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6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德阳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自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苏继艳 董洪 +2 位作者 张辉 郑玲 曾玲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7期572-577,共6页
目的分析德阳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自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针对健康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2022年抽取德阳市宾馆、沐浴场所、游泳场所、美容店、理发店、商场(超市)、健身房、候车室8类共50家,每家场所随机抽10名工龄1年以上的从业... 目的分析德阳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自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针对健康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2022年抽取德阳市宾馆、沐浴场所、游泳场所、美容店、理发店、商场(超市)、健身房、候车室8类共50家,每家场所随机抽10名工龄1年以上的从业人员开展健康状况问卷调查(不足10人按实际人数),共调查648人次,调查内容包括人员基本信息、工作环境卫生状况、健康相关行为等资料,不良症状自报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2022年德阳市8类50家公共场所近一个月有不良症状的从业人员310人次(47.8%),无不良症状的从业人员338人次(52.2%)。χ^(2)分析显示噪声污染、环境潮湿、有苍蝇、老鼠或蟑螂、通风效果较差、有霉味、自来水有异味、工作时主动佩戴防护口罩、一个月内经常锻炼、被动吸烟、饮酒对从业人员的不良症状自报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环境潮湿和被动吸烟是从业人员不良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3.474(1.707,7.071)、1.806(1.249,2.610);工作时主动佩戴防护口罩和经常锻炼是从业人员不良症状发生的保护因素,OR(95%CI)分别为0.114(0.031,0.417)、0.648(0.429,0.981)。结论德阳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不良症状自报率较低,环境潮湿、工作时佩戴防护口罩、个人健康行为、被动吸烟等是影响因素,建议管理部门应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确保规范的个人防护措施,保护从业人员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场所 从业人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烟草危害认知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刘宏新 赵晨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6期27-30,共4页
目的分析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烟草危害认知度及影响因素,以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烟草危害认知度相关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360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烟草危害认知度的评估... 目的分析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烟草危害认知度及影响因素,以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烟草危害认知度相关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360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烟草危害认知度的评估。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情况、居住地、收入情况、婚姻状况、呼吸系统疾病情况、工作年限、工作岗位及经营性质者的烟草危害认知度,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烟草危害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结果360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烟草危害认知度较高者109名,占比为30.28%。不同性别、吸烟情况、居住地、收入情况、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工作岗位及经营性质者的烟草危害认知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25岁、高中及以上及呼吸系统疾病者的烟草危害认知度较高率高于年龄≥25岁、初中及以下、无呼吸系统疾病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及呼吸系统疾病情况是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烟草危害认知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烟草危害认知度仍较低;年龄、文化程度及呼吸系统疾病情况是其影响因素,可作为干预措施制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场所 从业人员 烟草 危害认知度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下载PDF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许向东 高源源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42-348,共7页
目的探索影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行为的因素,同时为呼和浩特市开展工作人员管理和监督工作以及人员聘请提供根据。方法调查2021—2023年呼和浩特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379人,分析其9项健康行为合格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 目的探索影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行为的因素,同时为呼和浩特市开展工作人员管理和监督工作以及人员聘请提供根据。方法调查2021—2023年呼和浩特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379人,分析其9项健康行为合格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其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卡方检验分析率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行为合格率较高。Logistic结果提示:性别、年龄、从业年限、被动吸烟和健康状态5项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大于40岁的女性、从业年限在10年以下、没有被动吸烟情况、健康的从业人员有更高的健康行为合格情况,其中年龄与健康状况对个人健康行为的影响面最广。结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招聘中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以聘用有更高健康行为质量的从业人员,在进行卫生知识培训的同时要加强监督管理,为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场所 从业人员 健康行为
下载PDF
北京市昌平区2014—2016年食品卫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情况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郑全良 李淑波 +3 位作者 刘建军 庞武元 张钰 梁星辰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13期1980-1982,共3页
目的对北京市昌平区2014—2016年食品卫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预防性健康体检结果进行汇总。方法将辖区2014—2016年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数据从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导出,并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预防性健康体检294 598例,传染病... 目的对北京市昌平区2014—2016年食品卫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预防性健康体检结果进行汇总。方法将辖区2014—2016年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数据从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导出,并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预防性健康体检294 598例,传染病总检出242例,平均阳性检出率为0.082%。3年间传染病检出率分别为0.058%、0.048%、0.140%,各年度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8.70,P<0.01)。甲型肝炎(甲肝)、戊型肝炎(戊肝)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肝:χ2=54.28,P<0.01;戊肝:χ2=44.67,P<0.01);活动性肺结核病的检出率由2014年的0.029%逐步降低至2016年的0.012%,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6,P<0.01);各年度肠道疾病(伤寒、痢疾)、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从业人员体检合格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0,P<0.01)。结论昌平区从业人员甲肝、戊肝检出率较高,活动性肺结核检测率也应引起重视;昌平区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可能包括从业人员性别。对食品卫生、公共场所行业从业人员应坚持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对检出传染病的从业人员应调离相关岗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甲型 肝炎 戊型 体格检查 从业人员 食品卫生 健康体检 公共场所
