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与风向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吴海斌 陈发虎 +2 位作者 王建民 曹继秀 张宇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11-817,共7页
通过对风洞及室内模拟定向风条件下的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与风向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的长轴方向的偏角不仅与风向有关,而且与粉尘沉积量有关。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的长轴方向的偏角在α95(α95≤2... 通过对风洞及室内模拟定向风条件下的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与风向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的长轴方向的偏角不仅与风向有关,而且与粉尘沉积量有关。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的长轴方向的偏角在α95(α95≤20°)的区间范围内与粉尘沉积量大的风向一致.在干旱、半干旱区,现代风成沉积物(沙丘、黄土的表层土)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的长轴方向的偏角在此范围区间内与常年盛行风向一致,尤其与沉积物沉降时的盛行风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成沉积物 磁化率 各向异性 风向 沉积
下载PDF
末次冰期旋回风成沉积物图解法与矩值法粒度参数的对比 被引量:25
2
作者 徐树建 潘保田 +1 位作者 张慧 李琼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4-198,共5页
运用GRADISTAT粒度处理软件,分别计算了末次冰期黄土高原西部等地的黄土古土壤和风成砂的粒度参数,并对图解法与矩值法粒度参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黄土古土壤来说两种方法所获得的平均粒径基本相同,分选系数、偏度和偏态的相关性... 运用GRADISTAT粒度处理软件,分别计算了末次冰期黄土高原西部等地的黄土古土壤和风成砂的粒度参数,并对图解法与矩值法粒度参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黄土古土壤来说两种方法所获得的平均粒径基本相同,分选系数、偏度和偏态的相关性逐渐降低。对风成砂和砂黄土来说,除了平均粒径呈较好的线性相关外,其它参数则差别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粒度组分的分布不同。黄土古土壤的粒度分布尽管呈双峰分布,但次峰通常较小,故尾部部分对粒度参数影响不大;而风成砂和砂黄土的次峰的频数较大,对粒度参数的影响很大。图解法主要反映了主要粒度组分的粒度特征,而矩值法则反映了样品的总体特征。在沉积环境的分析和比较时,应充分考虑这两种方法的差异,建立不同的等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参数 图解法 末次冰期旋回 风成沉积物 黄土古土壤 平均粒径 风成 处理软件 黄土高原 分选系数 线性相关 双峰分布 粒度分布 参数影响 粒度特征 总体特征 沉积环境 等级标准 砂黄土 相关性 组分 频数 样品
下载PDF
风成沉积物磁组构与中国黄土区第四纪风向变化 被引量:28
3
作者 吴汉宁 岳乐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87-494,共8页
通过对黄土高原几个剖面黄土样品磁化率各向异性的初步研究,发现了风成沉积物中的磁组构特征,且它的形成受沉积作用控制并与黄土高原形成时的古风场有关,即风成沉积物磁化率椭球体主轴方向及各轴比值与磁性颗粒分布排列方式亦即与空... 通过对黄土高原几个剖面黄土样品磁化率各向异性的初步研究,发现了风成沉积物中的磁组构特征,且它的形成受沉积作用控制并与黄土高原形成时的古风场有关,即风成沉积物磁化率椭球体主轴方向及各轴比值与磁性颗粒分布排列方式亦即与空气动力条件相关.阐明了风成沉积物磁组构形成机制及其与古风向的关系,提出一种能够定量研究黄土高原形成时古风场的方法,为研究黄土高原形成演化和第四纪以来气候变化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成沉积物 黄土高原 古风向 沉积物 磁组构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缘风蚀坑不同位置风成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汝汝 安庆 +3 位作者 赵启 陈天源 于禄鹏 安萍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91-97,共7页
研究通过粒度分析方法对柴达木盆地东缘铁奎沙漠风蚀坑不同位置的风成沉积物粒度组成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形成风蚀坑的风成沉积物粒度组成上以细沙和中沙为主,两者总含量约68.5%,不同位置的风成沉积物粒度组成差异较小;粒度频... 研究通过粒度分析方法对柴达木盆地东缘铁奎沙漠风蚀坑不同位置的风成沉积物粒度组成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形成风蚀坑的风成沉积物粒度组成上以细沙和中沙为主,两者总含量约68.5%,不同位置的风成沉积物粒度组成差异较小;粒度频率曲线呈多峰形态,分布曲线以众数粒径呈现轴对称分布,粒度参数以分选程度极好,正偏窄峰态为特征。风蚀坑内风蚀盆地和坑后沙丘粒度特征的一致性表明风成沉积物从风蚀盆地向坑后沙丘经历了快速搬运过程,古沙丘沉积物是坑后沙丘沙物质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坑 粒度特征 柴达木盆地 风成沉积物
