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媒现代性:新时期乡土文学中的风景发现、现代启蒙、人格塑造与消费导向
1
作者 廖斌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3期136-140,共5页
新时期乡土文学塑造一系列农民形象,他们与现代传媒共生互动。一方面,他们透过传媒"开眼看世界"并发现风景,接受现代观念;另一方面,传媒的现代化内容与理念,以外部力量推动和文化输入的方式,将现代意识楔入乡村,发挥现代启蒙... 新时期乡土文学塑造一系列农民形象,他们与现代传媒共生互动。一方面,他们透过传媒"开眼看世界"并发现风景,接受现代观念;另一方面,传媒的现代化内容与理念,以外部力量推动和文化输入的方式,将现代意识楔入乡村,发挥现代启蒙、人格型塑和消费导向的作用,并革新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日常行为、生产观念、价值取向乃至审美情趣等。新时期文学中的乡村现代转型与传媒的共谋、同构关系值得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现代传媒 乡村现代转型 风景发现 现代人格
下载PDF
作为文体的风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风景之发现”之前的叙景 被引量:3
2
作者 中里见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21,共9页
日本评论家柄谷行人的《风景之发现》,从"风景"——"自我"这一对应概念出发,论述了日本现代文学的形成问题。与日本文学相类似,在中国小说领域中,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的风景描写,也大相径庭。通过研析中国古代白话... 日本评论家柄谷行人的《风景之发现》,从"风景"——"自我"这一对应概念出发,论述了日本现代文学的形成问题。与日本文学相类似,在中国小说领域中,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的风景描写,也大相径庭。通过研析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中"风景之发现"之前的叙景,探讨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认识框架的差异及其与文体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 文体 风景发现 小说
下载PDF
简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确立——以柄谷行人的“风景之发现”视角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明铭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36-39,共4页
自然主义文学是近代日本的第一个文学流派,其流派的形成标志着日本近现代文学的真正开始。发现人和解放人性成为该流派写作的第一要义。著名的日本现代文艺评论家柄谷行人从"风景之发现"视角阐述了日本近代文学的确立过程,强... 自然主义文学是近代日本的第一个文学流派,其流派的形成标志着日本近现代文学的真正开始。发现人和解放人性成为该流派写作的第一要义。著名的日本现代文艺评论家柄谷行人从"风景之发现"视角阐述了日本近代文学的确立过程,强调了人和人性与客观对象相结合;这与20世纪初发现与崇尚人性的自然主义如出一辙。"风景之发现"视角将人和人性与自然主义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日本作家确立了自然主义文学,开创了日本近代文学的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风景发现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
下载PDF
游历视角下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的三重书写
4
作者 张振 《民族艺林》 2024年第3期116-125,共10页
《海的尽头是草原》由尔冬升执导,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导演通过主人公的游历视角进行叙事,以多元时空再现的形式对这一故事进行了创造性演绎,并通过新的视听样式与精细化电影工业创作自觉地赓续中国电影的本体探... 《海的尽头是草原》由尔冬升执导,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导演通过主人公的游历视角进行叙事,以多元时空再现的形式对这一故事进行了创造性演绎,并通过新的视听样式与精细化电影工业创作自觉地赓续中国电影的本体探索,从而在新的影像结构中书写祖国的壮美河山,构筑了集体性风景认同。在寻亲之旅中完成了主人公心灵创伤的弥合、内心遗憾的填补,颇为成功地在影像中表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的尽头是草原》 游历视角 风景发现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劳动与风景的发现——以周作人《访日本新村记》为例
5
作者 张千可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94-304,共11页
“风景的发现”绝非在真空中发生的戏剧性事件,而是资本主义历史中的持续过程。19、20世纪之交风景美学的复兴正是对卢卡奇所谓“第二自然”的统治的拒绝,但第二自然亦构成了风景被重新发现的前提。本文以《访日本新村记》为例,揭示周... “风景的发现”绝非在真空中发生的戏剧性事件,而是资本主义历史中的持续过程。19、20世纪之交风景美学的复兴正是对卢卡奇所谓“第二自然”的统治的拒绝,但第二自然亦构成了风景被重新发现的前提。本文以《访日本新村记》为例,揭示周作人对劳动风景的发现正以铁路这一技术系统和一系列文学书写的存在为条件,同时也与对劳动分工引起的焦虑有关。而风景化的机制,正是对这些物质条件的掩盖和对焦虑的治疗。借助此个案,庶可修正柄谷行人关于风景的经典论述,亦能将其作为更新“文学与劳动”这一经典论题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发现 劳动 周作人 第二自然
原文传递
郁达夫与中国现代“风景的发现” 被引量:37
6
