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郭沫若的“风韵译”观念及其历史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熊辉 《郭沫若学刊》 2008年第1期58-62,共5页
郭沫若研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突破,但对郭沫若的翻译尤其是其提倡的"风韵译"翻译思想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在梳理20世纪以来中国翻译标准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郭沫若"风韵译"观念的真实内涵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 风韵译 标准 思想 风格
下载PDF
翻译主体与新文学的身份想象——郭沫若的“风韵译”及其论争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22-28,共7页
"风韵译"是郭沫若在自己的诗歌翻译中创立的一种不同于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它并不尊重原文的权威,允许译者在翻译中根据自我表达的需要自由地增删剪裁,因而引起了许多的争论。这种翻译观念一方面是由郭沫若以自我表现为中... "风韵译"是郭沫若在自己的诗歌翻译中创立的一种不同于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它并不尊重原文的权威,允许译者在翻译中根据自我表达的需要自由地增删剪裁,因而引起了许多的争论。这种翻译观念一方面是由郭沫若以自我表现为中心的诗学观念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与他对新文学的身份想象有关。而这种想象则显示了郭沫若不同于当时的文学研究会成员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韵译 郭沫若 新文学 身份
下载PDF
从两元对立角度看郭沫若的“风韵译”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梅 王庆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21-124,共4页
两元论是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用三组两元对立关系,即诗人与译者、语言与意义、翻译与创作,分析郭沫若的诗歌翻译思想"风韵译",探讨其深刻内涵,并借助《英诗译稿》中的译诗,看"风韵译"在翻译实践中注重原诗人与译者... 两元论是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用三组两元对立关系,即诗人与译者、语言与意义、翻译与创作,分析郭沫若的诗歌翻译思想"风韵译",探讨其深刻内涵,并借助《英诗译稿》中的译诗,看"风韵译"在翻译实践中注重原诗人与译者的统一、注重诗歌内在的语势神韵、注重翻译与创造并举等在诗歌翻译中所表现出来的整合艺术审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韵译 两元对立 《英诗稿》
下载PDF
从郭沫若翻译《茵梦湖》看其“风韵译” 被引量:3
4
作者 何俊 《郭沫若学刊》 2014年第1期48-53,共6页
作为一名卓越的翻译理论家和践行者,郭沫若倡导的"风韵译"主张凸显原文的内在气韵,首次提出了翻译文本审美价值的追求。郭沫若在小说《茵梦湖》中将原作的诗歌和民谣同样以诗体形式翻译出来,生动地体现了其"风韵译"... 作为一名卓越的翻译理论家和践行者,郭沫若倡导的"风韵译"主张凸显原文的内在气韵,首次提出了翻译文本审美价值的追求。郭沫若在小说《茵梦湖》中将原作的诗歌和民谣同样以诗体形式翻译出来,生动地体现了其"风韵译"的理念;相比之下,德语专家杨丙辰的译本更注重翻译字面上的等值性,而在传达内在气韵和美学价值上却略逊一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风韵译 《茵梦湖》
下载PDF
“风韵译”再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慧 《郭沫若学刊》 2015年第4期45-50,共6页
"风韵译"在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体系的建设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突破了翻译的文本中心论,启示了"神化说"的翻译观,是郭沫若的美学思想在其文学翻译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风韵译"从美学层面介入翻译,是传译... "风韵译"在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体系的建设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突破了翻译的文本中心论,启示了"神化说"的翻译观,是郭沫若的美学思想在其文学翻译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风韵译"从美学层面介入翻译,是传译文学作品艺术性的有效方法。本文根据现象学美学的空白理论,探讨"风韵译"的运作机制,旨在领悟郭沫若的翻译艺术和他对翻译的真知灼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韵译 历史语境 内涵 运作机制
