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眶与上颌骨及颧骨复合骨折的处理
1
作者 黄迪炎 杨春济 +2 位作者 常健 付崇健 李东临 《实用医药杂志》 1996年第3期170-170,共1页
我科自1991—01~1995—08收治10例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4岁,平均26岁.车祸伤7例.击伤1例,跌伤2例.受伤到就诊最短2小时,最长10天.合并失明1例、脑震荡... 我科自1991—01~1995—08收治10例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4岁,平均26岁.车祸伤7例.击伤1例,跌伤2例.受伤到就诊最短2小时,最长10天.合并失明1例、脑震荡6例.离断型骨折6例,粉碎型骨折2例,粉碎与离断混合型骨折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骨折 上颌窦 上颌骨 济南军区总医院 眶下缘 软组织松解 联合手术 口腔科 脑震荡 山东济南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及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眼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
2
作者 赵峰 焦艳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年第7期823-824,共2页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及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在治疗眼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中的作用及其效果。方法:16例眼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患者术前行螺旋CT三维重建,复位后应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结果:16例患者均一期愈合,颜面形态恢复满意,1...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及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在治疗眼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中的作用及其效果。方法:16例眼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患者术前行螺旋CT三维重建,复位后应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结果:16例患者均一期愈合,颜面形态恢复满意,14例患者复视及限制性斜视症状完全消失,2例患者症状好转。结论:术前螺旋CT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可提高颌面部复杂骨折的诊断及手术复位固定的准确性;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眼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的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三维重建 眼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 坚固内固定
下载PDF
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临床分类治疗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安新 白连营 +3 位作者 刘丽媛 韩树森 宋伟 王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眶-上颌-颧骨(OMZ)复合骨折三维立体结构上的分类法,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收集69例OMZ骨折病例,通过常规X线片、螺旋CT片检查,从三维立体结构角度将骨折分为四型,总结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4年,69例... 目的:探讨眶-上颌-颧骨(OMZ)复合骨折三维立体结构上的分类法,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收集69例OMZ骨折病例,通过常规X线片、螺旋CT片检查,从三维立体结构角度将骨折分为四型,总结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4年,69例患者颧面部塌陷畸形均得到良好改善,咬合关系紊乱的患者均达到功能性咬合,通过训练后,张口度恢复满意,无面神经永久性损伤。A型骨折12例,无不良症状发生。B型骨折15例,有1例术后颧-眶外壁处仍稍显膨隆。C型骨折32例,有3例术后眶下神经麻痹症状未能恢复。D型骨折10例,术后眼球内陷1例,仍>2mm,复视未能恢复1例,眶下神经麻痹症状未恢复3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术后颧骨颧弓仍稍显膨隆3例。结论: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四型分类法,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 分类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不同手术径路治疗眶-上颌骨-颧骨复合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成 吴丹 +4 位作者 王慧 赵作勤 王爱玲 孙启涛 赵冰 《淮海医药》 CAS 2010年第5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眶-上颌骨-颧骨(OMZ)复合骨折的特点,以及手术径路的选择。方法对110例OMZ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手术径路治疗OMZ骨折的方法及适应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10例患者术后观察表明,98例骨折复位良好,颌面部两侧对称。结论... 目的探讨眶-上颌骨-颧骨(OMZ)复合骨折的特点,以及手术径路的选择。方法对110例OMZ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手术径路治疗OMZ骨折的方法及适应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10例患者术后观察表明,98例骨折复位良好,颌面部两侧对称。结论合理选择不同手术径路治疗OMZ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整复效果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上颌骨-颧骨复合骨折 手术径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发际内弧形小切口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的效果
5
作者 冯雪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7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发际内弧形小切口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88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采取发际... 目的:观察发际内弧形小切口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88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采取发际内弧形小切口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头皮冠状切口切开复位微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水平、术后康复指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水平、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48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际内弧形小切口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可降低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后康复指标水平、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头皮冠状切口切开复位微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际内弧形小切口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 头皮冠状切口切开复位微型螺钉内固定术 颧骨复合骨折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Mimics软件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三维CT图像中的测量与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曾勇 张纲 +2 位作者 雷涛 吴小波 谭颖徽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移位的CT测量方法并用于指导临床手术。