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 RNA调节颞下颌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的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发元 翁霞萍 +5 位作者 林平冬 邵翔 陈后煌 马玉环 叶蕻芝 李西海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5年第5期48-50,共3页
颞下颌骨关节炎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软骨退变为其基本病理改变,微小RNA(microRNA)在软骨退变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基于颞下颌骨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文章从软骨退变密切相关的软骨细胞凋亡、软骨细胞自噬和软骨细胞代谢探讨micro RNA... 颞下颌骨关节炎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软骨退变为其基本病理改变,微小RNA(microRNA)在软骨退变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基于颞下颌骨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文章从软骨退变密切相关的软骨细胞凋亡、软骨细胞自噬和软骨细胞代谢探讨micro RNA调节颞下颌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的可能作用机制,旨在为颞下颌骨关节炎的研究和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下颌 MICRO RNA 软骨退变 软骨细胞 机制 探讨
下载PDF
医用臭氧可缓解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疼痛 被引量:1
2
作者 鲁彩霞 张思敏 +3 位作者 尼格阿依·艾合麦提 李雪儿 陈泽源 买买提吐逊·吐尔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4300-4305,共6页
背景: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研究发现医用臭氧能有效缓解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疼痛,但对其镇痛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医用臭氧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疼痛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 背景: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研究发现医用臭氧能有效缓解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疼痛,但对其镇痛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医用臭氧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疼痛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SD大鼠分成4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模型组、空气组、医用臭氧组通过关节内注射碘乙酸钠的方法建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模型,造模1周后,空气组、医用臭氧组大鼠颞下颌关节内分别注射洁净空气、医用臭氧,1次/周,共3次。造模前及造模后28 d内,采用Von Frey机械疼痛测量技术衡量大鼠颞下颌关节机械痛阈值;造模后28 d取材,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颞下颌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分析颞下颌关节内缺氧诱导因子1α、环氧合酶2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造模后1,3,7,14,21,28 d的颞下颌关节机械痛阈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空气组相比,医用臭氧组大鼠造模后28 d的颞下颌关节机械痛阈值升高(P<0.01);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与关节液中的白细胞介素1β质量浓度升高(P<0.01);与模型组、空气组相比,医用臭氧组大鼠血清与关节液中的白细胞介素1β质量浓度降低(P<0.01);③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模型组和空气组软骨结构紊乱,呈退行性改变;医用臭氧组软骨结构紊乱程度轻于模型组、空气组;④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颞下颌关节内缺氧诱导因子1α、环氧合酶2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空气组相比,医用臭氧组大鼠颞下颌关节内缺氧诱导因子1α、环氧合酶2表达降低(P<0.01,P<0.05)。结果表明,医用臭氧可通过减少关节内缺氧诱导因子1α、白细胞介素1β和环氧合酶2表达来缓解SD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医用臭氧 大鼠 疼痛 缺氧诱导因子1Α 白细胞介素1Β 环氧合酶2
下载PDF
碘乙酸钠诱导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3
作者 冯㛃 常攀辉 +2 位作者 张智玲 黎凯歌 高一珂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01-106,113,共7页
目的通过对碘乙酸钠(monosodium iodoacetate,MIA)刺激的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病理表现及结构变化的研究,寻找可诱发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适宜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方法选取6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1组... 目的通过对碘乙酸钠(monosodium iodoacetate,MIA)刺激的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病理表现及结构变化的研究,寻找可诱发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适宜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方法选取6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1组关节内注射0.9%的生理盐水,为空白组。其余3组按照0.5 mg,1.0 mg,2.0 mg三种不同浓度MIA进行颞下颌关节上腔注射,单个关节腔注射体积为50μL。观察4周后,处死大鼠,取颞下颌关节髁突进行分析。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TRAP染色,CD31免疫荧光染色及显微CT(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扫描髁突。染色标本用改良Mankin评分法评估颞下颌关节骨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HE和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显示,注射MIA1.0 mg/50 uL,2.0 mg/50 uL组髁突软骨厚度减少,软骨细胞层数减少,排列紊乱,骨髓腔变大。0.5 mg/50 uL组,未见明显变化;CD3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1.0 mg/50 uL,2.0 mg/50 uL组可见软骨和软骨下骨连接处有新生血管,TRAP染色三组均未见破骨细胞活化。MicroCT髁突扫描显示仅2.0 mg/50 uL组可见髁突骨皮质及骨松质的破坏影像。结论1.0 mg/50 uL是MIA诱导大鼠TMJ典型OA样病变开始出现病理学改变的最小有效剂量,可以作为早期颞下颌关节器质性病变的预防性治疗的动物模型。2.0 mg/50 uL或更高浓度的药物注射可能会得到影像学中典型的OA样改变,可以用于长期观察以及OA治疗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碘乙酸钠 免疫荧光染色 模型建立 显微CT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4
