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年正畸患者颧牙槽嵴区微种植钉植入的位点选择
1
作者 陈芯伊 蒋晓鸽 陈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3,共7页
目的 对成年男性及女性正畸患者颧牙槽嵴区的骨皮质密度、骨皮质厚度及颊侧可利用的有效骨量进行分析,为微种植钉植入时的位点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200例年龄20~30岁患者(男女比例为1∶1)的锥形束CT扫描数据,从近中至远中依次将矢状... 目的 对成年男性及女性正畸患者颧牙槽嵴区的骨皮质密度、骨皮质厚度及颊侧可利用的有效骨量进行分析,为微种植钉植入时的位点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200例年龄20~30岁患者(男女比例为1∶1)的锥形束CT扫描数据,从近中至远中依次将矢状面上右侧上颌后牙区分为6个层面,每个层面在垂直距离为颊侧骨皮质距离釉牙骨质界8、10、12 mm处分别设置3个测量位点,共计18个测量位点,测量其骨皮质密度、厚度及有效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成年男性与女性正畸患者的骨皮质密度、厚度及有效骨量的最高值均位于平分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根间区,其中骨皮质密度、厚度随着垂直高度增加而增大,而有效骨量随着垂直高度增加而减少。成年男性与女性患者之间的骨皮质密度、骨皮质厚度和颊侧有效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成年男性与女性正畸患者颧牙槽嵴区微种植钉的最佳植入位点均位于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根间区,其中男性最佳植入位点的垂直高度可以适当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钉 骨皮质密度 骨皮质厚度 有效骨量 性别因素
下载PDF
颧牙槽嵴区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及美学效果分析
2
作者 谢琦 陈宇 史克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颧牙槽嵴区微种植体支抗用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功能和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9月笔者科室就诊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96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高位头帽口外弓治疗,... 目的:探讨颧牙槽嵴区微种植体支抗用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功能和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9月笔者科室就诊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96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高位头帽口外弓治疗,研究组采用颧牙槽嵴区微种植体支抗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骨组织指标、软组织指标、牙齿相关指标及美学效果满意度。结果:上齿槽座角(SNA)、下颌角颏顶点连线与SN平面夹角(GoGn-SN)、下齿槽座角(SNB)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牙合平面与SN平面夹角(OPSN)较治疗前变小,研究组OPSN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下唇到E线距离(LLEP)、上唇到E线距离(ULEP)、上唇突度(UL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Z角与治疗前相比变大,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中切牙长轴与SN平面夹角(U1-SN)、上中切牙切缘至NA连线距离(U1-NA)、翼上颌裂后缘至上颌磨牙远中邻面垂直距离(Ptm-U6)、Apg线至上中切牙切缘距离(Apg-U1)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面部美学效果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矫治时间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颧牙槽嵴区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可更好地恢复咬合关系,更符合面部外观美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支抗 安氏Ⅱ类错[合]畸形 高位头帽口外弓 正畸治疗 美学效果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Ⅰ类错(牙合)成人患者颧牙槽嵴区骨质特征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张惠超 刘佳 +5 位作者 曹宇 叶素荣 余岭 许竞予 叶子桐 杨陆一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0-1317,共8页