下载PDF
“风韵译”视野里的《屠场》译文研究
6
作者 咸立强 《郭沫若学刊》 2017年第2期46-52,共7页
郭沫若在"附白"中首次使用"风韵译"一词,《批评意门湖译本及其他》给予了详细阐述,从"字面"、"意义"和"风韵"等层面提出了"完美的译品",并付诸翻译批评实践。《郭沫若学刊... 郭沫若在"附白"中首次使用"风韵译"一词,《批评意门湖译本及其他》给予了详细阐述,从"字面"、"意义"和"风韵"等层面提出了"完美的译品",并付诸翻译批评实践。《郭沫若学刊》2015年第4期张慧教授《"风韵译"再探索》一文从"风韵译"的角度探究郭沫若所译《屠场》,有多处不妥当处。翻译的"风韵"与译者个体的主观追求有关,不同译者追求的"风韵"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各异,不能设想存在非此不可的某种特定的"风韵"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韵译 郭沫若 《屠场》
下载PDF
从《夜》的翻译看“风韵译”的得失
7
作者 王庆 杨梅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76-78,88,共4页
郭沫若的"风韵译"在诗歌翻译界自有其分量。"风韵译"以诗传韵,不仅传递出原诗的内蕴,译诗还韵味十足;凭借译者之能,采用"归化"策略,意译创造,利用民族文化为读者服务;但同时,译诗忠实欠缺,美译常见,忽视... 郭沫若的"风韵译"在诗歌翻译界自有其分量。"风韵译"以诗传韵,不仅传递出原诗的内蕴,译诗还韵味十足;凭借译者之能,采用"归化"策略,意译创造,利用民族文化为读者服务;但同时,译诗忠实欠缺,美译常见,忽视原诗特点,让人分不清是译诗还是原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风韵译 归化 创造
下载PDF
风韵译——郭沫若的翻译思想与实践
8
作者 吴梅花 许国新 《科技信息》 2009年第18期99-99,共1页
郭沫若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翻译家,其翻译了诸多外国优秀文学作品,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翻译思想,尤其是"风韵译"这一思想的提出。本文主要归纳总结了郭沫若的"风韵译"翻译思想及其实践,并列举了其他学者对其的评价,使... 郭沫若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翻译家,其翻译了诸多外国优秀文学作品,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翻译思想,尤其是"风韵译"这一思想的提出。本文主要归纳总结了郭沫若的"风韵译"翻译思想及其实践,并列举了其他学者对其的评价,使我们对郭沫若有更深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风韵译 实践
下载PDF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郭沫若“风韵译”翻译思想
9
作者 薛菲 《科教导刊》 2017年第12X期39-40,共2页
"风韵译"是郭沫若先生提出并在翻译过程中广泛运用的翻译思想。这一翻译思想的运用使得郭沫若的英诗汉译作品在文体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本文试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出发,对"风韵译"翻译思想进行探讨。
关键词 美学 风韵译 郭沫若 英诗汉 文体
下载PDF
“风韵译”:中国现代诗歌翻译的论争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雪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4-91,共8页
中国的新诗创作,在形式和内容等多个方面都受到了晚清以来外国翻译诗歌的较大影响。中国现代诗歌主要围绕译诗与新诗、译者与诗人、翻译方式等三个主要问题展开翻译实践与理论论争。这不仅是中国现代诗歌翻译中的问题,也是近百年来我国... 中国的新诗创作,在形式和内容等多个方面都受到了晚清以来外国翻译诗歌的较大影响。中国现代诗歌主要围绕译诗与新诗、译者与诗人、翻译方式等三个主要问题展开翻译实践与理论论争。这不仅是中国现代诗歌翻译中的问题,也是近百年来我国诗歌翻译接受史的核心问题。"风韵译"作为诗歌翻译问题的引发点和方法论之一,值得诗歌学界的深入探讨。文系副教授、文艺学博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韵译