作者 孙高 何静 +4 位作者 赵琪 石剑虹 廖智羚 田原野 吴国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7-1556,共10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的治疗作用,并阐明相关作用机制。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白藜芦醇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白藜芦醇组大鼠关节腔内注射20 g·L^(-1)碘乙酸钠(MIA)50μL,构建TMJOA大...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的治疗作用,并阐明相关作用机制。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白藜芦醇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白藜芦醇组大鼠关节腔内注射20 g·L^(-1)碘乙酸钠(MIA)50μL,构建TMJOA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3周后,白藜芦醇组大鼠注射80μL白藜芦醇溶液,每周1次,连续3周,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系统检测各组大鼠髁突结构,计算感兴趣区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间距(Tb.p)和骨小梁数(Tb.N)。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各组大鼠颞下颌关节(TMJ)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TMJ组织中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SOX)-9、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TMJ组织中SOX-9、MMP-13、Sirt1、PI3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蛋白激酶B(Akt)mRNA表达水平。结果:造模3周后,大鼠髁突骨质破坏明显,表面粗糙不平,延续性中断,表明TMJOA大鼠模型造模成功。Micro-CT系统检测,对照组大鼠髁突表面光滑,形态规则,骨质连续完整;模型组大鼠髁突破坏明显,骨质连续性受到不同程度破坏,表面粗糙可伴有不同程度骨质缺损;白藜芦醇组大鼠髁突病变减轻,髁突形态外观得到一定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V/TV和Tb.Th均明显降低(P<0.05),Tb.Sp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组大鼠BV/TV和Tb.Th均明显升高(P<0.05),Tb.Sp明显减少(P<0.05)。HE染色观察,对照组大鼠髁突层次清晰,软骨细胞排列规则,整齐有序;模型组大鼠髁突表面粗糙不平,缺损明显,呈现典型的TMJOA表现;白藜芦醇组大鼠髁突表面略微粗糙,整体分层大致清晰,细胞排列较为有序。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对照组大鼠髁突肥大层软骨细胞呈蓝紫色,染色明显且均匀;模型组大鼠髁突肥大层软骨细胞淡染,部分区域甚至失染;白藜芦醇组大鼠髁突肥大细胞层染色基本明显且较为均匀。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MJ组织中MMP-13、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OX-9和Sirt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组大鼠TMJ组织中SOX-9和Sirt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MMP-13、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RT-qPCR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MJ组织中MMP-13、PI3K、Akt和mTOR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OX-9和Sirt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组大鼠TMJ组织中SOX-9和Sirt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MMP-13、PI3K、Akt和mTOR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白藜芦醇对TMJOA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Sirt1、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下载PDF
Dnmt3b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慧 苏俭生 周玥 《口腔生物医学》 2024年第5期303-306,共4页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是一种以进行性软骨退化、软骨下骨改建、颞下颌关节(TMJ)慢性疼痛为特征的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是一种DNA甲基转移酶,能促进TMJ的修复再生。本文就Dnmt3b在TMJOA方面的研究进...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是一种以进行性软骨退化、软骨下骨改建、颞下颌关节(TMJ)慢性疼痛为特征的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是一种DNA甲基转移酶,能促进TMJ的修复再生。本文就Dnmt3b在TMJOA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治疗TMJOA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酶3B 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表观遗传学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高山金莲花素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细胞模型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王泽杰 吴高义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8期578-588,共11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法探讨高山金莲花素(alpinumisoflavone,AIF)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细胞模型的作用机制,为AIF治疗TMJOA提供研究基础。