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沙半干旱类型区典型林草植被的水土保持环境效应 被引量:6
1
作者 高鹏 杨慧玲 +1 位作者 王华伟 周泽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6-439,共4页
为了探讨我国东北西部风沙半干旱类型区林草植被的水土保持环境效应,为促进该地区复合农林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辽宁西北风沙半干旱地区为典型试验区,通过林草植被的自然降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和人工模拟降雨产流产沙试验... 为了探讨我国东北西部风沙半干旱类型区林草植被的水土保持环境效应,为促进该地区复合农林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辽宁西北风沙半干旱地区为典型试验区,通过林草植被的自然降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和人工模拟降雨产流产沙试验,对林草植被蓄水保士、调节小气候和改良土壤等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林草植被与荒地相比,多拦蓄径流29.1%~95.2%,多拦蓄泥沙48.3%~95.7%;林冠以上1.5m空气湿度增加3.25%~8.02%,蒸发量减少2.2~5.6mm/d,林内风速降低1.18~2.24m/s,林上风速降低0.41~1.34m/s;林草地土壤全N增加11.7%~71.6%,有机质提高10.3%~77.4%,土壤含水量提高5.46%~48.66%,容重降低0.06~0.22g/cm^3。紫花苜蓿以及油松与沙棘混交林等林草植被的水土保持效果显著,是该地区水土保持比较理想的草种、树种和林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半干旱类型区 林草植被 水土保持效益
下载PDF
黑龙江省风沙半干旱地区根瘤菌与氮肥耦合大豆高效施肥方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长军 陈井生 +5 位作者 田中艳 李建英 吴耀坤 于吉东 马兰 李泽宇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2-918,共7页
为探究根瘤菌与氮肥耦合效应对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半干旱地区大豆植株生长的影响,探索该地区合理高效的施肥方式,本研究在2018和2019年设置5种不同施肥方式处理(T1:不施氮肥;T2:常规施肥;T3:常规施肥+花期追施尿素;T4:常规施肥+根瘤菌拌种... 为探究根瘤菌与氮肥耦合效应对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半干旱地区大豆植株生长的影响,探索该地区合理高效的施肥方式,本研究在2018和2019年设置5种不同施肥方式处理(T1:不施氮肥;T2:常规施肥;T3:常规施肥+花期追施尿素;T4:常规施肥+根瘤菌拌种+花期追施尿素;T5:常规施肥+根瘤菌拌种+花期追施控释尿素),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花期植株生物量、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瘤菌与施氮肥耦合效应对大豆花期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根瘤干重、根瘤数量、单株粒重和百粒重的促进作用明显,在2年试验中T4处理大豆花期植株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最高;2018年T5处理大豆花期根瘤干重最高,2019年T4处理最高;2年调查结果都显示T5处理根瘤数量最多;单株粒重、百粒重和产量2年都以T4处理最高,2018年T4处理大豆产量为2686.4kg·hm^-2,较T3和T2处理分别增加6.10%和10.31%,2019年T4处理大豆产量为2798.8kg·hm^-2,较T3和T2处理分别增加10.4%和16.0%。经济效益分析显示,T3、T4和T5处理的大豆产值较T2处理均有所提高,其中T4处理产值最高,达9599.1元·hm^-2,较T2处理提高最多,达611.8元·hm^-2,因此T4处理的常规施肥、根瘤菌拌种配合花期追施尿素是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半干旱地区提高大豆产量和农民增收的合理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风沙半干旱地区 根瘤菌 高效施肥 耦合效应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风沙半干旱地区大扁杏节水抗旱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惠成章 何跃 +1 位作者 侯志研 孙占祥 《北方果树》 2005年第1期6-8,共3页
关键词 风沙半干旱地区 大扁杏 节水抗旱技术 秸秆覆盖 土壤水库 集流蓄水
下载PDF
辽西风沙半干旱地区二道窝铺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国山 邵云 +2 位作者 步兆东 王世忠 李树民 《辽宁林业科技》 1995年第2期55-58,共4页
辽西风沙半干旱地区二道窝铺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陈国山,邵云,步兆东,王世忠,李树民(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122400)前言农业生产是根据人们的愿望、环境特点和生物本身的适应性来选择和组合生物种群。生物种群与环境之间... 辽西风沙半干旱地区二道窝铺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陈国山,邵云,步兆东,王世忠,李树民(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122400)前言农业生产是根据人们的愿望、环境特点和生物本身的适应性来选择和组合生物种群。生物种群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和经济的联系,互相影响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综合治理 风沙半干旱地区