下载PDF
赣江下游地区的风成沉积物 被引量:16
5
作者 邹学勇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0-345,共6页
经C14 测年 ,认为赣江下游广泛分布的“莲塘组”和“湖口组”沙质沉积物 ,并不是分别形成于晚更新世早期和晚期 ,而是不早于 30kaBP ,一直沿用的关于“莲塘组”和“湖口组”的划分方案值得商榷。以新建县厚田地区为工作重点 ,通过对沉... 经C14 测年 ,认为赣江下游广泛分布的“莲塘组”和“湖口组”沙质沉积物 ,并不是分别形成于晚更新世早期和晚期 ,而是不早于 30kaBP ,一直沿用的关于“莲塘组”和“湖口组”的划分方案值得商榷。以新建县厚田地区为工作重点 ,通过对沉积物的沉积结构、形组分析、电镜扫描等室内分析和野外沉积构造调查 ,将“莲塘组”划分为上下两段 ,确认“莲塘组”上段和“湖口组”均为风成沉积 ,并指出风成沉积与河流沉积在沉积结构和构造方面的重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塘组 湖口组 风成沉积物 河流沉积物 C^14测年 碳同位素
下载PDF
风成沉积物源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艾笛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7年第8期131-131,共1页
风成沉积物表面重建过程的起源跟踪在干旱地区,对恢复地区大气环流模式在过去的历史,和更深入地理解各种类型的风成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澄清源变化与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之间的关系。在风成沉积物矿物学、元素地球化... 风成沉积物表面重建过程的起源跟踪在干旱地区,对恢复地区大气环流模式在过去的历史,和更深入地理解各种类型的风成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澄清源变化与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之间的关系。在风成沉积物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单一矿物地球化学示踪法,及其应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讨论各种来源的优势分析方法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物源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成沉积物 物源分析 矿物学 地球化学:单矿物
下载PDF
风成沉积物中的生物遗迹组合特征
7
作者 李日辉 《海洋地质动态》 1994年第5期5-7,共3页
本文概述了风成沉积物的沉积学特点,并着重介绍了现代风成沉积物中发育的生物遗迹的类型及组合特征,认为生物遗迹组合是判别地史时期风成岩的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 风成沉积物 沉积 组合特征 遗迹 判别 生物 有效手段 时期 特点 类型
下载PDF
我国第四纪风成沉积物研究进展
8
作者 沈小晓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6期235-236,共2页
指出了中国第四纪风成沉积物分布广泛,现在已经被广泛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主要有北方黄土高原黄土、长江中下游下蜀黄土、成都平原的成都黏土、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土壤等。综述了学者对其物源、成因、形成年代等特征进行的广泛研究并取... 指出了中国第四纪风成沉积物分布广泛,现在已经被广泛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主要有北方黄土高原黄土、长江中下游下蜀黄土、成都平原的成都黏土、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土壤等。综述了学者对其物源、成因、形成年代等特征进行的广泛研究并取得的丰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系 风成沉积物 成因 物源
下载PDF
西菲律宾海风成沉积物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秦蕴珊 陈丽蓉 石学法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7期1595-1597,共3页
198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调查船在菲律宾海西部所采集的3个柱状样品(WP1,WP2和WP40孔)中发现了黄色沉积层,其外貌酷似中国的黄土地沉积.WP1孔(13°47.l’N,125°34.4’E,水深2208m,柱样长225cm),位于菲律宾海沟... 198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调查船在菲律宾海西部所采集的3个柱状样品(WP1,WP2和WP40孔)中发现了黄色沉积层,其外貌酷似中国的黄土地沉积.WP1孔(13°47.l’N,125°34.4’E,水深2208m,柱样长225cm),位于菲律宾海沟东侧,西距吕宋岛600km,WP2孔(6°20.1’N,126°26.7’E,水深1580m柱样长195cm)和WP40孔(6°51.2’N,126°37.63’E,水深254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海 风成沉积物 海洋沉积物 黄色沉积物