下载PDF
北京市昌平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行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动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淑波 徐志鑫 庞武元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26-428,432,共4页
目的掌握北京市昌平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行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传染病检出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该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行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资料。结果 2006 2010年各年度北京市昌平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行业从业人员传染... 目的掌握北京市昌平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行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传染病检出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该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行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资料。结果 2006 2010年各年度北京市昌平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行业从业人员传染病检出率分别为2.38%、2.19%、2.18%、2.00%、0.37%。来自本地的从业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0.85%)显著低于来自外埠者(2.45%)(x^2=763.18,P<0.01)。5年间从业人员活动性肺结核病检出率,来自本地者(0.000%、0.044%、0.155%、0.048%、0.265%)与外埠者(0.002%、0.041%、0.152%、0.149%、0.216%)均呈上升趋势(本地:x^2=82.08,P<0.01;外埠:x^2=145.99,P<0.01);但来自本地的从业人员活动性肺结核病总检出率(0.103%)显著低于来自外埠者(0.115%)(x^2=13.50,P<0.01)。结论坚持一年一次的食品卫生、公共场所行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调离工作,加强外埠流动人口乙型肝炎、肺结核的防治工作,对保证食品卫生、公共场所行业的安全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卫生 公共场所 健康体检 传染病
下载PDF
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琳 范苏芸 周洁 《中国健康教育》 2005年第9期685-687,共3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前来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卫生知识培训的5280名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深圳市... 目的了解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前来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卫生知识培训的5280名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成绩较好的仅占17.39%,一般的占49.11%,较差的占33.50%;卫生行为较好的占29.73%,一般的占34.87%,较差的占35.40%。结论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行为均不理想,加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普及和行为干预是今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知识 卫生态度和行为 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下载PDF
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保健KAP调查及对策研究
7
作者 孙琳 范苏芸 周洁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5年第10期50-52,共3页
目的了解深圳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KAP)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前来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卫生知识培训的5280名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深圳... 目的了解深圳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KAP)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前来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卫生知识培训的5280名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知晓率高的仅占17.39%,中的占49.11%,低的占33.50%;卫生行为好的占29.73%,中的占34.87%,差的占35.40%。结论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知识、态度、行为均不理想。因此,加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普及和行为干预是今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知识 卫生态度和行为 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下载PDF
食品卫生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者检验结果分析
8
作者 黄爱华 侯凤仙 宁霞 《中国乡村医药》 2006年第10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食品卫生 HBSAG阳性者 检验结果分析 乙肝血清标志物 HBSAG阳性者 流行病学调查 卫生从业人员
下载PDF
乐山市2004~2005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谢应国 陈霞 +4 位作者 牟怀德 李丹 刘昕亮 吴薇 黎明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68-1569,共2页
[目的]分析乐山市2004、2005两年参加年度预防性健康体检的食品从业人员HBsAg感染携带状况。[方法]对乐山市2004、2005两年参加年度预防性健康体检的食品从业和公共场所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抽取静脉血,ELISA法检测HBsAg,采用SPSS13.0进行... [目的]分析乐山市2004、2005两年参加年度预防性健康体检的食品从业人员HBsAg感染携带状况。[方法]对乐山市2004、2005两年参加年度预防性健康体检的食品从业和公共场所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抽取静脉血,ELISA法检测HBsAg,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乐山市从业人员HBsAg的阳性率从2004年的2.75%上升到2005年的3.5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P﹤0.01);从年龄分布看,HBsAg阳性率小年龄组较高,大年龄组较低。20岁以下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从性别分布来看,男性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2004年男性比女性χ2=6.36,P﹤0.05;2005年,男性比女性χ2=12.48,P﹤0.01)。[结论]乐山市上述两类从业人员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有增加的趋势,为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传播,应接种乙肝疫苗,普及卫生知识以提高从业人员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从业人员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HBsAg感染率
下载PDF
凯里市2001-2006年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卫芳 苏亚玲 +3 位作者 龙昌斌 杨斌 狄静 肖泽颖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1425-1427,共3页