目的:采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评估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Ⅰ类错(牙合)成人患者颧牙槽嵴区骨质厚度差异,为正畸科医生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骨性Ⅰ类成人患者共90例,分为低角组、均角组和高角组,每组30例。采用CBC... 目的:采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评估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Ⅰ类错(牙合)成人患者颧牙槽嵴区骨质厚度差异,为正畸科医生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骨性Ⅰ类成人患者共90例,分为低角组、均角组和高角组,每组30例。采用CBCT测量不同垂直截面及近远中层面各组患者颊侧牙槽骨厚度,且在颊侧牙槽骨厚度≥3 mm处以50°、60°和70°植入并测量有效骨量。结果:在不同垂直截面上,除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U6mb)层面,其余层面患者颊侧牙槽骨厚度由牙槽嵴顶向根方逐渐增大(P<0.05)。在不同近远中层面上,除U6mb层面,其余层面患者颊侧牙槽骨厚度由近中向远中方向逐渐增大(P<0.05)。颊侧牙槽骨最大厚度位于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U7mb)距牙槽嵴顶11 mm处;最小厚度位于U6mb距牙槽嵴顶7 mm处。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颊侧牙槽骨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角组患者颊侧牙槽骨厚度大于均角组和高角组(P<0.05),均角组患者颊侧牙槽骨厚度大于高角组(P<0.05)。在低角组患者中,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根与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间(U6db-U7mb)距牙槽嵴顶7 mm、U7mb距牙槽嵴顶7 mm和9 mm、U6mb-U6db距牙槽嵴顶11 mm层面以3种角度植入的骨质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U6db-U7mb距牙槽嵴顶7 mm和U7mb距牙槽嵴顶7 mm以3种角度植入、在U7mb距牙槽嵴顶9 mm处以70°植入时骨质厚度≥6 mm。在均角组患者中,U6db-U7mb距牙槽嵴顶9 mm、U7mb距牙槽嵴顶9 mm和11 mm层面以3种角度植入的骨质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U7mb距牙槽嵴顶7 mm以3种角度植入、在U7mb距牙槽嵴顶9 mm以70°植入时骨质厚度≥6 mm。在高角组患者中,U6db-U7mb距牙槽嵴顶11 mm和U7mb距牙槽嵴顶11 mm层面以3种角度植入的骨质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层面以3种角度植入的骨质厚度排序为70°>50°>60°。结论: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Ⅰ类错(牙合)成人患者颧牙槽嵴区颊侧牙槽骨厚度有差异,低角组患者可选择的植入位点更多,高角组患者易出现上颌窦穿孔的情况,临床上在此处植入种植钉和设计正畸方案时应将垂直骨面型纳入考虑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钉 垂直骨面型 植入角度 骨质厚度
下载PDF
青少年颧牙槽嵴区皮质骨厚度的锥形束CT测量及其与颈椎骨龄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彭源浩 庄昕仪 +3 位作者 喻婷 吕冬梅 温秀杰 程钎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3-629,共7页
目的:对青少年颧牙槽嵴区皮质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探讨其与颈椎骨龄的相关性。方法:采集80例青少年患者的锥形束CT数据,其中颈椎骨龄为Cvs3、Cvs4、Cvs5及Cvs6的青少年各20例。以上颌平面为基准平面,重建CBCT图像,分别以与基准平面平行... 目的:对青少年颧牙槽嵴区皮质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探讨其与颈椎骨龄的相关性。方法:采集80例青少年患者的锥形束CT数据,其中颈椎骨龄为Cvs3、Cvs4、Cvs5及Cvs6的青少年各20例。以上颌平面为基准平面,重建CBCT图像,分别以与基准平面平行及成60°角的测量方向测量左侧上颌颧牙槽嵴区不同层面皮质骨厚度。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当测量方向与基准平面平行及成60°时Cvs3~Cvs6青少年颧牙槽嵴区皮质骨厚度分别为(0.90±0.09)~(1.72±0.21)mm及(1.35±0.44)~(3.98±1.48)mm,Cvs4、Cvs5两组相比皮质骨厚度差异显著(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颧牙槽嵴区皮质骨厚度与颈椎骨龄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青少年颧牙槽嵴区皮质骨厚度随颈椎骨龄的增长而增大,在Cvs4~Cvs5期间皮质骨厚度可能出现显著增大。就皮质骨厚度而言,Cvs3~Cvs6青少年颧牙槽嵴区各层面均适合植入微种植钉,而Cvs3、Cvs4青少年应尽量选取靠前的层面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龄 皮质骨厚度 微种植钉 锥形束CT
下载PDF