方法运用GeneCards、OMIM、DisGeNET...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法探讨高山金莲花素(alpinumisoflavone,AIF)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细胞模型的作用机制,为AIF治疗TMJOA提供研究基础。方法运用GeneCards、OMIM、DisGeNET和PharmGKB数据库获取TMJOA疾病靶点,PharmMapper和HERB获取AIF作用靶点,取化合物与疾病交集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得到关键靶点后做GO和KEGG富集分析,分子对接评估相关信号通路中关键靶点。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提取3周龄SD大鼠髁突软骨细胞。CCK8检测AIF对髁突软骨细胞的毒性。用10 ng/mL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诱导髁突软骨细胞24 h构建TMJOA细胞模型。实验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DMEM培养基培养髁突软骨细胞48 h;IL⁃1β组(TMJOA细胞模型):预使用DMEM培养基培养髁突软骨细胞24 h后,保留原培养基的情况下加入IL⁃1β使终浓度达10 ng/mL继续培养24 h;IL⁃1β+10μmol/L AIF组:预使用含10μmol/L AIF的DMEM培养基培养髁突软骨细胞24 h,保留原培养基情况下加入IL⁃1β使终浓度达10 ng/mL继续培养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AIF对TM⁃JOA细胞模型中的髁突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实验分为对照组、IL⁃1β组、IL⁃1β+10μmol/L AIF组和IL⁃1β+30μmol/L AIF组共4组,其中,IL⁃1β+30μmol/L AIF组:预使用含30μmol/L AIF的DMEM培养基培养24 h,保留原培养基情况下加入IL⁃1β使终浓度达10 ng/mL继续培养24 h;其余3组方法同前。以qPCR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IF对TMJOA细胞模型中与细胞凋亡相关的B淋巴细胞瘤2(B⁃cell leukemia/lymphoma⁃2,Bcl2)、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ase 3,Caspase⁃3)及基质降解相关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 4,ADAMTS4)、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PharmMapper与HERB数据库检索得到AIF化合物靶点300个,GeneCards、OMIM、DisGeNET和PharmGKB数据库检索得到TMJOA疾病靶点378个,将化合物与疾病靶点交集得33个潜在靶点,将其上传至STRING数据库得31个关键靶点,主要与细胞凋亡和细胞外基质降解相关。这一过程可能涉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雌激素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AIF与MAPK和雌激素信号通路中的关键靶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和雌激素受体基因1/2(estrogen receptor gene 1/2,ESR1/2)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CCK8结果表明AIF对髁突软骨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与IL⁃1β组相比,IL⁃1β+10μmol/L AIF组中AIF可抑制髁突软骨细胞凋亡;与IL⁃1β组相比,IL⁃1β+10μmol/L AIF组和IL⁃1β+30μmol/L AIF组中AIF可上调Bcl2和下调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ADAMTS4、MMP3和MMP13 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AIF可通过上调Bcl2与下调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TMJOA细胞模型中髁突软骨细胞凋亡,同时抑制由IL⁃1β诱导的细胞外基质降解,延缓TMJOA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 骨关节炎 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细胞模型 高山金莲花素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黄酮类化合物 下颌髁突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外基质降解 白细胞介素⁃1β B淋巴细胞瘤2 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
下载PDF
外泌体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朱凯杰 陈建治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5期118-121,共4页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患者可出现急慢性滑膜炎、软骨退化、软骨下骨吸收等临床表现。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组织工程修复的关键成员之一,在骨...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患者可出现急慢性滑膜炎、软骨退化、软骨下骨吸收等临床表现。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组织工程修复的关键成员之一,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其主要通过外泌体(exosome,Exo)发挥作用。本文以MSC-Exo为重点,阐述不同治疗策略在TMJOA治疗中的特点,综述MSC-Exo在TMJOA治疗中的作用、优势及优化方法等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生物支架
下载PDF
温度骤降敏感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锥形束CT分析
8
作者 胡一帆 马博文 +4 位作者 徐鑫宇 王一涵 胡敏 刘洪臣 姜华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87-193,共7页
