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骨牵引钉滑脱致颞部皮肤坏死1例的教训 被引量:1
1
作者 贺立新 昌宏 尚旭亚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1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颅骨牵引钉滑脱 颞部皮肤坏死 颈椎骨折 护理 治疗
下载PDF
皮下蒂皮瓣与旋转皮瓣在颞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联合应用
2
作者 陈东来 刘志刚 +4 位作者 杨燕燕 罗鹏 鲁润鹏 李洪灵 杨凤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耳前邻近皮瓣与颞区邻近皮瓣联合应用修复颞部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患者颞部皮肤肿物的大小,设计患侧耳前方皮下蒂皮瓣的切取范围并将切口线设计在耳前皱襞上。在颞部肿物外缘向耳上方延长切口线约为皮肤肿物直径的4... 目的:探讨利用耳前邻近皮瓣与颞区邻近皮瓣联合应用修复颞部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患者颞部皮肤肿物的大小,设计患侧耳前方皮下蒂皮瓣的切取范围并将切口线设计在耳前皱襞上。在颞部肿物外缘向耳上方延长切口线约为皮肤肿物直径的4倍,设计旋转皮瓣。2个皮瓣联合应用,修复颞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供区直接缝合。结果:共施行此类手术12例,患侧皮肤缺损修复满意,切口线相对隐蔽,面部器官形态功能均未受到影响,供区头发自然生长,瘢痕不明显。结论:利用皮下蒂皮瓣与旋转皮瓣联合修复颞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辅助切口少且切口隐蔽,同时皮瓣转移后自然平滑过渡,创面修复满意,无需植皮,瘢痕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部皮肤缺损 皮下蒂皮瓣 旋转皮瓣 联合修复
下载PDF
左颞部皮肤鳞癌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志刚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49-150,共2页
患者女,81岁,左颞部无痛性肿块3年余,破溃不愈2月。体检:左侧颞部眉弓外缘可见一大小约3.0cm×2.5cm外突肿块,此内界距眼外眦约1.2cm,肿块上半部分破溃、部分黄色结痂,边缘呈菜花状突起。组织病理:表面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癌组织突... 患者女,81岁,左颞部无痛性肿块3年余,破溃不愈2月。体检:左侧颞部眉弓外缘可见一大小约3.0cm×2.5cm外突肿块,此内界距眼外眦约1.2cm,肿块上半部分破溃、部分黄色结痂,边缘呈菜花状突起。组织病理:表面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癌组织突破基底膜至皮下,呈巢状分部,深部分呈树根状浸润性生长,癌组织分化较好,角化珠丰富。治疗行皮肤鳞癌扩大切除术+游离植皮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癌 颞部皮肤
下载PDF
双头颞部皮肤WV型切口与面部年轻化
4
作者 廖建明 廖悦宇 +5 位作者 廖浩宇 廖晓豪 张红心 周勇 刘丽华 明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15期1247-1248,共2页
面部是人体暴露面积最大的、表现形象特征的首要部位。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部皮肤松弛下垂,鱼尾纹明显,鼻唇沟变深,皱纹斑斑,显得老态龙钟,衰老憔悴[1]。如何明显改善面部皱纹,使面部年轻化[2],是整形医生一直关注的课题。2006年2... 面部是人体暴露面积最大的、表现形象特征的首要部位。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部皮肤松弛下垂,鱼尾纹明显,鼻唇沟变深,皱纹斑斑,显得老态龙钟,衰老憔悴[1]。如何明显改善面部皱纹,使面部年轻化[2],是整形医生一直关注的课题。2006年2月~2014年1月,笔者对10例患者在双头颞部发际缘行WV型切口除皱术,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化 V型切口 颞部皮肤 双头 皮肤松弛 皱纹 人体暴露 鱼尾纹
下载PDF
颞部皮肤脑膜瘤一例
5
作者 钟定荣 韩庶永 +1 位作者 周会行 陈乐真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0-30,共1页
颞部皮肤脑膜瘤一例钟定荣韩庶永周会行陈乐真患者男,40岁。发现右侧颞部无痛性肿物7年。肿物逐渐增大并于1个月前右耳听力明显下降伴间断耳鸣,于1996年12月入院。查体:于右颞部触及肿物,外耳道基本闭锁。CT示右颞部软... 颞部皮肤脑膜瘤一例钟定荣韩庶永周会行陈乐真患者男,40岁。发现右侧颞部无痛性肿物7年。肿物逐渐增大并于1个月前右耳听力明显下降伴间断耳鸣,于1996年12月入院。查体:于右颞部触及肿物,外耳道基本闭锁。CT示右颞部软组织肿瘤。手术见:肿瘤位于右颧弓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部皮肤 脑膜瘤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翼点keyhole入路处理前循环及鞍周部位病变 被引量:9
6
