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的风俗小说潮流 被引量:1
1
作者 蒋原伦 《求是学刊》 1986年第5期73-76,64,共5页
关键词 风俗小说 小说 乡土文学 川江流域 邓友梅 新时期 风俗 汪曾棋 古华 作家
下载PDF
古董情结·忧患意识·荒诞效应─—论冯骥才历史风俗小说《怪世奇谈》系列 被引量:1
2
作者 余自言 《枣庄师专学报》 1998年第2期24-28,共5页
关键词 古董情结 忧患意识 荒诞效应 冯骥才 《怪世奇谈》 民俗文学 历史风俗小说 中国 当代
全文增补中
风俗小说的走向和出路
3
《文艺理论研究》 1987年第3期99-99,共1页
林为进在《市井风俗小说向何处去?》(《文艺争鸣》87年1期)一文中指出:写风俗,必然离不了对历史与传统的联系思考。现在是过去的延续,又是未来的过渡。在我国,社会风俗小说自有它的传统,是市民文学之一种,它能满足很大一部分读者的欣赏... 林为进在《市井风俗小说向何处去?》(《文艺争鸣》87年1期)一文中指出:写风俗,必然离不了对历史与传统的联系思考。现在是过去的延续,又是未来的过渡。在我国,社会风俗小说自有它的传统,是市民文学之一种,它能满足很大一部分读者的欣赏需要。因而经一阵中断后又重新出现,给人一种分外新奇新鲜之感。不过新鲜的热劲会过去,必须拿出更高思想艺术性的作品来,才有可能保住读者不倦的喜爱。这就提出了一个发展和提高的问题。只是介绍某种特殊知识,描述某些特殊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俗小说 历史与传统 市民文学 思想艺术 市井 作品 新出现 历史思考 历史虚无主义 出路
下载PDF
审美意蕴互阐:云南民族风情小说与汪曾祺风俗小说
4
作者 张直心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X期83-88,共6页
本文尝试使边地文化背景下的云南民族风情小说与中原文化背景下的汪曾祺风俗──文化小说互为反光镜,不仅照亮云南民族风情小说研究的诸多暗角,更折射出潜藏于两类风俗小说深层的相映成趣的审美意蕴、文化意蕴。
关键词 云南民族风情小说 汪曾祺风俗──文化小说 审美意蕴 文化意蕴
下载PDF
市井风俗小说向何处去?——从《三寸金莲》说起 被引量:1
5
作者 林为进 《文艺争鸣》 1987年第1期76-78,共3页
近年来,在小说的创作中,出现了一股“写风俗”的热流。毋容置疑,这是一种艺术自觉性逐渐加强的表现。从创作主体看,是力图突破“问题文学”、“教谕文学”的狭隘樊篱,去寻找和发现新的题材领域。事实上也的确是出现了具有新味道的小说,... 近年来,在小说的创作中,出现了一股“写风俗”的热流。毋容置疑,这是一种艺术自觉性逐渐加强的表现。从创作主体看,是力图突破“问题文学”、“教谕文学”的狭隘樊篱,去寻找和发现新的题材领域。事实上也的确是出现了具有新味道的小说,从而显示出艺术视野在不断拓展和加深,艺术审美对象的选择也愈来愈宽泛。它使我们看到文学之路原来非常宽阔,并不是只有一种途径,更不是只有一种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俗小说 艺术自觉 文学观念 小说作家 市井 作品 题材 味道 三寸金莲 分寸感
原文传递
道德与道德现实主义小说之关系——浅析莱昂内尔·特里林的《风俗、道德与小说》
6
作者 易平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8-90,共3页
莱昂内尔·特里林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文学与社会文化批评家。他认为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哲学都涉及道德问题,并且把小说置于社会、政治和现实中来考察风俗世态、道德与小说的关系。特里林认为,道德现实主义小说影响了众多的现实利... 莱昂内尔·特里林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文学与社会文化批评家。他认为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哲学都涉及道德问题,并且把小说置于社会、政治和现实中来考察风俗世态、道德与小说的关系。特里林认为,道德现实主义小说影响了众多的现实利益,让很多人意识到了潜在的情感,使他们不容易变得麻木或漠然,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氛围,使得不公正的现象难以生存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昂内尔·特里林 道德现实主义小说 风俗、道德与小说 风俗世态
下载PDF
迷人的风俗:文化语境中的人性影像——风俗画小说的人性描写 被引量:2
7
作者 管宁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44-148,共5页