目的为了解凯里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为公共卫生监督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6年到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9383名从业人员采血用ELISA法检测乙肝感染指标。结果6年HBsAg阳性率为4.06%,其中男性(5.27%)... 目的为了解凯里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为公共卫生监督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6年到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9383名从业人员采血用ELISA法检测乙肝感染指标。结果6年HBsAg阳性率为4.06%,其中男性(5.27%)高于女性(3.46%);20岁以下年龄组HBsAg阳性率最高(5.89%),随着年龄的增加,阳性率有降低的趋势;从民族来看HBsAg阳性率最高的是苗族(5.81%),最低的是汉族(2.56%);从文化程度来看HBsAg阳性率最高的是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从业人员(4.68%)。2001-2003年有52.79%体检HBsAg阳性者进行两对半检测,将近1/3的受检者(为模式1、3)正处于急性乙肝病毒(HBV)感染或复制期,2004-2006年有65.56%HBsAg阳性者进行HBeAg检测。结论为了阻断HBV传播,首先,必须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和监测工作,对查出具有传染性的人员必须调离该工种;其二,定期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其三,要立法对HBsAg阴性者进行乙肝疫苗的强制接种;其四,加强餐饮娱乐场所环境和物品的消毒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分析
下载PDF
中山市2007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情况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艳 何伦发 李炳烈 《职业与健康》 CAS 2008年第23期2559-2560,共2页
目的了解病毒性乙型肝炎、肠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病和梅毒在中山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的患病分布,以便为此类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疾病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 目的了解病毒性乙型肝炎、肠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病和梅毒在中山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的患病分布,以便为此类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疾病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体检合格率为94.88%,女性的合格率显著高于男性,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合格率显著高于食品类;乙型病毒性肝炎、肠道传染病、皮肤病、肺结核和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4.79%、0.01%、0.02%、0.20%和0.34%,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为7.85%,病毒性乙型肝炎所占的构成比为92.5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仍然是今后疾病防治的重点,肺结核和梅毒需要关注,肠道传染病和皮肤病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公共场所 从业人员 健康检查
下载PDF
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带菌状况调查 被引量:9
12
作者 林一曼 邱亚群 +2 位作者 张倩 黄新凤 周萍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124-125,共2页
目的 了解深圳市2003年食品和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沙门菌与志贺菌带菌状况,以采取相应卫生管理和控制措施。 方法 参照国标中的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检验方法检测,然后统计分析。 结果从151 452人中检出肠道带菌者665例,总带菌率为0.44%。... 目的 了解深圳市2003年食品和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沙门菌与志贺菌带菌状况,以采取相应卫生管理和控制措施。 方法 参照国标中的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检验方法检测,然后统计分析。 结果从151 452人中检出肠道带菌者665例,总带菌率为0.44%。其中检出沙门菌455例,带菌率为0.30%。共检出7个群25个血清型,德比沙门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鸭沙门菌和阿贡纳沙门菌,带菌率分别为25.05%、13.13%和10.77%。检出志贺菌210例,带菌率为0.139%,以B群占优势,D群次之,占构成比分别为66.19%和28.57%。 结论 此次检出沙门菌与志贺菌的带菌率(0.30%和0.139%)分别比1998年的0.49%和0.37%有较大下降。表明卫生管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须努力抓紧抓好,以保障全市人民的健康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出 沙门菌 带菌率 带菌状况 志贺菌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肠道致病菌 比分 结论 参照
下载PDF
2014~2016年景洪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甲、戊肝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菀璐 罗华 +2 位作者 王宇 吴仙阳 李光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951-954,共4页
目的分析景洪市2014~2016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甲肝、戊肝的结果,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景洪市2014~2016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戊型肝炎、甲型肝炎的检出率... 目的分析景洪市2014~2016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甲肝、戊肝的结果,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景洪市2014~2016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戊型肝炎、甲型肝炎的检出率进行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X^2检验。结果 2014~2016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共检15897人,总合格率99%。景洪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总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其中,甲型肝炎男性高发于女性;戊型肝炎女性高发于男性;甲型肝炎在公共场所行业高发于食品行业;戊型肝炎阳性率无差异。结论本市对于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监管力度加强,能够对感染源形成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甲型肝炎 戊型肝炎 健康体检
下载PDF
石家庄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现状调查报告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秀兰 李增海 +1 位作者 卜宪岭 黄晓冀 《疾病监测》 CAS 2003年第8期301-302,共2页
关键词 石家庄 食品 公共场所 从业人员 乙肝病毒 感染率 ELISA法
下载PDF
1996~2005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向辉 林向阳 +3 位作者 麦世樑 谢春霖 潘顺金 蔡卫红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7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性肝炎(HBV)、肠道沙门氏菌、肺部疾病、皮肤病以及其它有碍从事本行业的疾病在本辖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布,以便为此类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辖区范围内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性肝炎(HBV)、肠道沙门氏菌、肺部疾病、皮肤病以及其它有碍从事本行业的疾病在本辖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布,以便为此类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辖区范围内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按照《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有关传染病以及相关疾病健康检查,然后动态分析各类疾病的感染情况。结果1996年~2005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病毒性乙型肝炎、沙门氏菌、肺部疾病、心功能异常、各种皮肤病以及其它等有碍从事食品工作的疾病进行统计,10年6类疾病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6.81%、0.30%、0.03%、0.06%、0.01%和0.05%,其中病毒性乙型肝炎和沙门氏菌是本辖区两类从业人员主要感染的病种。结论本辖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病毒性肝炎和沙门氏菌的检出率较高,其它型别的病毒性肝炎和志贺氏菌检出率偏低。建议今后应加强对其它型别病毒性肝炎和肠道志贺氏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健康体检 传染病
