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叶食品不良风味的形成与改良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孔维涓 庞道睿 +3 位作者 杨琼 廖森泰 陈若虹 邹宇晓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0-266,共7页
桑叶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原料,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在食疗养生和中医临床上应用广泛。目前,通过干燥、打浆、发酵等加工方式生产的桑叶食品普遍存在草腥味特征的不良风味,严重影响了其食用品质,限制了其食用化产品的开发... 桑叶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原料,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在食疗养生和中医临床上应用广泛。目前,通过干燥、打浆、发酵等加工方式生产的桑叶食品普遍存在草腥味特征的不良风味,严重影响了其食用品质,限制了其食用化产品的开发。文中综述了品种、成熟度、加工工艺对桑叶食品风味品质的影响及桑叶食品风味品质改良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优质桑叶食品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不良风味 风味品质改良技术
下载PDF
甜菊糖不良风味的产生原因及改善方案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爔 俄克英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600-604,共5页
甜菊糖为来源于甜叶菊的天然甜味剂,因其具有甜度高和低热量等特征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酿酒等行业,是公认的理想代糖。然而,甜菊糖在表现高甜度的同时有着明显的后苦味和甘草味等不良风味。为了解决甜菊糖产生不良风味的问题,从... 甜菊糖为来源于甜叶菊的天然甜味剂,因其具有甜度高和低热量等特征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酿酒等行业,是公认的理想代糖。然而,甜菊糖在表现高甜度的同时有着明显的后苦味和甘草味等不良风味。为了解决甜菊糖产生不良风味的问题,从甜菊糖的提取工艺和甜菊糖苷的结构方面阐述了甜菊糖不良风味产生的原因,从甜菊糖生产工艺优化和开发新一代高产Reb D和Reb M方面讨论了已有的改善方案,总结了甜菊糖的未来发展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糖 天然甜味剂 不良风味 改善方案
下载PDF
葡萄酒中Brettanomyces酒香酵母属不良风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游雪燕 庄海宁 冯涛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12期9-12,共4页
酒香酵母属是葡萄酒发酵期间一种固有的酵母菌,影响葡萄酒的风味。在酿酒过程中,酒香酵母属酵母菌在酒体中产生的4-乙基苯酚(4-Ethylphenol,4-EP)和4-乙基愈创木酚(4-Ethylguaiacol,4-EG),能产生一种典型的"马厩味"不良风味... 酒香酵母属是葡萄酒发酵期间一种固有的酵母菌,影响葡萄酒的风味。在酿酒过程中,酒香酵母属酵母菌在酒体中产生的4-乙基苯酚(4-Ethylphenol,4-EP)和4-乙基愈创木酚(4-Ethylguaiacol,4-EG),能产生一种典型的"马厩味"不良风味。在低浓度时,这些物质可以对葡萄酒的香气产生有利的影响,增加许多特别的风味,浓度一旦变高,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气味,降低葡萄酒的香气和口感,影响葡萄酒的经济价值。国外的研究主要偏向于对酒香酵母属的生长和不良风味前体的抑制,国内相关研究甚少。本文综述了酒香酵母属的分类及其特征,并对酒香酵母在葡萄酒生产期间的抑制方法及其在酒体中的检测鉴定方法进行了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香酵母 葡萄酒 不良风味
下载PDF
葡萄酒微生物污染形成的不良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姜文广 赵虎 +3 位作者 吴训仑 牟玉柱 于政君 李记明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6-53,共8页
葡萄酒中不良风味物质的存在严重影响葡萄酒的品质,给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对葡萄酒生产过程中由于微生物污染而形成的不良风味物质及主要预防措施进行主要介绍,包括葡萄原料被霉菌污染产生的蘑菇味和泥土味等物质;葡萄酒被酒香酵... 葡萄酒中不良风味物质的存在严重影响葡萄酒的品质,给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对葡萄酒生产过程中由于微生物污染而形成的不良风味物质及主要预防措施进行主要介绍,包括葡萄原料被霉菌污染产生的蘑菇味和泥土味等物质;葡萄酒被酒香酵母污染产生的马厩味、酚味和鼠味等物质,被乳酸菌污染产生的黄油味、饭馊味和老鹳草味等物质,被醋酸菌污染产生的胶水味、煮苹果味和醋酸味等物质;橡木桶和软木塞被真菌污染产生的霉味、木塞味等物质。通过对微生物污染产生的不良风味物质特征及其主要防治措施进行系统梳理,为葡萄酒酿造生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不良风味物质 微生物污染
下载PDF
原料奶中产生的不良风味及其控制技术措施 被引量:2
5