下载PDF
风沙半干旱地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评价
5
作者 马凤江 郑家明 +1 位作者 杜桂娟 赵辉 《辽宁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23-26,共4页
引进10份紫花苜蓿资源在彰武试种,通过对紫花苜蓿的刈割次数、生长高度、再生性、草产量、抗逆性、抗病虫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确定了在风沙半干旱地区种植的较适宜的紫花苜蓿是公农2号和多叶王。
关键词 风沙半干旱 紫花苜蓿 生产性能 评价
下载PDF
风沙半干旱地区水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6
作者 侯守贵 马宝贵 《农业新技术》 2003年第2期8-9,共2页
关键词 风沙半干旱地区 水稻 配套栽培技术 选种 播种 施肥 栽植密度 病虫草害防治
下载PDF
风沙半干旱地区大扁杏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巾 《北方果树》 2003年第3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风沙半干旱地区 大扁杏 栽培技术 壮苗培育 土肥水管理 整形修剪 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风沙半干旱地区梨树栽植技术要点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巾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125-125,共1页
阜新地处辽宁省西部.是典型的风沙半干旱地区.果树栽植成活率偏低。为此,从2003年开始,连续5年,在全市10个果树生产重点乡镇的30个示范园中.综合运用多项栽植技术措施.进行了提高梨树栽植成活率的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据... 阜新地处辽宁省西部.是典型的风沙半干旱地区.果树栽植成活率偏低。为此,从2003年开始,连续5年,在全市10个果树生产重点乡镇的30个示范园中.综合运用多项栽植技术措施.进行了提高梨树栽植成活率的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据调查.30个园块梨树栽植平均成活率达到92.5%,最高达98%,比对照提高10.2个百分点。当年新梢平均长度为64.2cm.最长达130cm,比对照平均新梢长20.1cm.实现了苗全苗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半干旱地区 栽植技术 梨树 栽植成活率 平均长度 果树生产 试验示范 综合运用
下载PDF
辽西风沙半干旱区农业生态治理模式 被引量:5
9
作者 赵立仁 何跃 姜涛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8年第2期47-49,共3页
阜新市是典型的风沙半干旱类型区。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水资源缺乏、土质瘠薄、土壤沙化严重。农业内部结构单一,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建立以林果粮草畜复合模式为主的高效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通过各种模式的深入研究,... 阜新市是典型的风沙半干旱类型区。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水资源缺乏、土质瘠薄、土壤沙化严重。农业内部结构单一,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建立以林果粮草畜复合模式为主的高效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通过各种模式的深入研究,引导和推进风沙半干旱地区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进程,进而促进风沙半干旱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不同农业生产区域类型内,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和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应采用对应的农业生态系统修复治理模式。同一生产区域内各模式构建中,应加大适宜植物种类及品种的选择和关键配套技术的研发力度,选择出生态经济效益更高的品种,集成更完整的农业生态修复技术体系,从而提高农业生态系统修复的综合效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半干旱类型区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治理模式
下载PDF
提高风沙半干旱地区果树栽植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文利 霍庆贞 +1 位作者 朱春杰 杨艳华 《北方果树》 2010年第1期51-52,共2页
阜新地处辽西北,属风沙半干旱地区,十年九旱是这里典型的气候特点,严重的春旱使多年来果树栽植成活率一直很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经过近十年的探索,总结出提高栽植成活率的几项措施,可使果树栽植成活率由35%提高到85%以上。现简... 阜新地处辽西北,属风沙半干旱地区,十年九旱是这里典型的气候特点,严重的春旱使多年来果树栽植成活率一直很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经过近十年的探索,总结出提高栽植成活率的几项措施,可使果树栽植成活率由35%提高到85%以上。现简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半干旱地区 栽植成活率 果树 技术 气候特点 辽西北 春旱
下载PDF
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地区麻黄春季育苗技术研究
11
作者 韩志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0期32-32,共1页