颧牙槽嵴区骨宽度及皮质骨厚度的CBCT测量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立艳 刘志杰 +2 位作者 苑芳连 张苗苗 王兰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7-641,共5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成年人与青少年的颧牙槽嵴区域的骨宽度、皮质骨厚度及窦底高度,并评价2组的差异,为临床中颧牙槽嵴区微种植体的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成年人个别正常志愿者和安氏Ⅰ类青少年患者各30例,获取其口腔颌面...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成年人与青少年的颧牙槽嵴区域的骨宽度、皮质骨厚度及窦底高度,并评价2组的差异,为临床中颧牙槽嵴区微种植体的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成年人个别正常志愿者和安氏Ⅰ类青少年患者各30例,获取其口腔颌面部CBCT扫描影像。测量颧牙槽嵴区域的骨宽度、皮质骨厚度及上颌窦底高度,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实验组颧牙槽嵴区域均为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骨宽度最大,且每层的5个测量值均表现为随测量点向颅方移动骨宽度值逐渐减小。两实验组各层颧牙槽嵴区骨宽度与窦底高度成正相关关系。结论:成年人组各位置骨宽度平均值及皮质骨厚度平均值均较青少年组相应位置大。颧牙槽嵴区骨宽度随窦底高度增大而增大。2组样本上颌窦个体差异均非常大,植入微种植体前需拍摄CBCT以确定是否满足植入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宽度 皮质骨厚度 CBCT 微种植支抗钉
下载PDF
颧牙槽嵴区域骨密质厚度的锥形束CT测量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谢雨菲 陆佩珺 +2 位作者 胡铮 冯静 沈刚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81-285,共5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测量成年人与青少年的颧牙槽嵴区域骨密质厚度,评价两者的差异,为临床中微种植支抗钉在颧牙槽嵴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集30例患者口腔颌面部CBCT扫描数据,其中成年人、青少年各15例。分别测量颧牙槽嵴区域颊侧...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测量成年人与青少年的颧牙槽嵴区域骨密质厚度,评价两者的差异,为临床中微种植支抗钉在颧牙槽嵴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集30例患者口腔颌面部CBCT扫描数据,其中成年人、青少年各15例。分别测量颧牙槽嵴区域颊侧不同层面基准线(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所在水平线)上方13、15、17 mm处骨密质厚度,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源分析。结果成年人颧牙槽嵴区域骨密质厚度为(1.91±0.54)^(2.62±0.74)mm。在3个测量高度上,上颌第一、二磨牙间骨密质最厚,第一磨牙近颊根上方骨密质最薄。青少年颧牙槽嵴区域骨密质厚度为(1.30±0.51)^(3.08±1.01)mm。在不同测量高度上,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间骨密质最厚,最薄处则位于第二磨牙近颊根上方或第一磨牙远颊根上方。结论就骨密质厚度而言,成年人颧牙槽嵴区域微种植支抗钉的最佳植入点位于上颌第一、二磨牙间,青少年颧牙槽嵴区域微种植支抗钉的最佳植入点位于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间。成年人与青少年颧牙槽嵴区域各位点骨密质厚度均可为微种植支抗钉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质厚度 微种植支抗钉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Ⅱ类错颧牙槽嵴区骨质厚度的CBCT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周婷婷 雷勇华 +1 位作者 谢尔婷 李惠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77-81,共5页
目的:研究骨性Ⅱ类错成年患者颧牙槽嵴区不同植入角度下的骨质厚度与植入高度,并与个别正常者进行比较,探讨骨性Ⅱ类错患者颧牙槽嵴区适宜的植入位置,为临床上微种植钉在颧牙槽嵴区的安全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实验要求的... 目的:研究骨性Ⅱ类错成年患者颧牙槽嵴区不同植入角度下的骨质厚度与植入高度,并与个别正常者进行比较,探讨骨性Ⅱ类错患者颧牙槽嵴区适宜的植入位置,为临床上微种植钉在颧牙槽嵴区的安全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实验要求的骨性Ⅱ类错和个别正常者各20例,收集实验对象的CBCT图像,测量两组对象当植入角度为45°、50°、55°、60°、65°、70°时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颊侧骨质厚度及植入高度。分析植入位置或植入角度改变时颧牙槽嵴区骨质厚度及植入高度差异。结果:1两组颧牙槽嵴区骨质厚度及植入高度左右侧对应位点测量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颧牙槽嵴区骨质厚度均随着植入角度的增大而增厚,植入高度均随着植入角度增大而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颧牙槽嵴区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上方骨质厚度较第一磨牙近中颊根上方厚,植入高度第二磨牙近中颊根上方较第一磨牙近中颊根上方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比较,骨性II类错和个别正常者颧牙槽嵴区厚度及植入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成人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上方骨质厚度明显厚于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上方,第二磨牙近中颊根上方更适宜微种植钉的植入;2骨性Ⅱ类错和个别正常成年人具有相似的颧牙槽嵴区骨质厚度及微种植钉植入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钉 骨质厚度 植入高度 骨性Ⅱ类错 个别正常
