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屋顶建筑群热压驱动自然通风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章伟晨 赵福云 +2 位作者 黄昕之 吴振东 许航 《暖通空调》 2021年第S01期136-141,共6页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手段,探究了高宽比H/W=1下街道峡谷中不同绿色屋顶系统布置方式(建筑屋顶、迎风面、背风面布置和不布置)在热压与风压共同驱动条件下对城市冠层内污染物扩散和流场结构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风压保持恒定的...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手段,探究了高宽比H/W=1下街道峡谷中不同绿色屋顶系统布置方式(建筑屋顶、迎风面、背风面布置和不布置)在热压与风压共同驱动条件下对城市冠层内污染物扩散和流场结构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风压保持恒定的情况下,随着热压的增强,街道峡谷内通风情况改善。绿色屋顶系统对建筑墙体表面的冷却作用使得不同的布置方式影响街道峡谷内的热浮升力分布,改变流动结构。在4种布置方式中,迎风面的布置方式对污染物扩散最有利,而建筑屋顶的布置方式通风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屋顶系统 城市街道峡谷 风压热压混合驱动通风 污染物扩散 流场结构
下载PDF
热压、风压共同作用下自然通风效果的CFD预测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平歌 宋慧 李安桂 《能源工程》 2008年第4期66-69,共4页
自然通风效果与热压、风压强度及建筑物结构形式密切相关。对有平面热源及两个通风口的建筑模型进行了CFD研究。本研究涵盖了平面热源、风速及风口位置等三个因素:平面热源功率范围100~500W/m2,进风速度范围0.25~1.25m/s,进风口位置... 自然通风效果与热压、风压强度及建筑物结构形式密切相关。对有平面热源及两个通风口的建筑模型进行了CFD研究。本研究涵盖了平面热源、风速及风口位置等三个因素:平面热源功率范围100~500W/m2,进风速度范围0.25~1.25m/s,进风口位置相对高度(进风口位置中心高度/房间高度)范围0.13~0.9。通过分析平面热源、进风口位置、进风速度等对室内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初步得出了风压与热压共同作用时室内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当热压与风压共同作用时,室内存在一个温度相对较低的过渡区,且该过渡区有助于有效利用自然通风降低室温,提高通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风压 温度场
下载PDF
热压自然通风与混合通风应用分析
3
作者 刘春菊 葛凤华 李明柱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74-78,共5页
利用热压自然通风与混合通风对于建筑节能与改善室内环境品质有重要意义.笔者分析了热压自然通风与混合通风的特点与机理,并指出了其风量确定方法及应用特性.
关键词 混合通风 流量系数
下载PDF
北京某办公建筑竖井热压通风效果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坤 徐伟 +6 位作者 李安桂 宋占寿 韩武松 赵刚 郭然 褚俊杰 王烁焱 《暖通空调》 2023年第12期86-92,共7页
对北京某办公建筑的竖井热压通风系统进行了以获得通风量为目的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通风量的因素较多,主要有驱动温差和系统阻力。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该系统的节能潜力,提出了过渡季优化利用热压通风降温的方法和随实际在室人数... 对北京某办公建筑的竖井热压通风系统进行了以获得通风量为目的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通风量的因素较多,主要有驱动温差和系统阻力。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该系统的节能潜力,提出了过渡季优化利用热压通风降温的方法和随实际在室人数变化动态调整百叶的策略。同时,提出了冬季消除热压通风副作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 通风 办公建筑 驱动温差 中和界
下载PDF
关于自然风压的概念问题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高仁礼 季宁 吴德昌 《煤炭工程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31,共3页
提出了自然风压在矿井中的三种表现形式,论述了自然风压的实质是井上下热力因素等在矿井一切井巷中所产生的水平热压差,矿井的自然热位差是水平热压差叠加的结果。把自然热位差当做自然风压在理论上是模糊的,是不符合矿井实际情况的。
关键词 自然位差 水平 自然风压 矿井通风
下载PDF
工业厂房利用自然通风排除余热的设计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卓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年第7期73-73,共1页
工业厂房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愈发增高。要提升厂房内环境质量,其最重要的就是增强与改良厂房的自然通风的设计。把厂房内的进排风气流组织好,从而使厂房里有更多的新鲜空气,继而把对工人健康造成影响的大量热量带走,当然还包含污浊气流以... 工业厂房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愈发增高。要提升厂房内环境质量,其最重要的就是增强与改良厂房的自然通风的设计。把厂房内的进排风气流组织好,从而使厂房里有更多的新鲜空气,继而把对工人健康造成影响的大量热量带走,当然还包含污浊气流以及有害气体。将热压风压效能对建筑物进排风口的合理布局以及孔口面积的作用发挥好,缩短机械进排风机运转时间,全面的发挥通风系统节能运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压 房余余湿 自然通风换气
下载PDF
建筑热缓冲空间层的自然通风影响分析
7
作者 迟铭 陈晓扬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2期37-39,共3页
热缓冲空间环绕建筑的主要空间就形成了热缓冲空间层,它极具热调节和节能潜力。在自然通风方面,它对热压通风具有改善作用,但会影响非空调季的风压通风效果。通过风压通风模拟分析发现,缓冲空间宽度和迎风面双表皮开窗比是主要可优化因... 热缓冲空间环绕建筑的主要空间就形成了热缓冲空间层,它极具热调节和节能潜力。在自然通风方面,它对热压通风具有改善作用,但会影响非空调季的风压通风效果。通过风压通风模拟分析发现,缓冲空间宽度和迎风面双表皮开窗比是主要可优化因素,且存在相对优值。本次模拟显示:缓冲空间宽度宜控制,以保证穿堂风进深不大于层高的5倍;迎风面的缓冲空间宜设计成双表皮灵活开启形式,40%左右开窗比相对效益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空间层 自然通风 风压通风 通风 模拟分析