在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地区进行麻黄春季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当地温稳定达到13℃,即4月30日是最佳播期;采用地膜、拱棚覆盖,育苗成活率较只覆土显著提高。
关键词 麻黄 育苗技术 辽西北 风沙半干旱地区
下载PDF
半干旱风沙草原区盐湖植物防护体系土壤理化性状特征
12
作者 郭靖捷 任晓萌 +5 位作者 蒙仲举 王涛 祁帅 宋佳佳 宝孟克那顺 韩胜利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92,共11页
为探究植物防护措施对半干旱风沙草原区土壤的改良效应,以查干淖尔盐湖植物防护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试验的方法,测定不同区域土壤理化性质,分析0—30 cm深度土壤含盐量、土壤酸碱度、土壤粒径组成、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 为探究植物防护措施对半干旱风沙草原区土壤的改良效应,以查干淖尔盐湖植物防护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试验的方法,测定不同区域土壤理化性质,分析0—30 cm深度土壤含盐量、土壤酸碱度、土壤粒径组成、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查干淖尔盐湖植物防护体系营造建设20年后,在防护带阻挡风蚀物质和植物改善土壤的协同作用下,原有高盐强碱土壤环境出现了显著变化。与干涸湖心相比,植物防护体系内各样地pH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碱蓬防护带内土壤含盐量降低75.34%;碱蓬防护带内土壤粘粒和粉粒含量增幅明显,较干涸湖心分别增加51.60%和22.14%,粗砂含量较干涸湖心降低72.06%;碱蓬防护带内土壤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含量较高,分别是干涸湖心的86%、39%、55%;过渡带白刺灌丛速效氮含量较高,为干涸湖心的28%。总体上各养分含量与粘粒和粉粒呈显著相关(P<0.05)。历经20年的营建,碱蓬防护带内土壤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含量较建设初期明显增长,表明植物防护体系对土壤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研究成果为盐湖植物防护体系防护效应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并为半干旱风沙草原区干涸盐湖风蚀控制和区域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风沙草原区 植物防护体系 土壤理化性质 查干淖尔盐湖
下载PDF
半干旱风沙区玉米关键需水期叶气温差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13
作者 王光杰 黄彬香 +6 位作者 宋尧 闵矿楠 李顺澳 高日平 赵熙玲 王靖 任永峰 《北方农业学报》 2023年第6期89-97,共9页
【目的】分析玉米关键需水期叶气温差的变化特征,明确半干旱风沙区影响玉米叶气温差的主要气候因子。【方法】以内蒙古赤峰市玉米种植区为研究对象,选取玉米关键需水期(7—9月)为研究时段,于田间开展分布式多点叶温连续测量试验,并分析... 【目的】分析玉米关键需水期叶气温差的变化特征,明确半干旱风沙区影响玉米叶气温差的主要气候因子。【方法】以内蒙古赤峰市玉米种植区为研究对象,选取玉米关键需水期(7—9月)为研究时段,于田间开展分布式多点叶温连续测量试验,并分析玉米关键需水期内叶温及叶气温差指标的变化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研究风速、空气湿度、降雨、土壤水分等气候因子对叶气温差的影响程度,并揭示关键气候影响因子。【结果】玉米关键需水期的叶温变化随玉米的生长和干旱时长的累积逐渐变得剧烈,日叶温差变大,叶气温差呈现整体上升趋势;风速的整体变化趋势逐渐减小;空气湿度与降雨的变化过程保持一致;土壤水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体下降。风速变化对玉米叶气温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晴天,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其对玉米叶温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空气湿度与叶气温差和叶温均有较强相关性且不受天气状况影响。降雨会使叶气温差的变化波动变小且不规律,但会使叶气温差值变大。当玉米所在地块0~80 cm土层土壤水分贮藏量逐渐减少时,叶气温差逐渐变大。各气候因子对玉米关键需水期叶气温差的影响排序为风速>空气湿度>降雨>土壤水分。【结论】叶气温差在玉米关键需水期呈现波动式上升变化趋势,且受气候因子显著影响,风速与空气湿度是导致玉米叶气温差变化的主要气候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风沙 玉米 关键需水期 叶气温差
下载PDF
半干旱风沙区采煤后裂缝发育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38
14
作者 张延旭 毕银丽 +3 位作者 陈书琳 王瑾 韩博 冯颜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4,共4页
为探讨采煤沉陷对土壤水资源的影响,针对井工矿采煤产生的沉陷裂缝,研究了采煤裂缝区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并对采煤裂缝宽度、裂缝密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采煤沉陷裂缝造成了土壤含水量的下降,沉陷区内地裂缝处... 为探讨采煤沉陷对土壤水资源的影响,针对井工矿采煤产生的沉陷裂缝,研究了采煤裂缝区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并对采煤裂缝宽度、裂缝密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采煤沉陷裂缝造成了土壤含水量的下降,沉陷区内地裂缝处和无裂缝区土壤含水量均小于未开采区,整体上表现为土壤含水量裂缝区<沉陷无裂缝区<未开采区。裂缝密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裂缝密度越大,土壤含水量越小。降雨前,裂缝宽度越大,土壤水分损失量越大;降雨后裂缝区土壤水分损失速度大于非裂缝区。短期内裂缝的闭合对土壤水分的恢复影响不大,沉陷后土壤水分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风沙 井工矿 采煤沉陷 地裂缝 土壤水分