下载PDF
成人不同垂直骨面型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玉俏 迟敬文 +3 位作者 刘轶凡 冯枫 吴慧 刘文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2-656,共5页
目的: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对成人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进行测量分析,比较不同骨面型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以及不同位点间骨皮质密度的差异。方法:选取成人患者螺旋CT图像60例(男28例,女32例)进行三维重建,根据下颌平面角(FH-MP)的大小分... 目的: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对成人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进行测量分析,比较不同骨面型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以及不同位点间骨皮质密度的差异。方法:选取成人患者螺旋CT图像60例(男28例,女32例)进行三维重建,根据下颌平面角(FH-MP)的大小分为低角、均角、高角3组,分别测量上颌左侧颧牙槽嵴区不同层面基准线上方13、15、17 mm处的骨皮质密度,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颧牙槽嵴区骨密度在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在不同垂直骨面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低角组[(1331.65±185.70)HU]的骨密度最高,高角组[(1245.62±207.63)HU]最低;在不同垂直骨面型组的不同位点之间骨密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骨密度的集中区域是,高角组位于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层面,均角组位于近、远中颊根之间,低角组位于第一磨牙远中颊根层面。结论:成人不同垂直骨面型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的密度以及位点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为成人选择微种植支抗钉的适宜部位,保证正畸治疗中支抗钉的稳定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骨面型 骨皮质密度 微种植钉支抗 三维重建
下载PDF
成人与青少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的三维重建对比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汪钰程 邢斌 +3 位作者 孙志涛 冯枫 刘轶凡 刘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9-252,共4页
目的:运用三维重建技术分析比较成人与青少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的差异。方法:纳入80例患者的螺旋CT扫描数据,其中年龄12~16岁者为青年组,年龄18~30岁者为成年组,每组各40例,每组中男女各20例。使用SimPlant软件行三维重建,在重建... 目的:运用三维重建技术分析比较成人与青少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的差异。方法:纳入80例患者的螺旋CT扫描数据,其中年龄12~16岁者为青年组,年龄18~30岁者为成年组,每组各40例,每组中男女各20例。使用SimPlant软件行三维重建,在重建出的图像中标出左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上方13、 15、 17 mm三条水平线,依次在6个所选的冠状位层面中测出三条水平线与颊侧骨皮质的交点处的颧牙槽嵴区骨密度,共测量6个平面18个位点。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人组和青少年组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值(HU)分别为1 067.69±228.71~1 392.83±205.90和833.43±408.85~1 147.00±309.02。在18个测量位点上,成人组均大于青少年组(P<0.05)。成人组HU值最高处为第一磨牙近远中颊根之间;青少年组为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间。结论:成人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高于青少年,成人最高点部位在上颌第一磨牙近远中颊根之间,青少年在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质密度 微种植钉 三维重建
下载PDF
锥形束CT显像分析支抗种植体患者颧牙槽嵴区软硬结构的价值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经海永 何平 +1 位作者 高健文 周弘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2期47-49,共3页