原文传递
风成沉积物4~16μm石英氧同位素记录及其物质来源意义 被引量:13
10
作者 侯圣山 杨石岭 +1 位作者 孙继敏 丁仲礼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5-542,共8页
通过对灵台剖面7.0MaBP以来的黄土-红粘土堆积以及黄土高原和北京6个马兰黄土剖面的石英氧同位素分析,发现石英氧同位素比值受沉积后作用的影响不明显,同一粒径颗粒的石英氧同位素比值比较能够较好地反映源区变化特征;灵台剖面红粘土的... 通过对灵台剖面7.0MaBP以来的黄土-红粘土堆积以及黄土高原和北京6个马兰黄土剖面的石英氧同位素分析,发现石英氧同位素比值受沉积后作用的影响不明显,同一粒径颗粒的石英氧同位素比值比较能够较好地反映源区变化特征;灵台剖面红粘土的氧同位素比值的变化范围以及波动特征和第四纪黄土-古土壤相似,表明红粘土和其上的黄土有类似的沉积物源系统;此外,整个剖面上的石英氧同位素比值的波动可能仅反映了物源区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学 风成沉积物 古土壤 石英氧同位素比值 物质来源
原文传递
风成沉积物中不同粒径石英颗粒表面机械结构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雪 穆桂金 +1 位作者 徐立帅 林永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36-1444,共9页
按搬运方式将风成石英颗粒分级,逐级测量并统计表面机械结构的类型、数量和大小,并计算其面积。发现悬移为主的颗粒表面结构的类型、数量最少,仅见少量不规则坑、V形坑,在颗粒表面分布面积最小;跃移搬运为主的颗粒表面结构类型最... 按搬运方式将风成石英颗粒分级,逐级测量并统计表面机械结构的类型、数量和大小,并计算其面积。发现悬移为主的颗粒表面结构的类型、数量最少,仅见少量不规则坑、V形坑,在颗粒表面分布面积最小;跃移搬运为主的颗粒表面结构类型最丰富,不规则坑、蝶形坑、V形坑、新月形坑、贝壳状断口大而深,在颗粒表面的分布面积最大;滚动搬运为主的颗粒表面结构数量最多,以小而浅的不规则坑为主,伴有V形坑、贝壳状断口等,在颗粒表面的分布面积大小适中。不同搬运方式在石英颗粒表面形成的结构不同,撞击频率、颗粒大小、搬运速度共同影响表面结构的发育,高撞击频率、大粒径可以形成并承载更多的表面结构,大动能撞击可形成多种类且大尺寸的表面结构。在借助石英颗粒表面结构进行成因判别时需根据粒径大小选择相应粒级的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特征组合,以及结构的数量、大小特征等进行综合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成沉积物 不同粒级 石英颗粒 表面机械结构 搬运方式
原文传递
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风成沉积物粒度的空间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永崇 徐立帅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37-1343,共7页
为了探讨绿洲-沙漠过渡带对绿洲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效应,本研究对策勒绿洲西缘绿洲-沙漠过渡带、防护林带和绿洲内部的各种风成沉积物及策勒河谷沉积物粒度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绿洲-沙漠过渡带风成沉积物粒度特征(包括粒度分布特征、... 为了探讨绿洲-沙漠过渡带对绿洲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效应,本研究对策勒绿洲西缘绿洲-沙漠过渡带、防护林带和绿洲内部的各种风成沉积物及策勒河谷沉积物粒度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绿洲-沙漠过渡带风成沉积物粒度特征(包括粒度分布特征、粒度参数、各粒级含量等)在空间上基本一致,其粒度范围为0.3~200μm,分选性良好,主峰众数为67μm,主要为悬浮组分和变性跃移组分,未出现>200μm的跃移和蠕移组分,表现出典型的大气沙尘近距离传输沉积的特点.与外围(上风向)的策勒河谷(粒度范围0.3~800μm)和沙漠地区的沉积物比较,过渡带粒度明显偏细,但与过渡带、防护林带和绿洲内部现代尘暴降尘(下风向)各种粒度特征基本一致.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由于存在较高植被覆盖度,能够有效地抑制沙漠地区较粗颗粒组分(>200μm)通过变性跃移或蠕移方式输送进入过渡带和绿洲内部.绿洲-沙漠过渡带与防护林体系一样,可有效抑制沙漠入侵绿洲,二者形成一个整体,共同维护策勒绿洲生态环境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沙漠过渡带 风成沉积物 粒度 跃移
原文传递
风成沉积物源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杜世松 伍永秋 +2 位作者 黄文敏 李拓宇 蒿承智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4-191,共8页