作者 马燕芬 赵军 +1 位作者 高民 卢德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4,共6页
原料奶风味已成为衡量原料奶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原料奶中产生的不良风味不仅会影响奶户交奶和奶企收奶,而且还会影响消费者的口感,同时也会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本文主要通过对原料奶中的固有良好风味和不良风味及其来源进行分析,并从... 原料奶风味已成为衡量原料奶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原料奶中产生的不良风味不仅会影响奶户交奶和奶企收奶,而且还会影响消费者的口感,同时也会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本文主要通过对原料奶中的固有良好风味和不良风味及其来源进行分析,并从整体上提出控制原料奶中产生不良风味的技术措施,为生产优质风味奶和奶制品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奶 不良风味 控制技术措施
下载PDF
红葡萄酒中“马厩味”不良风味物质的检测及其抑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冯涛 庄海宁 《生物技术进展》 2011年第5期347-351,共5页
葡萄酒是大众喜爱的酒种之一,已在人们的日常消费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但许多葡萄酒在生产,窖藏及贮运环节,可能会遭受微生物的污染。有些微生物在酒体中会产生不良风味。酒香酵母属酵母菌就是这样一种微生物。它在酒体中所产生的马... 葡萄酒是大众喜爱的酒种之一,已在人们的日常消费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但许多葡萄酒在生产,窖藏及贮运环节,可能会遭受微生物的污染。有些微生物在酒体中会产生不良风味。酒香酵母属酵母菌就是这样一种微生物。它在酒体中所产生的马厩味不良风味物质4-乙基酚或4-乙基愈创木酚对红酒会造成风味上的巨大影响。本文综述了马厩味风味物质产生的机理,以及国外马厩味不良风味物质的检测及抑制方法等,以期对国内红葡萄酒产业相关不良风味物质的检测及其抑制方法的开发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不良风味 酒香酵母属 马厩味 检测 抑制方法
下载PDF
原料乳中不良风味的感官定量描述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奇慧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27-130,共4页
为研究不良风味原料乳感官描述词的建立方法,首先利用M值法对感官描述词进行初筛,得到苦味、咸味等15个感官描述词,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二次筛选,选取了5个主成分PC1(29.65%)、PC2(24.21%)、PC3(15.45%)、PC4(9.44%)、PC5(7.11%)... 为研究不良风味原料乳感官描述词的建立方法,首先利用M值法对感官描述词进行初筛,得到苦味、咸味等15个感官描述词,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二次筛选,选取了5个主成分PC1(29.65%)、PC2(24.21%)、PC3(15.45%)、PC4(9.44%)、PC5(7.11%),分别代表生理因素、饲料因素、化学因素、微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原料乳不良风味特征,之后结合相关性分析得到9个关键描述词,能够比较准确的评价不良风味原料乳的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乳 不良风味 定量描述分析 相关性
下载PDF
啤酒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娟娟 王艳凤 +4 位作者 张志强 苑园园 耿春辉 吴荣荣 邓健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4-51,共8页
近年来,啤酒产业不断发展,人们对啤酒的风味要求不断提高。啤酒的风味是衡量其品质的关键指标,种类繁多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是啤酒具有特有风味的主要原因。啤酒因原料、酵母、发酵工艺、贮藏等条件的不同,成品风味有很大差异。本文... 近年来,啤酒产业不断发展,人们对啤酒的风味要求不断提高。啤酒的风味是衡量其品质的关键指标,种类繁多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是啤酒具有特有风味的主要原因。啤酒因原料、酵母、发酵工艺、贮藏等条件的不同,成品风味有很大差异。本文综述了啤酒风味物质的组成,从啤酒的香气成分、苦味成分和不良风味3个方面阐述风味物质的来源。啤酒花中萜烯类化合物、酵母发酵产生的酯和高级醇是啤酒重要的香气来源。麦汁、干加酒花、添加功能性原料、无醇的新型啤酒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对啤酒的香气有一定协同作用。啤酒花中的α-酸、β-酸及多酚物质赋予啤酒特有的苦味。酒花添加量、添加时间,啤酒过滤和灭菌对啤酒苦味具有一定的影响。啤酒的酿造过程中产生的双乙酰、含硫化合物和贮藏期间产生的老化味会使啤酒产生不良风味。超高压技术对降低啤酒不良风味有一定作用。通过本综述,有望推动改进啤酒生产配方、提升啤酒风味、改进工艺和贮藏条件等方面研究的深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品质 香气 苦味 不良风味
下载PDF