目的探究锥形束CT(CBCT)显像分析在测量支抗种植体患者颧牙槽嵴区软硬组织结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口腔科就诊并接受颧牙槽嵴区支抗种植体植入治疗的52例正畸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CBCT影像学资料... 目的探究锥形束CT(CBCT)显像分析在测量支抗种植体患者颧牙槽嵴区软硬组织结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口腔科就诊并接受颧牙槽嵴区支抗种植体植入治疗的52例正畸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CBCT影像学资料,患者颧牙槽嵴区支抗种植体植入角度、颊侧及腭侧骨厚度和骨皮质厚度,于不同冠状层面测量上颌窦底的角度。结果所有支抗种植体的平均植入角度为(28.41±8.67)°,不同性别、植入侧的支抗种植体植入角度无明显差异(P>0.05);支抗种植体的颊侧骨厚度为(2.53±0.86)mm,骨皮质厚度为(2.33±0.71)mm;腭侧骨厚度为(5.41±1.48)mm,骨皮质厚度为(1.51±0.43)mm。颊侧与腭侧的骨厚度、骨皮质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不同性别、植入侧的支抗种植体颊侧及腭侧骨厚度、骨皮质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冠状层面上颌窦底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抗种植体周围的骨皮质量是保障术后初期稳定性的关键,不同层面上颌窦底的角度可反映上颌窦底形态,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上颌窦底形态差异决定支抗种植体的植入角度与深度,以降低上颌窦穿透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治疗 支抗种植体 锥形束CT 上颌窦高度
下载PDF
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联合横腭杆矫治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的垂直向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艳迪 冯昌芬 +1 位作者 崔淼 宋丽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年第8期57-60,共4页
目的评价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联合横腭杆矫治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的垂直向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 目的评价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联合横腭杆矫治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的垂直向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联合横腭杆矫治,对照组患者实施高位头帽口外弓联合横腭杆矫治,均矫治1年。比较两组垂直向控制效果、矫治前后垂直向头影测量参数、不良反应及患者美学效果满意度。结果矫治后,观察组垂直向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100.00%vs 82.50%,P<0.05);两组垂直向头影测量参数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SN-MP、N-Me、N-SGn、UO-PP、U6M-P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0%vs 17.50%,P<0.05);观察组患者美学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50%vs 80.00%,P<0.05)。结论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联合横腭杆矫治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的垂直向效果显著,侧貌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少,患者美学效果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合]畸形 骨性Ⅱ类高角前突 种植钉 垂直向效果 美学效果
下载PDF
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与高位头帽口外弓联合横腭杆矫治骨性Ⅱ类高角突型错[牙合]畸形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余赛男 李文慧 杨攀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与高位头帽口外弓联合横腭杆矫治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的外观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患者86例,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与高位头帽口外弓联合横腭杆矫治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的外观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患者86例,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横腭杆直丝弓矫治术,对照组患者予以高位头帽口外弓+横腭杆直丝弓矫治术。