风成沉积物的物源追踪对于重建干旱区地表过程、恢复区域过去大气环流模式的变化历史以及更加深刻地理解各种不同类型风积物的环境意义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帮助我们厘清物源变化与气候变化以及构造运动之间的关系。在回顾了风成沉积... 风成沉积物的物源追踪对于重建干旱区地表过程、恢复区域过去大气环流模式的变化历史以及更加深刻地理解各种不同类型风积物的环境意义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帮助我们厘清物源变化与气候变化以及构造运动之间的关系。在回顾了风成沉积物的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单矿物地球化学等物源示踪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各种物源分析方法的优势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物源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成沉积物 物源分析 矿物学 地球化学 单矿物
原文传递
风成沉积物3种粒度参数计算方法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茜茜 肖建华 姚正毅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102,共8页
沙物质粒度特征是反映物源、沉积环境等的关键指标。粒度解析方法的多样性制约了多源数据的系统整合和分析。采集3组风成沉积物样本(总计222个),分别用Folk-Word图解法、Friedman矩法、McManus矩法计算平均粒径(Mz)、分选系数(σ)、偏度... 沙物质粒度特征是反映物源、沉积环境等的关键指标。粒度解析方法的多样性制约了多源数据的系统整合和分析。采集3组风成沉积物样本(总计222个),分别用Folk-Word图解法、Friedman矩法、McManus矩法计算平均粒径(Mz)、分选系数(σ)、偏度(SK)、峰度(Kg)。结果表明:3组样品中使用图解法和矩法计算的Mz、σ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沉积环境无关;SK和K_g基本不具相关性,与沉积环境和粒度频率曲线的形态关系密切。从统计学上看,K_g应当与σ的数值意义相反,即二者负相关,故Friedman矩法适用性强。在粒度分析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计算方法的差异,建立不同的定性分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成沉积物 粒度参数 矩法 相关性 沉积环境
原文传递
同位素在风成沉积物物源判别中的运用
15
作者 张树恒 安福元 +3 位作者 郭守鋆 马鸣 张啟兴 樊启顺 《盐湖研究》 CSCD 2013年第1期67-72,共6页
同位素示踪方法在风成沉积物物源研究领域应用较广泛,由于风成物质在风化、传输和沉降过程中其同位素地化特性不会发生变化,因此通过物源区和沉积区风成沉积物同位素组成的对比,相似同位素组成的地区可确定为物源区。同位素物源示踪的... 同位素示踪方法在风成沉积物物源研究领域应用较广泛,由于风成物质在风化、传输和沉降过程中其同位素地化特性不会发生变化,因此通过物源区和沉积区风成沉积物同位素组成的对比,相似同位素组成的地区可确定为物源区。同位素物源示踪的主要方法有石英颗粒的δ18O、硅酸盐部分的Sr-Nd组成、沉积物的Hf和Pb组成特征等。这些方法在中国西部盆地(如塔里木盆地)沙漠砂来源、黄土高原黄土物源(如柴达木盆地对黄土高原的物源贡献)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众多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风成沉积物 物源判别
原文传递
南极松散沉积物粒度分形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晓东 孙立广 +1 位作者 谢周清 尹雪斌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4-400,共7页
利用分形理论 ,研究了南极纳尔逊冰盖前缘发育的沉积物、风成沉积物及湖泊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分形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 :不同沉积环境下的沉积物粒度分形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 ,冰盖前缘沉积物具有显著的分形结构特征 ,而湖泊沉积物和风成沉... 利用分形理论 ,研究了南极纳尔逊冰盖前缘发育的沉积物、风成沉积物及湖泊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分形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 :不同沉积环境下的沉积物粒度分形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 ,冰盖前缘沉积物具有显著的分形结构特征 ,而湖泊沉积物和风成沉积物不具有分形结构特征 ,这为识别南极地区松散沉积物沉积环境提供了一种新的判别依据 .对纳尔逊冰盖前缘沉积物粒度分维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 ,其粒度分布主要与冰川搬运的动力学过程有关 ,分维值的大小与当时形成沉积物的动力学过程、沉积环境、冰盖进退及古气候环境的演化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松散沉积物 粒度组成 分形 湖泊沉积物 风成沉积物
下载PDF
风成沉积石英绿光释光测年的单片技术 被引量:8
17
作者 赖忠平 周杰 +1 位作者 卢演俦 A.K.Singhvi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03-406,共4页
运用再生法进行单片技术测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感量变化。论文探讨了石英绿光释光测年中对感量变化进行校正的方法,然后运用单片技术对沙漠黄土边界带风成沉积沙样进行等效剂量测定。结果表明。
