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研究
1
作者 詹玉柱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8期96-98,共3页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黔南州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90例风阳上扰型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黔南州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90例风阳上扰型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头痛头晕、口眼歪斜、言语含糊、耳鸣眼花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阳上扰型眩晕患者采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性,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天麻钩藤饮 风阳上扰型
下载PDF
天龙醒脑合剂治疗风阳上扰型中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宗芳 陈永华 王道义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6期106-109,共4页
目的:观察天龙醒脑合剂治疗风阳上扰型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评分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风阳上扰型中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龙醒脑合剂... 目的:观察天龙醒脑合剂治疗风阳上扰型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评分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风阳上扰型中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龙醒脑合剂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评分、脑血流灌注情况[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血清细胞因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内皮素1(endothelin-1,ET-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70%(39/43)]显著高于对照组[74.42%(32/43)](P<0.05)。两组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评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BV、CB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MTT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脑血流动力学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O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Hcy、ET-1和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细胞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天龙醒脑合剂治疗风阳上扰型中风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显著改善脑血流灌注情况,从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风阳上扰 天龙醒脑合剂 临床疗效 中医证候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 被引量:5
3
作者 沈金亮 崔文旺 陈伟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3期292-295,共4页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AIS)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除基础治疗外,加服天麻钩藤饮加减。总疗程共14 d。观察...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AIS)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除基础治疗外,加服天麻钩藤饮加减。总疗程共14 d。观察并记录2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BI评分、mRS评分及中医证候量化积分,疗程结束后评价2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综合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mRS评分、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2组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9.1%,49/5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42/56)(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能够有效改善神经缺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疾病预后,为中医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了有效的临床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天麻钩藤饮 风阳上扰证
下载PDF
天智颗粒治疗风阳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疗效及对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DHI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康紫厚 王新志 王建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5期738-741,共4页
目的探讨天智颗粒治疗风阳上扰型前庭阵发症临床疗效及对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12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风阳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病人94例,随机分为两组,中途... 目的探讨天智颗粒治疗风阳上扰型前庭阵发症临床疗效及对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12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风阳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病人94例,随机分为两组,中途因不能配合治疗等原因脱落7例,有效病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两组除给予基础治疗外,对照组服用卡马西平,观察组服用天智颗粒联合卡马西平,治疗2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后分别统计两组病人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DHI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12%(P=0.039)。两组治疗1周、2周后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DH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2周后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DHI评分较治疗1周后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1周后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D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智颗粒治疗风阳上扰型前庭阵发症,可明显改善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DHI评分,尤其以治疗2周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阵发症 风阳上扰 天智颗粒 卡马西平 眩晕
下载PDF