观察治疗前后骨组织指标[上下齿槽座角(ANB)、上齿槽座角(SNA)、下齿槽座角(SNB)、牙合平面与SN平面夹角(OP-SN)、下颌角颏顶点连线与SN平面夹角(GoGn-SN)、眼耳平面与下颌平面夹角(FMA)]、软组织指标[上唇突度(ULP)、下唇突度(LLP)、上唇到E线距离(ULEP)、下唇到E线距离(LLEP)、侧貌线与眼耳平面夹角(Z角)]、牙齿相关指标[上中切牙长轴与SN平面夹角(U1-SN)、上中切牙切缘至NA连线距离(U1-NA)、翼上颌裂后缘至上颌磨牙远中邻面垂直距离(Ptm-U6)、Apg线至上中切牙切缘距离(Apg-U1)]、前面高(N-Me)等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平均矫治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美容效果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NB、OP-SN、FMA均较治疗前变小,观察组OP-SN、FMA小于对照组(P<0.05),ULP、LLP、ULEP、LLEP、U1-SN、U1-NA、Ptm-U6、Apg-U1、N-Me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Z角与治疗前相比变大,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矫治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美容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高位头帽口外弓联合横腭杆矫治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比较,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矫治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建立更为良好的咬合关系,面部外观更符合美学标准,且能缩短矫治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和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种植钉 高位头帽口外弓 横腭杆 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合]畸形 美容效果
下载PDF
成人安氏Ⅱ^2错[牙合]颧牙槽嵴区骨量的CBCT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玉萍 陈雪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106-110,共5页
目的:研究成人安氏Ⅱ^2颧牙槽嵴区牙根间距、牙根间对应颊侧骨量及骨密度,为此区支抗钉植入位点的选择提供参考,以提高支抗钉植入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收集符合实验要求的成人安氏Ⅱ^2患者30例,拍摄CBCT影像后,以DICOM格式输入Dolphi... 目的:研究成人安氏Ⅱ^2颧牙槽嵴区牙根间距、牙根间对应颊侧骨量及骨密度,为此区支抗钉植入位点的选择提供参考,以提高支抗钉植入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收集符合实验要求的成人安氏Ⅱ^2患者30例,拍摄CBCT影像后,以DICOM格式输入Dolphin软件进行重建并测量,选取距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远中牙根颊侧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根方4、5、6、7mm四个不同截面为参考平面,分别测量:①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一磨牙远中颊根与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的牙根间距;②颊侧骨皮质到对应牙根间中点的牙槽骨厚度;③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一磨牙远中颊根与第二磨牙近中颊根间骨皮质及骨松质密度,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间距在四个不同截面上均大于第一磨牙远中颊根与第二磨牙近中颊根之间的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根与第二磨牙近中颊根间颊侧骨量在四个截面上均大于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近中颊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牙根间距在4mm和7mm及5mm和7mm截面高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距CEJ4mm及5mm高度截面水平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根与第二磨牙近中颊根间骨松质密度大于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近中颊根间骨松质密度(P<0.05),其余截面两者间骨松质密度及四个截面上两者间骨皮质密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成人安氏Ⅱ^2病例,颧牙槽嵴区支抗钉植入位置选择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颊侧可以获得较多骨组织支持,但尽量避免直接植入牙根之间以防止牙根损伤。如果需要在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植入种植支抗时,靠近根尖方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2 根间距 骨厚度 骨密度 支抗钉 锥形束CT Dolphin软件
下载PDF
牵张成骨增高下颌后牙区牙槽嵴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3
14
