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PLC法同时测定外感风痧颗粒中14种成分的含量
1
作者 刘雯 覃慧杰 +2 位作者 何婷 卢丽文 李耀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5-1429,共5页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外感风痧颗粒中绿原酸、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隐绿原酸、丁香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新绿原酸、木犀草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橙皮苷、咖啡酸、异绿原酸C、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外感风痧颗粒中绿原酸、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隐绿原酸、丁香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新绿原酸、木犀草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橙皮苷、咖啡酸、异绿原酸C、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HSS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5、327 nm。再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14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95.68%~104.8%,RSD 0.7%~3.0%。7批样品聚为2类,3种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93.03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外感风痧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风痧颗粒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UPLC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外感风痧片对风热感冒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蒋林 李茂 +1 位作者 黎明 吴玉强 《中国药师》 CAS 2010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考察外感风痧片对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细菌、病毒的体内抑制作用和对动物模型的镇咳、祛痰作用。方法:采用体内实验方法,观察外感风痧片的抗菌、抗病毒作用,采用小白鼠氨水引咳法、毛细管法观察镇咳、排痰作用。结果:外感风痧片对金... 目的:考察外感风痧片对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细菌、病毒的体内抑制作用和对动物模型的镇咳、祛痰作用。方法:采用体内实验方法,观察外感风痧片的抗菌、抗病毒作用,采用小白鼠氨水引咳法、毛细管法观察镇咳、排痰作用。结果:外感风痧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和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延长小白鼠咳嗽潜伏期、增加大白鼠排痰量。结论:外感风痧片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及镇咳、祛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风痧 抗病毒 镇咳
下载PDF
外感风痧片体内抑菌、抗病毒作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蒋林 李茂 +1 位作者 黎明 吴玉强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考察外感风痧片对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细菌、病毒的体内抑制作用和对动物模型的镇咳、祛痰作用。方法:采用体内实验方法,观察外感风痧片的抗菌、抗病毒作用,采用小白鼠氨水引咳法、毛细管法观察镇咳、排痰作用。结果:外感风痧片对金... 目的:考察外感风痧片对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细菌、病毒的体内抑制作用和对动物模型的镇咳、祛痰作用。方法:采用体内实验方法,观察外感风痧片的抗菌、抗病毒作用,采用小白鼠氨水引咳法、毛细管法观察镇咳、排痰作用。结果:外感风痧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和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延长小白鼠咳嗽潜伏期、增加大白鼠排痰量。结论:外感风痧片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及镇咳、祛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风痧
下载PDF
外感风痧颗粒(片)剂药理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林启云 李爱媛 +2 位作者 周芳 岑家铬 黄海滨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88-90,共3页
[目的 ]观察外感风痧颗粒 (片 )剂的退热、镇痛、消炎、抗菌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用酵母菌致大鼠发热、用热板和 HAc使小鼠致痛、用蛋清致足肿、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胀和 i.p.HAc致腹腔通透性的影响等观察药物抗炎作用 ,用倍数... [目的 ]观察外感风痧颗粒 (片 )剂的退热、镇痛、消炎、抗菌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用酵母菌致大鼠发热、用热板和 HAc使小鼠致痛、用蛋清致足肿、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胀和 i.p.HAc致腹腔通透性的影响等观察药物抗炎作用 ,用倍数稀释法观察药物对四种细菌的 Mic。用胸腺、脾脏系数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观察观察药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 ]大鼠给外感风痧颗粒 (片 )剂之后对酵母菌致热大鼠有退热作用 ,可提高热板致痛的痛阈 ,减少小鼠腹腔注射醋酸所致的扭体次数 ;减轻蛋清所致的足肿 ,降低 HAc所致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减轻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和耐药株、白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对绿脓杆菌抑制作用亦好 ,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稍差 ;幼年小鼠用外感风痧颗粒 (片 )灌胃后可增加小鼠的脾脏和胸腺的脏器系数 ,并能提高幼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 [结论 ]外感风痧颗粒 (片 )剂对致热大鼠有解热、镇痛、消炎、抑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风痧颗粒 中药药理 动物实验 上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无糖外感风痧颗粒一步制粒工艺 被引量:7
