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MP技术在食品致病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玉锋 李帅 +2 位作者 黄丽娟 赵丽 黄丹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6-18,共3页
环介导的恒温扩增(LAM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恒温核酸扩增技术,该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反应快、设备简单等特点,已被应用于病原菌诊断、食品致病菌检测等领域的研究。本文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LAMP技术在食品... 环介导的恒温扩增(LAM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恒温核酸扩增技术,该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反应快、设备简单等特点,已被应用于病原菌诊断、食品致病菌检测等领域的研究。本文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LAMP技术在食品致病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P技术 食品致病菌检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7种可食藻提取物对食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罗爱国 冯佳 +3 位作者 胡变芳 吕俊平 刘琪 谢树莲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162-167,共6页
为探讨可食藻作为天然食品抑菌剂的可能性,用冻融法和回流法提取7种可食藻(地木耳、海白菜、海带、螺旋藻、裙带菜、小球藻及坛紫菜)的活性成分,将其水提物和醇提物应用于食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 为探讨可食藻作为天然食品抑菌剂的可能性,用冻融法和回流法提取7种可食藻(地木耳、海白菜、海带、螺旋藻、裙带菜、小球藻及坛紫菜)的活性成分,将其水提物和醇提物应用于食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白色念珠菌及黄曲霉,测定了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值(MIC)。结果表明,除坛紫菜外,其他藻类提取物对供试菌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其中,螺旋藻和海带提取物的抑菌作用较强,抑菌谱较广,特别是螺旋藻,浓度为1 mg/m L水提物对黄曲霉的抑菌圈直径可达19.58 mm,MIC值为25 mg/m L,而1 mg/m L螺旋藻醇提物对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可达21.03 mm,MIC值为12.5 mg/m L。可见这些天然藻类具有作为新型食品抑菌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藻 提取物 食品致病菌 抑菌活性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蛋白质芯片技术及其在食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朱俊友 李玉峰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780-781,866,共3页
目的:使蛋白质芯片技术应用于食品致病菌的检测。方法:讨论了应用于食品致病菌检测的蛋白质芯片技术,比较了检测致病微生物的常用方法及其优缺点。结果:能够制作出满足食品致病菌检测的速度快、准确性高、通量大等发展趋势的蛋白质芯片... 目的:使蛋白质芯片技术应用于食品致病菌的检测。方法:讨论了应用于食品致病菌检测的蛋白质芯片技术,比较了检测致病微生物的常用方法及其优缺点。结果:能够制作出满足食品致病菌检测的速度快、准确性高、通量大等发展趋势的蛋白质芯片。结论:蛋白质芯片技术应用于食品致病菌检测有独特优势,定会在此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芯片技术 食品致病菌 检测 应用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食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古丽米娜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2期246-246,共1页
目的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在食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对PCR在不同食品致病菌的检测效果进行比较,分析PCR在食品致病菌检测中的作用。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食品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多种... 目的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在食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对PCR在不同食品致病菌的检测效果进行比较,分析PCR在食品致病菌检测中的作用。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食品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多种致病菌都有着较为有效地检测结果。结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方法,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各种致病菌。为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食品致病菌检测 应用
下载PDF
食品致病菌检测中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颖 肖萌 +2 位作者 程晓云 李建梅 普荣香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第15期66-67,共2页
本文对食品致病菌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的价值,旨在通过方法探究来提高食品致病菌检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推动检测技术进一步提高,并促进食品产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食品致病菌 检测方法 基因芯片 技术
下载PDF
刍议基因芯片技术在食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郭秋实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第6期119-119,共1页
本文分析了常规方法检测食品中致病菌时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在食品致病菌检测中应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优化基因芯片探针技术,以基因芯片检测食品微生物、微生物死活,以及对食品致病菌样品进行处理等。
关键词 基因芯片技术 食品致病菌 检测
下载PDF
食品致病菌风险监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高霄 《现代食品》 2020年第6期179-180,188,共3页
食品中的致病菌可以引起人体出现各种感染,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为有效避免致病菌引发健康问题,加强对各种食品致病菌的检测非常重要,并且需要结合检测结果来做好相关的风险预警控制,以提高我国食品的安全性。
关键词 食品致病菌 检测技术 风险监测
下载PDF
河南省鹤壁市11类食品致病菌监测状况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梁莹莹 《临床研究》 2020年第7期3-5,共3页