原料乳不良风味的形成及其控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蕊 《中国乳业》 2004年第3期33-34,共2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原料乳不良风味的形成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为奶牛场及乳品厂生产风味纯正的乳制品提供参考,以保证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 原料乳 不良风味 乳制品 奶牛场 乳品厂 乳牛 氧化作用 控制措施
下载PDF
啤酒中不良风味化合物的检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莉娜(摘译) 《啤酒科技》 2005年第11期64-65,67,共3页
对啤酒和酿造材料中的不良风味可以用气相色谱法来检测非正常组分峰.不良风味能够品尝出来时,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来鉴定假设组分.当风味组分浓度较低,不能够直接品尝出来时,利用GC嗅觉检测法来确定风味组分的位置,然后用GC-M... 对啤酒和酿造材料中的不良风味可以用气相色谱法来检测非正常组分峰.不良风味能够品尝出来时,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来鉴定假设组分.当风味组分浓度较低,不能够直接品尝出来时,利用GC嗅觉检测法来确定风味组分的位置,然后用GC-MS来进行鉴定.啤酒中存在许多挥发性组分,因此在气相色谱上使用GC嗅觉检测法来确定微量风味组分峰的位置非常困难,可采用多维GC气味检测法来确定微量风味组分峰的位置,并用多维GC-MS进行鉴定.采用这一技术,可以对啤酒中多种不良风味组分进行鉴定,包括附着在易拉罐体上的溶剂风味成分、附着在硅藻土中的海胆味风味成分、霉味和消毒剂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GC 不良风味 嗅觉检测法 风味化合物 检测法 啤酒 气相色谱法 组分浓度 风味组分 风味成分
下载PDF
纳豆不良风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雅鑫 张蒙冉 +3 位作者 侯丽真 高洁 王凤忠 李淑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45-450,共6页
心血管疾病是造成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慢性疾病,由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大豆制得的纳豆制品具有高效溶栓、降脂和降压等功效,但纳豆固有的不良风味,限制了其在中国食品行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就近年来纳豆在菌种、工艺及调味方面的风味改良研... 心血管疾病是造成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慢性疾病,由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大豆制得的纳豆制品具有高效溶栓、降脂和降压等功效,但纳豆固有的不良风味,限制了其在中国食品行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就近年来纳豆在菌种、工艺及调味方面的风味改良研究进行综述,并总结了纳豆的不良风味物质,涉及游离氨、吡嗪和支链短脂肪酸,以期为推动品质风味俱佳的纳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 枯草芽孢杆菌 风味改良 不良风味物质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法分析杨梅汁饮料中不良风味成分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亦秀 张慜 孙金才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57-1061,共5页
为了探讨杨梅汁饮料中的不良风味成分,采用固相微苹取技术结合气质联用对杨梅汁饮料的风味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经对比正常与异常风味的杨梅汁饮料的风味组成,杨梅汁饮料风味异常表现如下:酯类和反-丁子香烯等杨梅特征风味物质含量... 为了探讨杨梅汁饮料中的不良风味成分,采用固相微苹取技术结合气质联用对杨梅汁饮料的风味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经对比正常与异常风味的杨梅汁饮料的风味组成,杨梅汁饮料风味异常表现如下:酯类和反-丁子香烯等杨梅特征风味物质含量降低;呈现酒精味的乙醇、3-甲基丁醇含量增加;呈现腐败味的己酸、壬烯含量增加;多酚氧化和脂肪氧化产生的醛类物质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汁 不良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下载PDF
传统发酵食品不良风味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辛易燃 武俊瑞 +3 位作者 安飞宇 薛瑞霞 曹恺欣 乌日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21,共7页
