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谏、讽谏与风兴——论“风”义流转与赋学变迁
1
作者 程维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7-315,共9页
司马迁论司马相如赋是以"风谏"立义。"风谏"主要是传达讯息,由读者"推显至隐",与东周"赋诗言志"的传统以及汉代"铺陈其事以直言之"的"六义"之赋有相承和相似之处,而与后... 司马迁论司马相如赋是以"风谏"立义。"风谏"主要是传达讯息,由读者"推显至隐",与东周"赋诗言志"的传统以及汉代"铺陈其事以直言之"的"六义"之赋有相承和相似之处,而与后世所谓"不敢直言""微言婉词"的"讽谏"内涵不相涉。从"风谏"到"讽谏"的变化,反映了汉代赋学批评从偏重劝谏的内容和目的到偏重其技巧和效果的变化。"风"在汉代有"风教""风谏""委婉""风兴"等意义,而后世赋学批评中的"风"义也在这几个含义中辗转纠缠。风义的流转,反映了赋学观念的时代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谏 讽谏 风兴 变迁
下载PDF
唐代儒家诗论及其基本范畴——兼论儒家诗教观念对唐人诗论与创作的巨大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钱志熙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6-134,共9页
唐代诗歌创作繁荣,诗学理论自具体系,主要是依据儒家诗论一系来发展,其中又分复古与格式两派。在理论上,唐人强调政教,但其立足点则在吟咏性情变风理论上。同时六义、比兴、采诗,也都是唐人儒家诗论的核心,直接对创作发生影响。唐人诗... 唐代诗歌创作繁荣,诗学理论自具体系,主要是依据儒家诗论一系来发展,其中又分复古与格式两派。在理论上,唐人强调政教,但其立足点则在吟咏性情变风理论上。同时六义、比兴、采诗,也都是唐人儒家诗论的核心,直接对创作发生影响。唐人诗歌思想的明确,实是唐诗艺术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诗论 唐代诗论 风雅 六义 比兴
下载PDF
宋诗东传与异域阐释——四种宋人诗集日本古注本考论 被引量:3
3
作者 卞东波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60-70,共11页
宋诗是随着朱子学东传到日本的,在日本中世时期就产生了不少关于东坡诗、山谷诗、宋代禅僧诗的“抄物”,即对诗歌的注释、讲解之作。江户时期中期,以市河宽斋、大窪诗佛、山本北山、柏木如亭为代表的“江湖诗社”诗人开始提倡学习“清... 宋诗是随着朱子学东传到日本的,在日本中世时期就产生了不少关于东坡诗、山谷诗、宋代禅僧诗的“抄物”,即对诗歌的注释、讲解之作。江户时期中期,以市河宽斋、大窪诗佛、山本北山、柏木如亭为代表的“江湖诗社”诗人开始提倡学习“清新”的宋诗,反对“古文辞学派”倡导的唐诗、明诗,他们特别推崇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南宋中兴“三大家”的诗,编纂了很多“三大家”诗歌的选本与注本。本文从日本汉文学史的脉络出发,对日本中世、近世时期四部宋集注本《冠注祖英集》《宋三大家绝句笺解》《感兴诗考注》《中兴禅林风月集注》进行了考证,考察其学术背景与阐释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 日本古注本 《冠注祖英集》 《宋三大家绝句笺解》 《感兴诗考注》 《中兴禅林风月集注》
下载PDF
开辟唐诗研究之新境界——评李金坤《风骚诗脉与唐诗精神》
4
作者 萧晓阳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38-140,共3页
李金坤教授的《风骚诗脉与唐诗精神》从《诗经》与《楚辞》中纟由绎出比兴与象征之义,从文学生态的视角阐释了风骚在唐诗中的遗韵,考察了唐代意境理论中的比兴内涵,得出唐诗中浸润着风骚之精神的结论。作者在以风骚诗脉重新诠释意境理... 李金坤教授的《风骚诗脉与唐诗精神》从《诗经》与《楚辞》中纟由绎出比兴与象征之义,从文学生态的视角阐释了风骚在唐诗中的遗韵,考察了唐代意境理论中的比兴内涵,得出唐诗中浸润着风骚之精神的结论。作者在以风骚诗脉重新诠释意境理论的同时,对唐诗精神作了全新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兴 生态 意境 风骚诗脉 唐诗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