下载PDF
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检出情况及HBV感染模式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星 赵岩 +3 位作者 秦瑛 王冬菊 孙涛 段军艳 《社区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HBsAg检测和HBV感染模式分析。方法HBsAg初筛用RPHA法,确证用纸条法和酶标法,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用酶标法,ALT检测用赖氏法。结果HBsAg总阳性率为1.50%(925/61702),584例HBsAg阳性者HBV感染模式共出现12... 目的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HBsAg检测和HBV感染模式分析。方法HBsAg初筛用RPHA法,确证用纸条法和酶标法,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用酶标法,ALT检测用赖氏法。结果HBsAg总阳性率为1.50%(925/61702),584例HBsAg阳性者HBV感染模式共出现12种,其中常见模式4种,罕见模式8种。结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的HBsAg感染者虽然低于其他人群,但其仍是极其危险的传染源。不管HBV那种感染模式,都具有传染性,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卫生 公共场所卫生 从业人员 HBSAG HBV感染 感染模式 乙肝
下载PDF
安阳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文霞 赵亮 +1 位作者 王爱清 田普芹 《职业与健康》 CAS 2003年第7期75-76,共2页
目的 为了解安阳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行为,为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接受健康检查的市管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随机抽取1 21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性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水平高于男性,不同行业以商场、书... 目的 为了解安阳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行为,为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接受健康检查的市管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随机抽取1 21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性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水平高于男性,不同行业以商场、书店卫生知识成绩好的较多。文化程度高的人员,卫生知识成绩也较高,参加卫生机构培训次数多,卫生知识成绩得分较高;各年龄组,25岁以上卫生知识成绩差的比例高,25~35岁好、中占比例高,卫生知识成绩好,卫生态度、行为得分高。结论 安阳市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行为有待提高和改善,特别是应进一步加强一线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场所 从业人员 卫生知识
下载PDF
芜湖市04~06年食品行业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感染调查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萍 王毅 张倩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2119-2120,共2页
目的:了解芜湖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为制订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芜湖市2004~2006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检测HBsAg,对HBsAg阳性者进行HBeAg的检测。结果:2004~2006年共检测服务从业人... 目的:了解芜湖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为制订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芜湖市2004~2006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检测HBsAg,对HBsAg阳性者进行HBeAg的检测。结果:2004~2006年共检测服务从业人员18499人,HBsAg阳性的989例,阳性率5.3%。男性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9.8%,显著高于女性(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不同年龄组HBsAg阳性率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5)。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商场超市(3.2%)、药店(3.2)低于宾馆饭店(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sAg阳性率这几年呈下降趋势,服务行业人员每年一次乙肝检测有利于发现乙肝病毒传染源,对防止乙肝的继续传播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乙肝 调查
下载PDF
东莞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及需求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丽霞 罗葵安 彭卓维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1124-1125,1134,共3页
目的了解东莞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和需求状况,为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东莞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177名进行问卷调查,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 目的了解东莞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和需求状况,为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东莞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177名进行问卷调查,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3.62%;不同文化程度从业人员的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2.27,P<0.01)。97.74%的从业人员认为要进行广泛的健康教育,92.09%的从业人员赞同在中小学开展防治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92.16%的从业人员希望通过广播、电视获得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结论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的认知仍需加强,应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广泛地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艾滋病 认知 态度
下载PDF
2003-2004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感染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云山 刘军 刘雪莲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5年第10期136-136,143,共2页
目的:为了解宜春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HBsAg的感染情况,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用RPHA法对7 015名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测定HBsAg,其阳性者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结果:HBsAg阳性808人,阳性率为11.52%,阳性率在不同性别... 目的:为了解宜春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HBsAg的感染情况,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用RPHA法对7 015名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测定HBsAg,其阳性者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结果:HBsAg阳性808人,阳性率为11.52%,阳性率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显著,乙肝阳性高危人群为30岁以下年龄组,感染模式中,HB-sAg、HBeAg、抗-HBc阳性模式占30.57%。结论:提示HBsAg阳性者中HBsAg、HBeAg、抗-HBc阳性感染模式较高,传染性强,重点加强30岁以下男性青年的HBV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从业人员 监测结果 食品公共场所 HBV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