风俗画小说所展现的富于地域色彩的文化习俗和人情世态 ,就其深刻层面上 ,透视的是一种由历史积淀、文化承传、地理囿限等因素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人性形态。风俗画小说的人性描写 ,事实上是作家对某一特定文化语境中人物心理和人物关系... 风俗画小说所展现的富于地域色彩的文化习俗和人情世态 ,就其深刻层面上 ,透视的是一种由历史积淀、文化承传、地理囿限等因素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人性形态。风俗画小说的人性描写 ,事实上是作家对某一特定文化语境中人物心理和人物关系所作的艺术表现 ,由此从风俗人文的视域 ,对人性作了深度审视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俗小说 文化语境 人性描写
下载PDF
异彩纷呈的“风俗画”——评汪曾祺故乡风土人情小说
8
作者 杨倩影 《武夷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33-35,共3页
汪曾祺在新时期创作的一批以故乡三四十年代风俗民情为素材的小说,被评论界公认为“风俗画”小说,其中的《大淖记事》《受戒》、《异秉》等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他的小说通过简洁朴素浓淡相宜的笔墨,生动展示出中国乡镇市井的风土人情和平... 汪曾祺在新时期创作的一批以故乡三四十年代风俗民情为素材的小说,被评论界公认为“风俗画”小说,其中的《大淖记事》《受戒》、《异秉》等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他的小说通过简洁朴素浓淡相宜的笔墨,生动展示出中国乡镇市井的风土人情和平民百姓平朴自然的世俗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风俗小说 风俗画”小说 《受戒》 故事情节 风俗民情 汪曾祺的小说 小说语言 小说创作 《岁寒三友》
下载PDF
相映成趣的审美意蕴——云南民族风情小说与汪曾祺风俗——文化小说
9
作者 张直心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1996年第3期21-25,共5页
八十年代初,汪曾祺以《爱戒》为起点,开始了一度被评论界称之为“风俗画小说”的创作,他着意为我们展示了高邮水乡、昆明市井等处的风土人情;而后,邓友梅立足燕赵古都,陆文夫踅入姑苏小巷……一幅幅风俗画作品便源源不绝地涌入人们的视野。
关键词 云南民族风情小说 风俗小说 汪曾棋 审美意蕴 汪曾祺 云南少数民族 文化意识 语言体式 文化小说 边地文化
下载PDF
略谈井石中篇小说中的人物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新俊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4-46,共3页
青海风俗小说作家井石近年来创作了数量可观的风俗小说,其中较有影响的作品是他冠以“家乡人物传记”的系列中篇。如《湟水谣》、《月儿呀月儿》、《砂娃》、《张八爷淘金记》、《王辫五十六》、《古堡的人们》等。这些中篇小说从不同... 青海风俗小说作家井石近年来创作了数量可观的风俗小说,其中较有影响的作品是他冠以“家乡人物传记”的系列中篇。如《湟水谣》、《月儿呀月儿》、《砂娃》、《张八爷淘金记》、《王辫五十六》、《古堡的人们》等。这些中篇小说从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和不同的艺术视角描写了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的湟河两岸农民命运的变迁以及那复杂的人生势态,构成了一卷卷河湟人物风俗画。 以爱来揭示人物隐蔽的心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篇小说 风俗小说 青藏高原东部 长命 农民命运 人物传记 视角描写 艺术形象 伏脱冷 《人间喜剧》
下载PDF
“老纽约”社会中的新女性——谈华顿的生活经历与女性小说人物
11
作者 陶茜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00年第1期290-300,共11页
十八、九世纪,美国纽约上流社会是个结合紧密的小圈子,由四百户左右的大家族构成,当时人们称其为"四百大户"。在伊迪丝·华顿的笔下,它被冠名为"老纽约"社会。对伊迪丝·华顿来说,"老纽约"社会... 十八、九世纪,美国纽约上流社会是个结合紧密的小圈子,由四百户左右的大家族构成,当时人们称其为"四百大户"。在伊迪丝·华顿的笔下,它被冠名为"老纽约"社会。对伊迪丝·华顿来说,"老纽约"社会不仅是她父母及本人生长的环境,更是她一生无法摆脱、充满复杂情感的寄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新女性形象 上流社会 生活经历 纽约 女主人公 女作家 长篇小说 妇女问题 风俗小说
