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侧旋转皮瓣修复眶下、颧、颞部缺损12例报道 被引量:4
1
作者 于丹 陶智潞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面侧旋转皮瓣修复眶下、颧部及颞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面侧旋转皮瓣对12例因良恶性病变切除造成的眶下、颧部及颞部缺损进行修复。结果皮瓣全部成活,色泽、质地和厚度接近缺损区的皮肤,效果满意。结论面侧旋转皮瓣是修复... 目的探讨面侧旋转皮瓣修复眶下、颧部及颞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面侧旋转皮瓣对12例因良恶性病变切除造成的眶下、颧部及颞部缺损进行修复。结果皮瓣全部成活,色泽、质地和厚度接近缺损区的皮肤,效果满意。结论面侧旋转皮瓣是修复眶下、颧部及颞部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操作简单,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侧旋转皮瓣 眶下缺损 修复 颧部缺损 缺损
下载PDF
应用颞浅动脉耳屏前穿支皮瓣修复颧颊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2
作者 徐苗 方硕 +2 位作者 杨超 李军辉 邢新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颞浅动脉耳屏前穿支皮瓣修复颧颊部皮肤缺损的新方法。方法术前使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测定并标记耳屏前穿支血管的位置;术中根据颧颊部创面的大小、创面远端至耳屏的距离以及创面周围皮肤软组织的松弛程度,设计蒂在耳... 目的探讨利用颞浅动脉耳屏前穿支皮瓣修复颧颊部皮肤缺损的新方法。方法术前使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测定并标记耳屏前穿支血管的位置;术中根据颧颊部创面的大小、创面远端至耳屏的距离以及创面周围皮肤软组织的松弛程度,设计蒂在耳屏前的耳前区纵向梭形皮瓣;切开皮瓣远端,紧贴SMAS浅面由远端开始向近端分离,形成穿支蒂皮瓣;将穿支蒂皮瓣转移至创面,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所有皮瓣均存活,切口I期愈合;患者获随访6~12个月,未发生面部畸形、明显瘢痕或皮瓣臃肿等并发症,美学及功能效果满意。结论颞浅动脉耳屏前穿支皮瓣设计简单,切取方便,血供可靠,供区切1:3较为隐蔽,用其修复颧颊部创面可获得满意的形态与功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 耳屏前穿支 穿支皮瓣 缺损
原文传递
颞浅血管Y形蒂双岛状瓣修复颧部洞穿缺损一例
3
作者 朱石江 郎国荣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洞穿缺损 颞浅血管Y形蒂双岛状瓣 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