5
作者 覃学谦 刘源焕 陈洪涛 《广西中医药》 2015年第5期78-80,共3页
目的:优选无糖外感风痧颗粒一步制粒的工艺条件。方法:以颗粒一次成型率、溶解性和吸湿率的加权综合评分作为考察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影响无糖外感风痧颗粒一步制粒的各因素。结果:在所研究的影响因素中,对综合评... 目的:优选无糖外感风痧颗粒一步制粒的工艺条件。方法:以颗粒一次成型率、溶解性和吸湿率的加权综合评分作为考察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影响无糖外感风痧颗粒一步制粒的各因素。结果:在所研究的影响因素中,对综合评分的影响大小为:进风温度〉浸膏相对密度〉进料速率〉雾化压力;最佳一步制粒工艺条件为:浸膏相对密度为1.20,进料速率为20ml/min,雾化压力为0.12MPa,进风温度为160℃。结论:优化的无糖外感风痧颗粒一步制粒技术工艺稳定性好,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糖外感风痧颗粒 一步制粒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外感风痧颗粒制剂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3
6
作者 谭珍媛 雷震鸣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6-78,共3页
[目的]优选外感风痧颗粒制剂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得膏率、氯化两面针碱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选用粗粉药材,第1次加水12倍量,浸泡0.5h,提取时间为2h;第2次加水12倍量,提取时间为0.5h... [目的]优选外感风痧颗粒制剂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得膏率、氯化两面针碱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选用粗粉药材,第1次加水12倍量,浸泡0.5h,提取时间为2h;第2次加水12倍量,提取时间为0.5h。[结论]优选工艺的提取条件稳定、合理、经济,适用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两面针碱 外感风痧颗粒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法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外感风痧颗粒中9种成分 被引量:5
7
作者 刘雯 郭海姣 +4 位作者 刘进宝 罗宇东 王先军 周丽园 覃洁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87-1991,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外感风痧颗粒(苍耳草、狗仔花、山芝麻等)中原儿茶酸、新绿原酸、原儿茶醛、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外感风痧颗粒(苍耳草、狗仔花、山芝麻等)中原儿茶酸、新绿原酸、原儿茶醛、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73、327 nm。对10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9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5.6%~103.5%,RSD 1.9%~2.8%。10批样品被聚为3类,前2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91.936%。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外感风痧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风痧颗粒 化学成分 HPLC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外感风痧颗粒中4种成分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雯 郭海姣 +4 位作者 刘进宝 覃洁萍 胡华 黄盛梅 王先军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539-542,共4页
本文建立同时测定外感风痧颗粒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绿原酸、咖啡酸4种成分的HPLC方法。色谱柱为依利特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25℃。结果显示:4种指标... 本文建立同时测定外感风痧颗粒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绿原酸、咖啡酸4种成分的HPLC方法。色谱柱为依利特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25℃。结果显示:4种指标成分分离效果良好,原儿茶酸在3.672~33.048μg·mL^-1、原儿茶醛在1.236~11.124μg·mL^-1、绿原酸在9.2~82.8μg·mL^-1、咖啡酸在1.488~13.392μg·mL-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均为97.6%~103.3%。本方法准确、灵敏、可靠,重现性较好,可用于外感风痧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风痧颗粒 HPLC 原儿茶酸 原儿茶醛 绿原酸 咖啡酸
下载PDF
无糖型外感风痧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罗宇东 陆施衡 +2 位作者 谭安蔷 吴玉强 陈洪涛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5期125-129,共5页