下载PDF
半干旱风沙草原区草地潜热通量的特征 被引量:13
15
作者 倪攀 金昌杰 +3 位作者 王安志 关德新 渠翠平 施婷婷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8年第4期427-431,435,共6页
半干旱风沙草原区是北方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对调节局地和全球气候具有重要意义。蒸散作为热量和水量平衡的重要分量,是该生态系统水分损失的主要途径,在水分平衡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利用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和常规气象梯度观测系统对... 半干旱风沙草原区是北方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对调节局地和全球气候具有重要意义。蒸散作为热量和水量平衡的重要分量,是该生态系统水分损失的主要途径,在水分平衡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利用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和常规气象梯度观测系统对科尔沁半干旱风沙草原2007年9月1日-26日的蒸散量和微气象条件进行了观测,根据观测得到数据分析了观测系统的能量乎衡闭合状况,探讨了潜热通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观测系统的能量平衡闭合度为82.7%,处于国内外同类观测闭合度范围的中上水平。30min的潜热通量与净辐射数据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潜热通量日变化特点是白天高于夜间,中午时刻最高,净辐射与潜热通量每日峰值同时出现,温度、饱和差的峰值比潜热通量峰值滞后2~3h,潜热通量峰值时刻的空气相对湿度处于一日内最低,此季潜热通量平均日总量为5.44MJ·m^-2,相当于2.21mm蒸散量,潜热日总量与净辐射日总量呈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风沙草原区 能量平衡 潜热通量 涡度相关
下载PDF
陕北半干旱风沙区人工纯林土壤性质极化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增文 段而军 +1 位作者 刘卓玛姐 冯顺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共9页
在人工或天然纯林内,由于树种生物生态学特性的单一性、对物质吸收利用的选择性和对环境效应的特殊性,土壤性质呈现偏离原平衡态、并朝某个方向非平衡或极端化发展的现象被作者称为极化。充分认识和了解土壤极化的方向和程度对维持森林... 在人工或天然纯林内,由于树种生物生态学特性的单一性、对物质吸收利用的选择性和对环境效应的特殊性,土壤性质呈现偏离原平衡态、并朝某个方向非平衡或极端化发展的现象被作者称为极化。充分认识和了解土壤极化的方向和程度对维持森林可持续发展和防止土壤退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根据土壤极化的概念,提出了抗极化域(W)、抗极化度(R)、极化度(P)和极抗比(I)等土壤极化的表征指标,并采用多样地多样点混合采土法,对陕北半干旱风沙区进入成熟生长期的不同树种纯林和混交林土壤性质进行了广泛测定和极化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树种林地属于强度以上极化(|P|〉0.15)的土壤性质分别为:油松林地的生物学性质;小叶杨林地的微量元素和化学性质;刺槐、旱柳和柠条林地的生物学、化学性质;沙棘林地的微量元素和生物学性质;紫穗槐林地的化学、生物学性质和微量元素。②除了油松纯林会引起土壤的严重贫养化外,刺槐纯林会引起土壤的富养化,柠条和旱柳纯林会引起土壤的富养化和生物学性质改善,小叶杨、沙棘和紫穗槐纯林会引起土壤的严重富养化和微量元素富集。③主要树种纯林抗土壤各种性质极化能力大小顺序均为小叶杨〉油松〉刺槐;相对于林木抗极化能力,油松纯林土壤各种性质的绝对综合极抗比均在轻微之下(Ia≤0.40),小叶杨纯林均属基本稳定(Ia≤0.15),刺槐纯林土壤的微量元素极化程度严重(Ia=0.61)、生物和化学性质极化程度中等(Ia为0.47~0.54)、物理性质极化程度轻微(Ia=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风沙 人工林 土壤退化 土壤极化
下载PDF
半干旱风沙区几种化学节水制剂马铃薯产量效应试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殿红 李建铃 +3 位作者 辛小桂 杨奇平 黄占斌 杨新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9-161,共3页
在半干旱风沙区的山西省天镇县台地比较研究田间试验条件下保水剂、保水肥剂、济农、复绿灵等化学抗旱节水制剂对马铃薯作物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开花期施用各种抗旱节水制剂,能不同程度地增加马铃薯产量,其中喷施济农和复绿灵... 在半干旱风沙区的山西省天镇县台地比较研究田间试验条件下保水剂、保水肥剂、济农、复绿灵等化学抗旱节水制剂对马铃薯作物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开花期施用各种抗旱节水制剂,能不同程度地增加马铃薯产量,其中喷施济农和复绿灵效果最明显,值得推广。保水剂和保水肥效果不甚明显,原因是施用时间偏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风沙 化学节水制剂 保水利 马铃薯 产量
下载PDF
陕北半干旱风沙区人工林下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增文 冯顺煜 +1 位作者 段而军 刘卓玛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9-134,共6页