作者 谢旻 胡敏 +2 位作者 黄旭明 王燕一 丁忠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探讨用犬建立牵张成骨增高下颌后牙区牙槽嵴实验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成年杂种犬 4只 ,拔除两侧下颌全部前磨牙和第 1磨牙 ,1个月后用完全埋置的钛镍记忆合金牵张器完成牵张手术。在牵张手术前、术后、术后 1周内的每日... 目的 :探讨用犬建立牵张成骨增高下颌后牙区牙槽嵴实验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成年杂种犬 4只 ,拔除两侧下颌全部前磨牙和第 1磨牙 ,1个月后用完全埋置的钛镍记忆合金牵张器完成牵张手术。在牵张手术前、术后、术后 1周内的每日及牵张完成后 1个月 ,分别测量术区颌骨高度 ,并在术后、术后 1周及牵张完成后1个月拍X线片。结果 :牵张器就位后骨块即牵张升起 3~ 4 5mm ,术后 3~ 5d达最大值 ,为 7 5~ 11 5mm ,其后 1个月无明显变化。X线片可见牵张完成后 1个月牵张区骨密度增高 ,有新骨生成。结论 :用犬建立牵张成骨增高下颌后牙区牙槽嵴的动物模型是可行的 ,本模型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动物疾病模型 牵张成骨
下载PDF
下颌后牙区牙槽嵴萎缩的解剖及X线测量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旻 胡敏 +2 位作者 黄旭明 王照五 石校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 为下颌后牙区牙槽嵴增高术提供定量指标。方法 对 90名 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的曲面体层片及 89具成人离体下颌骨后牙区不同部位高度进行了测量。结果 ①颏孔上缘至牙槽嵴顶高度 ,X线片有牙侧(1 5 .91± 1 .85)mm ,无牙侧 (9.... 目的 为下颌后牙区牙槽嵴增高术提供定量指标。方法 对 90名 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的曲面体层片及 89具成人离体下颌骨后牙区不同部位高度进行了测量。结果 ①颏孔上缘至牙槽嵴顶高度 ,X线片有牙侧(1 5 .91± 1 .85)mm ,无牙侧 (9.0 7± 2 .48)mm ,平均值相差 6 .84mm ;下颌骨标本有牙侧 (1 3 .95± 2 .45)mm ,无牙侧 (8.77± 2 .75)mm ,平均值相差 5 .1 8mm。②颏孔区下颌体高度 ,X线片有牙侧 (33 .64± 2 .69)mm ,无牙侧 (2 3 .65± 4 .2 8)mm ,平均值相差 9.99mm ;下颌骨标本有牙侧 (31 .65± 3 .0 9)mm ,无牙侧 (2 4 .67± 3 .88)mm ,平均值相差 6 .98mm。③下颌后牙区下颌体高度 ,X线片线片有牙侧 (30 .68± 2 .76)mm ,无牙侧 (2 0 .96± 4 .1 5)mm ,平均值相差 9.72mm ;下颌骨标本有牙侧 (2 9.1 5± 2 .91 )mm ,无牙侧 (2 3 .0 3± 4 .1 1 )mm ,平均值相差 6 .1 2mm。结论 选择颏孔和颏孔后 1 .0cm分别作为双尖牙区、磨牙区下颌骨高度的测量标志点 ,方法简单 ,位置较恒定 ,临床使用方便。下颌后牙区颌骨垂直吸收 6~ 1 0m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后萎缩 解剖 下颌骨 X线片 骨测量 增高术
下载PDF
颧牙槽嵴处植入微螺钉种植体在支抗推上磨牙向远中移位中的效果 被引量:6
16
作者 常粲然 杜军 +1 位作者 李二红 杨勇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5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颧牙槽嵴处植入微螺钉种植体在支抗推上磨牙向远中移位中的效果。方法:52例轻中度安氏Ⅱ类畸形患者随机分为颧牙槽嵴处植入组(A组)和上颌第一磨牙颊侧根部与第二前磨牙之间植入组(B组)。记录两组患者种植成功率情况,分析两组... 目的:探讨颧牙槽嵴处植入微螺钉种植体在支抗推上磨牙向远中移位中的效果。方法:52例轻中度安氏Ⅱ类畸形患者随机分为颧牙槽嵴处植入组(A组)和上颌第一磨牙颊侧根部与第二前磨牙之间植入组(B组)。记录两组患者种植成功率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和矫正后头颅定位侧位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指标差值SNA、SNB、ANB、U6-Y、U1-Y和SN-O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6-X、U1-X和SN-M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初次种植成功率100.0%,高于B组的8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推磨牙所需时间短于B组,A组磨牙移动速度和磨牙移动距离均大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颧牙槽嵴处植入微螺钉种植体效果更佳,更有利于垂直向压入磨牙及对抗切牙唇倾,可加快支抗推上磨牙向远中移位速度,缩短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种植体 支抗
下载PDF
上颌第一恒磨牙根方颧牙槽嵴宽度的解剖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军 陈振琦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21-524,共4页