原文传递
力倡风韵,以诗译诗——郭沫若诗歌翻译思想与实践
11
作者 印晓红 《海外英语》 2016年第23期125-126,129,共3页
基于自己的诗歌创作和翻译实践,郭沫若对诗歌翻译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他的"风韵译"和"以诗译诗"的诗歌翻译思想独树一帜,影响深远,为后世的诗歌翻译提供了范式。其中,"风韵译"注重翻译过程中诗歌情绪和精... 基于自己的诗歌创作和翻译实践,郭沫若对诗歌翻译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他的"风韵译"和"以诗译诗"的诗歌翻译思想独树一帜,影响深远,为后世的诗歌翻译提供了范式。其中,"风韵译"注重翻译过程中诗歌情绪和精神的传达,可视为郭氏诗歌翻译的指导思想;而"以诗译诗"则注重翻译过程中诗歌韵律和节奏的再现,涉及诗歌翻译的具体操作层面。两者相互呼应、相互补充,构成了郭氏独有的诗歌翻译思想,指导着郭氏的诗歌翻译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 风韵译 以诗
下载PDF
从《浮士德》译本看郭沫若诗歌翻译思想
12
作者 叶心蕊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4期1677-1682,共6页
郭沫若作为翻译家,在诗歌翻译领域发表过其独到的诗歌翻译思想,例如“风韵译”、“以诗译诗”、“翻译创造论”等。本文将从郭沫若的这三种思想出发,结合郭沫若著名译作《浮士德》,分析这三种诗歌翻译思想的具体内涵及其在实际翻译过程... 郭沫若作为翻译家,在诗歌翻译领域发表过其独到的诗歌翻译思想,例如“风韵译”、“以诗译诗”、“翻译创造论”等。本文将从郭沫若的这三种思想出发,结合郭沫若著名译作《浮士德》,分析这三种诗歌翻译思想的具体内涵及其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的运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 《浮士德》 风韵译 以诗 创造论
下载PDF
郭沬若的文学翻译观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玉春 《郭沫若学刊》 2006年第1期46-50,共5页
作为中国翻译文学史上早期的翻译家之一,郭沫若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翻译引进了那么多外国文学名著,而且表现在对文学翻译发展状况的关注上。针对20年代翻译界出现的粗制滥造的现象,他提出了“翻译是媒婆,创作是处女,处女应该加以尊重”的观... 作为中国翻译文学史上早期的翻译家之一,郭沫若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翻译引进了那么多外国文学名著,而且表现在对文学翻译发展状况的关注上。针对20年代翻译界出现的粗制滥造的现象,他提出了“翻译是媒婆,创作是处女,处女应该加以尊重”的观点,强调译者的翻译动机与责任感。此后他根据切身的实践提出了“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的文学翻译观,提倡创造性的翻译。诗歌翻译上,他主张“风韵译”,强调诗歌翻译对于原文的气韵不许走转。这些观点的提出对中国翻译文学理论的建设和翻译文学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文学翻 创作 风韵译
下载PDF
论郭沫若译诗的修改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建华 邢莉君 《郭沫若学刊》 2011年第2期53-59,共7页
译诗的好坏,超出了原诗及原语文化的价值,因为译诗只生存在译入文化中,并从译入文化获得其生命的意义。郭沫若信仰以诗译诗,他的译诗总是个性化的,大多重现了原诗的精神、气韵和情绪,这些译诗是当时最深入、最广泛的、最诗情化的,也是... 译诗的好坏,超出了原诗及原语文化的价值,因为译诗只生存在译入文化中,并从译入文化获得其生命的意义。郭沫若信仰以诗译诗,他的译诗总是个性化的,大多重现了原诗的精神、气韵和情绪,这些译诗是当时最深入、最广泛的、最诗情化的,也是自觉而成熟的。从几首译诗的修改揭示郭沫若译诗的目标性和主体性,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新诗 风韵译 以诗 个性 目的性
下载PDF
论郭沫若译诗的修改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建华 邢莉君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01-108,共8页
译诗的好坏,超出了原诗及原语文化的价值,因为译诗只生存在译入文化中,并从译入文化获得其生命的意义。郭沫若信奉以诗译诗,他的译诗总是个性化的,大多重现了原诗的精神、气韵和情绪,这些译诗是当时最深入、最广泛的、最诗情化的,也是... 译诗的好坏,超出了原诗及原语文化的价值,因为译诗只生存在译入文化中,并从译入文化获得其生命的意义。郭沫若信奉以诗译诗,他的译诗总是个性化的,大多重现了原诗的精神、气韵和情绪,这些译诗是当时最深入、最广泛的、最诗情化的,也是自觉而成熟的。从几首译诗的修改揭示郭沫若译诗的目标性和主体性,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新诗 风韵译 以诗 个性 目的性
