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匿之言与外在言说的弥合与背离——丁玲散文《风雨中忆萧红》再解读
1
作者 杜睿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88-93,共6页
《风雨中忆萧红》是丁玲在延安时期创作的散文之一,也是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一篇作品。这篇散文运用了文本的断裂与弥合,叙事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多重转换,让言说者与被言说对象之间形成了一个断裂关系,题名虽为“忆萧红”,实则是借萧红... 《风雨中忆萧红》是丁玲在延安时期创作的散文之一,也是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一篇作品。这篇散文运用了文本的断裂与弥合,叙事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多重转换,让言说者与被言说对象之间形成了一个断裂关系,题名虽为“忆萧红”,实则是借萧红之名叙说自己的压抑之情,同时也是对此前受到批判的自己以及广大女性同胞的不满与宣泄,又是对即将到来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产生的不安情绪;既是现实中的暴风雨,同时又隐含着政治上的“风雨”,整篇散文构成了叙事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交互与转换,形成了隐匿之言与外在言说的应与悖,最终文尾又以看到希望为结局,让我们看到了丁玲在其中的精神搏斗和回心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雨中忆萧红 文本断裂 空间叙事 精神搏斗
下载PDF
文本细读之于高中散文教学——以《风雨中忆萧红》为例
2
作者 郑书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第32期177-177,共1页
语文教学应是以文学文本为载体,通过深入分析文本,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但在教学中文本解读不够深入、细致,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散文在中学课程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必要且有价值。本文以文本细读理论为指... 语文教学应是以文学文本为载体,通过深入分析文本,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但在教学中文本解读不够深入、细致,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散文在中学课程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必要且有价值。本文以文本细读理论为指导,对丁玲的《风雨中忆萧红》进行文本分析,借此说明文本细读对散文解读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细读 散文 风雨中忆萧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