清肝益肾祛风方治疗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高血压前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金涛 贾成林 +3 位作者 熊敏琪 吴丹丹 陈瑜 张腾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索清肝益肾祛风方(QYQF)治疗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高血压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高血压前期病人30例,给予QYQF干预1个疗程(6个月),分别监测所有病人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以及血清中血糖、血脂含量。结... 目的探索清肝益肾祛风方(QYQF)治疗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高血压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高血压前期病人30例,给予QYQF干预1个疗程(6个月),分别监测所有病人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以及血清中血糖、血脂含量。结果 QYQF能显著改善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高血压前期病人高晨峰现象,降低24 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动脉压、脉压差水平以及24 h、白昼、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负荷(P<0.05);降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空腹血糖水平(P<0.05);对病人肝肾功能无显著影响。结论 QYQF具有显著降低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高血压前期病人血压的作用,且具有平稳降压、恢复血压昼夜节律、调节脂质代谢、潜在预防靶器官损害的作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肝肾阴虚 风阳上扰 清肝益肾祛风方 血压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治疗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氧化应激机制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艳旭 李世举 +3 位作者 梁晖 陈甦 阮甦 严年文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 :研究天麻钩藤饮治疗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的氧化应激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天麻钩藤饮,以7 d为1疗程,共治疗... 目的 :研究天麻钩藤饮治疗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的氧化应激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天麻钩藤饮,以7 d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醛(MDA)、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水平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MDA、ox-LDL水平均降低,SOD、GSH-PX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各项氧化应激指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改善更为显著,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好,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肯定,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拮抗急性脑梗死氧化应激作用这一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钩藤饮 风阳上扰 脑梗死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加味与福辛普利、氨氯地平三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风阳上扰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建平 马艳华 +2 位作者 尚德师 刘德喜 陈华文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味联合福辛普利、氨氯地平三联治疗2级原发性高血压风阳上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45例以口服福辛普利、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味联合福辛普利、氨氯地平三联治疗2级原发性高血压风阳上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45例以口服福辛普利、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等。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1.54%,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分别为33.33%和82.22%,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积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糖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虽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味联合福辛普利、氨氯地平三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风阳上扰证,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及其血脂、血糖水平,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病 风阳上扰 中西医结合疗法 天麻钩藤饮
下载PDF
羚芎胶囊治疗风阳上扰、络脉不和型偏头痛64例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艳昕 陈怀珍 +4 位作者 杨兴涛 鲍远程 蔡永亮 张波 汪瀚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年第6期534-535,共2页
目的:观察羚芎胶囊治疗风阳上扰、络脉不和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羚芎胶囊治疗的治疗组64例,镇脑宁胶囊治疗的对照组22例,1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疾病综合疗效、中医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目的:观察羚芎胶囊治疗风阳上扰、络脉不和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羚芎胶囊治疗的治疗组64例,镇脑宁胶囊治疗的对照组22例,1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疾病综合疗效、中医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羚芎胶囊治疗风阳上扰、络脉不和型偏头痛,疗效优于镇脑宁胶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风阳上扰 络脉不和 羚芎胶囊
下载PDF
柔肝息风汤治疗风阳上扰型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屾 李金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24期110-112,共3页
目的观察与验证李金学教授柔肝息风法治疗风阳上扰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确诊为风阳上扰型颈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脱落3例,试验组28例,采用口服柔肝息风汤治疗;对照组27例,口服西比灵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疗效... 目的观察与验证李金学教授柔肝息风法治疗风阳上扰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确诊为风阳上扰型颈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脱落3例,试验组28例,采用口服柔肝息风汤治疗;对照组27例,口服西比灵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疗效、眩晕评估积分、颈部疼痛(VAS评分)、症状体征积分等。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81.4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在眩晕评估积分、症状体征积分、颈部疼痛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肝息风法治疗风阳上扰型颈性眩晕疗效可靠,可有效改善眩晕、疼痛及其它症状,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柔肝息风 中医药疗法 风阳上扰
下载PDF
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生燕 《光明中医》 2012年第12期2488-2490,共3页
目的探讨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风阳上扰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采用常规服用尼麦角林胶囊基础上加病室环境护理、情志护理、体位及安全护理、饮食护理等方法结合循经推按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风阳上扰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采用常规服用尼麦角林胶囊基础上加病室环境护理、情志护理、体位及安全护理、饮食护理等方法结合循经推按治疗,对照组39例单纯采用口服尼麦角林胶囊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眩晕程度。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5例;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12例,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眩晕的程度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效果优于口服尼麦角林胶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护理 循经推按 风阳上扰 眩晕