目的建立无糖型外感风痧颗粒质量控制的标准。方法使用薄层色谱法(TLC),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冰醋酸(16∶2∶1)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定性鉴别藤苦参;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10∶3∶1)为展开剂,紫外光灯(365 nm)下... 目的建立无糖型外感风痧颗粒质量控制的标准。方法使用薄层色谱法(TLC),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冰醋酸(16∶2∶1)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定性鉴别藤苦参;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10∶3∶1)为展开剂,紫外光灯(365 nm)下观察,定性鉴别岗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岛津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流速0.5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27 nm,进样量10μl,采样时间60 min,对产品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按TLC法,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藤苦参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药材岗梅色谱中相应的位置上,显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同颜色的亮斑,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阴性无干扰;绿原酸进样量在6.2968~201.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为100.11%,RSD=0.14%(n=6),测定10批无糖型外感风痧颗粒样品中绿原酸的平均含量为1.1069 mg/g(RSD=0.45%)。结论所采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具有方法灵敏、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稳定性高的特点,可作为无糖型外感风痧颗粒的质量标准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糖型外感风痧颗粒 质量标准 绿原酸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外感风痧片对大鼠的长期毒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玉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7-290,共4页
关键词 外感风痧 大鼠 长期毒性实验
下载PDF
外感风痧颗粒HPLC指纹图谱研究
11
作者 刘云 覃洁萍 +1 位作者 刘雯 周丽园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5期38-41,共4页
目的:建立外感风痧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依利特Hypersil C18(4.6mm×250mm,5μm);以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5℃,流速为0.8mL/min,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330nm。采用国... 目的:建立外感风痧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依利特Hypersil C18(4.6mm×250mm,5μm);以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5℃,流速为0.8mL/min,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330nm。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开发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V2012)软件对10批不同批号外感风痧颗粒的高效液相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10批外感风痧颗粒共检出14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9以上,说明不同批号外感风痧颗粒样品质量稳定。精密度和重复性实验中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3.0%。结论:采用HPLC法建立了外感风痧颗粒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此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可以用于外感风痧颗粒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风痧颗粒 HPLC 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壮药外感风痧颗粒质量标准提高的研究
12
作者 党晖 李娜 +1 位作者 陈清 罗宇东 《大众科技》 2021年第5期64-67,共4页
目的:提高外感风痧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苍耳草、两面针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酸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中,与苍耳草、两面针对照药材在相同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外感风... 目的:提高外感风痧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苍耳草、两面针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酸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中,与苍耳草、两面针对照药材在相同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外感风痧颗粒中总酚酸含量为9.766±0.269 mg·g^(-1)。结论:所增加的外感风痧颗粒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外感风痧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风痧颗粒 质量标准 标准提高 薄层鉴别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夏玄愿治疗风痧案一则
13
作者 喻红兵 《湖北中医杂志》 2013年第1期32-32,共1页
夏玄愿主任医师是黄石市名老中医,其家学渊博,数代行医,夏老幼承家学,后又博览群书,熟谙经典,博采众家之长,自成一体,悬壶济世六十余载,闻名鄂东南。