目的 分析河南省鹤壁市11类食品致病菌监测状况.方法 采集河南省鹤壁市11类食品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6月期间,主要采集于食品集贸市场、超市、便利店等,依据国家食源性致病菌检测要求以及《食品微生物检验》... 目的 分析河南省鹤壁市11类食品致病菌监测状况.方法 采集河南省鹤壁市11类食品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6月期间,主要采集于食品集贸市场、超市、便利店等,依据国家食源性致病菌检测要求以及《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开展样本采集工作,所有采集的食品均开展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工作,对各种食品当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8种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以及可直接食用食品的大肠菌群检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类食品样本中,生食水产品受致病菌污染检出率(40.00%)>鲜冻水产品检出率(20.00%)>生禽畜肉检出率(10.00%)及熟肉制品检出率(10.00%),副溶血性弧菌占比最高,其次即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与沙门氏菌占比,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低,可直接食用食品大肠菌群不合格占比为43.33%,鲜榨果汁占比明显较熟肉制品占比高(P<0.05).结论 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沙门氏菌为目前河南省鹤壁市最为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应当将对此类致病菌监测的力度加强,并且实施积极有效的食品安全防控措施,这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致病菌 监测 食品安全
下载PDF
食品致病菌风险监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殷慧霞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第33期66-66,68,共2页
食品中的致病菌容易给人体造成感染,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避免致病菌造成的健康问题,应加强对各种食物的致病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风险预警控制,从而使我国的食品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 食品致病菌 检测技术 风险构建
下载PDF
对不同的食品致病菌有哪些不同的检测方法
10
作者 张俐 《监督与选择》 2005年第6期64-65,共2页
微生物是自然界中一群构造简单的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仍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和病菌。国标中食品微生物的指标主要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致病菌一般要求检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 微生物是自然界中一群构造简单的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仍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和病菌。国标中食品微生物的指标主要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致病菌一般要求检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对不同的致病菌要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笔者认为,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致病菌 检测方法 微生物 食品质量 检测指标
下载PDF
邯郸市2010-2011年食源性致病菌动态监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伯森 郑秀清 张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93-694,共2页
我市自2005年启动了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对主要食品中的重要食源性致病菌进行主动监测,并开展了高危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定量监测。2010-2011年共完成了620份食品致病菌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动态监测 邯郸市 监测工作 高危食品 食品致病菌 主动监测 定量监测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雨欣 何早 +1 位作者 陈力力 刘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6-239,共4页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目前用于构建展示文库的噬菌体主要有丝状噬菌体、λ噬菌体、T4噬菌体和T7噬菌体。该技术在筛选噬菌体、单链抗体及多肽以建立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方面,具有广阔的...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目前用于构建展示文库的噬菌体主要有丝状噬菌体、λ噬菌体、T4噬菌体和T7噬菌体。该技术在筛选噬菌体、单链抗体及多肽以建立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介绍噬菌体展示技术系统的基础上,对该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食品致病菌 检测
下载PDF
多重PCR技术在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世成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第15期156-156,158,共2页
食品性致病菌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周期较长、培养鉴定繁琐复杂,已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社会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需要,因而更加快速简便高效的检测方法成为科研热点。近年来,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PC... 食品性致病菌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周期较长、培养鉴定繁琐复杂,已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社会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需要,因而更加快速简便高效的检测方法成为科研热点。近年来,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PCR技术由于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致病菌 多重PCR快速 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
下载PDF
2015-2017年南昌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数据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况强华 赖玉珍 +2 位作者 裴小丽 周丽 刘海滨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第6期165-165,共1页
目的为了群众舌尖上的食品安全.了解南昌市食品(含食品相关产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标准制定、修订及跟踪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2015-2017 年,我中心根据... 目的为了群众舌尖上的食品安全.了解南昌市食品(含食品相关产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标准制定、修订及跟踪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2015-2017 年,我中心根据江西省卫生计生部门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监测,采样覆盖的县区有青云谱区、东湖区、西湖区、青山湖区、新建区、南昌县、红谷滩新区,所有样品采集和检验均有详细的采样登记和检验原始记录.方法:严格按照《全国食品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执行.结果:分析:2015-2017 三年共监测了 694 份样,在不同的地点、从不同的采样环节、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食物种类开展监测.检测出食源性致病菌 57 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17 株;沙门氏菌 10 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8 株;副溶血性弧菌 22株.阳性率达8.21%.结论:加强对四小监管,更好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致病菌监测
下载PDF