下载PDF
风压热压耦合作用下绿色屋面配置与城市街区通风换气互增益模拟研究
8
作者 张译丹 章伟晨 +1 位作者 赵福云 郭江华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98-1609,共12页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探究在风压热压混合作用下,于非均匀高度的城市建筑群中布置绿色屋面对城市街道峡谷内流场结构和通风能力的影响。针对参差型城市建筑群通风效果差、污染物滞留严重的问题,设...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探究在风压热压混合作用下,于非均匀高度的城市建筑群中布置绿色屋面对城市街道峡谷内流场结构和通风能力的影响。针对参差型城市建筑群通风效果差、污染物滞留严重的问题,设计并比较多组绿色屋面布置方案。选取建筑高度参差比为30%的城市建筑形貌进行绿色屋面的环保可行性分析,并引入无量纲参数理查森数以模拟不同的气象条件;充分考虑15种绿色屋面的布置方案并进行综合分析,讨论了气流流场结构、污染物滞留时间、街谷内污染物浓度以及随热稳定性变化的情况等方面。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绿色屋面的布置能够有效改善街道峡谷的通风换气能力,并优化街道峡谷内部的流场;对于参差型城市建筑,在建筑背风面和屋顶布置绿色屋面可使风压和热压达到最理想的协同效果,为改善城市生态、选择合适的绿化方式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屋面 风压耦合 通风性能优化 污染物扩散
原文传递
建筑自然通风设计在湿热地区应用初探
9
作者 李尔威 《山西建筑》 2019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如何使建筑最大程度的利用风,是建筑创作中自然风设计的主要目的。首先分析当地的气候类型,充分利用热压通风、风压通风、捕风器和地冷空调,改善室内物理环境,解决功能与能耗污染平衡问题。主要根据大量文献和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从热压... 如何使建筑最大程度的利用风,是建筑创作中自然风设计的主要目的。首先分析当地的气候类型,充分利用热压通风、风压通风、捕风器和地冷空调,改善室内物理环境,解决功能与能耗污染平衡问题。主要根据大量文献和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从热压通风、风压通风等方法阐述湿热地区通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区 风压通风 通风
下载PDF
绿色屋顶系统影响下建筑街区风-热压混合驱动通风性能研究
10
作者 赵福云 章伟晨 +3 位作者 罗翔宇 黄昕之 许航 吴振东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1-1281,共11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深入探讨了高宽比H/W=1下街道峡谷中不同绿色屋顶系统布置方式(建筑屋顶、迎风侧、背风侧或不布置)对城市冠层内气载污染物的扩散和流场结构特性的影响,并引入无量纲参数Rb作为...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深入探讨了高宽比H/W=1下街道峡谷中不同绿色屋顶系统布置方式(建筑屋顶、迎风侧、背风侧或不布置)对城市冠层内气载污染物的扩散和流场结构特性的影响,并引入无量纲参数Rb作为衡量街道峡谷内热浮升力和惯性风场作用力的强度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绿色屋顶系统对建筑墙体表面的冷却作用对街道峡谷内的热浮升力分布具有显著影响。在4种布置方式中,迎风侧的布置方式对污染物扩散最为有利;在背风侧的布置方式下,部分气流不参与循环,主涡旋与角涡旋间形成了“自由流动区”;在屋顶布置条件下,街道峡谷损失了部分向上的热浮升力,污染物扩散情况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屋顶系统 街道峡谷 风压联合驱动通风 污染物扩散
原文传递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通风数据模拟研究
11
作者 郑凯 潘润霞 《电力设备管理》 2024年第1期75-77,共3页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通风数据预测与合理利用,有利于降低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自然通风主要受到风压与热压的影响,考虑地下厂房设备散热量周期变化特性,从温度分布、热压、通风流动量、围护结构传热量4个方面...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通风数据预测与合理利用,有利于降低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自然通风主要受到风压与热压的影响,考虑地下厂房设备散热量周期变化特性,从温度分布、热压、通风流动量、围护结构传热量4个方面构建了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通风计算模型,以准确模拟地下厂房通风数据,可为通风空调系统运行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地下厂房 自然通风 风压
下载PDF
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浅析 被引量:60
12
作者 钟军立 曾艺君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8-21,共4页
自然通风是节能建筑中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手段。根据自然通风的实现原理不同可分为:利用风压实现的自然通风、利用热压实现的自然通风、风压与热压相结合的自然通风以及机械辅助通风等几种形式,着重从自然通风的实现方法着手,结合具体实... 自然通风是节能建筑中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手段。根据自然通风的实现原理不同可分为:利用风压实现的自然通风、利用热压实现的自然通风、风压与热压相结合的自然通风以及机械辅助通风等几种形式,着重从自然通风的实现方法着手,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其原理,并对双层维护结构和高层建筑的自然通风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建筑节能 风压 高层建筑 机械通风
下载PDF
论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涛 韦佳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97-100,共4页