下载PDF
试析郭沫若译诗“偶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敏 王庆 《中国西部科技》 2011年第31期89-90,共2页
郭沫若主张"诗人译诗,以诗译诗",其"风韵译"理论在诗歌翻译界独树一帜。《英诗译稿》是郭沫若的最后一本译诗集,本文试着从其中一篇译诗——"偶成"来分析郭沫若"风韵译"的诗歌翻译思想。
关键词 郭沫若 风韵译 诗歌翻 “偶成”
下载PDF
基于译者主体性的诗歌翻译探析——以郭沫若《西风颂》为例
17
作者 李艳红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21年第2期53-55,共3页
诗歌翻译属于特殊文本翻译,研究诗歌翻译需要关注译文文本与译者。译者主体性表明了译者的审美、文化意识、创造性与人文品格。在重视译文主体性的基础上,探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诗歌的影响与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从译者角度深化诗歌翻译研... 诗歌翻译属于特殊文本翻译,研究诗歌翻译需要关注译文文本与译者。译者主体性表明了译者的审美、文化意识、创造性与人文品格。在重视译文主体性的基础上,探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诗歌的影响与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从译者角度深化诗歌翻译研究。郭沫若《西风颂》的汉译,体现了诗歌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以译者主体性在译文诗歌中的发挥,证明了"风韵译"理论的研究价值,实现了基于译者主体性翻译诗歌的有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者主体性 诗歌翻 郭沫若 《西风颂》 风韵译”理论
下载PDF
论郭沫若的《赫曼与窦绿苔》汉译
18
作者 彭建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67-74,共8页
《赫曼与窦绿苔》是歌德采用六音步双行诗体(史诗诗体)创作的叙事诗,该诗出版后受到了广泛的热情关注和高度的积极评价。1937年郭沫若的译诗在《文学》月刊上连载,后又修改,其目标是为刚刚兴起的白话叙事诗提供技术上的参考。郭沫若虽... 《赫曼与窦绿苔》是歌德采用六音步双行诗体(史诗诗体)创作的叙事诗,该诗出版后受到了广泛的热情关注和高度的积极评价。1937年郭沫若的译诗在《文学》月刊上连载,后又修改,其目标是为刚刚兴起的白话叙事诗提供技术上的参考。郭沫若虽然宣称直译,却重申了他一贯的"风韵译"策略,考察译诗对史诗技巧、世界主义、革命精神和宗教教义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学 风韵译 歌德 郭沫若式 改写
下载PDF
郭沫若多彩的翻译人生及其辉煌成就
19
作者 赵群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6-137,共2页
郭沫若的翻译在中国翻译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他的"风韵译"及"创作论"给当时的翻译界注入了新鲜血液。他的翻译作品不但包含外来文化的营养,而且还能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的翻译事业有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 郭沫若 风韵译 归化 成就
下载PDF
英语拟声词翻译技巧对比与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琳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8年第5期35-36,85,共3页
拟声词是模仿事物或动作的声音的词,存在于所有语言体系中。拟声词的翻译可大略分为直译法、转译法、零翻译、风韵译等。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存在着语境及文化的差异性,对译法进行研究对比,选择使用恰当的方法,可以使译文更... 拟声词是模仿事物或动作的声音的词,存在于所有语言体系中。拟声词的翻译可大略分为直译法、转译法、零翻译、风韵译等。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存在着语境及文化的差异性,对译法进行研究对比,选择使用恰当的方法,可以使译文更富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声词 英语 零翻 风韵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