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宜西部风沙干旱地区栽培的沙棘优良品种‘金阳’
1
作者 刘洪章 张志东 +3 位作者 文连奎 李亚东 吴林 郝瑞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7-477,共1页
从引入的俄罗斯大果沙棘实生后代中选出适宜东北、内蒙古风沙干旱地区商业性栽培的大果沙棘优良品种‘金阳’。该品种抗寒力和抗干旱能力极强 ,结果早 ,基本无刺 ,果柄长 ,易采摘 ,丰产稳产。
关键词 沙棘 金阳品种 西部风沙干旱地区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下载PDF
辽西风沙干旱地区群众杨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素华 尤国春 《辽宁林业科技》 1997年第2期41-41,43,共2页
本文采用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两个指标 ,对辽西风沙干旱地区群众杨速生丰产林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 1 1年生时经济效益最大 ,净现值为91 2 2 1 0元 /hm2 ,内部收益率达到 39 87%。
关键词 杨树 净现值 收益率 经济效益 风沙干旱地区
下载PDF
TKC-Ⅰ型混凝土养护剂在风沙干旱地区高速铁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江夏 《铁道建筑技术》 2013年第5期98-99,111,共3页
TKC-Ⅰ型混凝土养护剂可使混凝土表面与空气隔绝,保证水分不再散失,从而利用混凝土自身的水分最大限度地完成水化作用,达到混凝土养护的目的。通过对兰新铁路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养护试验探索,总结出了针对戈壁风沙干旱地区,有效控制... TKC-Ⅰ型混凝土养护剂可使混凝土表面与空气隔绝,保证水分不再散失,从而利用混凝土自身的水分最大限度地完成水化作用,达到混凝土养护的目的。通过对兰新铁路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养护试验探索,总结出了针对戈壁风沙干旱地区,有效控制无砟轨道混凝土开裂的养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干旱地区 混凝土裂缝 养护剂
下载PDF
风沙干旱地区山杏经济林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杨采军 杨国军 《防护林科技》 2011年第3期122-123,共2页
针对黑龙江省西部沙化土地面积大、适宜山杏生长的实际情况,经过多年试验探索,全面总结出了黑龙江省风沙干旱地区山杏经济林培育技术,并在苗木培育、造林密度、栽植技术、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提高山杏产量的关键技术措施。
关键词 山杏 经济林 栽培技术 风沙干旱
下载PDF
聊城市黄河故道地区小麦风沙干旱的危害机理及防御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侯传本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8期148-148,150,共2页
地处黄河故道的鲁西小麦产区,风沙干旱严重制约了小麦生产,在对该地区自然条件及资源特点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风沙干旱的危害机理,提出了灾害的防御技术。
关键词 小麦 风沙干旱 危害机理 防御技术 黄河故道地区
下载PDF
风沙干旱地区粉细砂堤防生态护坡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闫鹏飞 《水利技术监督》 2020年第6期255-259,共5页
通过风沙干旱地区粉细砂堤防堤坡破坏机理研究,将解决粉细砂堤坡破坏的突破点放在堤坡防护型式上,通过探索、比较已有生态护坡型式和新型护坡技术,以北方典型风沙干旱地区柳河为例,首次利用坡改平生态护坡新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粉细砂堤防... 通过风沙干旱地区粉细砂堤防堤坡破坏机理研究,将解决粉细砂堤坡破坏的突破点放在堤坡防护型式上,通过探索、比较已有生态护坡型式和新型护坡技术,以北方典型风沙干旱地区柳河为例,首次利用坡改平生态护坡新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粉细砂堤防堤坡存在的水土流失和植被恢复差的问题。研究成果对于提高风沙干旱地区粉细砂堤防抗雨水淘刷能力、提升景观效果和缓解附近区域扬尘等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细砂堤防堤坡 坡改平生态护坡新技术 风沙干旱地区 柳河
下载PDF
风沙干旱地区发展山葡萄的优势及生产技术——以黑龙江西部地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孙苗苗 王继涛 《中国园艺文摘》 2012年第9期155-156,共2页
概括黑龙江西部风沙干旱地区气候条件及果树栽培现状,分析该地区发展山葡萄生产的优势,指出发展山葡萄生产要遵循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原则,并总结山葡萄栽培要点。