【目的】研究林下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为指导森林经营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标准地+样方法对陕北半干旱风沙区(陕西靖边)人工林下的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统计并计算了林下植物群落的生活型谱、盖度、优势度及物种多样性... 【目的】研究林下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为指导森林经营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标准地+样方法对陕北半干旱风沙区(陕西靖边)人工林下的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统计并计算了林下植物群落的生活型谱、盖度、优势度及物种多样性。【结果】(1)林下植物一般以隐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种占绝对优势,所占比例为34%~88%。(2)林下植物的总盖度大小顺序为:旱柳林(26.18%)〉小叶杨×油松林、刺槐林(8.76%~11.77%)〉小叶杨林、小叶杨×柠条林(2.77%~3.16%)〉油松林、沙棘林、油松×柠条林、柠条林、天然草地(对照)(1.06%~1.57%)〉小叶杨×沙棘林、紫穗槐林(0.72%~0.77%)。除小叶杨×油凇林和小叶杨×柠条林地外,其他林地的草本层总盖度都大于灌木层。(3)林下优势植物种类差异不大,且以沙蒿(Artemisiadesertorum)、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狗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羊胡子草(Carex rigescens)、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为主。(4)林下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大小顺序为:旱柳林、刺槐林和小叶杨林(6.00~7.18)〉小叶杨×柠条林、小叶杨×油松林、油松林(4.87~5.38)〉沙棘林、油松×柠条林、柠条林、小叶杨×沙棘林(4.06~4.49)〉紫穗槐林、天然草地(2.15~2.76),且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大于灌木层。【结论】陕北半干旱风沙区人工林下植物群落盖度及其物种多样性普遍较低,且阔叶树种林下植物群落一般比针叶树种和灌木林丰富,在针叶林中积极引进阔叶树种形成混交林,是增加林下植物多样性、维持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半干旱风沙 人工林 植物群落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辽西北半干旱风沙区疏林地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永斌 杜宪 +2 位作者 王芸芸 刘娉婷 牛沙沙 《辽宁林业科技》 2013年第1期1-5,49,共6页
辽西北半干旱风沙区属森林草原过渡带,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系统脆弱区,为揭示该区域疏林地木本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对该地区的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木本植物共有19种,其中乔木12种,灌木6种,藤本1种,... 辽西北半干旱风沙区属森林草原过渡带,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系统脆弱区,为揭示该区域疏林地木本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对该地区的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木本植物共有19种,其中乔木12种,灌木6种,藤本1种,隶属于14科18属;植物组成上属于温带植物区系,并混有亚热带成分;加杨、野生山里红和家榆是该群落的优势种,但郁闭度小;优势树种中加杨和家榆的径级结构分别近似于正态分布和双峰分布,高度结构呈偏正态分布(如野生山里红)或正态分布(如家榆);群落及各优势种均为聚集分布,物种类型较为单一,且分布不均匀,多样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林地 群落特征 空间分布 半干旱风沙
下载PDF
风沙半干旱地区气候因子对无角道赛特羊产羔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国庆 李亚男 +3 位作者 孙陶 姜涛 胡鹏飞 赵立仁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9-91,共3页
为了在风沙半干旱地区合理选择和利用优良肉羊品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连续3年对该地区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日照时数进行测定和分析,研究这些气候因子对无角道赛特羊产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角道赛特羊产羔率随着降水量和日照时数... 为了在风沙半干旱地区合理选择和利用优良肉羊品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连续3年对该地区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日照时数进行测定和分析,研究这些气候因子对无角道赛特羊产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角道赛特羊产羔率随着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变化而变化,即降水量与无角道赛特羊产羔率呈正相关,日照时数与无角道赛特羊产羔率呈负相关;无角道赛特羊在该地区经过11年的适应性繁育,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半干旱 气候因子 无角道赛特 产羔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