传统发酵食品历史悠久,品种众多,因其独特的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然而,其风味受原辅料、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环境、操作等方面影响很大,稍有不当就会产生不良风味,传统发酵食品不良风味调控是传统发酵食品加工的关键。该文通过剖... 传统发酵食品历史悠久,品种众多,因其独特的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然而,其风味受原辅料、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环境、操作等方面影响很大,稍有不当就会产生不良风味,传统发酵食品不良风味调控是传统发酵食品加工的关键。该文通过剖析传统发酵食品的等主要不良风味物质及其来源,对传统发酵食品的不良风味的感官评价、不良风味物质基础、生成机理、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传统发酵食品生产加工过程风味品质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酵食品 微生物 不良风味 风味调控 控制措施
下载PDF
植物蛋白肉中挥发性不良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彤 苏晓琳 +1 位作者 周航 解铁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11,共11页
植物蛋白肉是一种以植物蛋白为原料,模仿肉形色和味道的蛋白制品。风味是影响植物蛋白肉公众接受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植物蛋白肉中的不良风味主要是源于豆类本身以及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其限制了植物蛋白肉在消费者中的推广。针对这一问题... 植物蛋白肉是一种以植物蛋白为原料,模仿肉形色和味道的蛋白制品。风味是影响植物蛋白肉公众接受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植物蛋白肉中的不良风味主要是源于豆类本身以及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其限制了植物蛋白肉在消费者中的推广。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简单概述了植物蛋白肉的定义,着重分析了植物蛋白肉中引起豆腥味的挥发性不良风味物质的产生途径以及加工过程对挥发性不良风味物质的影响,并提出了去除或掩蔽植物蛋白肉不良风味的两种思路:抑制脂肪氧化酶活性和降低挥发性风味滞留率,旨在为后续植物蛋白肉风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不良风味物质 豆腥味 植物蛋白肉 脂肪氧化酶
下载PDF
大豆多肽不良风味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
15
作者 何珍雄 梁运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11-413,共3页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多肽的不良风味。优化的实验条件为将样品pH值调至6.0,NaCl添加量为4g/60mL,于100mL的生理盐水瓶中装60mL的样品液并密封,50℃恒温水浴1h,然后吸取20mL气体用5mL0.2mol/L的NaOH溶液吸收,检测217nm处的吸光度(...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多肽的不良风味。优化的实验条件为将样品pH值调至6.0,NaCl添加量为4g/60mL,于100mL的生理盐水瓶中装60mL的样品液并密封,50℃恒温水浴1h,然后吸取20mL气体用5mL0.2mol/L的NaOH溶液吸收,检测217nm处的吸光度(A217nm)。该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大豆多肽不良风味的脱除工艺中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风味 紫外分光光度法 大豆多肽 检测
下载PDF
甜菜糖不良风味分析评价及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钊 赵金力 +3 位作者 王健 王宝 陈海军 赵抒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334-341,352,共9页
作为传统的两大食糖产品之一,甜菜糖与甘蔗糖的成分几乎无异,微量的成分差异主要是水分、灰分、色素和一些痕量组分。这些痕量组分的存在会使甜菜糖普遍带有一些不良风味,在实际使用尤其是大宗食品工业客户应用过程中会造成不愉悦的感... 作为传统的两大食糖产品之一,甜菜糖与甘蔗糖的成分几乎无异,微量的成分差异主要是水分、灰分、色素和一些痕量组分。这些痕量组分的存在会使甜菜糖普遍带有一些不良风味,在实际使用尤其是大宗食品工业客户应用过程中会造成不愉悦的感官体验,严重制约着甜菜糖业的发展,甜菜糖的不良风味主要由多种痕量的挥发性组分组成,其成分及形成机理复杂。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对甜菜糖不良风味的组成成分、分析评价方法、形成机理及其控制策略进行讨论和分析,为食糖生产及应用的相关企业全面了解甜菜糖不良风味问题,制定有效抑制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糖 不良风味 组成成分 形成机理 抑制方案
下载PDF
原料乳不良风味的形成及其控制
17
作者 王蕊 《食品信息与技术》 2004年第7期23-24,共2页
牛奶的风味是评价牛奶品质的一项重要的感官指标。要获得风味纯正的原料乳,必须从牛奶的饲养、挤奶、贮运到乳品加工的各个环节加以管理控制。本文主要分析了原料乳不良风味的形成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为牛场及乳品厂生产风味... 牛奶的风味是评价牛奶品质的一项重要的感官指标。要获得风味纯正的原料乳,必须从牛奶的饲养、挤奶、贮运到乳品加工的各个环节加以管理控制。本文主要分析了原料乳不良风味的形成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为牛场及乳品厂生产风味纯正的乳制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乳 不良风味 形成因素 牛奶 控制措施