方法收集需要手术治疗的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20例,术前摄颌面部三维CT,利用Mimics软件对双侧颧骨复合体与邻近骨骼解剖标志点中选取的同样两点之间的距离和选取同样... 目的探讨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移位的CT测量方法并用于指导临床手术。方法收集需要手术治疗的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20例,术前摄颌面部三维CT,利用Mimics软件对双侧颧骨复合体与邻近骨骼解剖标志点中选取的同样两点之间的距离和选取同样的三点之间的角度进行测量分析,计算患侧与健侧之间的差值,以此为骨折移位数据指导手术。术后复查CT并测量各段距离和角度,评价复位效果。结果1)颧骨复合体骨折时,颧骨体骨折块多向后、向内移位。术后患侧与健侧比较,骨折段移位距离差值减少至2 mm以内,角度差值减少至1°以内,复位达到三维对称,开口及咬合功能恢复好,手术效果满意。2)健侧的颧弓突点水平角和颧突点水平角数据呈正态分布,分别为138.50°±1.15°和132.72°±0.89°。结论三维CT测量可以实现对颧骨复合体空间移位的定量测量,对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手术复位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骨折 三维CT测量 MIMICS软件 头影测量
下载PDF
个体化复位模板在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7
作者 史俊 徐兵 +3 位作者 唐友盛 邱蔚六 沈国芳 卢晓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将反求工程和快速原型技术引入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治疗,以求恢复患者理想的面中部外形。方法:自2003年9月起,选择8例陈旧性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通过术前三维CT扫描,对患者头颅进行重建。应用反求工程得到患者的头颅数据,并通过快速... 目的:将反求工程和快速原型技术引入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治疗,以求恢复患者理想的面中部外形。方法:自2003年9月起,选择8例陈旧性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通过术前三维CT扫描,对患者头颅进行重建。应用反求工程得到患者的头颅数据,并通过快速原型技术制作个体化理想的头颅模型。在此基础上,制作个体化骨折复位模板,指导术中移位颧骨的复位和固定。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患者面中部外形恢复理想,双侧瞳孔位于同一水平线;根据手术后CT检查测量,颧骨突度和面中部宽度均左右对称。结论:在反求工程和快速原型技术基础上制作的颧骨骨折复位模板,可以确定颧骨的三维空间位置,是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和固定的可靠标志,有利于简化手术过程,并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骨折 反求工程 快速原型 个体化复位模板
下载PDF
210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清彬 东耀峻 +1 位作者 李祖兵 赵吉宏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210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从1990年11月至2002 年12月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救治的资料完整的210例颧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 210 例中,有152例手术复位,其中有108例采... 目的 回顾性分析210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从1990年11月至2002 年12月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救治的资料完整的210例颧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 210 例中,有152例手术复位,其中有108例采用头皮冠状切口,18例采用Gillie′s切口,微型切口17例,口内前庭沟切 口5例,其余4例采用其它小切口。152例中,118例采用钛板坚固内固定,5例钛板坚固内固定辅以钢丝固定,22 例采用单纯钢丝栓结;其余7例未做固定。术后随访平均2年(6~72个月),96.9%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 果。结论 颧骨骨折的致伤原因主要以交通伤为主,治疗原则已经由“改善功能,兼顾外形”发展到“功能与外形双 项标准”;坚固内固定效果优于并且已经替代钢丝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骨折 钢丝固定 临床回顾 颧骨骨折 钛板坚固内固定 切口 交通伤 外形 替代
下载PDF
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头颅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孙玉华 唐友盛 +6 位作者 徐兵 史俊 彭玲玲 卢秋宁 乔建功 李刚 赵颖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在颧骨复合体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从2002-2004年,收集9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三维螺旋CT检查,将数据文件通过MIMICS软件转换成快速成型设备读取文件的通用格式,在快速成型机上...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在颧骨复合体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从2002-2004年,收集9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三维螺旋CT检查,将数据文件通过MIMICS软件转换成快速成型设备读取文件的通用格式,在快速成型机上制做头颅模型。在模型上补充诊断,模拟截骨复位固定,并预制钛板及制作中间模板等,以此对颧骨复合体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模型指导和预测。根据模型外科,在全麻下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利用中间模板协助复位固定。术后复查CT,并利用相关软件测量与术前对比分析,评定疗效。结果:所有9例行头颅模型外科患者术前和术中诊断完全符合,手术复位效果良好,手术后面型恢复满意。术后检查并行测量发现颧骨复位完全,两侧达到三维对称,张口度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应用CAD/CAM技术得到的实体模型在术前明确了诊断,并可在模型上进行手术预测,为手术入路和复位方向及距离提供精确数据。但此方法术前周期长,费用高,限制了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骨折 CT测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坚固内固定
下载PDF