目的:探讨对温度骤降敏感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患者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就诊并明确... 目的:探讨对温度骤降敏感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患者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就诊并明确诊断为TMJOA的患者共97例(194侧关节)。通过调查问卷中TMJOA患者对温度骤降是否敏感分为敏感组和不敏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分析其关节骨性结构的CBCT影像。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敏感组(47例)与不敏感组(50例)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敏感组患者出现疼痛症状的比例[93.6%(44/47)]高于不敏感组[70.0%(35/50)](X^(2)=8.941,P=0.003),两组间关节杂音和张口受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比较194侧关节髁突骨质影像,显示敏感组髁突骨质以吸收破坏型为主,出现表面骨质破坏[77.7%(73/94)]和髁突磨平变短[53.2%(50/94)]的比例显著高于不敏感组表面骨质破坏[64.0%(64/100)](X^(2)=4.357,P=0.037)和髁突磨平变短的比例[38.0%(38/100)](X^(2)=4.512,P=0.034),囊样变的比例[19.1%(18/94)]亦显著高于不敏感组[9.0%(9/100)](X^(2)=4.166,P=0.041)。敏感组关节窝深度大于不敏感组(P=0.033),关节结节倾斜度亦显著大于不敏感组(P=0.014)。两组间120°关节间隙及150°关节间隙存在显著差异,敏感组120°关节间隙小于不敏感组(P=0.043),150°关节间隙亦小于不敏感组(P=0.029)。结论:对温度骤降敏感的TMJOA患者常伴有疼痛症状,关节骨性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髁突多表现为吸收破坏型,关节后间隙减小,温度骤降可能与TMJOA的发病和病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骤降 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miR-330-3p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软骨退变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楚瑶 邹璐芗 +1 位作者 陆川 何冬梅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20-327,共8页
目的:探讨miR-330-3p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软骨退变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对SW1353软骨细胞系进行炎症及加压刺激,建立大鼠单侧前牙反(牙合)(unilateral anterior crossbite,UAC)TMJOA模型... 目的:探讨miR-330-3p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软骨退变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对SW1353软骨细胞系进行炎症及加压刺激,建立大鼠单侧前牙反(牙合)(unilateral anterior crossbite,UAC)TMJOA模型,通过RT-qPCR检测体外及体内软骨OA情况下miR-330-3p的表达变化。miR-330-3p过表达或抑制后,利用EDU荧光染色以及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SW1353软骨细胞的增殖及合成分解代谢变化。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并筛选miR-330-3p的下游靶点,并在炎症及加压刺激下通过RT-qPCR和WB明确miR-330-3p对其调控作用。在miR-330-3p大鼠UAC TMJOA模型的关节腔内注射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靶分子的表达及软骨代谢的变化,明确miR-330-3p对TMJOA的治疗作用。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体外炎症和加压刺激下,以及大鼠UAC的TMJOA模型中,miR-330-3p在软骨中的表达均下降。抑制miR-330-3p可导致软骨细胞增殖能力下降,SOX9合成降低,MMP13表达增加,而过表达的结果则相反。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CTNNB1为可能的下游靶点之一,其在体外炎症和加压刺激后表达升高。过表达CTNNB1后,软骨细胞SOX9蛋白表达下降,MMP13蛋白表达升高,抑制CTNNB1的结果则相反。miR-330-3p与CTNNB1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存在负相关关系。大鼠UAC TMJOA模型关节腔内注射miR-330-3p模拟物后,CTNNB1的表达减少,软骨退变减轻。结论:miR-330-3p通过抑制CTNNB1的表达,减轻TMJOA的软骨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骨关节炎 软骨退变 miR-330-3p CTNNB1
下载PDF
盐酸氨基葡萄糖片联合玻璃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春洁 贾源源 +2 位作者 张绮 史宗道 陈海燕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2-635,639,共5页
目的初步探索通过双盲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估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8例被诊断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被随机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4例接受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每日服1.44 g)4周;对照... 目的初步探索通过双盲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估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8例被诊断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被随机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4例接受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每日服1.44 g)4周;对照组14例口服安慰剂。2组均同时接受颞下颌关节上下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每周1次,共4次)。在试验基线和治疗后第2、3、4周分别测量2组的最大张口度、张口疼痛和张口偏斜;在试验基线和第4周使用OHIP-14量表测量患者的生存质量。统计分析采用意向性分析的方法。结果除对照组2例失访,其余患者均完成治疗及随访。2组基线各指标无明显差异。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能显著增加患者的最大张口度(P=0.03)、降低张口疼痛(P=0.02),但在改变张口偏斜和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其短期效果不明显(P=0.67,P=0.77)。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口服与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上有显著的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基葡萄糖 玻璃酸钠 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液态浓缩生长因子联合透明质酸注射治疗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琛 姜杉杉 +5 位作者 刘阳 吴素然 邱桐 白月辉 吴洁 贾语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2-369,共8页