关键词 光释光测年 单片技术 风成沉积物 石英绿
下载PDF
山东地区黄土沉积特征与环境意义及其与黄土高原的对比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树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97-1201,共5页
黄土高原与我国东部地区等地广泛分布的第四纪以来的粉尘堆积,是古气候变化的良好记录。但是,将我国黄土堆积视为一个整体、从地质历史的角度来进行区域对比和定量分析粉尘堆积的动态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较少。在系统的野外调查与地... 黄土高原与我国东部地区等地广泛分布的第四纪以来的粉尘堆积,是古气候变化的良好记录。但是,将我国黄土堆积视为一个整体、从地质历史的角度来进行区域对比和定量分析粉尘堆积的动态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较少。在系统的野外调查与地层对比的基础上,对末次冰期沉积的山东庙岛群岛长岛黄土剖面与宁夏中卫冰沟黄土剖面进行了样品采集,经彻底的前处理后,采用Malvern 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进行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粒度特征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冰沟剖面粒度明显比长岛剖面粒度粗,在整个末次冰期的风成沉积中,冰沟剖面的中值粒径为48.23μm,而长岛剖面为28.36μm;冰沟剖面的砂粒的百分含量为52.34%,而长岛剖面仅为23.47%。两个剖面均记录了末次冰期可与反映全球冰量变化的SPECMAP曲线对比的阶段,尽管其反映的气候状况并不完全相同。两剖面所指示的环境意义可能也存在差异,冰沟剖面的粒度变化主要反映了古风场强度的变化和沙漠的进退,长岛剖面粒度变化除了指示古风场强度的变化信息外,还指示了粉尘源区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指示了海平面变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区域对比 风成沉积物 山东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晚新生代红粘土的粒度分布及其指示的冬季风演变 被引量:16
19
作者 曹军骥 张小曳 +1 位作者 程燕 鹿化煜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9-106,共8页
晚新生代黄土高原红粘土的粒度分布具有明显的三峰分布 ,分别在 2~ 2 0、2 0~ 10 0和 0 .0 4~ 1μm出现峰值 ,每个峰值对应于不同的形成过程 ,与晚第四纪黄土一致。方式 C粒子 (0 .0 4~ 1μm)可能代表本底气溶胶粒子的沉积物 ,方式 ... 晚新生代黄土高原红粘土的粒度分布具有明显的三峰分布 ,分别在 2~ 2 0、2 0~ 10 0和 0 .0 4~ 1μm出现峰值 ,每个峰值对应于不同的形成过程 ,与晚第四纪黄土一致。方式 C粒子 (0 .0 4~ 1μm)可能代表本底气溶胶粒子的沉积物 ,方式 A粒子 (2 0~ 10 0μm)代表冬季风尘暴搬运的大气粉尘 ,方式 B粒子 (2~ 2 0μm)代表冬季风正常搬运的大气粉尘。红粘土的粒度分布表明 ,东亚冬季风环流而非北半球西风环流控制着红粘土物质的堆积过程。红粘土中 >19μm的粗粒子组分指示了东亚冬季风演化历史 :6 .5 Ma BP冬季风开始发育 ,5 .2~ 4.5 Ma BP冬季风减弱并达到最低值 ,4.5~ 3.6 Ma BP冬季风由弱变强 ,3.6~ 2 .6 Ma BP冬季风快速增强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粘土 三峰分布 冬季风演化 晚新生代 风成沉积物 粒度分布 古气候 大气粉层
下载PDF
哈尔滨地区风尘黄土重矿物特征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康春国 李长安 +2 位作者 谢远云 常征 高梅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51,共9页
哈尔滨地区分布有很多第四纪以来的风尘黄土沉积物。风尘黄土已被证实为干冷天气条件下,大风吹扬起来的沙尘沉积而形成的。针对这些沙尘物质的来源问题,采用从"源"到"汇"的物源示踪方法,采集了哈尔滨地区具有代表... 哈尔滨地区分布有很多第四纪以来的风尘黄土沉积物。风尘黄土已被证实为干冷天气条件下,大风吹扬起来的沙尘沉积而形成的。针对这些沙尘物质的来源问题,采用从"源"到"汇"的物源示踪方法,采集了哈尔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风尘黄土沉积物,以及松花江及其主要支流的河流沉积物、科尔沁沙地沉积物以及吉林地区的黄土沉积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沉积物中重矿物组合、特征矿物,重矿物的百分含量、稳定系数、石英/长石、ZTR指数、ATi指数和GZi指数等多项指标进行分析,并结合东北地区岩性分布以及亚洲季风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哈尔滨地区各地分布的风尘黄土各项重矿物指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且与近源的松花江等河流沉积物相同;哈尔滨地区沿松花江干流河谷分布的风尘黄土沉积物物源主要来自于近源的松花江流域内的大小兴安岭及东部山地广泛分布的花岗岩类的风化碎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地区 风成沉积物 黄土 重矿物 物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