在能源消耗与日俱增和世界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风力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依据自然通风的原理,通过分析国内外著名生态建筑中所采用的自然通风技术,比较了其各具特色的通风技术,着重论述了建筑物中设置中庭与风塔对于加强... 在能源消耗与日俱增和世界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风力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依据自然通风的原理,通过分析国内外著名生态建筑中所采用的自然通风技术,比较了其各具特色的通风技术,着重论述了建筑物中设置中庭与风塔对于加强通风效果的作用。然后结合国情,提出了一些对于风能利用方面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通风处理方法,目的是针对建筑设计实践中的自然通风问题起到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风压 中庭 风塔
下载PDF
一种生态建筑技术——自然通风 被引量:13
14
作者 高云飞 孟庆林 《生态科学》 CSCD 2003年第1期86-89,共4页
本文阐述了生态建筑中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与应用。风压与热压是形成自然通风的两种动力方式:风压是空气流受到阻挡时产生的静压,其作用效果与建筑物的形状等有关,在建筑物中产生伯努力效应和文丘里效应;热压是气温不同产生的压力差,它... 本文阐述了生态建筑中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与应用。风压与热压是形成自然通风的两种动力方式:风压是空气流受到阻挡时产生的静压,其作用效果与建筑物的形状等有关,在建筑物中产生伯努力效应和文丘里效应;热压是气温不同产生的压力差,它会使室内热空气升起逸散到室外而引起自然通风过程的烟囱效应;建筑物的通风效果往往是这两种方式综合作用的结果。文中引用了典型范例说明自然通风在生态建筑中应用情况,并在最后提出运用自然通风技术中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建筑 自然通风 风压
下载PDF
自然通风对通风设备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孟凡康 殷志祥 +1 位作者 邓学辉 闫明慧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3-86,共4页
针对某些工程中未考虑自然通风对通风设备选择的影响而造成初投资偏大、运行费用偏高的问题,通过建立建筑分析模型引入了一种计算风压的方法。从理论上推导出热压、风压以及二者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计算方法。结合具体工程,通过分析计... 针对某些工程中未考虑自然通风对通风设备选择的影响而造成初投资偏大、运行费用偏高的问题,通过建立建筑分析模型引入了一种计算风压的方法。从理论上推导出热压、风压以及二者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计算方法。结合具体工程,通过分析计算得出了考虑自然通风对通风设备选择的影响可以减小通风设备容量,从而节约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压通风设备 节能
下载PDF
自然通风与建筑节能 被引量:25
16
作者 彭小云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共5页
自然通风是改善室内热环境和空气品质的主要手段,热压、风压是通风形成的基本条件,合理组织自然通风能够节约建筑耗能,通过分析建筑室内通风组织的措施,为建筑师提供一定的设计依据。
关键词 自然通风 风压 建筑节能
下载PDF
自然通风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战友 《建筑节能》 CAS 2007年第7期20-23,共4页
自然通风是建筑节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降低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介绍了自然通风的两种基本形式(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的原理以及国外自然通风建筑的实例,旨在揭示自然通风技术的重要性及复杂性。最后,利用自然通... 自然通风是建筑节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降低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介绍了自然通风的两种基本形式(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的原理以及国外自然通风建筑的实例,旨在揭示自然通风技术的重要性及复杂性。最后,利用自然通风技术为下沉式窑洞民居室内环境的改善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风压 下沉式窑洞
下载PDF
单层建筑自然通风量的计算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坪 赵秉文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1期79-83,共5页
自然通风对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和室内热湿环境,减小建筑能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在热压、风压及在两者共同作用下单层建筑外围护结构各个开口的自然通风量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单层建筑 自然通风 通风 风压
下载PDF
油库泵房自然通风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涂庆 贾光义 +1 位作者 李道强 贾小波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07年第3期30-32,共3页
介绍了自然通风原理,用实例说明了泵房自然通风量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提出了泵房合理利用自然通风的措施。
关键词 油库泵房 自然通风 风压 通风
下载PDF
自然通风的计算及理论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梁则智 翟晓强 《山西建筑》 2000年第3期85-86,共2页
通过分别介绍在热压与风压作用下,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及计算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强化自然通风的途径。
关键词 自然通风 风压 建筑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