关键词 风沙干旱地区 山葡萄 优势 栽培
下载PDF
风沙干旱地区梨园高产经验
8
作者 崔安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8-58,共1页
辽宁省彰武县地处辽宁西北部,风沙干旱,气候严寒。年平均气温为72℃,降水510mm,无霜期为152天,活动积温为3299℃。春季3~5月风沙大,蒸发量大,常常造成果树抽条。冬季严寒,影响了果树生产的发展。从1994... 辽宁省彰武县地处辽宁西北部,风沙干旱,气候严寒。年平均气温为72℃,降水510mm,无霜期为152天,活动积温为3299℃。春季3~5月风沙大,蒸发量大,常常造成果树抽条。冬季严寒,影响了果树生产的发展。从1994年开始,彰武县果树工作总站对全县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 风沙干旱地区 灌水 修剪 疏果
下载PDF
风沙干旱地区造林的三项有效措施——覆草,镇压,盖膜
9
作者 卓秀云 《甘肃林业》 1993年第4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风沙干旱地区 造林 覆草 盖膜 镇压
下载PDF
风沙干旱地区的园林绿化应该掌握合适的草坪数量
10
作者 姜国义 《国土绿化》 2000年第6期9-9,共1页
自从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使用草坪以来,种草铺绿以燎原之势迅速在各个大中城市展开。在“草坪代表水平”的片面宜传下,有的地区、单位忽视了树木的作用,宁种草不种树,有的居住区绿地有亭有桌有凳,有花有草,就是没有树。因此,有必要对树木... 自从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使用草坪以来,种草铺绿以燎原之势迅速在各个大中城市展开。在“草坪代表水平”的片面宜传下,有的地区、单位忽视了树木的作用,宁种草不种树,有的居住区绿地有亭有桌有凳,有花有草,就是没有树。因此,有必要对树木与草坪在以下五个方面作一比较。 一、树木与草坪用水量的对比 大庆是风沙干旱地区,随着油田开采力度的加大,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园林绿化怎样节约用水已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干旱地区 园林绿化 草坪 植树
下载PDF
风沙干旱地区造林方法初探
11
作者 杨玉贵 高玉艳 +1 位作者 孟凡军 杜群生 《防护林科技》 2001年第1期63-63,共1页
黑龙江省和平牧场位于我省西部风沙干旱地区 ,常规造林成活率较低 ,近几年 ,采用机械埋根 ,打井灌溉的造林方法 ,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关键词 机械埋根 打井灌溉 成活率 风沙干旱地区 造林
下载PDF
半干旱风沙草原区盐湖植物防护体系土壤理化性状特征
12
作者 郭靖捷 任晓萌 +5 位作者 蒙仲举 王涛 祁帅 宋佳佳 宝孟克那顺 韩胜利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92,共11页
为探究植物防护措施对半干旱风沙草原区土壤的改良效应,以查干淖尔盐湖植物防护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试验的方法,测定不同区域土壤理化性质,分析0—30 cm深度土壤含盐量、土壤酸碱度、土壤粒径组成、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 为探究植物防护措施对半干旱风沙草原区土壤的改良效应,以查干淖尔盐湖植物防护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试验的方法,测定不同区域土壤理化性质,分析0—30 cm深度土壤含盐量、土壤酸碱度、土壤粒径组成、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查干淖尔盐湖植物防护体系营造建设20年后,在防护带阻挡风蚀物质和植物改善土壤的协同作用下,原有高盐强碱土壤环境出现了显著变化。与干涸湖心相比,植物防护体系内各样地pH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碱蓬防护带内土壤含盐量降低75.34%;碱蓬防护带内土壤粘粒和粉粒含量增幅明显,较干涸湖心分别增加51.60%和22.14%,粗砂含量较干涸湖心降低72.06%;碱蓬防护带内土壤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含量较高,分别是干涸湖心的86%、39%、55%;过渡带白刺灌丛速效氮含量较高,为干涸湖心的28%。总体上各养分含量与粘粒和粉粒呈显著相关(P<0.05)。历经20年的营建,碱蓬防护带内土壤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含量较建设初期明显增长,表明植物防护体系对土壤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研究成果为盐湖植物防护体系防护效应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并为半干旱风沙草原区干涸盐湖风蚀控制和区域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风沙草原区 植物防护体系 土壤理化性质 查干淖尔盐湖
下载PDF
基于模拟优化模型的干旱风沙草原区水-粮食-能源关系