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三维CT测量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玉华 唐友盛 +7 位作者 徐兵 史俊 彭玲玲 卢秋宁 乔建功 赵颖 李刚 丁志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建立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移位的CT测量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收集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并需要手术治疗者15例,术前摄头颅定位CT,利用相关CT软件(e-film)对颧骨复合体在3个方向上的移位情况进行测量分析。CT数据由PACS系统刻出光盘后... 目的:建立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移位的CT测量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收集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并需要手术治疗者15例,术前摄头颅定位CT,利用相关CT软件(e-film)对颧骨复合体在3个方向上的移位情况进行测量分析。CT数据由PACS系统刻出光盘后,利用efilm软件在个人电脑上完成测量。测量以对侧健康颧骨和其他正常骨骼为参照,计算两侧颧骨与其他骨骼标志点之间的距离差值为骨折位移数据,根据数据指导手术。术后复查CT并测量,与术前数据进行对比,评价疗效及测量效果。结果:15例单侧颧骨复合体患者的CT测量结果显示,术前位移以向后移为主(平均5.48 mm),多伴有内移(平均1.40 mm),向内或向外转位,个别病例可有向外移位或下移。术后位移基本消失或减少至<2 mm。对向后和向内位移进行手术前后配对t检验,差异显著P<0.01。15例患者术后均达到三维对称和基本对称,骨折一期愈合,功能活动好,手术效果满意。结论:CT测量可以实现对颧骨复合体空间移位的定量测量,准确性高,对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手术复位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建立的测量方法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骨折 CT测量 坚固内固定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中应用的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朱应超 于洪波 沈国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295-300,共6页
颧骨复合体的骨折不仅会造成颌面部功能障碍,同时也影响面部的美观,但由于颌面部解剖结构复杂,传统手术很难兼顾形态与功能。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医学影像数据的数字化外科技术逐渐应用于颌面部创伤治疗中,然而国... 颧骨复合体的骨折不仅会造成颌面部功能障碍,同时也影响面部的美观,但由于颌面部解剖结构复杂,传统手术很难兼顾形态与功能。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医学影像数据的数字化外科技术逐渐应用于颌面部创伤治疗中,然而国内外对于不同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数字化治疗方式的选择尚无定论。本文就数字化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分别从手术模拟、辅助手术、效果评价3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选择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骨折 数字化技术 应用选择
下载PDF
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沈美琴 刘翠兰 +1 位作者 林晓静 江琳艳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期80-81,共2页
目的回顾性探讨76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行充分的颌面部三维CT检查准备及心理干预,术后创口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做好口腔护理,早期张口训练等。结果本组病例术后情绪稳定,创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颌面部基本对称... 目的回顾性探讨76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行充分的颌面部三维CT检查准备及心理干预,术后创口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做好口腔护理,早期张口训练等。结果本组病例术后情绪稳定,创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颌面部基本对称,无明显畸形,张口受限明显改善。结论先进的小切口径路手术方法和精心护理,是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人预后的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骨折 手术 护理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颧骨复合体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宇 陈旭兵 +5 位作者 柳兆刚 田宏伟 倪萌 唐振华 黄垒 刘效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手术方式对颧骨复合体(Zygomatic complex fracture,ZMC)骨折患者术后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ZMC骨折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3)。观察组:给予局部入路复位固定术...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手术方式对颧骨复合体(Zygomatic complex fracture,ZMC)骨折患者术后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ZMC骨折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3)。观察组:给予局部入路复位固定术;对照组:给予头皮冠状切口入路复位固定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及术后3d的VAS评分、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1周一次性骨折复位成功率,术后3个月手术满意度。结果:术后1d、术后3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d及术后3d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一次手术复位成功率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术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手术满意率53.49%,低于观察组的72.73%(P<0.05)。结论:头皮冠状入路与局部入路均能治疗ZMC骨折。头皮冠状切口入路法术后骨折复位效果更好,但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局部入路法简单、安全、快捷,且适用于对头面部美观要求较高及长时间手术耐受性差的ZMC骨折患者,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冠状入路 局部入路 手术方式 颧骨复合骨折
下载PDF
颧骨复合体骨折95例坚强内固定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翔云 刘锋 +1 位作者 周玮 夏秋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22-423,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微型钝钛板进行坚强内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2001-01—2007-07间,应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眶颧上颌骨复合骨折95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总结临床应用经验。结果:95例中93例软组织创口I... 目的:总结应用微型钝钛板进行坚强内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2001-01—2007-07间,应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眶颧上颌骨复合骨折95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总结临床应用经验。结果:95例中93例软组织创口I期愈合。CT及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良好,所有微型钛板无移位,螺钉无松脱等异常。结论: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技术,骨折固定效果确切,操作简易,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良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骨折 坚强内固定 微型钛板