关键词 风痧 中医药疗法 专家经验 夏玄愿
下载PDF
基于谱效关系的外感风痧颗粒Q-Marker研究
14
作者 刘雯 覃慧杰 +2 位作者 何婷 覃洁萍 冯旭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920-1925,共6页
目的:研究外感风痧颗粒指纹图谱与其体外抗炎作用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外感风痧颗粒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采用脂多糖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检测外感风痧颗粒对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释放的影... 目的:研究外感风痧颗粒指纹图谱与其体外抗炎作用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外感风痧颗粒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采用脂多糖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检测外感风痧颗粒对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释放的影响,考察其抗炎活性;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分析外感风痧颗粒指纹图谱共有峰与其抗炎药效之间的谱效关系。结果:通过外感风痧颗粒HPLC指纹图谱分析,共确定了24个共有峰。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24个共有峰对药效贡献均较大;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结果显示除峰3和峰16外,其他22个共有峰对抗炎药效贡献均较大,说明外感风痧颗粒体外抗炎作用是多组分协同作用的结果。结论:建立了外感风痧颗粒的指纹图谱及其体外抗炎活性的谱-效关系,为该药的Q-Marker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风痧颗粒 HPLC图谱 谱-效关系 灰色关联分析 Q-Marker
原文传递
正交试验优选无糖外感风痧颗粒的成型工艺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源焕 吴玉强 +2 位作者 蒋林 谭安蔷 陈洪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筛选无糖型外感风痧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采取正交设计L9(34)方法,以颗粒成型率、吸湿率、溶解性和颗粒色泽均匀度的综合评分作为考察指标,优选出混合辅料添加量、混合辅料的组成和乙醇体积分数的最佳量化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 目的:筛选无糖型外感风痧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采取正交设计L9(34)方法,以颗粒成型率、吸湿率、溶解性和颗粒色泽均匀度的综合评分作为考察指标,优选出混合辅料添加量、混合辅料的组成和乙醇体积分数的最佳量化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A2B2C2,即添加1.75倍量的混合辅料,混合辅料组成比例为(糊精∶MCC∶甜菊素)94∶5∶1,湿润剂为90%乙醇;影响因素强弱依次为A>C>B,其中因素A和C对颗粒综合评分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该成型工艺稳定合理,可用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糖外感风痧颗粒 正交试验 综合评分 成型工艺
原文传递
清解发表汤治疗风痧188例疗效观察
16
作者 赵坤 《黑龙江中医药》 2001年第2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风痧 中医药治疗 清解发表汤 疗效
原文传递
宫内风疹的产前诊断
17
作者 余金牛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1988年第4期249-249,共1页
作者用特异性IgM抗体测定孕期患各种风疹的1~23周时的胎儿血液,对胎儿风疹感染进行产前诊断。胎儿血样取自31例孕妇,为免受母体血液污染,在超声波引导下经脐静脉直接穿刺采血。经Rubazyme M,ELISA Enzygnost和抗-μ-IgM捕获ELISA等三... 作者用特异性IgM抗体测定孕期患各种风疹的1~23周时的胎儿血液,对胎儿风疹感染进行产前诊断。胎儿血样取自31例孕妇,为免受母体血液污染,在超声波引导下经脐静脉直接穿刺采血。经Rubazyme M,ELISA Enzygnost和抗-μ-IgM捕获ELISA等三种方法测风疹特异性IgM,用激光比浊计测定总IgM水平,并测定风疹IgG和血凝抑制(HAI)抗体滴度。用Morgan-Capner方法测定2例胎儿、母体及新生儿血液中的另两种IgM。按风疹的发病类型将病例分为4组。第一组11例孕妇均有风疹样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特异性 IGM 周时 风痧 病毒病 胎血
下载PDF
张锡纯儿科论治特色初探
18
作者 张南 《西部中医药》 1990年第2期2-3,共2页
近代名医张锡纯学验颇丰,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立意深邃,辨析翔实,组方新颖,用药井然,对儿科疾患的论治亦颇具特色,至今仍对后学有所启迪,本文对此作一探讨。一、疗温热清透痧疹于未然张氏指出:“幼年温热诸证,多与痧疹并至”。如风... 近代名医张锡纯学验颇丰,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立意深邃,辨析翔实,组方新颖,用药井然,对儿科疾患的论治亦颇具特色,至今仍对后学有所启迪,本文对此作一探讨。一、疗温热清透痧疹于未然张氏指出:“幼年温热诸证,多与痧疹并至”。如风痧(风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锡纯 近代名医 清透 奶麻 风痧 寒凉 疹证 温热病 真阴 调肝
下载PDF
美国临床预防服务专家组对疾病预防的建议
19
作者 李洋 《上海预防医学》 CAS 1999年第5期201-201,共1页
关键词 筛查 生殖器单纯疱疹 听力损害 听觉损伤 耳疾病 无症状 缺陷性 育龄妇女 所有 感染情况 血清学检查 高危因素 风痧 病毒病 青光眼
下载PDF
留心宝宝的“心灵之窗”
20
作者 陈芸 《医药世界》 2000年第4期38-38,共1页
对孩子来说,眼睛是某些疾病的风向标,家长应该随时留心孩子的眼睛变化。 羞明:羞明就是常说的怕光。孩子的眼睛不愿睁开,喜欢在阴暗处。这个症状最常见于“红眼病”初期;麻疹、水痘、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的初期,也都会有这一现象。
关键词 麻疹 水痘 病毒病 重症肌无力 神经肌肉疾病 流行性腮腺炎 温毒发颐 红眼病 流行性结膜炎 眼睛 风痧 痘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