南五味子提取物对食品常见致病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雪莲 于新 +2 位作者 刘福瑜 马永全 杨敏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73,共3页
探讨南五味子提取物对食品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乙醚、70%乙醇和水3种提取剂对南五味子进行提取,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paratyphi B)为供试菌种... 探讨南五味子提取物对食品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乙醚、70%乙醇和水3种提取剂对南五味子进行提取,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paratyphi B)为供试菌种,通过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抑菌圈;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g/mL)。3种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大小为:70%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乙醚提取物。70%乙醇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圈分别达到26.4,25.2,23.3 mm,MIC分别为0.0125,0.0125,0.025 g/mL。南五味子提取物对食品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显著,可开发成安全有效的天然食品防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五味子 提取 食品致病菌 抑菌作用
原文传递
江干区2011年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包芳珍 方叶珍 +2 位作者 邵景莺 黄世旺 金轶卉 《浙江预防医学》 2013年第3期56-57,59,共3页
食品从生产、加工、存储到销售等环节都可能污染致病菌,由此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资料显示,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杭州市江干区熟肉制品、生食动物性水产品、中式凉拌菜和熟制米面制品致病菌污... 食品从生产、加工、存储到销售等环节都可能污染致病菌,由此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资料显示,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杭州市江干区熟肉制品、生食动物性水产品、中式凉拌菜和熟制米面制品致病菌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提供数据,2011年江干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上述食品致病菌污染状况监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污染状况监测 食品安全 江干区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食源性疾病 公共卫生问题 食品致病菌
原文传递
多重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9
17
作者 董蕾 黄晓波 刘静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1期15-18,共4页
多重PCR技术建立在常规PCR基础上,作为一种高效、快速、高灵敏性及特异性的方法,其被应用在食品检测的各个领域。从食品安全检测角度,简要论述多重PCR技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弓形菌等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并根据长期工... 多重PCR技术建立在常规PCR基础上,作为一种高效、快速、高灵敏性及特异性的方法,其被应用在食品检测的各个领域。从食品安全检测角度,简要论述多重PCR技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弓形菌等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并根据长期工作总结多重PCR技术操作的重难点和前景展望,以期为多重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工作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食品致病菌 检测
下载PDF
台风后受涝地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18
作者 王爱红 边国林 +4 位作者 宋启发 徐奋奋 沈玄艺 郭延波 闫鹏 《浙江预防医学》 2014年第11期1148-1149,1156,共3页
目的为快速评估"菲特"台风后水淹严重地区污染风险高的几类食品致病菌污染水平,为灾后防病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宁波市受淹严重的2个地区,各随机抽取2个街道开展采样检测。结果共采集了5类食品82份样品,其中22份贝类海产品... 目的为快速评估"菲特"台风后水淹严重地区污染风险高的几类食品致病菌污染水平,为灾后防病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宁波市受淹严重的2个地区,各随机抽取2个街道开展采样检测。结果共采集了5类食品82份样品,其中22份贝类海产品中检测5份副溶血性弧菌阳性,检出率为22.73%,未明显高于2013年前三季度同类食品的检出率18.37%(P=0.67)。11份散装膨化食品2份大肠菌群计数超标。结论监测结果表明"菲特"台风灾后宁波市水淹严重地区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率未高于前期常规监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常规监测 台风 食品致病菌 副溶血性弧菌 污染水平 污染风险 快速评估
原文传递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抑菌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迟海 李学英 +2 位作者 徐春霞 杨宪时 鲁淑彦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1-187,共7页
从市售豆腐乳中筛选并获得4株具有抑制常见食品致病菌的乳酸菌。经分子、生理生化鉴定,这4株乳酸菌分别为乳酸乳球菌(DH2002和DH2004)、粪肠球菌(DH2001)和肠系膜明串珠菌(DH2003)。4株乳酸菌抑菌产物具有细菌素的一般特征(即耐高温和... 从市售豆腐乳中筛选并获得4株具有抑制常见食品致病菌的乳酸菌。经分子、生理生化鉴定,这4株乳酸菌分别为乳酸乳球菌(DH2002和DH2004)、粪肠球菌(DH2001)和肠系膜明串珠菌(DH2003)。4株乳酸菌抑菌产物具有细菌素的一般特征(即耐高温和蛋白酶处理后失活),同时4株产细菌素乳酸菌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抑菌能力,主要可以抑制厚壁菌门的相关种属和常见的食品致病菌,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抑制作用。分析乳酸菌细菌素初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DH2001和DH2002可完全抑制/消除金黄色葡萄球菌,而DH2003在一定时间内可以阻止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素 乳酸菌 筛选 广谱抑菌 食品致病菌
下载PDF
微流控振荡流PCR快速检测单增李斯特氏菌 被引量:1
20
作者 章春笋 王海英 李彧媛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98-403,共6页
一种高通量振荡流PCR微流控技术已被成功开发,借此来快速检测食品致病菌-单增李斯特氏菌(L.monocytogenes)。该PCR微流控装置主要由基于LabView的温度控制与采集系统、三个铜加热块以及聚四氟乙烯(PTFE)毛细管等构成。在该微流控装置上... 一种高通量振荡流PCR微流控技术已被成功开发,借此来快速检测食品致病菌-单增李斯特氏菌(L.monocytogenes)。该PCR微流控装置主要由基于LabView的温度控制与采集系统、三个铜加热块以及聚四氟乙烯(PTFE)毛细管等构成。在该微流控装置上,三个铜块维持PCR反应所需要的三个温度,而包埋在铜块沟槽中的PTFE毛细管作为PCR的反应通道。毛细管通道中的PCR溶液通过精密注射泵驱动实现往复振荡,从而实现基于振荡流PCR的DNA快速扩增。当流速为300μL/min时,135 bp DNA基因片段能在14min内成功扩增,L.monocytogenes检测极限为10 cfu/mL。目前开发的高通量振荡流PCR系统能同时检测水、牛奶、香蕉以及香肠中的L.monocytog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PCR 振荡流PCR 食品致病菌 单增李斯特氏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