作者 吴晓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0-89,共10页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旅游业开始兴盛发展的时代,一方面政府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另一方面出版业也主动出击,旅游杂志和旅游书籍纷纷问世。现代作家也以风景游记的书写应和着以旅游文化为表征之一的消费时代。本文以旅游手册《富春江游览志...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旅游业开始兴盛发展的时代,一方面政府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另一方面出版业也主动出击,旅游杂志和旅游书籍纷纷问世。现代作家也以风景游记的书写应和着以旅游文化为表征之一的消费时代。本文以旅游手册《富春江游览志》、风景游记《黄山揽胜集》以及郁达夫的《屐痕处处》为中心研究对象,探讨旅游产业与现代出版以及游记写作之间的关系,并着重讨论郁达夫30年代的游记书写。山水纪游不仅构成郁达夫自觉的写作形式,而且一度有资本和政府介入,游记写作成为地方政府有意识策划的结果,也是文人与资本的结合催生出的产物,证明了在消费主义时代,风景的发现与文学艺术出版媒介之间的密切关联性。文章最后分析郁达夫笔下的风景描写所显示出的风景与权力的内在关系,揭示郁达夫风景意识的复杂性甚至悖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游记写作 现代出版 风景发现
原文传递
“风景之发现”观照下的《自传的回声》 被引量:2
7
作者 邹兰芳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0-148,共9页
本文拟从"风景之发现"这一现代文学认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自传结构、时空观及意象几个方面来解读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的《自传的回声》,旨在揭示以马哈福兹自传为代表的现代自传文本特征。
关键词 风景发现 自传的回声 现代自传 断片 意象
原文传递
回避历史与走向传统——寻根作家题材转变的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勇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24-31,共8页
对于寻根作家而言,其转向"寻根",不仅意味着题材的转变,更表明针对历史/现实及传统的不同态度,这表现在从具体现实到模糊时空的变化和不规范文化的提出等不同层面。如果说,寻根写作是重新把"自然"变成"风景&qu... 对于寻根作家而言,其转向"寻根",不仅意味着题材的转变,更表明针对历史/现实及传统的不同态度,这表现在从具体现实到模糊时空的变化和不规范文化的提出等不同层面。如果说,寻根写作是重新把"自然"变成"风景"的话,那么这一倾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知青写作中返回倾向的延续,其在文学史的意义也就有待重新考量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寻根 题材转变 不规范文化 重新发现风景
下载PDF
China's Wind Power in Rapid Progressing 被引量:1
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Electricity》 2001年第2期42-45,共4页
China’s wind power has gone through an exploring course of 20 years. At present, it is on the fast track under the support of the state’s preferential policies concerned. The various wind power development areas in ... China’s wind power has gone through an exploring course of 20 years. At present, it is on the fast track under the support of the state’s preferential policies concerned. The various wind power development areas in China have made rapid progress and put forward their own thinking of developing wind en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power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development mode policies of wind power
下载PDF
“风景的发现”与作家汪曾祺的生成
10
作者 张晓晴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8-175,192,共9页
“风景”在汪曾祺的早期创作中呈现为一个逐步“发现”的过程:从初期以审美的目光游历人间世相,对自我内心进行诗意呈现,到在孤独状态中将风景书写作为体认世界、确证自我的载体,再到以“风景昆明”对抗都市生活带来的焦虑,并由此生出... “风景”在汪曾祺的早期创作中呈现为一个逐步“发现”的过程:从初期以审美的目光游历人间世相,对自我内心进行诗意呈现,到在孤独状态中将风景书写作为体认世界、确证自我的载体,再到以“风景昆明”对抗都市生活带来的焦虑,并由此生出对自我生命历程的不断反思。对风景的观照和书写方式,暗含着青年汪曾祺的文学观、人生观等一整套价值理念,同时,写作者的自我认同机制也在其中得到深化。因此,“风景的发现”是我们理解汪曾祺创作的一个重要文学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风景发现 文学认同 审美主体
原文传递
折翼之蝶——"满铁"文学背后破灭的帝国神话
11
作者 刘牧宇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第6期106-108,116,共4页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实施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在此期间,日本运用各种手段不断侵占中国铁路权,以"满铁"作为"经营满洲"的重要手段.日本本土作家不断涌入"满洲"...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实施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在此期间,日本运用各种手段不断侵占中国铁路权,以"满铁"作为"经营满洲"的重要手段.日本本土作家不断涌入"满洲",他们以众多日语杂志及新闻报刊的文艺副刊为舞台,发表了大量的诗歌、小说、随笔以及戏剧等文学作品,形成了与伪满洲国相关的所谓"满洲文学".从"满铁"入手,或可探究满洲铁路对于满洲文学和满洲想象建构的重要性,并从中探寻日本侵略背后所出现的现代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洲铁路 满洲文学 "风景发现" 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