113-116,共4页
对于确定致痫区界限困难的病例,尤其痫波起源范围较广,涉及整个脑叶、多个脑叶甚至一侧大脑半球的致痫区域,临床上常行脑叶切除术(如大脑半球切除术、多脑叶切除术、颞叶切除术等),并取得不错的癫痫控制效果[1-3]。由于术中切除大块... 对于确定致痫区界限困难的病例,尤其痫波起源范围较广,涉及整个脑叶、多个脑叶甚至一侧大脑半球的致痫区域,临床上常行脑叶切除术(如大脑半球切除术、多脑叶切除术、颞叶切除术等),并取得不错的癫痫控制效果[1-3]。由于术中切除大块脑组织、遗留较大空腔,术后脑组织移位,含铁血黄素沉积,硬膜下积液等并发症影响了患者的预后[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痫孤立 切除 难治性癫 大脑半球切开 后象限切开 孤立 孤立
下载PDF
立体定向融合影像技术在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引发癫痫的定位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国光 F Cardinale +1 位作者 M Cossu G Lo Russo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298-302,共5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结合脑血管造影与MRI影像融合在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引发癫痫时对脑功能区、脑内病变和致痫灶空间范围的定位作用。方法对17例患者采用Talairach立体定向系统,绘制脑皮质表面血管图,并与三维MRI成像进行融合,标注脑功能区...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结合脑血管造影与MRI影像融合在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引发癫痫时对脑功能区、脑内病变和致痫灶空间范围的定位作用。方法对17例患者采用Talairach立体定向系统,绘制脑皮质表面血管图,并与三维MRI成像进行融合,标注脑功能区并设计术前深部电极放置部位和手术方案。结果17例患者获得了清晰的立体脑血管造影与MRI图像,涉及手术部位包括额叶8例、顶叶6例、颞叶2例和枕叶1例。手术完整切除动静脉畸形。术后随访1年,8例未见癫痫发作。结论该技术可以保证术前准确定位病灶,有利于术中判断脑沟回和功能区,避免损伤皮质功能区和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定位作用 融合影像技 治疗 立体脑血管造影 立体定向系统 功能 MRI成像 MRI图像 影像融合 定向结合 脑内病变 方案 放置部位 深部电极 部位 完整切除 后随访 发作 定位病 致痫 血管图
下载PDF
外伤后顽固性癫痫手术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潘进钱 谢文霞 张晓微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第4期42-44,共3页
目的评价多种手术方法联合使用治疗外伤后顽固性癫痫的效果。方法 21例患者根据术前致痫灶的初步定位和术中皮质脑电及深部电极的监测结果,分别采用以下5种不同的术式:①瘢痕及周围皮质切除7例;②瘢痕及周围皮质切除+多软膜下横切术(MS... 目的评价多种手术方法联合使用治疗外伤后顽固性癫痫的效果。方法 21例患者根据术前致痫灶的初步定位和术中皮质脑电及深部电极的监测结果,分别采用以下5种不同的术式:①瘢痕及周围皮质切除7例;②瘢痕及周围皮质切除+多软膜下横切术(MST)8例;③前颞叶、杏仁核-海马切除4例;④神经导航下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1例;⑤胼胝体前部切开+MST+皮质热灼1例。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0年,疗效满意的9例(43%),显著改善的7例(33%),良好的3例(14%),效差的1例(5%),无改善的1例(5%)。术后无死亡病例,有8例出现暂时性的功能障碍,但均在4周内恢复正常。结论多种手术方法联合治疗外伤后顽固性癫痫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癫 外伤后 治疗 多软膜下横切 胼胝体前部切开 方法 联合使用 监测结果 深部电极 神经导航 后随访 死亡病例 功能障碍 联合治疗 杏仁核 皮质 切除 致痫 前颞 暂时性 多种 周围 瘢痕 海马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癫痫认知功能损害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慈云龙 张晖 潘晓华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36-137,共2页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患病率仅次于脑卒中。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为30%,这不仅影响其个人生活质量,更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引起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包括癫痫病因、发作类型、发作年龄、治疗药物、手术及社...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患病率仅次于脑卒中。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为30%,这不仅影响其个人生活质量,更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引起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包括癫痫病因、发作类型、发作年龄、治疗药物、手术及社会心理因素等。要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要控制其发作,更要关注其合并症的处理。近年来,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损害 弥散张量成像 个人生活质量 致痫 发作类型 患者 tensor 纤维束 切除
下载PDF
颅内电极监测的额叶癫痫外科治疗
7
作者 周盾 王桂松 +6 位作者 徐纪文 周洪语 李骁雄 赵晨杰 王宝锋 金义超 江基尧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5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电极监测对额叶癫痫手术治疗的指导作用,总结额叶癫痫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从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对我科40例额叶癫痫患者,采用颅内电极监测定位致痫灶和功能区,二次手术进行致痫灶处理。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到6年随访,对手术... 目的探讨颅内电极监测对额叶癫痫手术治疗的指导作用,总结额叶癫痫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从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对我科40例额叶癫痫患者,采用颅内电极监测定位致痫灶和功能区,二次手术进行致痫灶处理。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到6年随访,对手术疗效进行改良ENGEL分级。结果本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最小为6岁,最大为50岁,平均24.1岁;所有患者均成功行颅内电极植入,其中单侧28例,双侧12例。所有患者均通过颅内电极监测到致痫灶,其中16例致痫灶涉及功能区。对40例患者均行额叶致痫灶切除,并对5例行部分颞叶处理,9例行胼胝体切开,16例致痫灶涉及功能区者行皮层电热灼。电极植入术后,1例患者发生硬膜下血肿,约50ml,进行血肿清除后成功监测并进行致痫灶手术处理,1例致痫灶处理术后发生头皮延迟愈合,经清创术后1月愈合。对术后患者疗效行1年到6年时间随访,按照改良ENGEL分级显示Ⅰ级23例,占57.5%;Ⅱ级7例,占17.5%;Ⅲ级8例,占20%;Ⅳ级2例,占5%;Ⅰ级和Ⅱ级患者占总体75%,说明手术疗效良好者占比例高。结论颅内电极对额叶癫痫致痫灶和功能区准确定位是额叶癫痫手术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电极 致痫 功能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