作者 张远征 潘隆胜 +5 位作者 卜博 乔光宇 孙正辉 周涛 张军 佟怀宇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介绍颞部鬓角皮肤小切口,翼点keyhole骨孔(2.5cm×3cm)入路处理前循环动脉瘤、前颅窝底及鞍周部位病变。方法病人仰卧、面转向对侧60°。沿鬓角的发际前缘做一皮肤切口,长约6~7cm。从额骨颧突下剥离颞肌,显露出翼点。颅骨... 目的介绍颞部鬓角皮肤小切口,翼点keyhole骨孔(2.5cm×3cm)入路处理前循环动脉瘤、前颅窝底及鞍周部位病变。方法病人仰卧、面转向对侧60°。沿鬓角的发际前缘做一皮肤切口,长约6~7cm。从额骨颧突下剥离颞肌,显露出翼点。颅骨钻孔后直接用咬骨钳咬成3cm×3cm骨孔。2∶3显露额颞叶,切开硬脑膜,分离外侧裂,进入手术区。结果采用此keyhole开颅术进行各类手术52例,手术进行顺利。结论翼点keyhole开颅术具有对外观影响小,开关颅时间短(15~20min),创伤轻微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病变 鞍周位病变 鬓角皮肤小切口 翼点keyhole骨孔入路 显微神经外科
下载PDF
头皮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夏依木拉提 马克娃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146-146,共1页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头皮 头颅CT平扫 术后病理报告 临床资料 关节运动 生化检查 瘤切除术 切口愈合 颞部皮肤
下载PDF
整形
8
《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 2004年第2期190-192,共3页
关键词 整形外科 改形术 额肌筋膜瓣双重悬吊术 重度上睑下垂 眉弓轮廓过突改形术 眉上下及颞部皮肤切除除皱术
下载PDF
原发皮肤滤泡中心性淋巴瘤一例
9
作者 戎银芳 何林明 +1 位作者 张永胜 冯一中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69-770,共2页
患者男,61岁.2011年6月发现左侧颞部皮肤呈丘疹样改变,在当地医院按皮疹治疗,未见明显好转;2012年5月出现肿块并逐渐增大伴头痛,于2013年1月就诊.体检:左侧颞部见一大小约5 cm×4 cm×2 cm肿块,质硬,表面光滑,活动欠佳,局部有... 患者男,61岁.2011年6月发现左侧颞部皮肤呈丘疹样改变,在当地医院按皮疹治疗,未见明显好转;2012年5月出现肿块并逐渐增大伴头痛,于2013年1月就诊.体检:左侧颞部见一大小约5 cm×4 cm×2 cm肿块,质硬,表面光滑,活动欠佳,局部有破溃(图1),身体其他部位皮肤未发现明显病变.全身CT示:颈胸腹盆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各脏器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辅助检查:外周血及骨髓穿刺均未发现异常细胞.遂行皮肤肿物活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部皮肤 淋巴瘤 中心性 占位性病变 滤泡 肿大淋巴结 表面光滑 全身CT
原文传递
烫发引起头皮烧伤、创面出血致失血性休克1例
10
作者 黄纯全 赵东莉 石冰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6期340-340,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8岁,住院号:195298。患者因烫发引起头皮烧伤后30余天伴创面出血、头晕、口渴、心慌1小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0余天,在烫发时因烫发用具蒸汽慢性泄露,烫发时感觉右侧颞部有轻微疼痛,能忍受。烫发后感觉颞部...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8岁,住院号:195298。患者因烫发引起头皮烧伤后30余天伴创面出血、头晕、口渴、心慌1小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0余天,在烫发时因烫发用具蒸汽慢性泄露,烫发时感觉右侧颞部有轻微疼痛,能忍受。烫发后感觉颞部头皮麻木,数天发现右侧颞部皮肤变黑色,局部皮肤无感觉。在外院诊断为头皮深度烧伤,建议切痂植皮。患者不同意手术,在个体诊所给予抗感染、中药外敷治疗,创面历经30余天不愈合,创面溶痂渗出,于凌晨1:00左右患者在睡眠时发生创面出血,出血迅猛,患者伴头晕、口渴、心慌。给予简单包扎来院。入院查体:血压80/60mmHg,心率110次/min。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数,右侧颞项部见一直径约12.Ocm烧伤创面,创面污秽,创面头皮呈黑褐色焦痂,无触痛。部分焦痂已溶痂脱落,创面边缘肉芽水肿明显,渗出较多,痂下血管有活动性出血。入院后给予压迫止血,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液抗休克治疗。在病情稳定、休克纠正后给予清创,术中见颞动脉分支腐蚀破裂出血,给予结扎动脉止血,切除焦痂,创面中心部分骨膜坏死,颅骨外露直径约2cm。行临近皮瓣转移封闭创面,于附近头皮取刃厚皮片植皮覆盖皮瓣供区,术后皮瓣、皮片存活,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出血 头皮烧伤 失血性休克 烫发 颞部皮肤 中药外敷治疗 切痂植皮 入院查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