下载PDF
四种微藻的风味成分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桂筱 苏伟明 +2 位作者 岳瑶 李雁群 胡雪琼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91-300,共10页
目的:钝顶螺旋藻、富油新绿藻、三角褐指藻和湛江等鞭金藻是常见的食(饲)用微藻,它们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作用影响食品或水产及畜禽肉类食品的风味。本研究通过分析这四种微藻的风味特性,为其相关食品风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应用固... 目的:钝顶螺旋藻、富油新绿藻、三角褐指藻和湛江等鞭金藻是常见的食(饲)用微藻,它们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作用影响食品或水产及畜禽肉类食品的风味。本研究通过分析这四种微藻的风味特性,为其相关食品风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应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电子鼻技术,检测微藻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而分析微藻的风味特征。结果:上述四种微藻分别检出挥发性成分33种、35种、23种和29种。钝顶螺旋藻的主要呈味成分为己醇、1-辛烯-3-醇、(E,Z)-2,4-癸二烯醛,(E)-2-壬烯醛、己醛,赋予其青草、泥土和脂肪味;富油新绿藻的主要呈味成分为(E,Z)-2,4-癸二烯醛、(E,E)-2,4-癸二烯醛、辛醛、1-辛烯-3-醇、己醛和己醇,赋予其脂肪、泥土、鱼腥和青草味;三角褐指藻的主要呈味成分是庚醛、萘、辛醛、己醛和1-辛烯-3-醇,赋予其脂肪味;湛江等鞭金藻的主要呈味成分是(E,Z)-2,4-癸二烯醛、(E,E)-2,4-癸二烯醛、1-辛烯-3-醇、己醇、己醛和(E,E)-2,4-庚二烯醛,赋予其脂肪、青草和鱼腥味。结论:四种微藻的主要呈味成分是己醛、己醇、1-辛烯-3-醇和7~10个碳原子的烯醛和二烯醛类,使这几种微藻主要呈现青草、泥土、鱼腥和脂肪等风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挥发性成分 特征不良风味
下载PDF
紫色马铃薯全粉加工的汁液腥味物质成分及酶解脱腥效果 被引量:10
19
作者 申光辉 覃小艳 +7 位作者 刘海娜 曾雨虹 赵清锋 赵欣悦 陈安均 张志清 黎杉珊 吴贺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91,共9页
[目的]明确冻融分离法制备紫色马铃薯全粉汁液副产物腥味物质成分,及其酶解脱腥效果。[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气味活度值法,分析加工中间样品、汁液副产物及γ淀粉酶酶解汁液的挥发性物质组成变化。[结果]冻融... [目的]明确冻融分离法制备紫色马铃薯全粉汁液副产物腥味物质成分,及其酶解脱腥效果。[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气味活度值法,分析加工中间样品、汁液副产物及γ淀粉酶酶解汁液的挥发性物质组成变化。[结果]冻融分离法制备紫色马铃薯全粉过程中样品风味及其挥发性物质成分组成变化明显。从生鲜薯片、熟化薯片、解冻薯泥、分离汁液和酶解分离汁液中分别鉴定出16种(醛类和醇类为主)、27种(醛类、醇类和酚类为主)、18种(醛类和帖烯类为主)、33种(醇类和酚类为主)和39种(醛类、醇类、酮类和酚类为主)挥发性物质。来源于生鲜薯片中的1辛烯3醇是形成汁液土腥味的关键物质,熟化阶段形成的顺3壬烯1醇和吲哚分别是汁液酸腐气味和刺激性气味的主要成分。γ淀粉酶酶解处理可有效消除汁液中的3种致腥成分,同时新生成苯乙醛、壬醛、癸醛、月桂醛、大马士酮、香芹酚等关键性呈香物质,以及吡嗪类、噻唑类杂环芳香气成分。[结论]γ淀粉酶酶解处理可有效脱除紫色马铃薯汁液腥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马铃薯 汁液 不良风味 γ-淀粉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味活度值
下载PDF
3种方法去除葡萄酒中酒香酵母污染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傅晓方 王焕香 +5 位作者 商华 白佑铂 朱亚楠 郜成军 赵晓宁 王圣杰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6年第3期22-25,共4页
酒香酵母是葡萄酒厂常见的微生物污染之一,常存在于空间环境、设备及葡萄酒中。在酿酒过程中,酒香酵母可利用葡萄酒原料中的前体物质产生4-乙基苯酚(4-Ethylphenol,4-EP)和4-乙基愈创木酚(4-Ethylguaiacol,4-EG),低浓度下增加葡萄酒香... 酒香酵母是葡萄酒厂常见的微生物污染之一,常存在于空间环境、设备及葡萄酒中。在酿酒过程中,酒香酵母可利用葡萄酒原料中的前体物质产生4-乙基苯酚(4-Ethylphenol,4-EP)和4-乙基愈创木酚(4-Ethylguaiacol,4-EG),低浓度下增加葡萄酒香气的复杂性,高浓度下产生典型的"马厩味"不良风味,降低葡萄酒的香气和口感,影响葡萄酒的经济价值。本文通过对比适用于葡萄酒厂的去除酒香酵母污染、避免不良风味产生的不同方法,发现使用抑制酒香酵母多糖以及合理控制葡萄酒中游离二氧化硫含量,可以有效的降低葡萄酒中酒香酵母的含量,降低其对葡萄酒风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酒香酵母 不良风味 防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