下载PDF
凉血通瘀法治疗中风急性期风阳上扰证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云洁 过伟峰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第6期960-962,共3页
中风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属中医四大难症之首。从古至今,临床上对于中风急性期风阳上扰证多采用清肝息风、育阴潜阳的治法。本文根据周仲瑛教授中风急性期"瘀热阻窍"中心病理说,探讨中风急性期风阳上扰证用凉血通瘀法... 中风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属中医四大难症之首。从古至今,临床上对于中风急性期风阳上扰证多采用清肝息风、育阴潜阳的治法。本文根据周仲瑛教授中风急性期"瘀热阻窍"中心病理说,探讨中风急性期风阳上扰证用凉血通瘀法治疗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旨在为拓展治疗思路提供参考,为中医药治疗中风急性期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急性期 风阳上扰证 凉血通瘀法
下载PDF
清热熄风活血汤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风阳上扰证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牛永义 王芸生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清热熄风活血汤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风阳上扰证疗效及对实验室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急性脑梗死风阳上扰证病人共116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 目的探讨清热熄风活血汤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风阳上扰证疗效及对实验室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急性脑梗死风阳上扰证病人共116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单纯西医方案:采用阿司匹林100 mg/d口服和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为主的包括降低颅内压、抗血小板、降血糖、稳定血压及稳定斑块等治疗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辅以清热熄风活血汤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包括:①清热熄风活血汤[组分:石决明(先煎)、夜交藤、茯神等]煎汁,分早晚2次服用;②葛根素注射液400毫克/次,1次/天;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远期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良好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缺血半暗带体积、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评分、血脂指标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Ⅰ(Ang⁃I)及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和远期mRS评分良好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缺血半暗带体积及I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中医症候积分包括:偏身瘫痪[(1.09±0.12)比(1.53±0.40)比(4.21±1.10)分];舌强语謇[(1.12±0.17)比(1.67±0.32)比(4.30±0.92)分];口眼斜[(0.97±0.19)比(4.12±0.94)比(1.44±0.37)分];耳鸣目眩[(0.93±0.20)比(1.35±0.32)比(3.90±0.82)分];NIHSS评分:(9.15±1.37)比(12.80±1.80)比(20.90±2.65)分;缺血半暗带体积:(21.92±4.65)比(33.60±6.80)比(83.90±14.98)mL;IADL评分:(19.15±4.79)比(15.80±3.44)比(5.30±1.05)分;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3.97±0.51)比(4.51±0.64)比(5.59±0.83)mmol/L];三酰甘油(TG)[(1.19±0.30)比(1.54±0.45)比(2.11±0.6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92±0.30)比(2.39±0.37)比(4.52±0.61)mmol/L];载脂蛋白B(APo⁃B)[(1.07±0.31)比(1.33±0.40)比(1.72±0.52)g/L];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浆黏度[(1.73±0.53)比(2.09±0.68)比(2.53±0.79)mPa·s];纤维蛋白原(FIB)[(3.19±0.43)g/L比(4.65±0.58)比(6.23±0.70)g/L];红细胞压积(Hct)[(27.37±2.07)比(43.71±3.32)比(54.88±4.79)%];同时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Ⅰ(Ang⁃I)及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VEGF:(322.41±70.36)比(287.93±61.84)比(245.19±55.43)pg/mL;Ang⁃I:(33.47±8.36)比(25.90±6.14)比(17.29±4.38)pg/mL;CAT:(20.89±5.45)比(17.64±3.97)比(13.55±2.81)pg/mL]。结论清热熄风活血汤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风阳上扰证可有效改善近远期预后,促进病灶缩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调节血脂指标,降低血液黏稠度,并有助于刺激VEGF、Ang⁃I及CAT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疏风清热 活血 葛根素 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紧张素Ⅰ 过氧化氢酶 血液黏度 血细胞比容 纤维蛋白 清热熄风活血汤 风阳上扰
下载PDF
滋阴潜阳、宁神益智法治疗风阳上扰型智力低下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宁侠 刘玉堂 宋虎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7期956-958,共3页
目的观察运用滋阴潜阳、宁神益智法治疗风阳上扰型智力低下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将诊断为智力低下(中医证型-风阳上扰)的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滋阴潜阳、宁神益智法,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运用滋阴潜阳、宁神益智法治疗风阳上扰型智力低下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将诊断为智力低下(中医证型-风阳上扰)的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滋阴潜阳、宁神益智法,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吡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片,两组均配合特殊教育。治疗前后采用中国—韦氏幼儿、儿童智力量表(WISC-Ⅲ)对两组患儿的核心症状——智力水平进行专业的盲态评估,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WISC-Ⅲ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潜阳、宁神益智法治疗风阳上扰型智力低下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潜阳 宁神益智 智力低下 风阳上扰型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联合丁苯酞序贯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阳上扰)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妤婕 李俊熙 周德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7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联合丁苯酞序贯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风阳上扰)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5例AIS(风阳上扰)患者分成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序贯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联合丁苯酞序贯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风阳上扰)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5例AIS(风阳上扰)患者分成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序贯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观察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评分(mRS)、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量表(FMA)、中医证候评分、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评价两组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NIHSS、mRS、中医证候评分及PI均低于对照组(P<0.05),MBI、FMA评分及Vm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VEGF、Ang-1、bFGF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丁苯酞序贯疗法能更好地促进AIS(风阳上扰)患者VEGF、Ang-1、bFGF分泌,提高脑血流动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运动能力恢复,为中西医结合治疗AIS提供了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钩藤饮 丁苯酞 序贯疗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血流动力 血管新生 风阳上扰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病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宝道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13期96-98,共3页