13
作者 吕婧妤 徐超 +2 位作者 刘昱君 李彬 降亚楠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6-304,共9页
定量分析干旱风沙草原区水-粮食-能源(WFE)关系,可为制定草原区生产、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政策提供科学的支持.采用基于Python语言的MODFLOW模型——FloPy,在考虑研究区牧草产量和灌溉能源消耗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紧密耦合干旱风沙草原区WF... 定量分析干旱风沙草原区水-粮食-能源(WFE)关系,可为制定草原区生产、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政策提供科学的支持.采用基于Python语言的MODFLOW模型——FloPy,在考虑研究区牧草产量和灌溉能源消耗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紧密耦合干旱风沙草原区WFE系统理想案例的多目标模拟优化模型,并使用多目标优化工具Pymoo框架下的NSGA-Ⅱ算法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拟优化模型可以定量计算干旱风沙草原区的WFE关系,Pymoo提供的NSGA-Ⅱ算法在WFE关系多目标优化中具有较好的搜索效率与稳定性;使用权重wx对设定的6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一般年(方案1—3)与干旱年(方案4—6)的地下水水位差最大值分别为1.15,1.43,1.34,0.96,1.26,1.15 m;一般年和干旱年灌溉水量最大可减少136.90%和134.37%,作物产量增加18.60%和18.31%,节省能源26.94%和27.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粮食-能源关系 FloPy NSGA-Ⅱ 干旱风沙草原区
下载PDF
半干旱风沙区玉米关键需水期叶气温差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14
作者 王光杰 黄彬香 +6 位作者 宋尧 闵矿楠 李顺澳 高日平 赵熙玲 王靖 任永峰 《北方农业学报》 2023年第6期89-97,共9页
【目的】分析玉米关键需水期叶气温差的变化特征,明确半干旱风沙区影响玉米叶气温差的主要气候因子。【方法】以内蒙古赤峰市玉米种植区为研究对象,选取玉米关键需水期(7—9月)为研究时段,于田间开展分布式多点叶温连续测量试验,并分析... 【目的】分析玉米关键需水期叶气温差的变化特征,明确半干旱风沙区影响玉米叶气温差的主要气候因子。【方法】以内蒙古赤峰市玉米种植区为研究对象,选取玉米关键需水期(7—9月)为研究时段,于田间开展分布式多点叶温连续测量试验,并分析玉米关键需水期内叶温及叶气温差指标的变化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研究风速、空气湿度、降雨、土壤水分等气候因子对叶气温差的影响程度,并揭示关键气候影响因子。【结果】玉米关键需水期的叶温变化随玉米的生长和干旱时长的累积逐渐变得剧烈,日叶温差变大,叶气温差呈现整体上升趋势;风速的整体变化趋势逐渐减小;空气湿度与降雨的变化过程保持一致;土壤水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体下降。风速变化对玉米叶气温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晴天,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其对玉米叶温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空气湿度与叶气温差和叶温均有较强相关性且不受天气状况影响。降雨会使叶气温差的变化波动变小且不规律,但会使叶气温差值变大。当玉米所在地块0~80 cm土层土壤水分贮藏量逐渐减少时,叶气温差逐渐变大。各气候因子对玉米关键需水期叶气温差的影响排序为风速>空气湿度>降雨>土壤水分。【结论】叶气温差在玉米关键需水期呈现波动式上升变化趋势,且受气候因子显著影响,风速与空气湿度是导致玉米叶气温差变化的主要气候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风沙 玉米 关键需水期 叶气温差
下载PDF
干旱风沙区典型退耕还林地集沙监测与评价——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
15
作者 张宇 王云霞 +4 位作者 左忠 孔丽婷 王治啸 高红军 范金鑫 《林草政策研究》 2023年第1期31-36,共6页
文中以集沙池(集沙槽)法分别对干旱风沙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典型退耕还林柠条灌木林地、樟子松乔木林地、旱作农田、放牧草地的近地表集沙量进行监测与评价。研究表明:旱作农田的年均总集沙量最大,为319288.43 g,分别是樟子松乔木林... 文中以集沙池(集沙槽)法分别对干旱风沙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典型退耕还林柠条灌木林地、樟子松乔木林地、旱作农田、放牧草地的近地表集沙量进行监测与评价。研究表明:旱作农田的年均总集沙量最大,为319288.43 g,分别是樟子松乔木林地、退耕还林柠条灌木林地、放牧草地的241.43、351.88、1.96倍;旱作农田及放牧草地均是当地主要沙尘源,而退耕还林柠条灌木林地防风固沙效果最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科学评价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效益提供技术支撑,对干旱风沙区生态修复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地 干旱风沙 集沙池法 集沙量 盐池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下载PDF