目的 :应用牙CT检测手段,对颧牙槽峭的宽度进行分析,为临床种植钉植入提供参考。方法 :对21例正畸患者的41颗上颌第一恒磨牙根方的颧牙槽嵴宽度进行测量和分析,应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颧牙槽嵴厚度在性别、左右侧、近远... 目的 :应用牙CT检测手段,对颧牙槽峭的宽度进行分析,为临床种植钉植入提供参考。方法 :对21例正畸患者的41颗上颌第一恒磨牙根方的颧牙槽嵴宽度进行测量和分析,应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颧牙槽嵴厚度在性别、左右侧、近远中颊根方及牙根长度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在第一恒磨牙近远中颊根的根方的颧牙槽嵴是一个解剖结构变异较大的骨组织结构,厚度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在性别和左右侧不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测量部位向颅方移动,颧牙槽嵴宽度逐渐降低。第一恒磨牙的颊侧根长度存在性别差异,男性牙根较女性长。结论:颧牙槽嵴的宽度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在该区域植入正畸种植钉,需进行宽度的测量分析后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微种植钉
下载PDF
兔下颌骨前牙区剩余牙槽嵴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杨 马莹 何惠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653-3656,共4页
背景:建立合适的牙槽嵴缺损动物模型可为开展剩余牙槽嵴的保存、修复研究奠定基础。目的:建立兔下颌骨前牙区剩余牙槽嵴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全麻下完整拔除18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中切牙建立兔下颌骨前牙区剩余牙槽嵴模型。术后4,8,12... 背景:建立合适的牙槽嵴缺损动物模型可为开展剩余牙槽嵴的保存、修复研究奠定基础。目的:建立兔下颌骨前牙区剩余牙槽嵴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全麻下完整拔除18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中切牙建立兔下颌骨前牙区剩余牙槽嵴模型。术后4,8,12周,处死白兔,游标卡尺测量兔下颌剩余牙槽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拔牙窝的愈合程度,X射线摄片观察兔下颌拔牙创内骨小梁改建情况。结果与结论: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牙槽嵴长度、宽度和高度均逐渐降低;拔牙窝内有成骨细胞散在分布,新生骨小梁和血管网逐渐形成,牙槽窝持续沉积新生骨组织,与周围牙槽骨界限不清,骨改建生成,拔牙创愈合。苏木精-伊红染色及X射线片均证实兔前牙区剩余牙槽嵴模型建立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 下颌骨前 动物模型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多平面重建技术在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嵴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国来 潘在兴 +2 位作者 陈光辉 郑永豫 林恒章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2年第4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平面重建技术在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骨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上颌后牙区缺失牙患者行颌面部螺旋CT平扫后进行多平面重建及Dentascan软件成像,分别在两种成像方法的图像上对缺牙区可用骨的高度、宽度及骨密度值测量... 目的:探讨多平面重建技术在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骨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上颌后牙区缺失牙患者行颌面部螺旋CT平扫后进行多平面重建及Dentascan软件成像,分别在两种成像方法的图像上对缺牙区可用骨的高度、宽度及骨密度值测量。结果:在多平面重建的CT图像上测量结果与Dentascan软件成像测量结果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平面重建技术能准确地评估剩余牙槽嵴骨量及骨质情况,对上颌后牙区牙种植术前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平面重建 上颌后 剩余
下载PDF
经颧牙槽嵴入路撕脱上颌神经治疗上颌神经痛的临床应用
20
作者 徐锦程 陈士文 +1 位作者 卢保全 夏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颧牙槽嵴入路进入翼腭窝微创撕脱上颌神经治疗上颌神经痛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原发性上颌神经痛患者23例,术中借助鼻镜和鼻内镜经颧牙槽嵴入路微创高位、撕脱上颌神经,根据Brisman方法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 目的:探讨经颧牙槽嵴入路进入翼腭窝微创撕脱上颌神经治疗上颌神经痛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原发性上颌神经痛患者23例,术中借助鼻镜和鼻内镜经颧牙槽嵴入路微创高位、撕脱上颌神经,根据Brisman方法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3年,治愈21例,显效1例;有效1例,于术后13个月再次出现术侧眶下区针刺样阵痛,但减量卡马西平可有效控制。术后7例患者出现痕迹反应,所有患者出现术侧面部不同程度的麻木症状,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经颧牙槽嵴入路微创撕脱上颌神经治疗原发性上颌神经痛效果好,创伤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 上颌神经痛 微创撕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