下载PDF
试论新时期小说的流派问题
12
作者 姚思源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51-55,共5页
当前,评论界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中:一方面热情讴歌、摇旗呐喊,为新时期小说的繁盛景象而欢欣鼓舞、大唱赞歌;另一方面,却避而不谈众多创作现象中的流派倾向,或者牵强附会地把为数极少的作家拉进“山药蛋派”或“荷花淀派”,终成不了... 当前,评论界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中:一方面热情讴歌、摇旗呐喊,为新时期小说的繁盛景象而欢欣鼓舞、大唱赞歌;另一方面,却避而不谈众多创作现象中的流派倾向,或者牵强附会地把为数极少的作家拉进“山药蛋派”或“荷花淀派”,终成不了什么气候,无法代表新时期小说主流。再则,干脆采取“驼鸟政策”,把头藏在沙堆里,拒不承认新时期小说有流派之分。更有甚者,近年时有文章悲叹新时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非但没有流派,甚而至于皆是芸芸众生,简直毫无是处,不足挂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文学流派 划分标准 现代派小说 寻根小说 小说 现代主义小说 风俗小说 作家 现实主义
下载PDF
历史转型时期的文学变革——试论新时期的现实主义小说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德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7-55,共9页
一、用世界意识审视中国当代文学现象如何评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我国新时期文学的思想、艺术价值以及它今后发展的历史走向,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具有宏观的艺术视野,树立起真正的现代意识,世界意识,全球意识;... 一、用世界意识审视中国当代文学现象如何评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我国新时期文学的思想、艺术价值以及它今后发展的历史走向,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具有宏观的艺术视野,树立起真正的现代意识,世界意识,全球意识; 只有把历史转型时期的我国当代文学的变革,设置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作为20世纪世界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审视,许多问题的实质便有可能看得清楚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小说 转型时期 文学变革 新时期文学 西方现代小说 风俗小说 现代主义 现实主义精神 艺术形态
下载PDF
新时期小说的三种主要叙事模式及其相互关系
14
作者 岳耀钦 孙先科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60-65,共6页
新时期小说的三种主要叙事模式及其相互关系岳耀钦,孙先科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掌握世界有四种不同的方式:思辨──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的方式。艺术地把握世界的方式区别于其他把握方式... 新时期小说的三种主要叙事模式及其相互关系岳耀钦,孙先科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掌握世界有四种不同的方式:思辨──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的方式。艺术地把握世界的方式区别于其他把握方式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感性形态。形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模式 新时期小说 风俗画”小说 叙事话语 小说创作 先锋小说 寻根小说 先锋叙事 文化象征 作家
下载PDF
叶文玲《浪漫的黄昏》的“风情小说”特色
15
作者 钟本康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5期63-68,共6页