目的:探讨自体液态浓缩生长因子(LPCGF)联合透明质酸(HA)注射治疗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的效果。方法:采用33只SD大鼠,空白对照组3只,实验组30只,通过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Ⅱ型胶原酶的方法建立TMJOA模型,建模4周后,实验组随机选... 目的:探讨自体液态浓缩生长因子(LPCGF)联合透明质酸(HA)注射治疗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的效果。方法:采用33只SD大鼠,空白对照组3只,实验组30只,通过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Ⅱ型胶原酶的方法建立TMJOA模型,建模4周后,实验组随机选取3只作为未治疗组,其余大鼠为治疗组,并随机分为3组:HA治疗组(A组)、LPCGF治疗组(B组)、LPCGF和HA联合治疗组(C组)。治疗组每周进行1次关节腔注射治疗,治疗后的2、4、6周随机选取3只大鼠进行取材。对其髁突软骨苏木精-伊红(HE)和番红O-固绿染色后进行病理观察及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本实验成功建立大鼠TMJOA模型,HE和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显示,经注射治疗后可见髁突软骨及软骨下骨的修复,各治疗组改良Mankin’s的评分均有所降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药物注射治疗可明显抑制关节软骨内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且联合治疗组对炎症因子的抑制效果更强(P<0.05)。结论:自体LPCGF和HA均能治疗大鼠TMJOA,但LPCGF联合HA注射治疗对髁突软骨的修复及抑制关节软骨内炎性细胞因子IL-1和TNF-α的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透明质酸 浓缩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对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娜 陈定根 +1 位作者 郭黎 米方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1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TMJOA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超短波组(行超短波治疗)、口服药物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双氯芬酸钠药物治疗)及关节腔注射组(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 目的探讨不同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TMJOA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超短波组(行超短波治疗)、口服药物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双氯芬酸钠药物治疗)及关节腔注射组(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各30例。观察对比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关节腔注射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超短波组63.33%及口服药物组66.67%(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的超短波及口服药物治疗,关节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可以有效改善TMJOA患者的疼痛症状及关节功能,稳定性佳,适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治疗方法 疗效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攀辉 冯■ +2 位作者 张智玲 葛化冰 黎凯歌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42-246,共5页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为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常表现为剧烈疼痛、关节功能障碍。以进行性软骨退化、软骨下骨重塑等为主要病理特征,现阶段关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确切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为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常表现为剧烈疼痛、关节功能障碍。以进行性软骨退化、软骨下骨重塑等为主要病理特征,现阶段关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确切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相关研究文献结论尚未统一,多数学者认为TMJOA患者为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后发病,机制较复杂。多因素致病模式通常是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一个体是否发病,可能与致病因素的多少和强弱有关。与身体其他关节相比,颞下颌关节具有其特殊性,本文将近十年内关于颞下颌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对照分析
14
作者 刘建林 戴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008-1009,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诊的150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50例。A组...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诊的150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50例。A组使用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B组使用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与双氯芬酸钠联合治疗,C组采用超短波治疗。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治疗有效46例,有效治疗率为92.0%,B组治疗有效34例,有效治疗率为68.O%,C组治疗有效31例,有效治疗率为62.0%,A组显著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透明质酸钠 超短波 盐酸氨基葡萄糖
下载PDF
透明质酸联合咀嚼肌功能训练对老年颞下颌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云龙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1年第8期72-74,共3页