半干旱风沙区采煤后裂缝发育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38
16
作者 张延旭 毕银丽 +3 位作者 陈书琳 王瑾 韩博 冯颜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4,共4页
为探讨采煤沉陷对土壤水资源的影响,针对井工矿采煤产生的沉陷裂缝,研究了采煤裂缝区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并对采煤裂缝宽度、裂缝密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采煤沉陷裂缝造成了土壤含水量的下降,沉陷区内地裂缝处... 为探讨采煤沉陷对土壤水资源的影响,针对井工矿采煤产生的沉陷裂缝,研究了采煤裂缝区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并对采煤裂缝宽度、裂缝密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采煤沉陷裂缝造成了土壤含水量的下降,沉陷区内地裂缝处和无裂缝区土壤含水量均小于未开采区,整体上表现为土壤含水量裂缝区<沉陷无裂缝区<未开采区。裂缝密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裂缝密度越大,土壤含水量越小。降雨前,裂缝宽度越大,土壤水分损失量越大;降雨后裂缝区土壤水分损失速度大于非裂缝区。短期内裂缝的闭合对土壤水分的恢复影响不大,沉陷后土壤水分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风沙 井工矿 采煤沉陷 地裂缝 土壤水分
下载PDF
半干旱风沙草原区草地潜热通量的特征 被引量:13
17
作者 倪攀 金昌杰 +3 位作者 王安志 关德新 渠翠平 施婷婷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8年第4期427-431,435,共6页
半干旱风沙草原区是北方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对调节局地和全球气候具有重要意义。蒸散作为热量和水量平衡的重要分量,是该生态系统水分损失的主要途径,在水分平衡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利用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和常规气象梯度观测系统对... 半干旱风沙草原区是北方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对调节局地和全球气候具有重要意义。蒸散作为热量和水量平衡的重要分量,是该生态系统水分损失的主要途径,在水分平衡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利用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和常规气象梯度观测系统对科尔沁半干旱风沙草原2007年9月1日-26日的蒸散量和微气象条件进行了观测,根据观测得到数据分析了观测系统的能量乎衡闭合状况,探讨了潜热通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观测系统的能量平衡闭合度为82.7%,处于国内外同类观测闭合度范围的中上水平。30min的潜热通量与净辐射数据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潜热通量日变化特点是白天高于夜间,中午时刻最高,净辐射与潜热通量每日峰值同时出现,温度、饱和差的峰值比潜热通量峰值滞后2~3h,潜热通量峰值时刻的空气相对湿度处于一日内最低,此季潜热通量平均日总量为5.44MJ·m^-2,相当于2.21mm蒸散量,潜热日总量与净辐射日总量呈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风沙草原区 能量平衡 潜热通量 涡度相关
下载PDF
风沙半干旱类型区典型林草植被的水土保持环境效应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鹏 杨慧玲 +1 位作者 王华伟 周泽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6-439,共4页