目的:观察60例风阳上扰型眩晕病患者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0例风阳上扰型眩晕病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对症治... 目的:观察60例风阳上扰型眩晕病患者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0例风阳上扰型眩晕病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治疗1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能迅速改善患者眩晕症状,用药简单,长期服用无明显毒副作用,患者耐药性好,值得风阳上扰型眩晕病患者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阳上扰 天麻钩藤饮 眩晕病
下载PDF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海芝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2期203-203,共1页
目的观察眩晕1号配合针刺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阳上扰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盐酸倍他司啶氯化钠注射液500 m L静脉滴注;观察组在静脉滴注的基础上配合眩晕1号和针刺治疗,1个疗程15 d。结果总有效... 目的观察眩晕1号配合针刺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阳上扰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盐酸倍他司啶氯化钠注射液500 m L静脉滴注;观察组在静脉滴注的基础上配合眩晕1号和针刺治疗,1个疗程15 d。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眩晕1号配合针刺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1号 针刺 风阳上扰型 眩晕
下载PDF
平肝潜阳活血汤治疗中风风阳上扰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丽萍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886-887,共2页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活血汤治疗中风风阳上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风阳上扰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平肝潜阳活血汤;对照组50例,给予川芎嗪、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采...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活血汤治疗中风风阳上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风阳上扰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平肝潜阳活血汤;对照组50例,给予川芎嗪、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采取低盐、低脂或低糖饮食,并根据情况使用脱水、降压、降脂、降糖等基础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2.00%,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潜阳活血汤治疗中风风阳上扰证有满意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卒中 急性脑梗塞 风阳上扰证 平肝潜阳活血汤 川芎嗪 胞二磷胆碱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姗珊 黄焕典 +1 位作者 罗韬 钟永华 《海峡药学》 2019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观察风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0例风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应用西医疗法,给予氟桂... 目的观察风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0例风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应用西医疗法,给予氟桂利嗪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给予氟桂利嗪联合天麻钩藤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后循环平均血流速度发现,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风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风阳上亢型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风阳上扰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子承 李海岳 《浙江中医杂志》 2008年第9期497-499,共3页
目的:评价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风阳上扰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风阳上扰证患者120例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等效性试验。其中治疗组60例,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每日1剂,分2次服用;对照组60例,给予硝苯... 目的:评价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风阳上扰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风阳上扰证患者120例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等效性试验。其中治疗组60例,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每日1剂,分2次服用;对照组60例,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每次20mg,q12h。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药物降压有效率分别为71.67%和78.33%;中医证候有效率分别为76.67%和56.67%。临床试验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病 风阳上扰证 天麻钩藤饮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镇肝熄风汤加减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脑梗死58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自祥 《广西中医药》 2006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加减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患者予镇肝熄风汤加减煎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葛根素注射液0.2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14天。疗程结束,...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加减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患者予镇肝熄风汤加减煎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葛根素注射液0.2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14天。疗程结束,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1.38%。结论:镇肝熄风汤加减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脑梗死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肝肾阴虚 风阳上扰型 镇肝熄风汤 葛根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