下载PDF
颧骨复合体骨折术后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林 张益 +2 位作者 孙勇刚 何冬梅 邹立东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28-431,共4页
目的 观察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后不同固定方式下颧骨体的稳定性。方法 应用二维图像测量软件Drawdib对 4 4例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复查华氏位片上颧骨体标志点进行定点 ,比较患侧颧骨体标志点较健侧对应标志点坐标值... 目的 观察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后不同固定方式下颧骨体的稳定性。方法 应用二维图像测量软件Drawdib对 4 4例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复查华氏位片上颧骨体标志点进行定点 ,比较患侧颧骨体标志点较健侧对应标志点坐标值变化的百分比值以及患侧颧骨下转角较健侧颧骨下转角变化的百分比值。结果 采用 1点至 4点固定各组患者华氏位X线片上反映患侧颧骨体位置的颧骨点 (ju)、颧颌点 (zm)及颧颞下点(ztl)各标志点以及颧骨下转角在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固定后没有发生明显的移位变化。结论  1点至 4点固定各组患者颧骨体复位固定后均较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骨折 患者 术后 复位固定 患侧 标志点 单侧 点坐标 转角 测量软件
下载PDF
颧骨复合体下颌骨联合骨折的临床治疗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清彬 东耀峻 +2 位作者 李祖兵 赵吉宏 董福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颧骨复合体下颌骨联合骨折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对128例颧骨复合体下颌骨联合骨折病例的复位径路和固定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在本组所有病例中,有108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必要时附加小切口)+下... 目的探讨颧骨复合体下颌骨联合骨折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对128例颧骨复合体下颌骨联合骨折病例的复位径路和固定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在本组所有病例中,有108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必要时附加小切口)+下颌骨切口;20例采取局部小切口,即皮肤小切口、睑缘下切口或上颌口腔前庭切口+下颌骨切口;固定方式中,应用坚固内固定有70例,坚固内固定联合钢丝固定28例,单纯钢丝骨间栓结30例。经出院时临床观察和术后6~72个月的随访,失访23人,在随访的105例患者中:甲级25例(占23.8%),乙级65例(占61.9%),丙级15例(占14.3%)。结论头皮冠状切口联合局部小切口可以充分暴露骨折区,利于解剖复位和骨折固定;坚固内固定效果确切,是临床上颧骨复合体下颌骨联合骨折良好且可靠的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骨折 下颌骨骨折 手术径路 固定方法
下载PDF
半冠状切口联合前庭沟切口治疗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贺祖武 王雨新 《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有效方法及并发症。方法对46例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患者行冠状切口联合前庭沟切口,暴露眶下缘、颧额缝、颧颞缝以及颧牙槽嵴,复位后在颧额缝、颧颞缝及颧牙槽嵴3点行坚强内固定,术后随访1-30个月,对... 目的探讨治疗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有效方法及并发症。方法对46例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患者行冠状切口联合前庭沟切口,暴露眶下缘、颧额缝、颧颞缝以及颧牙槽嵴,复位后在颧额缝、颧颞缝及颧牙槽嵴3点行坚强内固定,术后随访1-30个月,对其疗效以及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骨折一期愈合,面部外形以及张口度得到恢复,未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冠状切口联合前庭沟切口能充分暴露颧骨复合体骨折,三点固定能有效恢复面部三维结构以及张口度,避免睑下缘切口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骨折 冠状切口 前庭沟切口 并发症
下载PDF
105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治疗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祖兵 东耀峻 杨学文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S1期108-110,共3页
关键词 颧骨复合骨折 螺钉松动 骨吸收 头皮冠状切口 颧额缝 额颧缝
下载PDF
眶下缘小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海平 周建国 沈燕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0-251,共2页
关键词 颧骨复合骨折 眶下缘小切口 治疗 ZC
下载PDF
局部联合小切口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骏 陈红洁 +1 位作者 廖娟 费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3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联合小切口(多个局部微小切口的联合使用)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疗效和优点。方法选取我院160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切口不同分为A、B两组,A组110例采用局部联合小切口,B组50例采用冠状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我满... 目的探讨局部联合小切口(多个局部微小切口的联合使用)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疗效和优点。方法选取我院160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切口不同分为A、B两组,A组110例采用局部联合小切口,B组50例采用冠状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我满意度评分(VA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A、B两组骨折均能达到良好解剖复位。A组患者的术后自我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B组,早期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均少于B组(P <0. 05);且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费用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局部联合小切口具有切口隐蔽、并发症少的优点,患者接受度高,对于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的治疗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小切口 颧骨颧弓复合骨折 疗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