1983年,叶文玲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长塘镇风情》,亮出了“风情”这个旗号。其实,在更早些时候她就说过:“我写起故乡的风物人情来了,开始是偶然的涉足,渐渐地,它却成了一根拉扯不断的线,把我的心,整个儿牵引过去了。”这里说的“风物... 1983年,叶文玲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长塘镇风情》,亮出了“风情”这个旗号。其实,在更早些时候她就说过:“我写起故乡的风物人情来了,开始是偶然的涉足,渐渐地,它却成了一根拉扯不断的线,把我的心,整个儿牵引过去了。”这里说的“风物人情”,或者叫“风土人情”、“风俗人情”,就是“风情”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文玲 风俗小说 风俗描写 主人公 水仙 范小青 描写性 作品 丈夫 风俗人情
下载PDF
《傲慢与偏见》的双层文本策略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戈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82,共6页
《傲慢与偏见》的文本包含着两条线索 :一是表层承袭的 18世纪风俗小说的情节模式 ,即浪漫爱情喜剧 ;一是深层隐含的对女性婚姻幸福神话的解构。这样的双层文本策略既巧妙地揭露了女性在男权社会所遭受的桎梏与压迫 ,同时又间接地揭示... 《傲慢与偏见》的文本包含着两条线索 :一是表层承袭的 18世纪风俗小说的情节模式 ,即浪漫爱情喜剧 ;一是深层隐含的对女性婚姻幸福神话的解构。这样的双层文本策略既巧妙地揭露了女性在男权社会所遭受的桎梏与压迫 ,同时又间接地揭示出奥斯丁的女性“作者身份的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文本策略 风俗小说 作者身份的焦虑
下载PDF
残雪现象与湖湘文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南斗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6,共5页
本文论述了残雪创作同湖湘文化传统的血缘联系。她的人道精神和生命意识 ,来自于胡宏“天理人欲同体异用”的世俗人本学说。她的思辩风格和夹叙夹议 ,集社会心理小说、哲理小说和风俗小说之大成的风格 ,来自于湖湘文化的思辩传统。其语... 本文论述了残雪创作同湖湘文化传统的血缘联系。她的人道精神和生命意识 ,来自于胡宏“天理人欲同体异用”的世俗人本学说。她的思辩风格和夹叙夹议 ,集社会心理小说、哲理小说和风俗小说之大成的风格 ,来自于湖湘文化的思辩传统。其语言的乡土化和方言的出色运用 ,更增添了湖湘文化的风韵。残雪之所以能够走向世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雪现象 湖湘文化 社会心理小说 风俗小说
下载PDF
伊迪丝·华顿面面观 被引量:5
18
作者 蒲隆 《社科纵横》 1997年第2期68-69,共2页
伊迪丝·华顿面面观●蒲隆美国文学批评家菲利普·拉赫夫把美国文学中典雅和粗犷这两种不同的流派形象地称为“苍白脸和红皮肤”。这两种流派不仅写作风格相异,而且题材也不同:“苍白脸”多写上流社会,“红皮肤”则多写下层... 伊迪丝·华顿面面观●蒲隆美国文学批评家菲利普·拉赫夫把美国文学中典雅和粗犷这两种不同的流派形象地称为“苍白脸和红皮肤”。这两种流派不仅写作风格相异,而且题材也不同:“苍白脸”多写上流社会,“红皮肤”则多写下层民众。当然,两派作家的家庭出身和社会经历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上流社会 亨利·詹姆斯 夏洛蒂 短篇小说 风俗小说 纽约 沃尔特·惠特曼 细腻的心理描写 普利策奖
下载PDF
象征化与符指化:拓宽典型化叙事规范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先科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6-23,共8页
关键词 象征化 人物形象 小说创作 典型形象 性格 风俗画”小说 寻根小说 超越性 文化关系 生存状态
下载PDF
人、作品及其它——贾平凹印象记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建中 《当代作家评论》 1986年第4期123-126,共4页
那个矮小孱弱的商州客, 就是我的乡党——一个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盛夏。1979年盛夏的一天。酷暑、炎阳,如蒸如燎。西北大学校园内的一座平房教室里,中文系近二百名师生沐着淋漓的热汗,倾听着又一次报告。
关键词 贾平凹 作品 中文系 作家 泉水 风俗小说 乡党 散文 文学 平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