为了探讨我国东北西部风沙半干旱类型区林草植被的水土保持环境效应,为促进该地区复合农林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辽宁西北风沙半干旱地区为典型试验区,通过林草植被的自然降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和人工模拟降雨产流产沙试验... 为了探讨我国东北西部风沙半干旱类型区林草植被的水土保持环境效应,为促进该地区复合农林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辽宁西北风沙半干旱地区为典型试验区,通过林草植被的自然降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和人工模拟降雨产流产沙试验,对林草植被蓄水保士、调节小气候和改良土壤等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林草植被与荒地相比,多拦蓄径流29.1%~95.2%,多拦蓄泥沙48.3%~95.7%;林冠以上1.5m空气湿度增加3.25%~8.02%,蒸发量减少2.2~5.6mm/d,林内风速降低1.18~2.24m/s,林上风速降低0.41~1.34m/s;林草地土壤全N增加11.7%~71.6%,有机质提高10.3%~77.4%,土壤含水量提高5.46%~48.66%,容重降低0.06~0.22g/cm^3。紫花苜蓿以及油松与沙棘混交林等林草植被的水土保持效果显著,是该地区水土保持比较理想的草种、树种和林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干旱类型区 林草植被 水土保持效益
下载PDF
宁夏干旱风沙区林药间作生态恢复措施与土壤环境效应响应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占军 蒋齐 +2 位作者 刘华 潘占兵 许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0-93,共4页
以干旱风沙区林药间作恢复措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通过不同密度柠条林内种植甘草的生态恢复措施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8 m,6 m柠条带间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自然恢复地,3 m带间土壤含水量低于自然恢复地;土壤容重以6 m带距和8 m带... 以干旱风沙区林药间作恢复措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通过不同密度柠条林内种植甘草的生态恢复措施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8 m,6 m柠条带间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自然恢复地,3 m带间土壤含水量低于自然恢复地;土壤容重以6 m带距和8 m带距的较低,自然恢复地最高;总孔隙度以6 m带距内的最高,其他处理措施差异性不显著;土壤速效氮、速效磷表现出以自然恢复地较高;物种多样性为8 m带距内的人工甘草恢复区>6m带距内的人工甘草恢复区>野生甘草自然恢复区>3 m带距内的人工甘草恢复区;适宜的林药间作恢复措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物种数和植被的盖度,但是人工柠条林的密度过大,反而引起植被盖度的下降及单个植物优势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风沙 林药间作 生态恢复 土壤环境
下载PDF
宁夏干旱风沙区不同密度人工柠条林营建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占军 蒋齐 +2 位作者 潘占兵 何建龙 舒维花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3-157,共5页
以宁夏干旱风沙区人工柠条灌木林为研究对象,对退化沙地(对照)和种植不同密度柠条林的土壤环境质量及草地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柠条林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为0.166 5万/hm2柠条林>0.249 0万/hm2柠条林>退化沙地>0.3... 以宁夏干旱风沙区人工柠条灌木林为研究对象,对退化沙地(对照)和种植不同密度柠条林的土壤环境质量及草地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柠条林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为0.166 5万/hm2柠条林>0.249 0万/hm2柠条林>退化沙地>0.333 0万/hm2柠条林。营造人工柠条林能明显改善退化沙地20cm以下土层土壤体积质量、总孔隙度。适宜的造林密度能够改善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柠条林间草地地上生物量,以0.166 5万/hm2柠条草地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密度林地和退化沙地(对照)(P<0.05);其次是0.249 0万/hm2柠条林地。综合评价,低密度柠条林对水分含量有较大的改善效果,而高密度柠条林可造成土壤的旱化,在退化沙地改良中,营造0.249 0和0.166 5万/hm2密度的柠条林能充分利用天然降水,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风沙 人工柠条林 土壤贮水量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