目的评价透明质酸联合咀嚼肌功能训练对老年颞下颌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沈阳市口腔医院2019年3月2020年1月收治的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老年颞下颌骨关节炎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咀嚼肌功能训练,... 目的评价透明质酸联合咀嚼肌功能训练对老年颞下颌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沈阳市口腔医院2019年3月2020年1月收治的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老年颞下颌骨关节炎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咀嚼肌功能训练,观察组采取咀嚼肌功能训练+透明质酸治疗。比较2组老年颞下颁骨关节炎患者不同时期的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最大开口度(maximum mouth opening,MMO)、关节杂音(joint noise,JN)。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治疗结束、复诊3个月、复诊6个月时VAS、MMO和JN均获得持续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束、复诊3个月、复诊6个月时,组间VAS、MMO和J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较单纯咀嚼肌功能训练相比,透明质酸与其联合治疗老年颞下颌骨关节炎,可以促进症状、体征的进一步改善,而且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骨关节炎 老年 咀嚼肌功能训练 透明质酸
原文传递
高脂饮食对小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影响
16
作者 赵琛 商庆龙 +4 位作者 赵甜甜 张毕承 苏彤 梁蓓蓓 刘博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07-714,共8页
目的:通过检测髁突软骨内IL-1β、TNF-α、VEGF的表达,探讨高脂饮食对小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影响。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ND)组、常规建模(MF+ND)组、高脂建模(MF+HFD)组、混合建模(MF+MD)组。采用前牙单侧反牙合法建立异... 目的:通过检测髁突软骨内IL-1β、TNF-α、VEGF的表达,探讨高脂饮食对小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影响。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ND)组、常规建模(MF+ND)组、高脂建模(MF+HFD)组、混合建模(MF+MD)组。采用前牙单侧反牙合法建立异常咬合模型,建模后的第2、4、6、8周处死小鼠取双侧颞下颌关节。通过HE和番红-O固绿染色进行病理观察及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髁突软骨内IL-1β、TNF-α、VEGF的表达。结果:HE和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显示,建模组可见髁突软骨破坏,Mankin评分增高;而MF+HFD组破坏更加严重,Mankin评分更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各建模组IL-1β、TNF-α和VEGF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并且MF+ND、MF+HFD和MF+MD三组IL-1β、TNF-α、VEGF阳性细胞表达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的高脂饮食可以加重咬合异常所诱导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小鼠的髁突软骨破坏,加重小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开诱导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样退变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莲 张卫兵 王林 《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390-393,410,共5页
目的研究过度张口对大鼠颞下颌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影响,建立异常负荷导致的关节炎动物模型。方法 10只6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被动张口3 h/d,持续5 d,开口度达25 mm。使用Micro-CT对髁突软骨下骨骨密度进行分析,使用甲... 目的研究过度张口对大鼠颞下颌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影响,建立异常负荷导致的关节炎动物模型。方法 10只6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被动张口3 h/d,持续5 d,开口度达25 mm。使用Micro-CT对髁突软骨下骨骨密度进行分析,使用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髁突软骨细胞和细胞基质变化。结果实验组软骨下骨表面界限模糊,骨密度下降,关节后区有组织缺损。实验组关节软骨基质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表达较对照组下降,软骨层厚度变薄,尤其表现于增殖层的变薄。结论实验性开可以导致大鼠颞下颌关节出现早期的关节炎样变化,这一模型将有助于阐明异常负荷所致的颞下颌关节炎软骨破坏内在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开 大鼠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样损伤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SDF-1在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言 王晓燕 +1 位作者 姜林宏 汲平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7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观察SDF-1在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中的表达以及其与MMP-13、IL-1β和P38MAPK的相关性。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高浓度抑制剂组和低浓度抑制剂组,采用关节腔注射碘乙酸钠溶液建立大鼠TMJOA模型。抑制剂组大... 目的:观察SDF-1在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中的表达以及其与MMP-13、IL-1β和P38MAPK的相关性。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高浓度抑制剂组和低浓度抑制剂组,采用关节腔注射碘乙酸钠溶液建立大鼠TMJOA模型。抑制剂组大鼠在建模后分别注射0.1μg/μL及1μg/μL SDF-1/CXCR4信号轴抑制剂AMD3100。