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额纹切口入路治疗外伤性前颅窝血肿30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登 赖丹 +3 位作者 汤汶琳 谭兴萍 毛云飞 曾多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11期685-686,共2页
目的探讨额纹切口入路治疗外伤性前颅窝血肿中临床效果。方法外伤性前颅窝血肿患者66例,30例行额纹切口入路治疗(额纹切口组),36例行冠状切口入路治疗(对照组)。结果额纹切口组术中出血量为(61.0±12.8)ml,对照组为(89.0±12.8)... 目的探讨额纹切口入路治疗外伤性前颅窝血肿中临床效果。方法外伤性前颅窝血肿患者66例,30例行额纹切口入路治疗(额纹切口组),36例行冠状切口入路治疗(对照组)。结果额纹切口组术中出血量为(61.0±12.8)ml,对照组为(89.0±12.8)ml;额纹切口手术时间分别为(86±18.8)min,对照组为(121±24.8)min;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额6个月,纹切口组GOS评分2分2例,3分5例,4分9例,5分14例;对照组GOS评分2分3例,3分7例,4分12例,5分14例;两组预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额纹切口入路治疗外伤性前颅窝血肿方法简单,有利于暴露前颅窝,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前颅窝血肿 冠状切口 额纹切口 手术
下载PDF
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前颅底及鞍区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杨驰 王建标 +2 位作者 杨思明 洪文明 王斌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前颅底及鞍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62例前颅底及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头颅MRI平扫... 目的探讨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前颅底及鞍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62例前颅底及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头颅MRI平扫+增强检查诊断为前颅底或鞍区肿瘤,其中脑膜瘤49例(包括嗅沟脑膜瘤24例、鞍结节脑膜瘤18例、蝶骨嵴脑膜瘤7例),颅咽管瘤8例,垂体腺瘤5例。根据肿瘤的大小和生长偏向个体化地设计皮肤切口及骨瓣位置。术后根据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症状评估肿瘤的全切除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调查患者对切口美观程度的满意度。术后定期行影像学及临床随访,以观察肿瘤是否复发和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62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54例(87.1%),次全切除8例(12.9%),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62例肿瘤术后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术后头痛症状的改善率为85.7%(24/28),视力下降的改善比例为13/14,嗅觉症状的改善比例为13/15,眩晕症状的改善比例为5/6,肢体麻木、行走不稳的改善比例为4/5。患者对切口美观程度的满意度为87.1%(54/62)。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0±5.6)个月(1~3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患者;4例(6.4%)术后出现前额麻木、眶上感觉迟钝的患者,3个月随访时症状消失或好转;2例(3.2%)垂体腺瘤复发,接受二次手术治疗后未见复发。结论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前颅底及鞍区肿瘤,不仅可以提供足够的手术视野、获得满意的肿瘤切除程度,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额纹切口 锁孔手术
原文传递
额纹小切口手术切除中老年垂体腺瘤22例
3
作者 罗超伟 田应德 曲友直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5-36,共2页
垂体腺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1],占鞍区肿瘤的45%,好发于青壮年,但中老年患者亦不少见,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传统手术方式有经颅手术和经蝶手术两大类[2],而前者又分经额入路和经翼点入路,在经额入路... 垂体腺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1],占鞍区肿瘤的45%,好发于青壮年,但中老年患者亦不少见,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传统手术方式有经颅手术和经蝶手术两大类[2],而前者又分经额入路和经翼点入路,在经额入路手术中,为使容貌不致受影响,切口通常位于发际内,创口较大,自1993年12月始,我们对22例中老年垂体腺瘤患者采用额纹小切口开颅切除肿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纹切口 垂体腺瘤
下载PDF
额纹穿刺脑出血引流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4
作者 魏宜功 周焜 +3 位作者 乔志立 焦汝开 王诚 刘窗溪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555-556,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额纹穿刺脑出血引流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脑出血病例资料,局麻行经额纹穿刺脑出血引流术,并辅以尿激酶溶解等治疗,评价该手术方式在基层医院开展的可行性。结果 53例病人中治疗效果满意,无死亡病例,平... 目的探讨经额纹穿刺脑出血引流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脑出血病例资料,局麻行经额纹穿刺脑出血引流术,并辅以尿激酶溶解等治疗,评价该手术方式在基层医院开展的可行性。结果 53例病人中治疗效果满意,无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30.11 min;术后神经功能恢复51例(96.23%),血肿扩大2例(3.8%,经保守治疗后2例均恢复良好);留置引流管平均时间3.7 d;使用尿激酶平均次数4次;住院平均时间9 d;GOS评分5分29例(54.72%),4分22例(41.5%),3分2例(3.8%)。结论对于适合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选择经额纹穿刺引流术并辅以尿激酶溶解治疗脑出血,具有避免全麻风险、手术操作简单、对神经损伤小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额纹切口 血肿引流 基层医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