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双侧颞下颌关节组织进行HE染色、番红固绿染色(S.O)以评价关节炎症水平;通过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MMP-13、IL-1β的表达量;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38MAPK。结果:对照组、高浓度抑制剂组、低浓度抑制剂组及模型组组织评分为:0.75±0.43、5±0.71、8±0.71、11.5±0.5。p-p38表达量为:(14.3±2.2)%、(41.5±2.2)%、(60.0±3.8)%、(74.9±3.5)%。IL-1β表达量为(12.8±1.0)%、(40.1±2.3)%、(64.2±4.4)%、(81.2±3.5)%;IL-1βm RNA为0.97±0.11、3.38±0.48、5.03±0.23、6.35±0.35。MMP-13表达量为(13.2±1.2)%、(38.2±2.3)%、(62.1±3.3)%、(80.9±3.0)%;MMP-13m RNA为0.96±0.18、2.54±0.41、5.24±0.45、6.31±0.35。对照组及模型组中SDF-1表达量为(26.1±3.2)%、(75.2±4.5)%;SDF-1m RNA为1.02±0.14、6.26±0.45。结果表明,随抑制剂剂量增加,关节炎症水平明显降低,MMP-13、IL-1β、p38MAPK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结论:SDF-1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作用与促进MMP-13及IL-1β的表达和p38MAPK通路的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炎性因子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 AMD3100
下载PDF
SGK-1通过软骨破坏和炎性疼痛传导参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慧欣 白苗苗 +4 位作者 沈振国 季华锋 张政 邢田 王元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29-1033,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在大鼠颞下颌关节(TMJ)骨关节炎(TMJ-OA)中的作用。方法1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和TMJ-OA组,TMJ-OA组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MIA),Control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von-Frey测... 目的探究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在大鼠颞下颌关节(TMJ)骨关节炎(TMJ-OA)中的作用。方法1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和TMJ-OA组,TMJ-OA组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MIA),Control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von-Frey测量头部退缩阈值(HWT)评估疼痛行为;苏木精伊红(HE)、番红固绿染色观察TMJ组织学结构变化;qRT-PCR检测大鼠髁突软骨(MCC)中SGK-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白介素(IL)-1β、环氧合酶(COX-2)mRNA表达。HE染色观察三叉神经节(TG)组织病理变化以及检测TG中SGK-1、COX-2 mRNA的表达。结果MIA关节腔内注射28 d可引起大鼠头退缩阈值(HWT)降低,MCC及软骨下骨结构紊乱,TG神经纤维空泡样变。qRT-PCR检查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TMJ-OA组大鼠MCC和TG组织中SGK-1表达升高(P<0.05)。结论SGK-1可能通过关节局部软骨破坏和炎性疼痛传导两种途径参与TMJ-OA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 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三叉神经节
下载PDF
钟基因Bmal1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晨丹 都冰丽 +3 位作者 宁潇 宗明锐 李冰 武秀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2期5227-5231,共5页
背景: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是口腔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近来发现时钟基因Bmal1表达减少可以导致小鼠颞下颌关节发生骨关节炎样病理改变,但Bmal1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总结钟基因Bmal1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 背景: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是口腔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近来发现时钟基因Bmal1表达减少可以导致小鼠颞下颌关节发生骨关节炎样病理改变,但Bmal1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总结钟基因Bmal1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的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骨关节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髁突软骨,Bmal1,昼夜节律,生物钟,睡眠”,英文检索词为“TMJOA,osteoarthritis,TMD,condylar cartilage,Bmal1,circadian rhythms,circadian clock,sleep”,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50篇文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①睡眠剥夺引起的昼夜节律紊乱可以导致小鼠颞下颌关节发生骨关节炎样病理改变,暗示昼夜节律紊乱是诱发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发生的新的危险因素;②Bmal1作为昼夜节律的核心时钟因子,在维持颞下颌关节软骨内稳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③当Bmal1表达减少时关节软骨的合成代谢减少、分解代谢增加,髁突软骨降解,诱发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Bmal1过表达可以缓解骨关节炎的病理症状;④Bmal1也可以通过下游信号通路影响髁突软骨的软骨形成和软骨内骨化,使髁突及下颌骨发育不良,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提供解剖基础;⑤同时Bmal1还可以通过调控氧化应激、脂肪代谢等促进机体衰老和肥胖,从而增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风险;⑥因此时钟基因Bmal1可能通过直接和/或间接作用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BMAL1 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髁突软骨 衰老 肥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